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地分居打工记(30年夫妻20多年工作伙伴)
夫妻两地分居打工记(30年夫妻20多年工作伙伴)“因为彼此的和谐、信任在盐外,每个人都是一粒盐!就变得有滋有味回味无穷……”
“只要
有你有我
那些
平淡的岁月
就
变得有滋有味
回味无穷……”
在盐外,每个人都是一粒盐!
“因为彼此的和谐、信任
让
幸福的味道充满心田!”
2003年,“老张”和“老蔡”结婚十年!十年简单的小县城教书生活,平凡却也温暖。
那一年,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招聘老师的信息,犹如一米阳光照了他们的生活。
“老张”“老蔡”心动了!
但考虑到家庭因素,2003年“老张”率先来到盐外,“老蔡”随后赶来,还带着可爱的儿子。一家子幸福的生活,在盐外校园里温暖。
一“老张”本名张林福,是现在盐外初一数学老师,也是教务主任;“老蔡”本名蔡绍俊,是盐外初三语文老师。
两个人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教书。
下班是夫妻,但在教学上却是“对手”,暗中较量,所带的学生也很喜欢“搞”的事情。
平常对方班级学生会“师公”“师娘”亲切地喊着,但只要到了关键时刻,那是丝毫“不留情面”。班级活动要比,班级成绩要赛,班级男同学长得帅女同学变漂亮也要比……都想给自己的班主任争光。
蔡老师外冷内热,她说:“夫妻关系不影响工作。我们虽然教学能力不分上下,但教书还是要各凭本事啊!”
二同样的教师工作,让两个人对彼此更多了一份支持和尊重。
“有时候他一个动作或者眼神,我就能猜到他的想法。”
“他也是我的直接领导,所以我出错了,他是一样批评指导的,我也不会生气。”
“有时候我班上管理有什么问题,也能得到他的指导。”
为了充分落实盐外24小时关爱学生的教育计划,他们把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奉献在盐外。
“以前为了方便工作住在学校宿舍,现在为了方便工作中午直接在办公室休息。”那个每天回去呆不到7个小时的家,距离盐外仅6公里。
“我们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在学校便成为两个独立的人。”早上7:15进教室,各自忙碌着:早读、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和学生谈心、查寝……每天晚上将近10:30才到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充实地生活着。
结婚30年了,结婚证上的照片,是两人唯一一张合照。“从此再没有拍过一张合照,出现在同一个镜头内。”
蔡老师笑称,他们既是一对若即若离的孤独夫妻,又是见不得又离不开的夫妻!
三工作的日子总是忙忙碌碌,两个人虽然若即若离,但私下里也默默关注着彼此。
“比如我上早自习时候,他会帮我打饭;他在巡查教室时,也会到我办公室看一眼我;偶尔也会给我买点小零食,送点鲜花……”
虽从未表白、从不合照,但生活里的小浪漫,张老师愿意去做;工作上的小支持,张老师更是毫无保留。
同在盐外教书,两个人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也陪伴了一批批学子实现梦想走向成功。
经历过2003年盐外体制改革、招生难上加难的困局,住过极其简陋的老房子寝室,一直践行“”把黄鳝扯成泥鳅”的理念,推崇“”关爱若盐,适融有道”的宗旨……光阴似箭,时光荏苒,那些难忘的日子苦中有甜,成为后来工作的动力,对明天的希望。
我们是幸运儿,因为“我们在盐外遇见了一群团结协作、关心下属、与时俱进的好领导,遇到了一群有情怀、能吃苦、敢奋斗的教师。”
如今,盐外局面大改变。学校口碑好,出口好,家长、社会认同度颇高。“近几年,盐外对外招生火爆,直升率高,而直升是特别多家长的第一选择。”张老师对盐外的转变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家长们的口中,也口口相传着“直升生,出口好”的说法。这种说法,在盐外是有根据可查的。
一路直升盐外的王雅洁,2018年高考文科643,全省85,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小学、初中、高中都在盐外就读的马英杰,2020年高考文科634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就读中国国际政治专业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办学多年,盐外学子李伟从北大经济系毕业,袁艺从清华大学学到大本领,2003级学子巫鹏伟在中航工业成都研究所大展拳脚,学子陈昌菊从浙大给学妹学妹寄来了鼓励信,2019年初中毕业的何成北大北航毕业,现在留学英国读研……
张老师作为第一代盐外教师,每每说起曾经的成绩都很低调。在他心中,每一个盐外学子的成功都是一个集体努力的结果。
对他的小家庭来讲,能一起在盐外工作,一起在盐外成长,就很知足、很幸福。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成为彼此人生中相处时间最长的人。”
结婚30年,教书20多年,生活上相知相伴,事业上相辅相成。
“我们还有8年时间教书,我们也有一个美好的约定,在盐外一起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