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是一份怎样的工作(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记者是一份怎样的工作(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如果想成为记者,身为高中生,新闻传播学生的日常是怎么样的?记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记者的工作生活是怎样的呢?作为记者储备军,
引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一群人义无反顾地和医务工作者们一起逆流而上,在这场疫情中,他们不是在前线就是再去前线的路上,他们就是——记者。
他们用铁的意志、铁的行动报道击溃疫魔的战斗,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直坚持着,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为“武器”,向世界讲述战“疫”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记者们用镜头和文字,传递世间的一切。因为有他们,我们即便不出门,也能及时知道外面的世界。也许有些学生会受到其影响,向往记者这个职业。
那么,
记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记者的工作生活是怎样的呢?
作为记者储备军,
新闻传播学生的日常是怎么样的?
如果想成为记者,身为高中生,
需要做出哪些努力呢?
本期文章将为大家详细回答这些问题。
走入记者行业,感受记者工作氛围谈到记者这个行业,首先浮现在笔者脑海的是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聚焦》(Spotlight),我们就从这个影片入手,来详细说说记者这个行业。
《聚焦》美国海报 其他译名:《焦点追击/ 惊爆焦点》
记者需要秉持 客观、中立、理智的态度这部由迈克尔·基顿主演的传记剧情片,改编自《波士顿环球报》2002年1月发表的一篇曾获“普利策奖”的新闻,揭露了美国天主教学校中猖獗的神父对男童的性侵案。
《波士顿环球报》2012年的报道
电影经典再现了庞大的教会势力是如何威胁、恐吓“聚焦”小组记者,甚至是直接对《波士顿环球报》总编威逼利诱,就是在这样强权压力之下,《波士顿环球报》最终顶住了压力, “聚焦”小组记者四人不畏险阻,用理智与专业 为被侵害者发声,揭露了教会制度的痼疾。
影片中总编辑马蒂的回答
《波士顿环球报》曾经发表评论说,电影《聚焦》“并未把记者们塑造成英雄的形象”,“只是让记者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尽管就如这份工作一样枯燥而又有批评性。而这种客观、中立、理智的态度正是新闻业所应坚守的底线”。
好记者是苦出来的,好新闻是跑出来的没有真正接触过新闻工作的人,可能很难想象一个新闻题材,有时会花上一年的时间来调查。
有人会觉得很夸张,但是这却是纸媒时代一个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谨慎。电影《聚焦》通过新闻人的第一视角,告诉我们有一个最被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信息:真正的新闻,是足以改变世界的!
调查记者王克勤曾说:“好记者是苦出来的,好新闻是跑出来的。”
他认为,一个好的调查性报道,其工作量的分配应该是:
10%用于选题遴选;75%用于采访调查;10%用于思考梳理,5%用于新闻写作;每篇报道中的准确信源不能少于6个,事件中的正方、反方、中立均应采访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聚焦》中罗比说过:“一旦定下一个题材,我们会花上至少一年时间进行调查。”
同一个信源,记者也需要多次采访,反复求证。但是,若信源的口述内容涉及被报道对象的负面信息,且口述者与被报道对象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时,应避免以口述内容为单一消息源。
然而不同于美国记者“无冕之王”的光鲜外衣,中国记者职业地位普遍不高,不是所有的线人开始都愿意配合,甚至会透露虚假信息,这就需要记者学会察言观色,事后鉴别和核实。
除此之外,记者还需要找许多材料,阅读、分析、研究、归纳,在资料基础上推理,然后根据海量采访去判断、证实、证伪。比如2011年《南方周末》做7.25动车事件的调查,动用了四、五个人,前方记者要和各路线人以及动车司机沟通,后方的编辑们则要去翻很厚的动车资料。
一个成功记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库和坐标体系记得柴静博客里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柴静初进央视,跟制片人陈虻见面。陈虻问柴静,给你一盒烟,写三千字,你能写吗?
陈虻说,一个医生写,就一定会写焦油和尼古丁对身体伤害。
如果由一个税收专家写的话,他会告诉你买一盒中纳税部分占多少以及烟草税的重要性。
如果换成一个设计师,一定会讲这个烟盒的设计特色。
这叫坐标系。
陈虻最后问柴静,你能写吗?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记者要做好知识信息储备,一个写烟盒写不出30000字的记者,一定有问题的。记者的坐标系,必须涵盖多个行业
做记者需要的不止是正义,一个优秀的记者,必须是一个知识库坐标体系很丰富的人,但是同时也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
新闻记者的一天知乎的用户@天枫痕总结了自己记者工作的一天:
前一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早会时,跟领导汇报题材;
第二天上午,出发去现场或者根据要采访的题材跟有关单位负责人联系(比如采访节后返城,就需要跟交警部门、火车站、汽车站等联系。采访菜价上涨,就要跟农贸市场联系);
到现场后,文字记者跟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了解情况,摄像记者拍摄现场环境,根据题材拍摄所需镜头,文字、摄像记者采访不同群体(节后返城就采访乘客,车站售票员、安检员等工作人员,车站负责人以及交警);
回台里路上,文字记者先打腹稿;
回到台里,摄像记者将素材导入系统,文字记者听采访同期声、写稿,编辑审稿,文字记者修改稿件,编辑审稿完成,主持人给稿件配音,摄像记者根据稿件和配音剪辑视频,记者本条新闻工作到此结束。(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再做修改)接下来是后期制作对新闻视频进行技术调整,各位领导一审、二审、终审,最终新闻在电视上播放。
之后,记者根据今天的经历,想想有没有别的可以采访的题材;看看央视、卫视新闻,有没有可以采访的题材;上网浏览资讯,有没有可以采访的题材。总之就是寻找下一个可采访题材准备接下来的采访工作。
有时候,记者可能一天上午、中午、下午、晚上都在外采访,一天拍好几条新闻,有的新闻当天播放,有的要第二天甚至之后再播放(比如节假日备稿)。题材的话有的是记者自己找,有的是编辑部派活,但大部分以自己找题材为主。
总结下来,新闻记者的一天就是找题材、采访拍摄、写稿剪辑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
想当记者要做哪些准备工作?首先,要认识到真正的记者行业是怎么样的,知乎上一位从事记者行业的网友@lenoYM 这样说道:
其实记者分为很多类别:比如社会新闻记者、财经记者、体育记者、电视台记者,再加上现在遍地的“新媒体”记者都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工作环境很一般,其中社会新闻记者尤其差。曾经去过南京某报的办公室,堆满往期报纸,记者桌上堆满文件和杂物,电话不断响。
不过现在一些新媒体或者是优质媒体集团,办公环境都改善了很多。一般都是开放的办公室,比较干净,也有茶水间。
工作时间和强度,应该是这个行业最为人诟病的。工作时间很长,而且在有突发新闻的时候,在晚上、周末和节假日工作,也不是少见的情况。很累。我有个朋友,她给我抱怨过,下班真的很想关机,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微信里跳出来的信息,心惊胆战怕是又来工作。
这里再超纲答一下,新闻行业的工资远远低于与记者付出的劳动,大浪淘沙后能坚守在行业内的人,多少是有些理想。
然后需要知道一点,记者这个职业相对包容开放,并不一定要传媒学院的科班出生,相反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来做记者会有相对的优势。
就像文中前面提到的,一个优秀的记者,必须是一个知识库坐标体系很丰富的人,但是同时也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
应该怎样的去了解这个行业相关的信息?这要看你喜欢什么行业。记者分的种类非常非常多:时政、民生、娱乐、科技、教育…… 基本上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记者,而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记者主要有时政、民生和娱乐记者。
可以先思考一下自己想做什么领域的记者,财经、时政、教育、医疗等等,还有想去纸媒、网媒还是电视媒体。
如果想去纸媒或网媒,建议可以考新闻学专业再辅修一个学位,比如财经记者可以报金融学。如果想去电视媒体,可以考虑广播电视学专业或者播音主持专业(这个需要艺考)。
同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还需要有强的学习能力。可能需要你什么都要会一点,什么都能懂一些,甚至可能会有一些神奇的记者招聘需求:
奇怪要求:必须有驾照;必须要能够手提10磅以上的东西
奇怪要求:打字速度超过80wpm
既然记者行业对于专业的要求并不严格,那高考之后的择校有没有要注意的呢?
高考报考小贴士:记者行业对于专业的要求并不是硬性的,那么有成为记者的理想的孩子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应该注重专业的选择还是院校的选择呢?
虽说这两项都很重要,但是相较之下,本科阶段给予更多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模式的锻造,以及基础知识框架的搭建;
主要还是得从学生的情况出发来做决定,如果学生已经有了特别喜欢的专业,可以优先专业。
如果没有青睐的专业,可以优先选择院校,在热门院校的学生可以在本科期间探索自己的兴趣,结实身边优秀的同学,建立自己的专业人脉圈子。
记者的薪资状况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看记者的薪资待遇怎么样呢?
来源于职友圈的数据显示
先来说说财经类的记者,很多人都对财经记者保持着一种敬仰态度,在大众的视线里感觉记者们财经记者们总是光鲜亮丽的,但实际工资到底是多少呢?
中国知名招聘网站58同城给出的财经新闻实习记者薪资待遇中,每月工资区间为3000-5000元的居多;
职友集显示,收集全国财经记者月工资的758份样本中,月工资区间在10K-15K的占比最高,为31.4%;
猎聘网给出的804份样本中,占比最高的为4.5K-6K,据统计,该职位工作时间1-3年时平均月薪5593元,工作3-5年月薪为8833元。
记者的收入构成大致包括底薪、稿费、奖金、车马费(红包)、出差补贴、年终奖等。
影响财经记者收入除了个人能力之外,与所在的地区也是息息相关的:
比如北京《财经》杂志社每月基本工资为7575元,奖金3240元,补助374元;经济观察报记者每月收入为9000元,基本工资5000元;证券时报记者每月收入8000元,基本工资2000元。也就是说,
财经记者基本工资在3000至5000不等,根据个人努力程度也有可能达到月收入过万。(以下为其他媒体财经记者工资待遇)
一些其他记者薪资待遇的数据:
一些其他记者薪资待遇的数据:
一些其他记者薪资待遇的数据:
来源于:看准网
体育记者
据看准网显示,体育记者月平均工资在5000-6000元。和财经记者一样,体育记者对专业的要求也非常高,招聘要求中也会提到相关专业对口。
总结如果从媒体生态来说,属于记者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属于调查记者的黄金时代,纸媒有南方周末一纸风行,电视有央视的新闻评论部做深度调查,很多社会的弊病和症结,都通过媒体揭黑和不断追问真相中得以曝光,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但随着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社交媒体,人人都有了话筒,如果自己遭遇不幸,或者需要伸张自己的主张,使用微博或者公众号,都能够获得关注,记者的职能被削弱了。
当记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忘记自己,放下目的,学会感受和观察他人与世界。”
高中生趁着还可以做选择,越多地了解现实情况,越能帮助自己作出正确选择。
同时也以此文向在抗疫第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