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工作如何与数字化结合(红十字会工作背后默默付出)
红十字会工作如何与数字化结合(红十字会工作背后默默付出)善良与热爱易先生和大多数人一样,一开始并不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过后他主动查看了相关资料,了解到捐献的过程和捐献后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他更坚定了捐献的决心,“如果我连这点希望都不能给患者,我会很自责。就算过程再艰难,只要我觉得应该做的就要去做!” 2019年9月底,易先生接到河池市红十字会电话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接到电话的他十分的激动,当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却感到有些为难,“什么时候捐献造血干细胞?还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我可能不会一直在广西。”易先生因为工作原因,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长期呆在广西,担心会影响捐献过程。工作人员告诉他,无法能确定什么时候能捐献,等待通知。但是他的决定可能会挽救患者的生命。听到能救人一命,他掷地有声地回答:“行!我愿意!”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大疫当前,来自河池的易先生义无反顾为远在吉林的一个陌生小伙送去生命的希望!
2020年2月7日,易先生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捐献了200毫升左右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广西第34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易先生用爱心温暖了2020的寒冬…
配型成功
2019年9月底,易先生接到河池市红十字会电话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接到电话的他十分的激动,当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却感到有些为难,“什么时候捐献造血干细胞?还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我可能不会一直在广西。”易先生因为工作原因,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长期呆在广西,担心会影响捐献过程。工作人员告诉他,无法能确定什么时候能捐献,等待通知。但是他的决定可能会挽救患者的生命。听到能救人一命,他掷地有声地回答:“行!我愿意!”
易先生和大多数人一样,一开始并不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过后他主动查看了相关资料,了解到捐献的过程和捐献后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他更坚定了捐献的决心,“如果我连这点希望都不能给患者,我会很自责。就算过程再艰难,只要我觉得应该做的就要去做!”
善良与热爱
说到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原因,易先生说:“早在22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当时是献血的时候了解到中华骨髓库便加入了。”回忆起第一次献血,易先生说一开始是他表姐鼓励他去的,他也觉得献血这件事十分有意义,后来便一直坚持下来了。他一直保持着每年两次的献血频率,他认为适当更换血液有助于血液健康循环,举手之劳就可以给人们带去一点希望,作为健康的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易先生参加彩虹公益活动时的合影
生活中的易先生十分乐于公益,经常参与南宁彩虹公益组织的一些活动:陪伴留守儿童、短期夏令营支教、特殊儿童陪伴……他觉得参与公益带给他很多感触,也让他走过很多地方,经历到了许多没有尝试过的东西。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进大化七百弄看望留守儿童的时候,翻过崎岖山路,在大山里没有交通工具,喝的水都是雨水,土地贫瘠只能种得了干巴巴的玉米,老人小孩都营养不良,无法想象的贫穷。当他们翻过一座座山,给大山的小孩送去了很多物资,立起了旗杆,与孩子们一起升国旗唱国歌。一切都很简陋但充满了最纯真的欢声笑语。
在公益活动中,他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他说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成功捐献
在防城港市红十字会协助下,易修坤顺利完成了捐献前的高分辨和体检。2020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八,原本轻松愉快的节日氛围被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弄得人心惶惶。为了让家人与身边朋友安心,易先生没有将捐献的事情告知大家,在确认自己没有与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 符合捐献条件,他乘坐广西管理中心的专车独自前往南宁,为捐献做最后的准备。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也做了一名勇敢而光荣的“逆行者”。为了避免自己被感染生病而影响捐献进度,易先生外出都是用中心提供的防护用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从医院回来用洗手液和酒精反复清洗消毒。除了乘专车去医院打动员剂之外就一直呆在室内不出门,连一日三餐都是点外卖送到酒店前台,再由酒店工作人员送到房间门口。
2月7日上午,易先生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他的造血干细胞悬液保存在一个特制的袋子里,将给那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
捐献中,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管理中心主任黄吉宁,通过视频连线向易先生表示感谢,赞扬他大爱的精神,叮嘱他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一定做好个人防护,祝愿易先生新春快乐、顺利工作、阖家幸福!
捐献后,易先生看到受捐者送来的信件十分感动,他说:“患者挣扎在生命边缘的时候看到了希望,我不想让他失望,希望他坚持下去,毕竟最后还要靠他自己,加油!”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让我们为所有“逆行者”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