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职业教育办出特色(打造职业教育标杆)
推动职业教育办出特色(打造职业教育标杆)命运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去年6月,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学生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测量比赛在江苏南京如期举行。经过专业理论和两个模块的测量实操的激烈比拼,汪红飞指导的由娄洪浩、张立彬、徐力东、陈家棋组成的测量团队在全国11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圆了上虞职教学子金牌梦。【一年一度开展技能大比武】技能大赛显身手 以赛促学共奋进每当夜幕降临,区职业中专实训课堂却一片灯火通明。学生们正夜以继日,苦练专业技能。都说,普教看高考,职教有大赛。多年来,区职业中专坚持“围绕产业转,围着就业转”办学原则,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将技能实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步出校门就能学会创新创业。
2019-05-23 09:43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楼丽君
近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向我区职业中专的4名学生抛出橄榄枝——免试录取通知书。“这可是省内建筑类高职院校中数一数二的学校,能免试就读,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区职业中专学生娄洪浩手握通知书激动地说。
这中间,“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无疑成为娄洪浩等4名学生求学道路上的“金钥匙”。“这也是上虞职教师生首次站上全国技能大赛最高领奖台,填补了我区历史空白。”区职业中专校长张建平介绍。
【区职业中专“建筑工程测量”项目获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
技能大赛显身手 以赛促学共奋进
每当夜幕降临,区职业中专实训课堂却一片灯火通明。学生们正夜以继日,苦练专业技能。
都说,普教看高考,职教有大赛。多年来,区职业中专坚持“围绕产业转,围着就业转”办学原则,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将技能实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步出校门就能学会创新创业。
【一年一度开展技能大比武】
命运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去年6月,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学生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测量比赛在江苏南京如期举行。经过专业理论和两个模块的测量实操的激烈比拼,汪红飞指导的由娄洪浩、张立彬、徐力东、陈家棋组成的测量团队在全国11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圆了上虞职教学子金牌梦。
“建筑工程测量赛项一直来是我校学生技能大赛的‘一痛’!多年来,该赛项都止步于市赛,与国赛无缘。”张建平告诉记者,2017年,学校制定出台《技能竞赛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对师资团队培养、学生梯队打造、激励保障机制等作出具体要求,确保学校在技能竞赛方面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为备战去年的全国技能大赛,师生团队足足花了一年时间。从学校实训课堂到兄弟学校拉练,从已建成的小区到户外山间小道,他们跑遍上虞城乡,做了上万遍水准、导线等建筑工程测量实操,测量数据更是堆成了山。“从初赛时的20人学生团队,经过市赛、省赛等层层筛选,最终由4名学生组成团队代表我省仅有的2支队伍之一,参加全国赛。”带队教师汪红飞欣喜地说,在心血和汗水的浇灌下,终于开出了成功之花。
【教师汪红飞带领学生团队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学结合。2018年,区职业中专在技能竞赛上,无论是获奖数量,抑或是获奖质量,皆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共有60人次在市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除了“建筑工程测量”项目获全国技能竞赛一等奖,同时还将全国行业协会机械识图与CAD创新设计一等奖、宁波国际青年厨师挑战赛银奖、绍兴市会计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奖牌收入囊中。
“量身定做”显成效 品牌专业结硕果
建筑业是上虞传统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支柱产业。近年来,上虞建筑行业发展迅猛,而行业人才的匮乏却是发展之路上的一个瓶颈。
为了突破这个瓶颈,区职业中专着力打造“建筑工程专业群”,目的就是为我区建筑企业更强更快更稳地发展培养所需的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为打通学生进一步升学深造通道,学校与相关高校合作,对建筑工程专业采用五年(3 2)一贯制培养模式,前三年在职业中专就读,经考试合格进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学习两年,取得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文凭,并可考取建造师等相关职业技术等级证书。
经过多年培育,“建筑工程专业群”已成为省品牌专业群,每年向我区建筑类企业输送近400名毕业学生。“本月底我们将举行建筑、机电、财经专场招聘会,目前已收到了来自上海、宁波、杭州以及上虞本地等100多家企业的招聘申请。”张建平笑着说,学生成了“抢手货”。
【烹饪专业供需洽谈会】
“抢人大战”的背后,反映出企业专业技能人才的紧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张建平说,多年来,学校根据企业要求“量身定做”专业课程,除了“建筑工程专业群”,还加强“烹饪、酒店管理、旅游服务专业群”和“机电专业群”等多个专业群建设,其中烹饪和机电专业分别被评为省优势特色专业和省示范专业,品牌专业建设成效明显。
【对接上海桥头堡战略合作联盟】
学校还将行业标准、职业规范引入课堂,推进课证融通,完善全区职业培训考试体系。随着省级“安全生产考试中心”落户区职业中专,让我区电工、电焊、危化品等特种作业人员实现了在家门口考试的愿望,不仅为企业职工和从业人员提供方便,更有效提升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打响“学在上虞”品牌。
【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