爱心公益人物宣传(惠州微电影公益宣传片)
爱心公益人物宣传(惠州微电影公益宣传片)瞧,我们拍微电影多专注。市文广新局办公室主任魏石光表示,市委、市政府对搭建微电影创作平台很重视,我市文艺创作室就设有微电影专家工作室,团市委还不定期举行微电影节。此外,在建的罗浮山影视产业基地,建设方还与好莱坞等影视机构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政府积极搭建微电影创作平台去年,我市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港澳办联合主办首届粤港澳微影视作品文化交流周活动,本土微电影《再见》、《榕城岁末》分别斩获“二十佳”作品奖和评委会特别奖。此次交流周活动有一项内容,即启动新锐导演扶持计划,重点扶持以惠州题材为主要创作内容的导演团队。在该扶持计划的推动下,当年12月,微电影《绅士》和《梦想家》出炉。曾以微电影《无处可逃》获第十届全国法制漫画动画微电影作品评选一等奖的新锐导演胡鹏飞表示,早在2013年,惠州推出了首部系列公益微电影《好人·城》,本土微电影由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奔跑吧,Young Man!”惠州市第三届“青春正能量”微电影节第二场创作交流会日前举行,《梦想的旋律》、《不在黑暗中睡》、《再来一瓶》3部本土微电影首映,向本次创作交流会献礼。交流会上,本土导演和天使投资人、创客代表还探讨了商业大潮下的微电影营销之道。事实上,由于微电影制作成本低、门槛低,近年来我市微电影创作呈繁荣态势,涌现出不少有创意的作品。
《惠州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微电影题材多种多样,但以公益宣传、商业广告为主,纯粹凭票房赢得经济效益的微电影几乎没有。尽管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微电影在我市发展成熟尚需时日。
本土微电影《绅士》拍摄现场。
◆现状
政府积极搭建微电影创作平台
去年,我市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港澳办联合主办首届粤港澳微影视作品文化交流周活动,本土微电影《再见》、《榕城岁末》分别斩获“二十佳”作品奖和评委会特别奖。此次交流周活动有一项内容,即启动新锐导演扶持计划,重点扶持以惠州题材为主要创作内容的导演团队。在该扶持计划的推动下,当年12月,微电影《绅士》和《梦想家》出炉。
曾以微电影《无处可逃》获第十届全国法制漫画动画微电影作品评选一等奖的新锐导演胡鹏飞表示,早在2013年,惠州推出了首部系列公益微电影《好人·城》,本土微电影由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市文广新局办公室主任魏石光表示,市委、市政府对搭建微电影创作平台很重视,我市文艺创作室就设有微电影专家工作室,团市委还不定期举行微电影节。此外,在建的罗浮山影视产业基地,建设方还与好莱坞等影视机构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瞧,我们拍微电影多专注。
◆类型
公益宣传片:讲述好人故事弘扬正能量
微电影具有移动化、碎片化、社交性等特点,因此,我市交警、旅游、消防、环卫等部门纷纷通过微电影进行工作宣传。如市交警部门通过《欢喜撞冤家》、《“爸爸”的吻》等微电影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并获得好评。
去年9月,惠州文明网联合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今日惠州网拍摄《谢谢你,陌生人》系列微电影,讲述一个孩子不小心走丢了,其母亲四处寻找未果,全城掀起了一场寻找小孩行动的故事,借故事弘扬好人之城的正能量。
此外,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的微电影《心·梦》,讲述一位贫困家庭患先天性心脏病女孩的故事。故事引导人们关注广大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同时,也鼓励人们勇于追求梦想,用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传递爱心和正能量。
这些微电影均是公益宣传片,属于部门定制,即政府部门或单位邀请专业的微电影拍摄团队拍摄,并为他们的作品买单。当然,也有一些单位自己制作微电影,比如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系列微电影《饭盒的等待》等。该医院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郑海燕是编剧之一,她表示,有些镜头还是医护人员用手机拍的,他们希望通过一次次实践,讲述白衣天使的真实故事。
本土微电影《任性90后的梦想》拍摄现场。
商业广告片:
广告植入推广企业品牌
微电影本身就是广告的衍生物,有些企业会邀请专业导演团队为自己的产品或企业文化制作微电影。
“商业广告片有两种,第一种是纯粹的广告植入,譬如在拍摄过程中给产品几个镜头或几句台词;第二种是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提炼成一个主题,并设计故事情节,微电影《绅士》和《梦想家》就属于这一类。”胡鹏飞对记者说。
《绅士》是根据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个美国富人在洗手间陪孩子进餐的故事》改编过来的,并巧妙地将企业“富而绅士”的文化理念融入其中,是惠州目前商业广告类微电影中较为成功的一部。
“目前惠州的微电影主要以政府部门和企业定制为主,由专业导演团队自主创作的微电影较少。”胡鹏飞说,在定制的微电影中,部门定制占大部分,企业定制比较少。
为助推微电影市场化,今年3月份,惠州市第三届“青春正能量”微电影节举行,同时举行了本届电影节第一场创作交流会,惠州本地十几支导演团队,以及多家企事业单位齐聚一堂,在分享微电影创作经验和心得的同时,通过竞标形式,进行微电影服务市场的“买卖”。
当然,这种定制形式的微电影相当于命题作文。本地导演骆东表示,企业投资微电影还有另一种形式,譬如企业看了一部剧本,知道这部微电影拍出来可能会火,便投资拍摄这部微电影获取冠名权。
“目前,惠州还没有一部微电影是先创作好剧本,然后被企业看中,进而获得投资拍摄的。市场还未成熟到这种程度。”本地导演曾宇航认为,惠州微电影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导演们还需不断试水。
◆困境
缺编剧少演员制作配套不齐
在首届粤港澳微影视作品文化交流周活动中,一些专家认为,微影视产业潜力巨大。
在惠州微电影圈子里,导演们经常聚在一起交流经验。日前,导演郑品就邀请圈内好友曾宇航、骆东在他的工作室一起探讨业务。
“通常电影播放结束后,屏幕会出现一连串名字,例如编剧、筹划、摄影助理等。事实上,拍电影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但目前微电影制作配套还不齐全。”骆东说,一部好电影需要一部好剧本。然而,目前惠州编剧行业还不成熟,导演经常要兼任编剧。曾宇航对此表示认同,“导演需要好剧本、好创意,但我们无法兼顾。如果惠州编剧行业成熟,我们宁愿把剧本外包。”
“此外,一部好电影要有好演员,但惠州演员行业也不成熟。”骆东表示,目前,导演在启动拍摄前,往往通过发动身边的朋友做演员,演员队伍不固定。
曾宇航表示,在拍摄商业性质的微电影时,导演会给演员支付一定的报酬。而参加非营利性质的微电影拍摄时,演员一般是没有报酬的,很多演员是因兴趣爱好自愿参演。
◆探索
试水微电影竞标制
谈及我市微电影目前遇到的困难,胡鹏飞认为,很大程度归因于市场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水源”来滋养它的根茎,要引领、带动、扶持惠州微电影发展,还应把市场培植起来。
“市场对微电影有需求,或许会找不到导演;而导演有创作才华,或许会对接不到市场。”胡鹏飞表示,市导演协会刚成立不久,将试水微电影竞标制,在会员之中进行招投标。
据介绍,微电影竞标制是由有微电影产品需求的单位介绍自身对微电影的定制设想,包括影片题材、技术支持、经费预算等。而导演团队则通过各种手段“叫卖”自己的产品和诚意。在你来我往的吆喝声中,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市导演协会旨在引领惠州微电影创作,建立起微电影市场规范,用市场运作规律支配微电影文化产业发展。”胡鹏飞介绍,市导演协会入会会员并不局限于导演,编剧或演员都可以加入。
除了试水微电影竞标制,惠州微电影导演团队也在积极尝试卖剧本。在第三届“青春正能量”微电影节第二场创作交流会上,其中一大亮点便是剧本推介。本地导演杨翔宇在交流会上分享了自己创作的3部剧本。“此前,惠州微电影都是定制的,这次剧本推介是先创作剧本然后叫卖,这样的影视创作供需交流在惠州尚属首次。”杨翔宇表示,他希望通过试水微电影竞标制开创微电影创作新模式。
◆观点
发展微电影既要产业化也要事业化
市文广新局局长罗川山认为,在“互联网+文化产业”新业态下,微影视越来越普及。
“微电影不但要产业化,还要事业化。事业化就是以纯艺术心态进行创作。”罗川山说,目前虽然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但更多的是不正规、不完整的作品。微电影的发展应该由行业精英带动创作。
“惠州关注微电影业态比较早,发展微电影,人才最重要。传媒公司、专家工作室等都是人才集中的地方。目前,微影视人才一部分是自学成才,一部分是传统电影行业人才转移到微电影行业,也有不少是跨界带动的新锐。”罗川山认为,微电影制作团队自身难以有力整合资源,需要政府扶持。罗川山透露,惠城区正在筹划一个微电影创作拍摄基地,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资源整合问题。(文/图 记者雷钦健 彭绮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