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巧妙的找领导说事(机关屌丝如何赢得领导赏识)
怎么巧妙的找领导说事(机关屌丝如何赢得领导赏识)闲话少绪,下面我就和大家汇报一下,我在这方面的一点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观点不一定正确,但希望其中有一二可取之处,能够对大家的工作生活有所帮助。我觉得跟领导交往,要注意走好下面六步。有幸的是我这个人还比较善于总结,在于前任领导的交往中,我也在不断的总结与领导相处的经验。正如大家所说,虽然,一切需要重新开始,但起点已与三年前大不一样了,三年来积累起来的经验,我利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过去用了三年才完成的与新领导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赢得领导的信任和赏识的全部过程,甚至达到了比以前更好的效果,这里面虽说有许多运气成分,但最主要的还是过往的经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读书人不方便说,但确实天下读书人又有需求,怎么办呢?那就另辟蹊径,采取讲故事的办法说,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关于官场的传记和小说。我也算是个读书人,需要尊重传统,今天我也采用讲故事的办法跟大家来谈,别人的情况我不太了解,姑且那我的故事跟
大家好!现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交流! 今天交流的主题是“教你六步搞定领导”。
今天讨论的题目是“教你六步搞定领导”,这个题目是最初确定的,现在觉得不太妥帖,因为我要讲的 “搞定领导”,不是说给行贿送礼,曲意逢迎,溜须拍马等等,而是指赢得领导的赏识,主体是机关的屌丝,不包括有着良好家族背景、雄厚经济实力、超强能力素质的“高富帅”。所以,题目应该叫做“机关屌丝如何赢得领导赏识”。
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呢?常言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机关的笔杆子们,累死累活的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进步吗?而只要你生存在体制内,那就是领导决定一切,想要进步,首要任务就是要先搞定领导。这是谁也逃不开的,而且这也正是机关新人的最希望了解的一个问题。
可是,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途径有非常有限,虽然大家都很重视,但是很少有人出版传授这类知识的专著,因为他是与我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价值观是相悖的,所以自古以来属于一门隐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读书人不方便说,但确实天下读书人又有需求,怎么办呢?那就另辟蹊径,采取讲故事的办法说,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关于官场的传记和小说。我也算是个读书人,需要尊重传统,今天我也采用讲故事的办法跟大家来谈,别人的情况我不太了解,姑且那我的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最近我们单位换了一个新领导,可以毫不讳言的讲,这給我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此前我已经为前任领导服务将近三年了,三年内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赢得领导的信任和赏识,我着实花了不少功夫,费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工作。可惜造化弄人,在我即将拥抱胜利的果实的时候,老领导调走了,从外地调来了一个新领导。新领导的到来,意味着我以前的工作全部作废,一切又要重新开始,需要重新适应!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一句诗!轻轻的老领导走了,正如新领导轻轻的来,他们挥一挥衣袖,没给我留下一片云彩。
有幸的是我这个人还比较善于总结,在于前任领导的交往中,我也在不断的总结与领导相处的经验。正如大家所说,虽然,一切需要重新开始,但起点已与三年前大不一样了,三年来积累起来的经验,我利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过去用了三年才完成的与新领导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赢得领导的信任和赏识的全部过程,甚至达到了比以前更好的效果,这里面虽说有许多运气成分,但最主要的还是过往的经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闲话少绪,下面我就和大家汇报一下,我在这方面的一点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观点不一定正确,但希望其中有一二可取之处,能够对大家的工作生活有所帮助。我觉得跟领导交往,要注意走好下面六步。
第一步、慧眼识珠
所谓慧眼识珠,就是要学会辨识领导。
领导也是人,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而况人乎?每一个领导都是个独立个个体,因为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兴趣爱好、脾气秉性、行事风格。
古人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我们新到一个单位,或者新接触一位领导的时候,首先要急于跟他们进行深入接触,因为人们总有先入为主的习惯,急于接触领导,很可能会忙中出错,给领导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印象一旦形成,想要改变就会非常困难。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要做足功课,充分把握领导的个体特点。具体而言,就是要对领导进行一番深入调查。
一是察经历。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我们所需要的许多信息都可以从网络上找到。一般而言一定级别的领导,在网上都会有其相关履历资料,通过其履历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在网络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关于他做过的一些事情的相关报道,通过浏览相关报道我们可以了解到领导关注的工作重点。同时,在网上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该领导的讲话,通过讲话我们可以了解他的讲话风格和工作特点等等。
二是察评价。有人可能问了如果领导的级别不够,或者是从一些冷门或者保密要求较高的部门提拔起来的,网上不找到相关信息,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到性,通过各种关系,想办法联系到与领导共同工作过的人去了解了。在了解领导的相关资料的同时,也要了解一下他们对领导的评价,这往往能够给我们做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是察言行。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参考别人评价同时,我们也要耐心的对领导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听其言,观其行,再与之前了解的情况进行比较,看看有没有出入,有出入的要设法找出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之后,确定自己对领导有充分了解了之后,再去根据领导的特点,设法与其进行接触。要有质量的接触,在得知新领导的任命之后,我就是按照上述做法,首先花费了2天的时间,在网络上对他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查阅。随后,又联系到他在原单位时的秘书,要来了他的一些讲话稿,并询问了他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等等情况,有些事情这厮不跟我说! 为更全面的了解情况,我又与在他原单位工作的一个同学联系了一下,询问了相关情况。
在新领导来到单位后,又利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对他进行了观察,等我感觉对领导的情况有了充分的把握之后,才开始尝试着和领导接触。这些准备工作为我快速赢得领导的赏识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第二步、择木而栖
在这里需要澄清一个问题,本人反对人身依附!要站对立场,首先要选对立场,知道谁的立场是对的,然后与谁的立场保持一致!有人可能感觉谈这个问题有些多余,实则非常重要。虽然人人都想做“万人迷”,但现实情况是,我们不可能同时得到所有人的垂青。尤其在机关工作,竞争十分激烈,同事间关系不可能十分融洽,同样,领导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十分融洽。
关于站不站队的问题,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每个领导代表的利益不一样!如果站在为个人或小圈子利益服务的领导的队伍里,那就是搞人身依附!如果站在为工作事业服务的领导的队伍,那就是为人民服务!
虽然各单位正职只有一个,正职和副职之间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现实情况是,正职和副职之间,通常关系都不是十分融洽。个中原因,不做深入分析,大家自己体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与一位领导交往甚密,往往就等于与这个领导站在一条战线上了,成了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飞不了你,也跑不了他。
跟谁站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做出选择,有人说当然是跟“一把手”站在一起,按照常理这当然是对的,但是现实并非全部如此。
首先,“一把手”的人品怎样暂且不论,“一把手”是否真正说得算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以我们单位而言,前些年有个“一把手”由于是从外单位调入,政策理论什么都不懂,又不愿意学习,最终就成为了“二把手”手中的傀儡,这样的“一把手”你跟他站到一起,又能有什么帮助呢?所以,新领导刚来时,在新领导能力如何、想法怎样、是否靠得住等问题没有明朗的情况下,我没有急于跟他接触,
当我看到新领导来到单位不久通过充分了解情况,迅速理清工作思路,果断处理了几个问题,并不断和能力较强的人主动接触时,我感觉到新领导是可以依靠的,最终才决定要和他进行深入接触。这多少有些运气成分,有幸来的新领导是可靠的人,如果是那种什么好处都想占,什么事情都不会干,什么责任都不想担的领导怎么办呢?
那就只能是用一个“隐”字解决啦,我们读历史的时候会看到,一旦哪朝的皇帝昏庸无能,很多贤人就会选择隐退,去过闲云野鹤的隐居生活。等出现贤明君主的时候,这些人就又都出来做事了。为什么呢?因为人想要施展抱负,是需要条件的,条件不允许,其结果勉强为之只能是自讨苦吃!
这点作为贴身秘书,是没得选择的!比如三国时候的诸葛亮,开始的时候是隐居的,后来刘备出现了,三顾茅庐的去请,诸葛亮感觉遇到了贤明的君主,所以出山了,刘备虽然还算是个不错的领导,但能力实在有限,结果虽然诸葛先生干成了不少大事,但最终还是没能完全实现统一天下的抱负,活活累死了!这点有些部门的领导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而司马徽就是那个“水镜先生”,看到做统一天下的条件不具备,刘备的能力有不够,就死活不出山,最后乐得个逍遥自在,得以寿终正寝!
我们自然不敢与司马徽相比,但也要拿得起放得下,环境不好的时候就洒脱一些,暂时放下进步的诉求,寻求一些生活乐趣,即便终此一生,也不失为是一件美事。我们年轻人还是要尽力有所作为,因为岁月是把杀猪刀,随时可能把你干掉!所以还是要有点只争朝夕的精神!
第三步、博取眼球
当我们确认眼前的领导值得信任时,我们就开始想办法接近他了!怎么接近呢?自然是主动献殷勤,但如果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那自然是不行的,还要让领导主动想要接近你!
如何献殷勤,自然是投其所好。前提是我们要接触的是正直的领导!由于事先对领导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要做到投其所好自然是不难。拿我们新领导而言,我发现他玩微信,我就主动加他的微信,亮明自己的身份后,他果然加我了!
之后,我就每天大量的阅读一些文章,选择一些写得比较好的转发到朋友圈,并且在每篇文章都配上一小段精心撰写的评论,以此来吸引领导的注意。
领导偶尔也在朋友圈发文章,我坚信,我的朋友圈他是能看到滴!
另外,我知道新领导是个热爱运动的人,尤其喜欢骑行,曾在单位号召大家参与,休息时候,出去骑行锻炼身体,于是我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花费近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山地车(想想都肉疼)。
并争取各种机会与领导一起出去骑行。积极响应号召,增添了领导对我的好感,经常一起骑行,增加了与领导接触的机会,逐步增进了与领导之间的感情。
第四步、展现价值
向领导献殷勤的事成本太低,只要肯放下面子,谁都可以做到,机关里面的人多数都是人精,这么容易做的事,有几个不会做呢,所以人们常说:机关里面啥都缺,就是不缺会来事的!所以献殷勤只能作为敲门砖!门敲开了,还要登堂入室!在众多“拍”场高手中,想要脱颖而出,殊非易事!怎么办呢?差异性会使人印象深刻,高价值才会让人感觉珍贵,要做到奇货可居,你就要拿出让领导眼睛一亮的东西,体现出你有于他人的高价值,使自己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样领导才会注意到你,而且要注意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机会,要让领导迅速注意到你,不能等他干了还几年才注意到你,那时很多事情都耽误了。
怎样体现高价值,我觉得无外乎两个途径。要么陪领导玩,能玩好,要么是把工作做好。两者都能做好,那自然是好上加好。
为了体现自己的高价值,在于领导一起出去骑行之前,我整整苦练了一个月骑行,不管早晚,一有时间就出去骑行,并加入了一些骑行俱乐部,向老骑友们请教骑行技巧。经过一个月的苦练,感觉自己技术还可以了,才第一次与新领导一起出去骑行。皇天不负有心人,由于速度快、动作规范,第一次骑行就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单纯在玩上体现高价值是不够的,依靠陪领导玩好上位,对于正直的知识分子来说,是我说不屑一顾的!领导是有智慧滴,看得出来!
我们不单纯是为了有“位”,而是要通过有“位”,来实现有“为”,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领导需要能陪他玩好的人,更需要能够把工作干好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有过的硬的工作本领。
对于我们文秘人员而言,无外乎三件事,办文、办会、办事,看似简单,但其中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的,要想把这三件事办好,需要不断学习锻炼,这里群里各位老师已经讲过很多这里不多说。总之要充分了解规定、程序、方法,严格要求办理。
在这方面,我抓住了一个机会,一次由于办公室承报人员,在呈送文件时,没有进行充分说明,新领导在批示一份文件时,出现了一个疏漏。如果按照批示办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不知怎么,呈报文件的同志没有发现,文件流转到了我的手里。发现问题后,我悄悄的拿着文件找到了领导,说明了情况,领导了解到疏漏后,让我去处理,我又悄悄找到呈报人员,说明了情况,重新让他填写呈送单,重新呈送了一遍。这件事之后,我明显感觉到了领导对我态度的变化。
虽然事出偶然,也有些运气,但这充分说明了,自身较强的素质!也说明充分学习掌握工作程序和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步、行有所止
经过几次三番的与领导接触,尤其多次在交往中体现高价值后,领导对我逐渐信任,我们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日常交流也更加频繁,感情也更加贴近。但多年来和领导打交道的经验告诉我,对一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如不注意,极有可能是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那就是与领导间的距离把握的问题。
这个问题上,很多人在认识上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跟领导感情处好了,就什么都行了,可以无话不说,无事不谈了,说话办事也逐渐放肆起来,直到有一天领导突然冷落自己,自己还不所以,径自烦恼。殊不知,领导毕竟是领导,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是把一个单位领导好,要多方考量各种问题,综合平衡各种关系,而不是维护好某几个人的个人利益,如果一个领导为了维护某几个人利益,而置单位管理的大局不顾,那说句不客气的话,他也不配做这个领导。
所以,在赢得领导信任之后,切不可放纵言行,不分场合的表现与领导的亲近,不假思索的向领导发表意见,不识大体地在同事面前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心中要时刻怀有“敬畏”二字,对领导敬畏,对同事敬畏,对服务对象敬畏,对工作敬畏。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与领导关系的长期和谐发展。
第六步、表达诉求
由于时间关系,这里不多说!
等到关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有什么想法、诉求,一定要向领导表达,你不表达,领导怎么知道你的想法?
领导不知道你的想法,你如何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呢?
这里面要坚决杜绝,猜测领导心思,认为领导会懂你,为你作出合适安排的想法!的确很多领导会有自己安排方案,但是如果这个方案不符合你的预期怎么办?所以,一定要准确的把自己的诉求表达出来,即使与领导的想法不符,他或许会考虑你的想法,作出相应的安排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个大家交流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再见!
来源:老秘网公文课堂课件
作者: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