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学习产品经理的最佳方法:写给入门级产品经理

学习产品经理的最佳方法:写给入门级产品经理这是三节课和市面上其他培训最大的不同,我们从来不讲产品经理是干什么的,因为产品经理什么都能干。我们也不会去讲什么是需求,我们避开了这些概念,只去讲怎么和用户接触,怎样通过和用户的接触发现问题,并能够把这个问题用产品的方式去分解,去表达,去解决。在 BAT 里面,百度是很早就建立了一套产品创造流程的,而百度的这套体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这一套体系,在这套体系里面,我们不再讲原型这个事情,我们讲的大量的东西在于怎么样找到你的用户,怎么样去和用户发生更多的联系,以及怎么去分析用户需求。我们会给你大量的案例让你去发散,给你更多的启发。产品经理其实是属于类创意产业,我认为所有类创意产业,包括类创业行业,都是很难去培训的。因为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他的格局,他对于产品的理解,他的沟通技巧,以及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东西都是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赋。但是把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培养成一个及格线以上的、甚至是

学习产品经理的最佳方法:写给入门级产品经理(1)

编者按:提起三节课,相信很多熟悉互联网产品和运营的人士都不会陌生,从 2016 年 1 月在微信发布第一篇文章到现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三节课就已经积累了二十多万粉丝,全年发布原创文章 290 余篇。

以互联网产品和运营为切入点,三节课的内容多以热点事件的深度解读和运营复盘为主。但在内容的背后,三节课真正在做的事情却是互联网培训。通过内容入口集聚粉丝,再开展多层次的互联网职业培训,这让三节课几乎实现了接近零成本获客。

然而,产品和运营真的能够靠培训成才吗?这个行业又真的需要那么多的产品经理吗?这些问题不仅在业内争论已久,就连三节课内部也对此进行过多次讨论。

以下为三节课联合创始人布棉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极客公园根据采访材料整理得来。


产品经理其实是属于类创意产业,我认为所有类创意产业,包括类创业行业,都是很难去培训的。因为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他的格局,他对于产品的理解,他的沟通技巧,以及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东西都是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赋。

但是把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培养成一个及格线以上的、甚至是 80 分的产品经理,还是很容易的。

我们认为产品经理这个行业入门很容易,但入行很难,市面上绝大多数培训都是在教你怎么画原型,但画原型需要培训吗?不需要。

在 BAT 里面,百度是很早就建立了一套产品创造流程的,而百度的这套体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这一套体系,在这套体系里面,我们不再讲原型这个事情,我们讲的大量的东西在于怎么样找到你的用户,怎么样去和用户发生更多的联系,以及怎么去分析用户需求。我们会给你大量的案例让你去发散,给你更多的启发。

这是三节课和市面上其他培训最大的不同,我们从来不讲产品经理是干什么的,因为产品经理什么都能干。我们也不会去讲什么是需求,我们避开了这些概念,只去讲怎么和用户接触,怎样通过和用户的接触发现问题,并能够把这个问题用产品的方式去分解,去表达,去解决。

我们也曾走过一些弯路,几年前我们刚开始做产品和运营培训的时候,就是很粗暴地把我们从业十年以来积累的方法,一次性的倒给学生,告诉他一套产品的设计方法。但现在看来这种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因为对于一个产品小白来说,他真的不需要去未卜先知地预测用户需求,他最需要懂的是一个东西应该怎么分析,比方说现在用户已经出现这个问题了,你应该通过什么样的产品表达方式来解决,并且让你的研发和设计都能够理解你的方案,直到这个版本最终上线。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

我们会把一个产品经理所需要的能力模型拆成几层,第一层是认知,认知的意思就是我了解、我知道,比如说我知道什么是商业产品,什么是用户产品,产品大概的发展思路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叫认知。

再往上我们叫进阶,进阶就是你真的要进入这个行业,去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你必须具备的能力。这部分能力我们分为软实力和硬实力,软实力就是沟通能力,这个要想提升,只能靠自己不断地走出舒适区,和外界保持联系。

硬实力则是一个产品经理必须具备的能力。比方说,你拿到一个用户案子,怎么样往下分解,怎么样变成一个流程,变成一个研发能听懂的语言,变成一个设计能懂的语言,变成一个运营知道的事情,这些都是硬实力。

再往细里说,研发能懂的语言就是需求文档,在完成这个需求文档之前,你要对用户做分解,要减流程,因为研发就看流程。而对设计来说,他们能懂的语言就是原型图,产品经理必须能够通过原型图让设计理解你的需求。而和运营沟通的原则就是明确,你要有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事情给到他,比如你需要哪些数据,什么时候要。

而完成所有的这些文档,对于一个产品经理的分析能力是有很高要求的,但这方面很难用语言培训,你只能通过案例。

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培训,都是在告诉你,写不同文档的模板是什么、格式是什么,但知道模板并没什么用,真正重要的是你要用什么样的内容去填充他。

有人涌进来是好事

老实说,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沉淀周期还是太短了,行业里做得好的产品经理不少,但是愿意把自己的经验整理成知识体系并愿意传授的少之又少,以至于现在整个行业都出现了一种人才的断层。

但好的方面是,仍然还有很多的人在涌入这个行业。

没有人涌进来的行业是很可怕的,比如说中国足球,如果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就很少,那就意味着整个行业可选的人才都很少。所有的行业都一样,必须底层有足够大量的基数,才能够往上一级一级去晋升。

现在,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行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行业,如果想要持续发展,那拥有一个大家相对能够普遍认可的知识体系其实是个必要条件,但在此之前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面,在产品经理这个行业里,这种共识是缺乏的。

很多时候,一个新人在入门的时候都会觉得很迷茫,可能当他把 BAT 大牛们的所有文章都看了一遍之后,却会发现不同公司之间关于产品的侧重点会有很多矛盾的地方,这个时候他就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了。但这其实很正常,BAT 之间本来就有不同的侧重,百度重技术,腾讯重交互,阿里重商业,那它们对于产品的理解肯定也会有不同。

没短板和有长板

但有没有一些除了具体案例之外的、共性的东西呢?其实是有的。

用户分析、需求分析、用户调研,这些都是通用的能力,在职业初期,你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让自己快速地进入成长通道。

对于一个刚入门的产品经理来说,共性的东西才是他在职业生涯前两年的时间里面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而培训所能给你的也就是这些通用的能力。

但在职业发展后期,通用能力就不能变成你的杀手锏了。你要开始寻找自己的长板了,比如数据分析、策略分析,而且你的长板一定要拔的很高,这时候你在人才市场才会很吃香。

所以说,现在对于已经从业一段时间的产品经理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在一个比较专的方向上做到尽可能最好,无论是数据、策略、算法、还是变现。

其实产品经理这个行业,我同意俞军说的天赋论,天赋论很重要一点叫精英化,现在产品经理也会慢慢变成精英化的方向。

行业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已经不是画画原型图就好了,只懂前端的产品经理会死的越来越惨,因为技术在发展,前端现在已经有那么多开源的框架了,标准的东西已经定好了,那要那么多前端的产品经理干嘛呢?

所以说,产品经理从前端走到后端,从交互走向策略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他的关注点也一定会从简单的用户体验,变成效率提升。虽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后端很枯燥,要看大量的数据,但你越早往这个方向靠,往后就会越有机会。因为当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时候,如果你的效率足够高,那无疑你的服务能力就更强。

我认为产品经理们的下一轮机遇可能会发生在传统行业,因为传统行业才是最需要完善流程的,比如说,国内一家很大的物流公司,在急招了 20 个产品经理之后,业务量涨了百分之四五十。其实一线人员并没有增加,原因就是整个流程被优化了,效率更高了。

总的来说,这个行业没有大家黑的那么不堪,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站出来对外总结自己十年来积累的经验,这对行业来说是个好事情,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编辑:龟途慢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