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儿时电影感慨(难忘儿时看电影)
看儿时电影感慨(难忘儿时看电影)中间换片子的时候,又会引起一阵骚动,有人要出去方便,有人去找人,有人趁机换个位置……更多的人扭头看放映员,希望动作快点,再快点……电影结束时,荧幕上出现一个大大的“完”字,现在想起来,如果没这个字,电影结束后意犹未尽的人们是不是迟迟不肯离去?夜幕降临,放映机桌边竹竿上吊着的灯泡亮了起来,幕布前面黑压压的一片,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直到银幕上放出大大的“静”字,喧闹声才会渐渐地变小。图片来源网络。天还大亮的时候,放映员带着设备就到了。他差遣着几个围观的村民做一些拉幕布、挂喇叭之类的活儿,而装配调试放映机之类的技术活,则要一样一样自己动手。尽管如此,帮忙的村民已是十分满足,第二天就可以在村人面前炫耀一番。每逢有电影上映时,我们一帮小孩也无心疯闹,早早来到放电影的场地,扛上板凳抢占有利地形,选一个好位置,最好是靠近放映员,这样既能看电影,也能看到放映员换片子。用砖头划一个四方的区域占好地方,眼巴巴
难忘儿时看电影
李军
我们对童年的情感,大多源于对那段简单、快乐生活的怀念和眷恋。对出生在农村的人而言,童年的回忆中,露天电影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
在我小时候,全村只有一台电视机,很少有机会去看。记忆最深也是最高兴的事,就是放电影。通常放映电影便成了村里一个特大新闻,人人皆知。大家像过年过节一般,空气里到处弥漫着兴奋、幸福的味道。
图片来源网络。
天还大亮的时候,放映员带着设备就到了。他差遣着几个围观的村民做一些拉幕布、挂喇叭之类的活儿,而装配调试放映机之类的技术活,则要一样一样自己动手。尽管如此,帮忙的村民已是十分满足,第二天就可以在村人面前炫耀一番。
每逢有电影上映时,我们一帮小孩也无心疯闹,早早来到放电影的场地,扛上板凳抢占有利地形,选一个好位置,最好是靠近放映员,这样既能看电影,也能看到放映员换片子。用砖头划一个四方的区域占好地方,眼巴巴地等待电影放映。当然,有时我们也会为了争地方,大打出手,互不相让。
夜幕降临,放映机桌边竹竿上吊着的灯泡亮了起来,幕布前面黑压压的一片,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直到银幕上放出大大的“静”字,喧闹声才会渐渐地变小。
中间换片子的时候,又会引起一阵骚动,有人要出去方便,有人去找人,有人趁机换个位置……更多的人扭头看放映员,希望动作快点,再快点……电影结束时,荧幕上出现一个大大的“完”字,现在想起来,如果没这个字,电影结束后意犹未尽的人们是不是迟迟不肯离去?
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看《小兵张嘎》,里面有一个镜头,张嘎用一把木头做的手枪,缴获了敌人一把真枪。于是有伙伴便找一块木板,做个手枪,拿在手上或插在腰间,如果再找一块红布系在手枪上,就显得更洋气了。好多小伙伴在树林里追逐打闹,有人拿出手枪,幻想着自己是一个指挥官,把枪举在空中,高喊:“同志们,冲啊……”瞬间觉得非常威风。还有一些小朋友,找一些自行车链条来做洋火枪,做法要复杂得多,先用铁条做成手枪的大体轮廓,在手枪的把上缠上细铁丝,中间留空,将火柴头掰下来放入空中,用小铁条做成扳机和撞针,用皮筋将扳机和撞针连起来,拿着洋火枪,食指一扣扳机,撞针打到火柴头上,叭的一声响,冒出一缕青烟,好神气。每每此时,我们都拿着自己做的枪,明知它不会打出子弹,仍然会闭上一只眼睛,认真地瞄准。于是,我们幻想着有朝一日也会像张嘎一样,用我们手中的假枪能缴获一把真枪;有时也会像《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一样,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然后英勇地牺牲了……
直到电影放完,银幕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完”字,人们才看着“演员表”,一步一回头地离开。此时,抬头可见天边的明月,侧耳可听蛐蛐的歌唱,星星点点的萤火虫不时在身边漫舞,扑面而来的是庄稼淡淡的清香,在阵阵凉风里,大家纷纷汇入不同方向的巷里赶回家。慢慢地,狗也不叫了,月亮躲进云层,村庄像荡漾的湖面,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时代,电脑、手机非常方便,看电影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记忆已深深地留在80后的心中,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美滋滋!
来源:韩城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