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你对教师职业有何认识与感悟?(对教师职业的新认识与新感悟)

你对教师职业有何认识与感悟?(对教师职业的新认识与新感悟)☆ 您觉得学校此次在线互动,哪项很有特色与亮点?☆ 如果学校教育能加强一项内容,您觉得可以是什么?☆ 经历疫情,对教师职业的新认识与新感悟?☆ 疫情结束,最想和学生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面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学生最该学会的是什么?

你对教师职业有何认识与感悟?(对教师职业的新认识与新感悟)(1)

教师十问:

☆ 疫情期间,最让你感动的学生故事是什么?

☆疫情期间,身边的老师带给你哪些温暖与感动?

☆ 首次网上教学,最值得分享的感受是什么?

☆ 经历疫情,对教师职业的新认识与新感悟?

☆ 疫情结束,最想和学生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 面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学生最该学会的是什么?

☆ 如果学校教育能加强一项内容,您觉得可以是什么?

☆ 您觉得学校此次在线互动,哪项很有特色与亮点?

☆ 学校管理中哪一项好的经验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返校后的第一天,您最想对学生说的一段话是什么?

内心有定力,思想有信仰

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刘文群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作为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我愈发感受到内心有定力、思想有信仰的重要性,面对焦虑的学生、急躁的家长,在无法复课的紧张时刻、在教学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不仅要尽最大的可能、最快的速度去学习空中课堂教学方式,去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推进教学,更要安抚和引导学生,及时从恐慌、焦虑中回归理性,从容地去反思、规划和改变。

面对疫情,社会舆情和人们的思想情况极其复杂,在谎言与真相、教条与真理、官僚与民意、民粹与理性包围中,教师自己不仅要保持清醒头脑做一个理性的、独立的判断者,更要立足理性、公道,在关键场合、关键时候敢于说话,尽全力在自己能影响的学生和家长群体中,恪守正义,呵护良知,加强对学生是非判断能力的培养,守好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作为思政教师,要善于把握最佳的教育时机,把疫情和灾难作为教材,将课本理论原理变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育人手段。

用不断学习和适应

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

上海市松江区第七中学教导主任

松江区数学首席教师汪晓慧

一直以为,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就是老师的天地,一间教室,几排桌椅就是师生交流的场所。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这一由来已久的常规,也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变化是教师的工作常态。教师的使命不是教会孩子具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认识到知识之所以是这样的原因以及如何获得新知识的技能和途径,让孩子认识到在这不变的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千变万化,教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在变化中不断得到提升和拓展。

学习是教师的职业源泉。对于教师而言,这句话的含义在这次疫情中得到更加全面深刻的体现。我们不但要快速掌握线上教学的技术和操作技巧,并且要针对自身学科特点设计出符合线上教学的形式,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像在学校一样真正学到扎实的知识和技能。这才是教师对于这一职业最基本的自我要求和尊重。

做个拥有“超能”的教师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上海市园丁奖

青浦区学科带头人(班主任)张朝阳

疫情当前,学生在家学习,我渴望自己是“超人”有“超能”;渴望有更强大的学习能力,充分掌握各种信息技术,提供我与学生更便捷畅达的沟通;渴望有更强大的洞察力,从互不见面的课堂里,感知学生在线学习的状况;渴望有更强大的引领力,引导学生在灾难面前敬畏自然、珍爱生命、勇于担当、厚植情怀;渴望有更强大的化解力,给家长、学生带去信心、消除焦虑……而逐行检视这些渴望,我发现其实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而疫情与现在的教学模式放大了这样一种需求。如果灾难会成为一种契机,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敦促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尽快将这些“渴望”变成“拥有”。

从来没有一个时候,我这么渴望自己能够足够强大,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强大。

做“经师”,更要做“人师”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英语教师丁文丽

教师,是为经师;更为人师。这次疫情,让我真切感受到帮助孩子们善行、塑心、铸魂等育人的职业魅力。善行,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塑心,就是要帮助孩子们塑造美好心灵;铸魂,就是要铸造孩子们的爱国之魂。

教育契机生长在实践中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张一凡

基于线上教学的教学能力飞速提升,一方面对于微课制作、直播课堂、线上教学教师们都有技能上的提升,另一方面,新教学模式带来的新问题让老师对于教学有了更深度的思考。这样的契机无疑加快了教育前进的步伐,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往期回顾

疫情期间,最让你感动的学生故事 |教师十问①

疫情期间,身边的老师带给你哪些温暖与感动?|教师十问②

首次在线教育,最值得分享的感受是什么?|教师十问③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20年4A刊

《十问教师——经历疫情他们的感动与分享》

策划:计琳

编辑:潘晨聪、徐倩、徐星、赵玉成、陈之腾

微信编辑:赵旭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