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最后一次相声演出:侯宝林年轻时在津五年
侯宝林最后一次相声演出:侯宝林年轻时在津五年侯宝林一家那时候天津相声的名演员有五档相声——张寿臣、常宝坤、戴少甫、马三立,此外就是侯宝林。侯宝林自己也承认,当时在这五档相声中,他们相对较弱,能在天津站住脚,主要靠三段相声:《戏剧杂谈》《卖布头》《改行》。年轻时的侯宝林天津人爱听曲艺,爱的程度超过了许多从事曲艺工作的人,天津的曲艺观众是最懂行的,曲艺界如果谁在天津站不住脚,人家就会说你这个演员不行。天津的相声在表演上、台词上都比北京活跃,张寿臣、马三立、戴少甫等都善于整理、创新,侯宝林还借鉴了刘奎珍、武奎海、阎笑儒、高桂清、马桂元等人的艺术,吸收了各家之长。比较起来,北京的相声显得保守,同样一段相声,天津演起来就比北京演得活。比如《三棒鼓》这个段子算杂学唱,几个片断组成一段相声,天津演员把这段相声很巧妙地串起来,要学评戏就都是评戏,学大鼓就都是大鼓,学梆子都是梆子。侯宝林在这个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整理。
年轻时的侯宝林
相声大师侯宝林对天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曾说过:“我常提到天津:有时说我是天津人;有时说天津是我的第二故乡;还有时说我这个演员是天津人培养起来的。”在天津出生、长大的郭德纲,成为侯门传人,也可以说是一种缘分。
侯宝林不知自己的父母是谁,3岁时,他被卖到北京侯家。侯宝林12岁开始唱京戏,16岁偶然小试说了相声。1940年端午节,23岁的侯宝林和郭启儒到天津演出。他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演员,从北京西单商场的相声场子,来到天津南市燕乐戏院,从地摊升到舞台,艺术开始起步。
当时天津法租界小梨园是上演曲艺的“头号园子”,资格老,座多,观众水平高,不好的演员站不住。租界以外的“中国地”,南市燕乐戏院是排在第一位的。侯宝林边演边学,有时也到三不管、鸟市演出,三不管有连兴茶社,鸟市有声远茶社,都是相声场子。
年轻时的侯宝林
天津人爱听曲艺,爱的程度超过了许多从事曲艺工作的人,天津的曲艺观众是最懂行的,曲艺界如果谁在天津站不住脚,人家就会说你这个演员不行。天津的相声在表演上、台词上都比北京活跃,张寿臣、马三立、戴少甫等都善于整理、创新,侯宝林还借鉴了刘奎珍、武奎海、阎笑儒、高桂清、马桂元等人的艺术,吸收了各家之长。
比较起来,北京的相声显得保守,同样一段相声,天津演起来就比北京演得活。比如《三棒鼓》这个段子算杂学唱,几个片断组成一段相声,天津演员把这段相声很巧妙地串起来,要学评戏就都是评戏,学大鼓就都是大鼓,学梆子都是梆子。侯宝林在这个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整理。
那时候天津相声的名演员有五档相声——张寿臣、常宝坤、戴少甫、马三立,此外就是侯宝林。侯宝林自己也承认,当时在这五档相声中,他们相对较弱,能在天津站住脚,主要靠三段相声:《戏剧杂谈》《卖布头》《改行》。
侯宝林一家
侯宝林唱片
在天津,侯宝林有几个内行的观众朋友,下了台没事,就在一起打台球,吃饭,聊天,还有观众到后台串门,告诉侯宝林过去哪个名家怎么演,哪个段子好。
从1940年来天津,到1945年6月离开,侯宝林在天津生活了五年。这五年,侯宝林边演边学,边学边改,从开场第六,一直成长到“大轴”。曲艺界过去有规矩:一台十四个节目,一定要京韵大鼓当大轴,过去李德钖(万人迷)、张寿臣也演过大轴,是短期的,非正式的,1945年以后,从侯宝林这儿改了规矩,相声演员可以当大轴。所以侯宝林堪称一代宗师。
50年代以后,侯宝林几乎每年都到天津,有时是演出,有时是来看朋友。1976年唐山、天津地震后,侯宝林心里很不安,赶紧给天津曲艺界的朋友去信。他们回信说不要紧,侯宝林这才放心。80年代侯宝林去香港演出,观众中有天津人,见了侯宝林格外亲切。一位在美国侨居50年、80多岁的老天津人,专程到香港看侯宝林说相声,他操着纯正的天津话对侯宝林说:“这是真正的艺术!”
侯宝林与师胜杰
从1979年下半年起,侯宝林的主要精力开始放在案头工作上,他感到有比登台表演更重大的任务——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规律,继承和发展相声。他边写边学,边学边写,和南开等大学的三位讲师合作,八个月写了五、六十万字的资料,写完了第一部书《相声溯源》,随后写了《曲艺概论》。
1980年,63岁的侯宝林接受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的聘书。侯宝林说:“像我这样一个解放前的街头艺人,现在竟被聘为大学教授,真是件新事。今后要到北大开课,我的学习任务就更重了。”他在北大讲的第一课,内容是“相声艺术的发展历史和我个人的成长道路”。听课的是来北大学习的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委员会暑期汉语短训班的美国朋友们。
侯宝林谈道:“相声观众说,有的相声百听不厌,而百听不厌的相声,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有的演员很有名气。但并不是所有出名的演员都是好演员,有的人充其量只能是个匠。一个好的演员,要把心交给观众;要使你的演出让观众接受、感动、产生共鸣。这就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
华君武漫画侯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