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电影迷必听的10大电影配乐(全球史诗级电影配乐音乐背后的故事)

电影迷必听的10大电影配乐(全球史诗级电影配乐音乐背后的故事)2005年成立至今发布了接近20张的制作专辑,而且他们的音乐被广泛应用在多部电影的预告片中,为电影的宣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AUDIOMACHINE 中文为音频机器[trailermusic]厂牌的简称为AM,是属于华纳音乐旗下的LABEL。主要作曲家来自BMI大英作曲家协会的成员。当今世界上最顶级以及最赋盛名的几家商业版权音乐出品厂牌之一。他们的音乐在广告电影领域也是独树一帜。音乐类型:纯音乐主创介绍:AM(专业厂牌)AUDIOMACHINE(AM)

一、《Breath and Life》

电影迷必听的10大电影配乐(全球史诗级电影配乐音乐背后的故事)(1)

专辑封面

综合简介:Breath and Life中文译为呼吸与生命,是Audiomachine (Audiomachine 中文为音频机器[trailermusic]厂牌的简称为AM,是属于华纳音乐旗下的LABEL。主要作曲家来自BMI大英作曲家协会的成员。当今世界上最顶级以及最赋盛名的几家商业版权音乐出品厂牌之一。他们的音乐在广告电影领域也是独树一帜。)的一首纯音乐。

音乐风格:电子音乐

音乐类型:纯音乐

主创介绍:AM(专业厂牌)

电影迷必听的10大电影配乐(全球史诗级电影配乐音乐背后的故事)(2)

AUDIOMACHINE(AM)

AUDIOMACHINE 中文为音频机器[trailermusic]厂牌的简称为AM,是属于华纳音乐旗下的LABEL。主要作曲家来自BMI大英作曲家协会的成员。当今世界上最顶级以及最赋盛名的几家商业版权音乐出品厂牌之一。他们的音乐在广告电影领域也是独树一帜。

2005年成立至今发布了接近20张的制作专辑,而且他们的音乐被广泛应用在多部电影的预告片中,为电影的宣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们主要制作的音乐类型有:喜剧 戏剧 史诗 电子摇滚 动作 惊险恐怖 合唱 悬疑流行金属等等。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电影预告片《变形金刚》、《生化危机》、《蜘蛛侠》、《追风筝的人》、《哈利波特》、《龙胆虎威》、《阿凡达》、《雷神托尔》、《人狼大战》、《黑衣人3》、《饥饿游戏》、《国王的演讲》、《雨果》、《铁娘子》、《不败》、《少年PI的奇幻漂流》等等都用了Audiomachine的音乐。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City of hope》更是先后被《国王的演讲》和《铁娘子》选为预告片中的背景音乐。

二、《He's a Pirate》

电影迷必听的10大电影配乐(全球史诗级电影配乐音乐背后的故事)(3)

专辑封面

综合简介:著名电影《加勒比海盗》的配乐,后来更名为《End Credits》。每当电影的主人公Jack船长将剧情推向高潮时就会响起。he's a pirate是电影配乐大师克劳斯巴德尔特(Klaus Badelt)和电影配乐大师汉斯季默(Hans Zimmer)共同完成的作品。

这是著名电影加勒比海盗的配乐,每当电影的主人公杰克船长将剧情推向高潮时就会响起,he's a pirate是电影配乐大师克劳斯巴德尔特(Klaus Badelt)和汉斯季默(Hans Zimmer)的作。

中文译名:《他是一个海盗》

音乐风格:电子音乐

音乐类型:纯音乐

主创介绍:克劳斯巴德尔特(Klaus Badelt)、汉斯季默(Hans Zimmer)

电影迷必听的10大电影配乐(全球史诗级电影配乐音乐背后的故事)(4)

克劳斯巴德尔特(Klaus Badelt)

1968年12月13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德国作曲家,擅长为电影和电视配乐。

他作为好莱坞最大牌的作曲家之一,他已经为二十多部好莱坞的获奖大片作曲,如《加勒比海盗》、《迈阿密风云》、《忍者神龟》、《珍珠港》、《碟中碟Ⅱ》和《X战警》等,多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无论在什么样的画面要求下,巴德尔特总能创作出细腻委婉、气势恢弘等不拘一格的音乐。

早年他就读于Rhein-Gymnasium Sinzig. 1989年他与人合伙在Bad Breisig开办了一家电脑公司。1992年,他退出公司专心从事音乐创作。他先在曼海姆为电子游戏写音乐,后来为电视连续剧《 Peter Strohm 》和《Tator》配乐,获得成功。1997年,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在汉斯·季默的音乐工作室实习,与汉斯季默合作创作了一些作品,例如《角斗士》、《加勒比海盗》等影片的配乐,深受听众欢迎。巴德尔特还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音乐创作。

2000年被他的老乡Hans Zimmer看中并带到了好莱坞,在Hans的MV工作室工作,协助Hans完成了《The Pledge 誓言》、《Hannibal 汉尼伯》、《Invincible 纳粹制造》等电影的配乐。2002年,Klaus Badelt第一次独立完成了电影《The Time Machine》的配乐,依靠一曲曲气势磅礴的乐曲,一鸣惊人,确立了自己在好莱坞的地位。随后,Klaus Badelt再接再厉,在近几年里谱写了《K-19: The Widowmaker》、《The Recruit》、《Pirates of the Caribbean》、《Constantine》《无极》以及今年的《Poseidon 新海神号》。

电影迷必听的10大电影配乐(全球史诗级电影配乐音乐背后的故事)(5)

汉斯·季默(Hans Zimmer)

1957年9月1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音乐家、电影配乐家、作曲家 。

1988年,汉斯·季默为电影《雨人》配乐,首度提名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1990年凭《为戴茜小姐开车》的配乐,首获格莱美奖提名 。1995年凭动画电影《狮子王》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 。1997年被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聘为梦工厂电影公司音乐总监 ,并于同年获颁音乐创作组织BMI电影音乐终身成就奖 。2003获得由美国作曲家、作家与出版商协会授予的亨利·曼西尼终身成就奖 。2007年,入选英国《每日电讯报》“全球百大天才”名单 。2010年12月8日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 。

截至2013年的配乐生涯,汉斯·季默共获得8次奥斯卡奖提名、1次获奖,6次格莱美奖提名、3次获奖,8次金球奖提名、2次获奖、2次安妮奖提名及一座全美音乐奖和一座托尼奖。

l 1957年,汉斯·季默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三岁时汉斯·季默开始学习钢琴。六岁时,父亲去世,汉斯季默在音乐中找到寄托,并立志成为一名作曲家。

l 1971年,汉斯·季默全家移居英国伦敦,后来就读于赫特伍德豪斯学校,日后也没有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

l 1973年,开始为空气埃德尔联营公司创作广告顺口溜,并开始键盘演奏和合成器创作。作为一名电子音乐工程师后,他主要给音乐作品合成混音,后来开始写音乐。

l 1977年,与先锋乐队The Buggles合作,并在1979年的MV《录像干掉广播明星》中出镜。随后,汉斯·季默加入意大利新浪潮乐队Krisma乐队,为乐队的第三张专辑《阴极妈妈》(CathodeMamma)进行合成混音。

l 80年代,开始跟斯坦利·梅尔斯(StanleyMyers)合作,汉斯·季默开始进入电影配乐领域 二人在伦敦合伙成立了莉莉后院录音工作室(LillieYardStudio)。梅尔斯与季默在《蓝色月光》、《成功是最好的报复》(SuccessistheBestRevenge,1984)、《毫无意义》(Insignificance,1985)和《年少轻狂》(MyBeautifulLaunderette,1985)中把传统管弦乐与电子乐器结合取得突破。

l 1986年,第一次独立担纲配乐为电影《终极曝光》(TerminalExposure)配乐,并为这部影片的全部歌曲谱曲。1986年,汉斯·季默跟苏格兰裔美国音乐人大卫·伯恩(DavidByrne)及日本音乐人坂本龙一合作,以配乐制片人(score producer)的身份为《末代皇帝》创作配乐。此后,汉斯·季默单飞。

l 1988年,因完成电影《分离的世界》的配乐而受邀为巴里·莱文森的《雨人》配乐,《雨人》是汉斯·季默的第一部好莱坞电影配乐,也是他第一部入围奥斯卡金像奖的作品,从此开始了他在好莱坞的配乐之路。

三、Go Time

专辑封面没找着

综合简介:《Go Time》是新西兰作曲家Mark Petrie创作的一首纯音乐。其音乐风格是电子,所属专辑为《Go Time》,于2014年1月1日由公司Self-Released发行。

中文译名:《时间行走》

音乐风格:电子音乐

音乐类型:纯音乐

主创介绍:马克·皮特里(Mark Petrie)

电影迷必听的10大电影配乐(全球史诗级电影配乐音乐背后的故事)(6)

马克·皮特里(Mark Petrie)

出生于新西兰,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一位新兴的音乐创作家。配乐涉及的领域涵盖了电影、电视、预告片、纪录片和广告,气势恢宏、震撼人心是他曲风的代名词。

1979年,Mark Petrie出生于新西兰奥克兰(Auckland),1999年获奖学金到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电影学,2004年作为Pete Carpenter助学金获得者移居洛杉矶与电视音乐偶像Mike Post从事音乐创作。

过去的八年里,Mark Petrie的音乐被世界各地近50部电影收录使用,如热映电影《超人:钢铁之躯》Man of Steel (2013) ;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映的《家事美人》Apron Strings (2008) 。众多电影预告片使用Mark Petrie的音乐进行制作,如《暮光之城4:破晓(下)》预告片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 Part 2 Trailer(2012) 、《超凡蜘蛛侠》预告片The Amazing Spider-Man Trailer(2012) 。

除了电影方面,Mark Petrie的音乐每天也在被全世界的各类电视节目所使用。在美国,超过60档电视节目已经在过去的5年中使用他的音乐,如全美王牌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

在国内,其音乐作品被做为宣传片等的制作素材广为使用。2013年9月5日小米手机3发布会改编并使用了Mark Petrie - New Light制作宣传片。

今天,Mark Petrie和他同样是作曲家的妻子Gina一起,正在他位于西洛杉矶的工作室中继续他们的音乐事业。

四、Conquest of paradise

电影迷必听的10大电影配乐(全球史诗级电影配乐音乐背后的故事)(7)

专辑封面

综合简介:是一首世界名曲,本作品属于《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1492征服天堂/哥伦布传》专辑中的第二轨。该名曲也被作 为中国电视剧《士兵突击》插曲。

2010年,陈君天导演、蒋纬国监制的22小时大型抗日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六次1992年发行的这张《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1492征服天堂/哥伦布传》是希腊先锋电子作曲家 范吉利斯(Vangelis) 电影配乐的最广为流传的代表作。它描述了电影的音乐概念,成为不少音乐学院的教材。

专辑中主题曲《Conquest Of Paradise 征服天堂》,那种史诗般的气派,完完全全是慑人的感觉,精彩绝伦。这部讲述哥伦布征服南美洲故事的电影也成为了史诗般的巨作。

有气势且用意深远,这是Vangelis自1990年的The City后的第一张电影原声作品。这张作品的地位仅次于Vangelis的经典之作Chariots of Fire,主要是因为有他对作品内涵的独到见解,和对作品宏观的把握游刃有余。将大量人声与现代的元素相混合,成功营造出了一种十五世纪感觉。用大范围的,动态音效描绘出的效果更胜哥伦布角色本身所要表达的意图。- Backroads Music/Heartbeats

在这张杰出的专辑中,Vangelis 范吉利斯倾尽全力,在录音上尽致完美,他以极具现代感的电子交响乐,完美地再现了500年前哥伦布等探险者。历尽惊涛骇浪、致命病毒以及种种艰难险阻的洗礼,最终到达新大陆的悲壮故事。

它的音乐充满了史诗般的壮丽辉煌和宏伟气势,堪称九十年代最成功的电影配乐之一。人们甚至可以用《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1492征服天堂/哥伦布传》测试你的音响系统和房间的声学特性,你可以听到飘逸在房间的各种乐器所描绘出的音场。"房间有多大,音场就应该有多大",这是刘汉盛(台湾《音响论坛》总编,着有广为流传的音响测试文章《刘汉盛榜单》)先生对这张唱片的一句评价,"这是非常杰出的电子合成器音乐,杰出到可以完整测完《音响二十要》"。

这张专辑是大导演Ridley Scott拍摄的一部关于哥伦布生活的电影原声。电影讲述的是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过程中的探人所未探,做人所不能的动机。所有这些都通过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和非凡的细节表现呈现。这样的史诗巨篇无疑需要一部与之相称的配乐,而Vangelis近乎完美的完成了所交给他的重任。CD中的曲目与电影中的音乐有很多的不同。一些章节的名称是相同的,但是CD上更多的音乐却无法在电影中听到,或是电影中的音乐在此CD中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出现。这就使得这张专辑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电影原声。而许多富于个性的为呼应片中情节转折而做的的主题音乐(比如,出现在片尾处的暴风雨)没被此CD收录。

除去上面的这些精彩绝伦之处,这张专辑还有美妙的旋律,婉转的合声,合成器的恰切使用,还有民族乐器的演奏,使得此专辑在使您放松的同时,又有使您感到相当刺激。因为大多数Vangelis的爱好者都认为这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同时这张盘在商业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专辑首发的三年之后,还被德国拳击冠军Henry Maske当作个人主题曲,并又发行了一张单曲CD。这给此张专辑做了不小的广告,很快这张专辑就占据了德国、奥地利、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等国音乐榜的首位,创下了诸多的销售纪录(包括单曲和专辑)。

由于该张专辑频获白金销售大奖,East West公司决定为Vangelis办一个庆功会,他希望在希腊接受奖励。1995年2月,庆功会在雅典最奢华的Hotel Grande Bretagne举行。包括Irene Papas Milva和Mikroutsikos在内的诸多大腕一一登场。

这张原声获当年的金球奖提名,遗憾的是没有最终胜出。这对嗜球成癖的Vangelis,无疑是个遗憾。再版,更名为《国殇》,《1492征服天堂》取代了《抗敌歌》成为本纪录片的片尾曲。

中文译名:《征服天堂》

音乐风格:电子音乐

音乐类型:纯音乐

主创介绍:范吉利斯(Vangelis)

电影迷必听的10大电影配乐(全球史诗级电影配乐音乐背后的故事)(8)

范吉利斯(Vangelis)

范吉利斯(Vangelis),原名Evangelos Odyssey Papathanassiou,1943年3月29日出生于希腊,希腊音乐家,集创作、演奏和音乐制作于一身,一个真正的全才,被人们称为现代的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他的许多史诗般的电子音乐作品和电影配乐深得乐迷们的钟爱。范吉利斯开创了电子音乐与电影配乐的崭新前景,奠定了所谓未来太空音乐的发展,可谓居功至伟。

范吉利斯本名Evangelos Odyssey Papathanassiou,1943年3月29日出生于希腊。几乎没有受过任何音乐教育的他,在4岁时便能演奏钢琴,6岁举行个人作品发表会,可谓真正的音乐天才。无论如何,只要谈起电子音乐,都不能不提范吉利斯(Vangelis)。这位才艺卓越的键盘器乐手,是近30年来影响力最广泛的电子合成器专家。

范吉利斯年轻时期接受摇滚音乐洗礼,学生时期自组的乐团「Forminx」不仅是1960年代希腊最受欢迎的音乐团体,范吉利斯更是将近代流行音乐带进希腊的第一人。而为了寻找更宽广的音乐空间,25岁的范吉利斯前往巴黎发展,他自组的「爱神之子合唱团」(Aphrodite’s Child)红遍整个欧洲,也成功开发了前卫摇滚乐的新方向。

  • 1970年代的范吉利斯全心投入电子音乐创作,并转往伦敦为电影制作配乐,开启他辉煌的电影配乐时代,其中包括1981年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的「火战车」、1982年的「银翼杀手」、1983年的「南极物语」、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等重要作品,范吉利斯开创了电子音乐与电影配乐的崭新前景,奠定了所谓未来太空音乐的发展,可谓居功厥伟。
  • 也许正是因为范吉利斯的无师自通,他的音乐具有独特的无法复制性,他以键盘音乐为基础,巧妙融合古典、流行、电子、new age 等音乐元素,发展出绵密的管弦乐法以及崭新的电子音乐语法,而他身兼作曲、编曲、制作的能力,更完整地呈现他的音乐理念,从早期古典乐器到后来的新电子音乐,在范吉利斯手中诞生出崭新的表现方式,成为一种未来感十足的新音乐。范吉利斯的成就,不仅反应在全球的唱片销售数字以及无数的得奖纪录,国际天文联盟更决定将新发现的「6354号星云」正式定名为「Vangelis」,藉以向这位音乐大师致敬。
  • 2001年6月28日在雅典宙斯神殿举办的21世纪第一个最伟大的音乐会,演出曲目便是范吉利斯的合唱交响曲《Mythodea》,这场由希腊文化部长亲自宣布的音乐会,是由世界知名的两大黑人女高音洁西·诺曼、凯萨琳·芭托担纲演唱、伦敦大都会管弦乐团伴奏,另外还有120人编制的希腊国家歌剧合唱团、以及20位打击乐名家共同演出,而范吉利斯则亲自担任电子键盘的主奏。这项最引人注目的音乐会,不仅透过电视实况转播传送到全世界,美国太空总署(NASA)更将这部世纪巨作带上外层空间,成为2001年火星计划的代表音乐!
  • 2002年世界杯,范吉利斯操刀创作歌曲《Anthem》,其主旋律部分改编为《FIFA 2002 World Cup Anthem》,中文名《足球圣歌》,这首歌曲是无数球迷中心永恒的经典。它是韩日世界杯三首官方歌曲的其中之一,也是唯一一首纯音乐,其精彩的旋律已经完全覆盖了言语所能表述的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无不及。亲历2002世界杯的球迷对此一定不会陌生,当时央视播放的精彩进球集锦,背景音乐采用的就是这首主题曲,气势磅礴的音乐,酣畅淋漓的进球,足球的律动与音乐节奏完美融合。这一年,巴西队第五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而范吉利斯创作的这支经典作品,不仅为桑巴军团绣上无比荣耀的第五颗星,更让全世界的人们都随着这绿茵场上滚动的小小足球以及这激情洋溢的的音乐进入了相同的维度,是这场足球盛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Ø 范吉利斯的许多史诗般的电子音乐作品和电影配乐深得乐迷们的钟爱,如 『Chariots Of Fire』 影片〖火的战车〗配乐,『Theme from Antarctica』电影〖南极〗主题曲,『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影片〖哥伦布〗配乐等等。

Ø 在很多介绍有关音乐的文章中,都喜欢将音乐人的风格定位,但是这种做法有时偏偏叫乐迷不太认同。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来自希腊的Vangelis,有人将他归类为New Age,但大多数乐迷都认为这是不尽详实的,因为Vangelis音乐带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无际的音乐国度,这也是一位有着出色意念的音乐人的特质。

Ø 六十年代初,范吉利斯在希腊自组乐队,成为当地的一支流行组合。范吉利斯与迪米斯·罗索斯组成“爱神之子”合唱团崭露头角。

Ø 1968年希腊政局动荡时他辗转到了法国巴黎,开始为电影和电视创作配乐。他与另外两位音乐人Demis Roussos和Loukas Sideras共同组合成了前卫乐队。

Ø 到了七十年代,Vangelis与Yes的歌手Jon Anderson组成了Jon And Vangelis,带出一份清新而前卫的音乐感觉,当时人们已经很难对Vangelis的音乐进行定位了。

Ø 到了1982年,Vangelis为电影ChariotsOf Fire 配乐,结果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如果你是通过Chariots Of Fire而认识Vangelis,这绝对是不够的,因为在1992年,他为Ridley Scott执导的影片《1492》中的Conquest Of Paradise配乐,从而使电影的音乐概念完全体现出来,成为不少音乐学院的教材。碟中主题曲Conquest of Paradise,那种史诗般的气派,完完全全是慑人的感觉,精彩绝伦。

Ø Vangelis于1995年在Warner Music UK旗下推出一张专辑《Voice》,同时有一张同名单曲推出,这首主题曲《Voice》听起来就象是《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的翻版。我最新得到大师的一张CD,片名《OCEANIC》,Warner Music 1996年出版,整张片子的乐曲洋溢着一种大海的神韵,每一首的旋律都如此悠扬与神秘,你甚至可以闻到海水的气息,感受到海风的轻拂,那仿若天际飘来的旋律会将一切尘世的俗念冲刷得一乾二净,喜欢电子音乐的朋友,如果你厌倦了雅尼,可以找来Vangelis的唱片来听听,在国内市场上可以找到《南极物语》,《蛮荒剧》,《肖像》,《声音》等。

Ø 范吉利斯最早的作品是1973为弗雷德里克.罗斯夫的电影《动物启示录》所作的《美人鱼》的配乐使他名噪一时,这是介于他在巴黎的早期创作实践和后来在伦敦形成的风格之间的作品。

Ø 范吉利斯1974年在伦敦建立了自己的录音室:尼摩。在这里,他逐渐创立了自己独特的“范吉利斯之声”。

Ø 1975年,《天堂与地狱》发行,这是电子音乐与交响乐结合的标志,其中的第五首《很久了,还如此清晰》也是范吉利斯与歌唱家琼·安德森的首次合作。这以后,两人以“琼和范吉利斯”的名义出版了四张唱片。

Ø 1976年的《反射率0.39》中的《脉冲星》和《阿尔法》使用电子排序法显示出范吉利斯超前的意识和技巧,当时的模拟合成器还显得幼稚,笨拙,而范吉利斯已开始利用它进行前卫的探索了。

Ø 1978年,《螺旋》中的《致无名者》获迈迪姆国际配器奖。

Ø 70年代是迷茫的一代,也是开拓的一代。VANGELIS是属于成功的开拓者。他较早的运用了电子合成技术,同时运用了五条音轨合成的技术。现在听来似乎有些不真实的迷幻和异样的音乐,实际上已经蕴涵了现代纯音乐的雏形,人声的运用更是添加了美妙和飘逸的韵味。

Ø 1979年,范吉利斯推出的《中国》成为其代表作之一,特别是其中的《喜马拉雅山》,原音和电声乐器结合得天衣无缝,气势恢宏, 你仿佛可以看到风将积雪吹得漫天飞舞的景象,感到袭来的阵阵寒气。

Ø 进入八十年代,范吉利斯的第一张专辑《短篇集》中的《我听见了》是他与安德森的首次全面合作,而1981年为大卫.普特南的电影《烈火战车》所作同名电影音乐更为他赢得奥斯卡最佳音乐奖,成为最早、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电影电子配乐。同年,在与琼.安德森合作的《我会找到归乡路》中,范吉利斯进行了更多的探索与实验。

Ø 1983年,范吉利斯再次显露出其在电影配乐方面的天才。这次的作品就是那张著名的为日本电影《南极物语》所作同名电影音乐专辑。这部电影描写的是一群被日本南极探险队员遗弃的拉雪橇的狗如何在冰天雪地中挣扎求生的感人故事。唱片封面是一片苍茫大地,只有银灰色的Antarctica几个大字和一幅南极地图,音乐也是一样乾净透彻,一如南极那片纯净自然的天地,博大开阔,像水晶一样透明,而那宏大的音乐中隐隐的悲凉更是让人产生无尽的冥想。

Ø 八十年代末,范吉利斯关闭了尼摩录音室,开始周游世界,主要是在北美和欧洲。

Ø 1992年,久违的范吉利斯为电影《1492-征服天堂》所谱写的配乐再次轰动全球,成为九十年代最卖座的电影音乐之一。在这张唱片中,范吉利斯倾尽全力,在录音上尽致完美,你甚至可以用它来测试你的音响系统和房间的声学特性,你可以听到飘逸在房间的各种乐器所描绘出的音场,“房间有多大,音场就应该有多大”,这是刘汉盛先生对这张唱片的一句评价,“这是非常杰出的电子合成器音乐,杰出到可以完整测完‘音响二十要’”。

Ø 范吉利斯所作的电子音乐不同于雅尼表演性质的电子音乐,他本人过着隐居的生活,很少在媒体上曝光,也很少在台上表演,我们甚至连他长什么样也无从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通过他的音乐,你可以听到他想说的一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