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李连杰获奖感言(投名状背后的那些事)
投名状李连杰获奖感言(投名状背后的那些事)《投名状》的制片方本来是想根据张彻的作品《刺马》来作为蓝本改编。在影片筹备时,陈可辛和编剧多次改动了剧本。他的《甜蜜蜜》、《双城故事》、《如果·爱》,都是文艺风格十分浓厚的作品。对于《投名状》这样的复杂的战争片,兄弟情谊、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和动作场面要怎么规划要怎么表现,让陈可辛一开始很头疼。因为他没什么经验,所以在筹备期间,陈可辛可谓是用尽心思。
2007年,华语电影出现了两部战争巨制,《集结号》和《投名状》。
而如今的观众普遍认为,《投名状》更有深度,更具有人文关怀。
《投名状》这部电影在当年,一共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以及金马奖最佳导演等等13项大奖。
陈可辛的在拍摄《投名状》之前,其实是个以拍轻喜剧动作片和爱情文艺片为主的导演。
他的《甜蜜蜜》、《双城故事》、《如果·爱》,都是文艺风格十分浓厚的作品。
对于《投名状》这样的复杂的战争片,兄弟情谊、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和动作场面要怎么规划要怎么表现,让陈可辛一开始很头疼。
因为他没什么经验,所以在筹备期间,陈可辛可谓是用尽心思。
在影片筹备时,陈可辛和编剧多次改动了剧本。
《投名状》的制片方本来是想根据张彻的作品《刺马》来作为蓝本改编。
陈可辛却觉得不应该照抄,在经历了多次商讨后;
影片的剧本添加了梁山好汉式的纳投名状情节和兄弟之情,还有各种恢弘的战争动作场面。
反而把《刺马》中着重讲述的案件流程做了简略处理。
在乐枫看来,其实陈可辛更想突出的是战争对人性的异化和摧残;
还描述了所谓兄弟情谊,在利益面前是如何的不堪一击。
因为陈可辛没有拍摄战争电影的相关经验,所以十分倚重现场的工作人员。
特别是动作指导程小东和李连杰,他们都为这部电影的许多动作场面提出了十分有用的意见。
这部电影的曲折在于,很多时候程小东和陈可辛的意见不一致。
程小东想拍大场面的厮杀,而陈可辛更关注于演员本身,关注于那些在战场上厮杀的人。
陈可辛想看到那些杀红了眼,满脸沾血的场景。
两人的分歧导致影片拍摄的进度不快,光在第一场战争舒城之战就拍了整整20天。
拍完这场戏之后,陈可辛接连喊累,想辞职换人。
还是李连杰站了出来,给程小东和陈可辛做了相互的协调,影片才得以继续拍下去。
陈可辛要求影片在摄影方面要注重写实,而且要以青灰为主色调;
因为这种颜色最能展示战争时期的人民的心态和社会苍凉的状况。
这样的要求话虽然好说,但是却让负责拍摄的黄岳泰十分头疼,经过多次调试和对比之后,这个色调才让陈可辛满意。
而到了影片后期,色彩才慢慢变得多彩,但是到了三位主角接连遭遇厄运的最后,又变成了冷色调。
这些色调代表了影片的故事的变化,也代表了影片情绪的变化。
而为了拍好战争场景,摄影黄岳泰8台摄像机,24个机位,不断地抓拍,而且抓住了不少演员们在厮杀中的那种微表情。
影片一开始就是在庞青云(李连杰饰)所率领的军队被太平军围剿,最终在一片死人堆里慢慢站了出来又倒了下去。
在一片苍茫中,他遇到了莲生(徐静蕾)。莲生把他救了回来。
在一个破庙里,两人过了一整晚。
说了许多话,庞青云才知道,莲生属于一个土匪叫赵二虎(刘德华饰),赵二虎还有一个兄弟叫姜午阳(金城武饰)。
赵二虎虽然是匪,却十分讲义气,抢东西也不是直接都抢完,会留活路。
第二天,又累又饿的庞青云前去找活干,找吃的。
姜午阳看上了庞青云脚上的军靴,双方打了起来。
庞青云敏捷的身手让姜午阳很是惊讶,就让他去参加抢劫太平军军粮的行动。
在抢军粮行动中,庞青云发挥出色,还帮助赵二虎躲过了暗箭。
晚上,收到风声了魁字营派人来抢粮。
很快,魁字营就把赵二虎一行人辛辛苦苦的粮食抢走,还杀了村子里的人。
倍感屈辱和无力的赵二虎被庞青云说动去投清军。
然而一伙人不相信外人庞青云,姜午阳说,要成为结拜兄弟,就要纳投名状。
所谓投名状,就是兄弟在彼此面前各杀一人,以示诚意。
庞青云虽然不愿意,但是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答应了。
而在出发之前,莲生和庞青云的感情越来越不可遏制。
乐枫觉得李连杰和徐静蕾的感情戏表现的不错。
赵二虎虽然对莲生忠诚,却没有庞青云带给她的那种诗情画意和精神上的满足。
毕竟莲生也是瘦马出身,还是需要这些琴棋书画的。
让这部电影有了柔魅的色彩,也为三兄弟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投名状的正式订立,赵二虎让更懂军事的庞青云做老大,自己当了老二。
三人正式率领村里的人去投清军,而赵二虎发现也有不愿意投清军的村里人已经独自先走了。
庞青云找到了三位掌管军事的大人。
而三位大人中,只有陈大人愿意帮助;
虽然帮助庞青云,但是没有任何的军饷。
庞青云答应了,他知道自己作为一个败军之将,最需要获得的是信任。
舒城之战,庞青云无奈将一批兄弟先去当火枪队的炮灰,这种几乎搏命式的打法,让庞青云抓到了一线胜机,赢得胜利。
乐枫认为,舒城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可以媲美《集结号》的场面,这场战斗李连杰表现出的冷静,刘德华的勇猛,金城武的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刺客气质。
舒城之战后,庞青云势力大涨。
而随着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庞青云和赵二虎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深。
为了严明军纪,庞青云开始选择斩杀赵二虎犯错的亲兵。
在苏州城中,庞青云花了十个月都打不下来,只得无奈向死敌何魁借粮。
在借到粮食后,赵二虎也以答应保全性命为条件,劝降了城内的守军。
而庞青云觉得这些降兵浪费粮食想杀降,赵二虎极力阻止,而姜午阳却认为大哥是对的,就下令屠杀。
杀降事件让重视信义和承诺的赵二虎痛苦不已,赵二虎在攻下苏州之后决定要离开。
他的口号一呼百应,军队就要分崩离析。
为了大局,庞青云和姜午阳跪在了赵二虎的面前。
在两个兄弟的诉说下,赵二虎答应了庞青云的请求。
在打下南京之后,赵二虎私分了朝廷的军饷,加上之前的哗变,赵二虎引起了朝廷的警觉和不满。
而庞青云和莲生的关系也被姜午阳发现,姜午阳十分为难。
在剿灭太平天国后,朝廷照例要论功行赏。
被太后封为总督的庞青云此时真的平步青云,而在金銮殿上,庞青云却向太后提出了免除江南地区赋税的要求,太后碍于面子,答应了。
虽然被挂了总督之名,朝廷却要求庞青云裁军,并且让庞青云除去那个因为冲动重感情而犯错的赵二虎。
在回南京的路上,庞青云走在冰面上,他十分的难过,因为他感觉自己这一生就是如履薄冰,不知道踩到哪个碎冰就很有可能万劫不复了。
乐枫觉得,李连杰在冰上的表演非常精彩,他话剧般的自述,把他无奈的感情和庞青云的处境表现的特别完美。
特别是摄影机在水下拍他的脚印,让观众感受到了他的所承受的压力是多么巨大。
让姜午阳心痛的时刻来了,庞青云吩咐手下找到赵二虎,用庞青云遇险的借口把赵二虎骗出城外。
发现事情不对的姜午阳崩溃了,他认为导致兄弟残杀的原因是女人。
他把求饶的莲生给杀了,然后去求庞青云放过赵二虎,而已经铁了心的庞青云怎么会罢手。
最终还在为大哥庞青云的安全而担心的赵二虎,却被大哥安排的人给乱箭射死,姜午阳抱着赵二虎大声疾哭。
清理了这些障碍,庞青云正式上任两江总督。
上任典礼刚开始,姜午阳就上来刺杀庞青云,庞青云一直在闪躲,虽然被刺中,没有还手,因为他不想再死另外一个兄弟了。
而他们三兄弟的命是注定的,朝廷在背后安排的冷枪才是让庞青云致命的原因。
影片里,李连杰的庞青云让他之前的电影黯然失色。
这个人性格十分复杂。
他一身才华,把赵二虎这群土匪变成了当时清朝最强悍的军队,而且战无不胜。
从他为江南地区申请免赋税,整肃军纪这里可以看出他有着一颗爱国爱民之心。
而他也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断的骗人或者作出一些有违天理的事情。
他宣称爱民,却在纳投名状时杀人冷血。
他爱兵,却在舒城之战中把兄弟们当炮灰。
他纳过投名状,却在最后狠心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赵二虎。
这样一个矛盾的人注定是要悲剧的,他虽然才华横溢,为国为民。
却在朝廷的权术斗争中显得十分幼稚,特别是在替江南免除赋税那里,更显得他在政治上的天真。
这个角色让李连杰拿到了两样东西;
第一是巨额的片酬,《投名状》票房两亿多,他就拿了一亿。
要知道本片里同为巨星的刘德华和金城武才拿了千万出头。
李连杰的片酬是他们的十倍。
第二是荣誉,他凭借庞青云拿到了金像奖。
不过从影片的效果来看,李连杰拿的值。
刘德华表演的赵二虎才是最让观众心疼和感动的那个。
刘德华把这个重情重义却屡遭背叛和打击的汉子演绎的十分出色,而且在形象上,华仔也蛮像土匪的。
金城武的姜午阳在电影里一点都不帅,他是个矛盾的角色,他时而认同大哥,时而认同二哥。
在发现大哥与莲生有私情之后,姜午阳的那种矛盾感炸裂。
这部男人戏只有一个女演员。
而徐静蕾的莲生,前期在战争中摧残下那种眼神的空洞十分。
她还是蛮成功的把夹在两个男人之间的纠结感表现了出来。
在影片里的狄大人、姜达人、陈大人分别代表了李鸿章、曾国藩、胡林翼这三个满清重臣。
三个大人的戏份基本都是正脸拍,很有高官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度。
这三个演员是乐枫个人很喜欢的,魏宗万、顾宝明、王奎荣。
这三位老戏骨虽戏份不多,坐在那里,一副让人厌恶又奸诈的官僚嘴脸立马显现出来,总有点让人不寒而栗。
投名状的状词纵贯了整部影片,乱我兄弟者、杀我兄弟者都会被杀之。
为了对应状词,最后姜午阳也被凌迟处死了。
《投名状》一部极有深度的电影,也是值得让人琢磨,其中的很多细节,我们真的要多看几遍,慢慢体会。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评论。最后不要忘了关注乐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