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芯片里放很多晶体管(硬核解释半导体和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为什么芯片里放很多晶体管(硬核解释半导体和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电流通过p型半导体的机理p型半导体,将一部分Si原子置换成B(硼)原子,硼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由于硅原子被杂质硼原子取代,硼原子外层的三个电子与周围的硅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时候,会产生一个“空穴”,这个空穴可能吸引束缚电子来“填充”,使得硼原子成为带负电的离子。这样,这类半导体由于含有较高浓度的“空穴”(相当于正电荷),成为能够导电的物质。p代表带正电荷的空穴。1. n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就是将一部分Si原子置换成P(磷)原子,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中四个与周围的硅原子形成共价键,多出的一个电子几乎不受束缚,只要外加电压,就会被吸向 极,变为可自由运动的状态,较为容易地成为自由电子。于是,N型半导体就成为了含自由电子浓度较高的半导体,其导电性主要是因为自由电子导电。2. p型半导体
作为程序员在某个深夜里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树莓派上,电脑主板上,各种各样的电器里都布满了黑乎乎的芯片,这些芯片是如何工作的?二极管内部是如何实现单向导电的?指甲大小的CPU是如何完成听音乐、看电影、编辑word这些任务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半导体内部,在原子尺度上了解一下半导体和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 基础材料-硅
硅是制作芯片的基础材料,硅原子的原子核周围带有14个电子,最外层轨道带有4个电子。将其形成单晶,连接方式是原子核相互共用电子,原子核周围排列8个电子,形成非极性共价键,这种状态下的纯单晶硅基本不导电。在这里添加某种杂质后,电流就可以通过硅。以常见的pn型二极管为例,根据杂质的类型,半导体分为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 PN型二极管
1. n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就是将一部分Si原子置换成P(磷)原子,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中四个与周围的硅原子形成共价键,多出的一个电子几乎不受束缚,只要外加电压,就会被吸向 极,变为可自由运动的状态,较为容易地成为自由电子。于是,N型半导体就成为了含自由电子浓度较高的半导体,其导电性主要是因为自由电子导电。
2. p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将一部分Si原子置换成B(硼)原子,硼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由于硅原子被杂质硼原子取代,硼原子外层的三个电子与周围的硅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时候,会产生一个“空穴”,这个空穴可能吸引束缚电子来“填充”,使得硼原子成为带负电的离子。这样,这类半导体由于含有较高浓度的“空穴”(相当于正电荷),成为能够导电的物质。p代表带正电荷的空穴。
◉ 电流通过p型半导体的机理
电子被吸向+极,移动至附近的空穴。于是,电子移动后空出来的地方成为新的空穴,旁边的电子又会移动。通过如此反复,在电子向+极移动的同时,看上去是空穴向-极移动。在此过程中实际运动的是电子,但是可以将空穴视为带 电荷的粒子。
◉ pn结的整流作用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都可以通过电流,但并不像金属那样容易通过电流,因此如果只是为了通过电流,那么不需要使用半导体。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到一起,就是pn结。pn结的特点在于可根据条件而通过或不通过电流。这一基本原理就是pn结的整流作用。
1. n型半导体加电压
n型半导体施加电压时,电子向正极移动。此时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
2. p型半导体加电压
p型半导体,上面我们说过,可以将空穴视为带 电荷的粒子。因此p型半导体施加电压时实际移动的是电子,但看上去是空穴向负极移动。
3. 对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
对pn结外加电压使P为正极,空穴和电子都向结面移动。当空穴与电子在结面(junction)相遇时,电子飞入空穴,两者抵消。此时,相应的新电子流入n层,同时电子从p层流出而产生新的空穴。如此反复,电流不断通过。
4. 对pn结反向外加电压时
对pn结外加电压使n为正极。空穴和电子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因此不会在结面相遇,电流无法通过。在结面附近会形成既无空穴又无电子存在的区域,叫做耗尽层,它会产生耐压。
◉ pn结构建芯片
有了pn结的整流作用,将pn结两端连接上导线,就叫二极管。将二极管与电阻、电容、三极管等分立原件可实现与门、或门和非门这些基本逻辑门电路,有了这些基本逻辑门电路,就可以组合实现更多的逻辑门,比如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异或非门等,继而通过复杂的制作工艺可以构建出计算能力强大的芯片。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似乎并不会对升职加薪有直接的帮助,但我相信对技术视野和认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任何看似非常复杂的事物,其底层都是由最简单的原理所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