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公有制二十问之十一)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公有制二十问之十一)  二是小团体的利益导向、政治导向在较大程度上受制于团体控制人的觉悟。  一是小团体中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受制于团体的控制人,是弱势群体,不具有与团体控制人相抗衡的平等权力。人民被分割后不能相互支援 造成这些小团体缺陷的原因是因为分割形成小团体的力量都是不平等的强制权力(主要有行政权力和私有资本的管理权力)。  这些小团体都不同程度地被不平等的强制权力的代表所控制,有三个天然的缺陷: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公有制二十问之十一)(1)

 共产党领导人民管理、监督公有制企业的基本原则有五个:

   (一)打破分割限制

   1.打破分割限制的必要性

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现实中的人民被分割成无数不同的小团体,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无法形成一个相互理解相互支援的整体(参见《公有制二十问之十》)。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公有制二十问之十一)(2)

人民被分割后不能相互支援

造成这些小团体缺陷的原因是因为分割形成小团体的力量都是不平等的强制权力(主要有行政权力和私有资本的管理权力)。

  这些小团体都不同程度地被不平等的强制权力的代表所控制,有三个天然的缺陷:

  一是小团体中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受制于团体的控制人,是弱势群体,不具有与团体控制人相抗衡的平等权力。

  二是小团体的利益导向、政治导向在较大程度上受制于团体控制人的觉悟。

若控制人觉悟高,则小团体的利益导向会服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政治导向则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相反,若控制人觉悟低,则团体的利益导向会向私人利益集团、局部利益集团倾斜,政治导向则会与党中央离心离德。对这一切,小团体里的人民群众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三是监督部门难以真正进行有力的监督。

   对有监督、监察部门的小团体来说,小团体控制人也有决定性的优势:

   首先,小团体控制人的控制权力远远大于监督、监察部门;

   其次 小团体控制人可以轻易地建立自己的利益集团;

   最后,小团体控制人为优化自己利益集团的利益,通常都会与其它小团体的利益集团联合,形成更强大的集团力量。

   2.党一直在致力于打破分割限制  

   其实,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致力于打破分割限制。这方面的措施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大致来说有三类: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如加强教育统一思想,加强党内民主和监督等等。

  二是中国模式的两大体制“两个限制”和“科学决策”。两个体制实施的首要措施就是党和国家打破私人利益集团、局部利益集团分割限制,形成全国一盘棋的人民整体利益共同体。

  三是建立中央巡视组、中央巡回督导组制度。

  从中央巡视组、中央巡回督导组的工作成果来看,可以看做是代表中央直接打破部分部门和地区形成私人利益集团、局部利益集团的分割限制,做被分割的众多党员、群众民主权力的支持力量,真正落实党内民主的重要措施。

   3.进一步打破分割限制的方法

  进一步打破分割限制的方法是党建立跨所有制、行业、企业、单位、职业等等分割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吸收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组织活动,形成跨越各种分割的以党组织为骨干的工会。这样,党组织就以党内科学平等的民主力量将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科学平等的力量,打破各种强制权力对全体人民分割限制。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公有制二十问之十一)(3)

利益集团都是小团体小圈子

我们来举例说明打破分割限制对全体人民的意义。假设有3个单位甲、乙、丙,单位甲、乙、丙的利益集团能够分别限制、控制单位甲、乙、丙的群众。而党组织把单位甲、乙、丙的群众联合起来后,就可以把单位甲、乙、丙的所有群众组织成一个整体 在与甲、乙、丙的利益集团斗争时形成了范围和人员的绝对优势。此时,在对单位甲的私人利益集团进行斗争时,由于有了单位乙、丙的所有群众的支持,单位甲的群众的力量就超越了单位甲私人利益集团的控制范围,在斗争中就能获得优势。同样,在对单位乙、丙的私人利益集团进行斗争时,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在斗争中也能获得优势。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公有制二十问之十一)(4)

打破分割形成范围和人员的绝对优势

当在全国范围打破了分割限制后,就具备了党对全体人民的直接地领导,就具备了建设公有制全民监管系统的条件,才能真正建设公有制。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党对工会的领导,并不是党组织如同上级行政机关指挥下级一般指挥工会活动。而是党组织要作为工会的骨干力量,党员要作为工会活动的积极分子,党组织对工会的领导要通过科学、真理和正义来凝聚人心,把工人阶级团结在一起。这样共产党才能真正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才能永远保持对工人阶级,从而对全体人民的领导。

   这方面,前南斯拉夫共产党南共联盟就有深刻的教训。南共联盟虽然组织发起了工人自治运动,却对南斯拉夫工人阶级的自治运动的“领导”采取了指挥、指导而不参与的方针。导致南共联盟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却不参加工人运动的荒唐局面。最后,工会被别有用心的势力渗透、掌控,工人阶级丧失先进性。工人运动也走上歧途,成为敌对势力进攻南斯拉夫党和国家的工具。

  (二)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坚持正义为思想准则,确保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要实现凭借科学、真理和正义参与对公有制企业的管理、监督,其先决条件就是由共产党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坚持正义为原则,以自身的先进性,领导工人阶级取得先进性。当党组织和整个工人阶级实现了以科学、真理和正义为原则组织成全国性的工会来管理国家后,就能确保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共产党直接组织领导全民监管系统

  由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以科学、真理、正义为原则,在全社会范围建立公开的全民监管系统,直接控制公有制企业。

  与行政机关的监管不同,全民监管系统不仅是公有制企业的最高监督机构,同时还是公有制企业最高决策机构,就如同私有企业的股东大会一般。全体人民中的每一个个人都能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公开的监管系统,与全体人民共同控制、管理、监督公有制经济。

  (四)建设完善的科学决策体制

  公有制经济的决策体系(包括公有制企业内部的决策系统以及全社会范围公开监管公有制企业的监管体系)必须是科学决策体制。

  所谓科学决策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层次的含义是所有的观点、意见、建议、决策都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验证,只有经过科学论证、验证过的意见、建议和方案才能进入决策的程序;

  第二层次的含义是当需要对多个方案进行表决时,所有的表决意见也都必须做出以科学分析为基础的说明。

  在这里,必须再次强调的是:迄今为止,人类仅仅在科学、真理面前才是真正平等的,科学决策才是真正的民主决策。与西方式的“一人一票”的程序民主相比,科学民主注重的是本质上的民主。在决策过程中如果实行所谓“一人一票”的西方式民主,表面上显得民主平等,而实际上却把迷信和科学、谬误和真理以及邪恶与正义放在同一的位置上,同等对待了。

  (五)以科学平等来战胜、改造不平等,以科学民主来战胜、改造不民主

   发展壮大公有制企业的平等权力,会使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深刻变化,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三大特征:经济平等、科学民主和政治平等。

   (1)开始经济平等的历史进程

  公有制企业管理权力平等是人类所能够实现的第一次经济平等,也是第一次真正的平等。随着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公有制企业管理权力平等也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这就在整个经济领域开始了经济平等发展壮大,战胜、改造不平等的历史进程。  

  (2)以科学民主推动实现社会民主

我们知道,共产党领导的公有制企业全民直接控制体系保证了公有制经济的决策体制是科学决策,公有制经济的民主体制是科学民主。这就可以和我们前面已讨论过的中国模式中已经建立的科学决策体系,完美地融为一体。随着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各个领域建立科学决策体系,以科学民主来战胜、改造不民主,并由此在全社会形成科学民主体制。这样,共产党就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体制。  

  (3)推动社会进入政治平等的历史进程

  由于经济决定了政治,所以政治平等必须要以经济平等作为基础。而目前西方所谓的政治平等没有经济平等作基础,所以是虚假的平等。  

  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的过程会在全社会推广、建立科学决策、科学民主体制。科学决策、科学民主的本质是权力平等,这样,共产党就推动社会进入了政治平等的历史进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