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健身房不经过会员同意擅自开卡(办健身卡被扣上)

健身房不经过会员同意擅自开卡(办健身卡被扣上)再次回到健身房门店后,小张又遭遇了刘经理带来的“噩耗”。对方称,健身房总公司发现员工赵某给非合作公司员工办理团购卡的行为,决定开除赵某,而且由于小张支付的1600元转卡费已经转到总公司的账户上,所以无法当场退款。在场的赵某则不断声称自己很委屈,不停地打电话向领导求情。小张听到了几句诸如“有很多其他员工也在这样做”、“信息作假是违规操作她并不知情”以及“她的领导知道违规还让她继续操作是在坑她”等等话语,这引起了小张的同情。小张身陷“冒名之罪”进入健身房后,赵某带其到洽谈区说,这张卡是健身房与“丽人丽妆”公司合作团购的内部福利卡,可以在员工之间互相转让。她让小张以员工身份填写一张带有工号数字的信息登记表,并提醒他牢记,“后续回访会问到。”随后,小张在没有看到转让合同的情况下支付了全款,赵某则拿着他的身份证去办卡。半小时后,一位自称姓刘的经理向小张责问:你是不是来办公司团购卡转让的?小张表示肯定

今年7月6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刊发了《想健身得先去跑马拉松?上海市民闲鱼买二手健身卡被套路》一文,曝光了上海一家健身房门店员工假冒消费者在二手平台低价转让健身卡,将消费者骗至门店后,又以卡要激活必须要跑马拉松为由,欺骗消费者掏钱续费的套路。报道刊发后,不少消费者反映,健身房类似的套路层出不穷。市民张先生也反映了他在二手平台买卡的遭遇,以此提醒其他消费者切莫上当。

“公司团购卡”作为诱饵

小张刚工作不久,为了省钱打算在“闲鱼”App购买健身卡。今年1月10日下午5时,他在平台上看到有一位卖家正在出售上海某知名连锁健身房的会员卡,价值1600元,有效期还有28个月。当天,他与该名卖家约定在徐汇区某门店办理转卡手续。但是现场见面的并不是卖家本人,而是另一家分店的店员赵某,自称手里有某公司的团购卡。小张认为,这可能是员工内部的转卡操作“潜规则”,就没有在意。

健身房不经过会员同意擅自开卡(办健身卡被扣上)(1)

△小张在支付费用的前后两天分别以不同账号询问同一卖家,均有出售公司团购卡。

进入健身房后,赵某带其到洽谈区说,这张卡是健身房与“丽人丽妆”公司合作团购的内部福利卡,可以在员工之间互相转让。她让小张以员工身份填写一张带有工号数字的信息登记表,并提醒他牢记,“后续回访会问到。”随后,小张在没有看到转让合同的情况下支付了全款,赵某则拿着他的身份证去办卡。

半小时后,一位自称姓刘的经理向小张责问:你是不是来办公司团购卡转让的?小张表示肯定后,刘经理又问,“你是这家公司(丽人丽妆)的员工吗?”小张想到此前赵某所说的“回访”,便说“是的”。刘经理紧接着便要求小张出示公司的员工证,“没有员工证这卡是办不了的。”

小张拿不出员工证,便联系赵某。赶来的赵某和刘经理在健身房里开始一场“为什么卡不能办”的争论。刘经理坚持一定要有员工证才能办,又说看到赵某在办公室修图做假,录入团购员工信息。赵某不否认,只表示会打电话和“领导”请示。在她打完电话后,又改口称,带小张去另外一家门店办转卡手续。经历1个小时的争吵后,小张被赵某带离健身房,期间赵某仍在多次打电话向领导请示。最后她告知小张,员工卡无法实现转让,又带他折返回原来的门店去退款。

小张身陷“冒名之罪”

再次回到健身房门店后,小张又遭遇了刘经理带来的“噩耗”。对方称,健身房总公司发现员工赵某给非合作公司员工办理团购卡的行为,决定开除赵某,而且由于小张支付的1600元转卡费已经转到总公司的账户上,所以无法当场退款。在场的赵某则不断声称自己很委屈,不停地打电话向领导求情。小张听到了几句诸如“有很多其他员工也在这样做”、“信息作假是违规操作她并不知情”以及“她的领导知道违规还让她继续操作是在坑她”等等话语,这引起了小张的同情。

晚上8时,所谓的领导又通过赵某转述了两个解决方案,供小张选择。第一个方案是,继续帮小张办理公司团购卡,但是这张卡用几天就可能会被冻结,没有保障。第二个方案则是让小张填写一份会员投诉单申请退款,写明赵某的违规操作情况,然后等总公司退款,退款流程要30-40天,赵某也将被开除。小张同意了第二个方式,写下了整个过程。

与此同时,赵某一边哭,一边继续和“领导”纠缠开除事宜。这时候,刘经理又提供了第三个解决方案:他们可以帮小张申请了一个高性价比套餐,总价18792元的10年“董事卡”。如果用花呗分期,他们还可以减免一部分手续费,最终合同价是17888元。只要小张选择了这个套餐,不仅之前支付的1600元可以用来抵扣这个套餐,而且通过这样正常办新卡的记录,就可以把之前违规办公司卡转卡的操作覆盖掉,赵某也可以不被开除。

小张听完有些心动,但还是担心10年的卡自己无法用完,便询问董事卡的转卡规则。刘经理口头承诺称,一年后提出转卡申请的话,一个月内可以免费转让。同时,健身房免费赠送小张不少体育用品和消费券。

健身房不经过会员同意擅自开卡(办健身卡被扣上)(2)

△经历4个小时的周折,小张被劝说购买17888元的“董事卡”。

发现骗局后状告法庭

出于对赵某的同情,小张最终选择第三个更为“周全”的方案。正在此时,刘经理又跟小张透露了一个消息,原来这家健身房两年之后租期就满了,且不续租直接关门。届时,拥有董事卡的小张可以转到别的门店,并获得更多有效时间的补偿。如果选择退卡,剩余时间按合同价平价退钱给他,但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晚上9时左右,骑虎难下的小张分别用支付宝和花呗分期支付总计19088元的费用(含一些卡券费用),分期的手续费最终也没有减免,协议上只留下一句“免费转卡一次”。不过,经历了4个多小时的周折,小张没有耐心再耗下去,不再理论回了家。

第二天,越来越感到不对劲的小张用自己另一个闲鱼平台的账号登录,发现这名卖家仍挂着转让健身卡的消息。小张以新客户的身份询问,对方的答复别无二致,依然是相同的转让费以及有效时间。小张确认自己受骗了。

在留存好一系列凭证后,小张当天前往门店交涉退费,健身房员工称要收取总价25%的手续费,即4000余元。双方争论无果后,小张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写下了一份详尽的起诉书,向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起诉健身房。小张表示,由于该健身房的纠纷太多,有人专门做了起诉的模板,列明准备材料、立案流程、起诉书样式、健身房常见话术等内容。

4月29日,法院在开庭前进行庭前调解。健身房所在企业派出两名诉讼代理人,小张则自己出面表达诉求。双方就退款手续费比例展开了两轮协商。在协调中,法官曾向小张透露,由于他在店内被骗的经过没有证据证明,无法形成逻辑闭环,就算正式开庭,胜诉的几率也很低,不如和健身房协商降低手续费。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手续费比例从25%降至16%。一个月后,小张终于收到退款。

健身房不经过会员同意擅自开卡(办健身卡被扣上)(3)

△感到被欺骗后,小张选择走起诉的途径。

健身房推销骗局层出不穷

在相关健身卡的维权群、某知名点评网站上,以公司团购卡为诱饵骗取消费者再次充值案例绝非个案,已经堂而皇之在各家健身房被运用多年。据记者观察,推销诱饵也在不断升级变化,诸如健身房被收购、或要上市,需要消费者额外支付费用,享受更长时间的权益;又如消费者在签署常规合同之外,赠送一份空白合同。在退款时若被收取手续费可以转成相对应金额的合同,以此鼓励消费者充资。一旦消费者支付费用,就会发现相关权益无法兑现,退款仍要被收取高额手续费。

健身房不经过会员同意擅自开卡(办健身卡被扣上)(4)

△类似的推销伎俩一直在上演。

这些骗局之所以得逞,一方面是利用了消费者对折扣促销的盲目追捧,另一方面则通过模糊的合同条件和虚假承诺,使得消费者在退款时面临“理亏”的被动局面。不少维权的消费者通过12345、12315、信访、诉讼等方式反映自己的遭遇,但处理结果各有不同,或是杳无音讯,或是协商到较低的手续费比例,全部退款的情况则非常少。消费者在选购健身卡时务必谨慎,切莫轻信二手交易平台的所谓低价转让。

像健身卡这样的预付卡消费领域,很多不法商家会利用格式合同等手段,对预付卡退费层层设卡。而往往因为维权成本太高,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记者搜索发现,已经有省市制定了单用途预付卡付款“反悔期”的相关规定。如江苏省自2017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江苏省消保条例》中明确,经营者以发行单用途预付卡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者有权自付款之日起15日内无理由要求退款。建议申城借鉴相关做法,规范预付费卡消费市场。

栏目主编:毛锦伟 文字编辑:车佳楠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车佳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