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期是工作几年(每天都不想上班吗)
职业倦怠期是工作几年(每天都不想上班吗)(1)突然对工作失去热情,产生抵触情绪,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漠不关心。那么职业倦怠有哪些表现呢?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是一种综合心理主观与生理客观的现象,又叫“职业枯竭”、“工作倦怠”。琳儿是某上市公司的设计师,有5年工作经验,工作踏实,有一定能力,但接连几次都与升职加薪无缘。工作量大且每次客户要稿都会催得很急,需要长时间加班,工作上又得不到领导的肯定。于是她渐渐每天一来到办公室就盼望着下班,工作效率低。琳儿这是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主要因为工作量大且得不到赏识从而带来心理上的挫败感。同时为了完成任务需要长时间加班,而升职加薪又受阻,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让琳儿产生了职业倦怠。
导语时不时就蹦出一个“不想干了”的念头;
早上起床,老有请假的冲动;
感觉自己上班是一条虫,下班变成了一条“龙”。
小心!你很可能已经进入职业倦怠期了。
一、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是一种综合心理主观与生理客观的现象,又叫“职业枯竭”、“工作倦怠”。
琳儿是某上市公司的设计师,有5年工作经验,工作踏实,有一定能力,但接连几次都与升职加薪无缘。工作量大且每次客户要稿都会催得很急,需要长时间加班,工作上又得不到领导的肯定。于是她渐渐每天一来到办公室就盼望着下班,工作效率低。琳儿这是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
主要因为工作量大且得不到赏识从而带来心理上的挫败感。同时为了完成任务需要长时间加班,而升职加薪又受阻,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让琳儿产生了职业倦怠。
那么职业倦怠有哪些表现呢?
二、职业倦怠的表现(1)突然对工作失去热情,产生抵触情绪,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漠不关心。
- 业务交涉无所谓;
- 想回避与上司的交流,
- 开会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听错或漏掉别人说话的意思;
- 对工作汇报不上心;
- 对工作总结复盘拖拉;
- 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
- 进行某一项特别业务时,突然感觉有痛苦感。
(2)工作态度消极,对客户或者工作缺乏耐心。
- 经常写报告出现数据错误;
- 对客户或上司的要求不耐烦;
- 对客户或同事的态度不友善,说话带刺,与他人冲突增加。
(3)觉得前途渺茫,感觉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身体不适。
- 时时刻刻有跳槽的想法;
- 对自己迟到表现得无所谓;
- 经常有请假的冲动;
- 身体出现各种不舒服的感觉。
(1)职业生涯的4个阶段
从时间和我对职场保持新鲜感和年轻活力的角度来看,职业主要分为4个阶段:职场“蜜月期”——职场“适应期”——职场“挫折期”——职场淡漠期”。
- 职场“蜜月期”:这时的我刚走出校园,步入职场,对职场的一切人和事充满了新鲜感,对工作有着很高的热情和期望。工作时充满了激情,对工作上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有试一试的冲动。
- 职场“适应期”:我逐步开始开始学习岗位知识,接受高强度的工作内容和单一的工作环境,慢慢的从对岗位一无所知到可以独当一面,渐渐进入角色,并且适应了重复且频繁的工作。
- 职场“挫折期”:面对高强度乏味的工作内容和单调的工作环境,而升职加薪受阻,我开始对工作缺乏热情,身心疲惫。
- 职场“淡漠期”:因升职加薪受阻或个人能力得不到肯定,我渐渐觉得很多工作做不做都无所谓。因为不做领导不会批评,做好了是应该的,出错了反而要承担责任,开始对所有的事和人抱着消极态度不闻不问,无法再继续高效完成工作。
(2)“资源守恒理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资源守恒理论:简称COR,是用于解释人如何因为环境需求、资源供需之间的调节关系而产生压力的一种理论。基本原理是:人具有努力保护和获得资源的倾向,最有价值资源的损失会使人产生不安。
而人们消极抵触情绪产生的来源之一是损失,而职业倦怠是工作所需的资源耗尽率大于补充率时所产生的现象。
“资源守恒理论”具体到职场情境就是:
- 当员工失去了特定的资源。比如:失去升职加薪的机会。
- 珍贵资源(指员工自身工作的能力、知识、时间、精力等)受到威胁,不足以应付需求。比如:工作发生变化,需要更多的新技能才能胜任。
- 投入的资源却无法得到预期回报。比如:员工天天加班,却仍然不升职加薪等。
记得我做销售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按照公司规定,我们销售部组织业绩PK赛,一个月为期,销售总金额第一者是冠军,奖金2万元;销售总金额第2者是亚军,奖金1万元;销售总金额第3者是季军,奖金5000元。一个月后,通过对比,我的销售总金额全部门第2,原本奖金是1万的,结果领导却只给我发了5000元的奖金。后来我就这件事问了领导,领导转移了话题,没有回答我。从那以后,我心里就有一种想法:反正无论多努力,领导都只会把你当为他创造业绩的傻瓜,辛辛苦苦给客户打电话、发邮件拉回来大订单,还不是被领导克扣奖金,还不如轻轻松松在电脑前刷网页来得轻松。其实我这就是典型的因为薪资福利分配不均,投入的资源却无法得到预期回报,从而引起的职业倦怠。
(3)“社会胜任模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社会胜任模式,主要揭示职业倦怠与自我对工作之胜任能力的知觉有关。所谓胜任能力是指个人与社会环境互动,且影响环境的能力。
具体到职场,就是指员工对自己就职岗位的胜任能力的预计。职场新人,初入职场都有强大的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来利润,实现自己升职加薪的目的。但能否达到目标,并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主观意愿,还需要众多因素的支持:如公司的工作环境、上司的重用等因素。
总结起来说,加速我们进入职场“淡漠期”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 职业特殊性:包括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等。举个例子,你是文员每天对着大量的word文档、表格,文字或数字多、工作量大、繁琐、单调乏味,长时间难免造成不耐烦。
- 岗位频繁调动:工作岗位或职位变化频繁,总是处于适应过程中。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也是倦怠的可能原因。
- 人际关系不和谐:频繁与上司或同事相处不愉快也会导致职业倦怠。
- 团队或部门氛围:员工分工职责不明确,个人考核、评价结果不客观;薪资福利与个人付出不匹配、晋升受阻等。
- 个人原因:完美主义者,进取心强,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把工作日程安排得很满,身心超负荷运转,导致身心倦怠。
- 家庭、婚姻问题:如果你的家庭或者婚姻出现了不愉快或危机,也会加剧职业倦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巧妙的避免职业倦怠,保持职场新鲜感呢?
四、如何避免职业倦怠(1)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选择不同的锻炼和放松方式
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压力,而工作压力大,期望值与实际值出现偏差,导致职业倦怠。那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有什么关系呢?
瀑布效应:在注视倾泻而下的瀑布以后,如果将目光转向周围的田野,人们会觉得田野上的景物都在向上飞升,又叫运动后效。
我们站在高处俯视飞流直下的瀑布周边的田野,会感觉田野有上升的趋势。同样的道理,职场人当我们身处高压之下,就会感觉身边的同事都很强大、自己很渺小,从而精神高度紧张,失去信心。
比如,小张是行政经理,公司需要扩建办公室,小张负责与供应商对接材料和谈价格。因预算有限,对材料的价格有要求。小张的装修材料初稿一出来,就有不少同事抗议,觉得这些材料长时间使用会对身体不利。但预算是公司固定的“死”数字,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同事们仍然议论纷纷。而项目的其他同事,遇到各种问题却能完美解决。如,小郑负责设计图纸,不少同事吐槽这设计偏袒经理级别的同事,也有不少同事认为普通员工的工位不向阳,但小郑用了1天时间就全都协调好了。而小张沟通了半个月,同事们都还是意见不统一。因此小张觉得自己很没用,没能力把事情做好,自暴自弃。这就是典型的因为“瀑布效应”,高压下觉得自己无能,失去信心,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当然,工作压力跟工作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比如:
- 小张这种办公室一族,工作竞争对手强大、工作压力大,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挖掘工作的意义,培养自己对工作的热情,适当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和满足感,避免职业倦怠。
- 而对于服务行业而言,可能需要长久站立,要为自己选择舒适的鞋子,避免脚痛而引起心烦,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的锻炼和放松方式,注意劳逸结合,足够的睡眠,多运动、多参加一些各种娱乐活动或休闲活动,缓解职业倦怠。
(2)设定目标,并为完成目标努力
根据“社会胜任模式”的影响,工作岗位调动频繁,我们会怀疑自己没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产生心理压力进而产生职业倦怠。比如,不少连锁实体店为了保持员工对工作的新鲜感,会实行定期轮岗制,门店销售员3个月换一个门店上班。但更换了门店,销售员对周围的环境、交通、门店的规矩等都需要重新花时间学习,可能等熟悉了又到了换岗时间了,这样长期以往员工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员工自己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你的实际情况不支持你现在裸辞、跳槽的话,那么你就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然后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人不能没有目标,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所以作为职场人,我们应该给自己设立一个工作目标,让自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譬如,设计师琳儿因工作压力大,长期需要加班,对职业产生了倦怠。这时琳儿可以给自己设立目标,如要求自己一个星期读多少本关于设计类的专业书籍,一个月内完成多少份完成多少份达到什么程度的设计稿,一个星期处理多少份紧急设计等。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满足感。如果琳儿的短期目标完成了,那么她就会有动力去完成中期目标,进而有动力去为长期目标而努力,这样就不会产生职业倦怠了。
(3)及时与他人沟通和倾诉
根据“资源守恒理论”,我们的时间、精力受到威胁,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时,会产生职业倦怠。
所以,我们会因为自己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加班,但公司的薪资待遇分配不均、考核不公平等事情产生消极情绪,无心工作,产生职业倦怠。其实主要根源是我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只把自己的这些不满埋在心里,没人会主动问你:你还有其他不同的看法吗?再说,即使是主动过来问,也很大机会是客套的。
因此,我们遇到因薪资待遇分配不均、考核不公平、人际关系不和谐等情况,要积极地向上司表达你的看法,尽量与上司沟通。
如果你跟同事或上司之间有矛盾,沉默或逃避可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 如果与上司相处不和谐,我们可以一想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太差,多次把上司交代的事情办砸了,引上司不满了?如果是,你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 你是不是在某个场合不小心说错话得罪同事了?如果是,你就需要跟同事沟通,并道歉,缓解矛盾。
总之,就是要找到你跟上司或同事相处不愉快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要因为太低调,而被领导给遗忘了。当然这跟个性有关,也许你的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这时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让自己更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在受到压力威胁而产生倦怠情绪时,不妨多与家人或亲友同事沟通,将心里觉得不公平的事情说出来,让家人亲友给你一些建议,也让领导了解自己的想法。
(4)挖掘工作的意义 争取靠能力赢得上司的认可
我们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觉得单调乏味,根据“社会胜任模式”我们会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并不了解这些工作的意义。如果我们能深入挖掘这些工作的意义,就会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不会感到辛苦和倦怠。
举个例子来说,我刚毕业那会曾经做过外贸跟单的工作。因为外贸跟单的工作,需要对接业务员、生产部、仓库部、出货部、货代公司能等各方面,所以我觉得这份工作非常的繁琐。但转念一想:如果我把跟单这份工作做好了,业务员就不用为原材料不能准时回到工厂、生产部不能按时按质完成订单、出货部不能准时安排出货、货代不能准时对接海关等事情烦恼,我一个人做了那么多工作,让做业务的同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销售工作中,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不是很有意义吗?
这就是挖掘工作的意义的典型例子。只要我们找到了工作的意义,那么我们就愿意为这些有意义的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会产生职业倦怠。
(5)对自己进行充电,让职业“保鲜”
根据“资源守恒理论”,当我们的工作能力受到威胁,不足以应付需求时,会产生职业倦怠。那么为了避免职业倦怠,我们就需要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不断地拓展自身对岗位的认知深度。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杯子,而我们所接收到的知识是水,我们只有把原来水倒掉,然后往里面重新加水。这些重新加进去的水才是新鲜的。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一直保持原来的职业认知,我们应该随时对自己进行充电,学习更多的新知识,让这些新知识帮助我们的大脑更好地思考,才能让我们对职业充满激情。只有我们随时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激情,对工作充满好奇,才能够时刻保持职场新鲜感,避免出现职业倦怠。
总结职业倦怠是职场人的常见情况,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职业倦怠。若不想成为“职场干涸鱼”,就要争取保持脑子里对职业认知的新鲜度,不断加入新鲜的职业认知,降低职业厌倦感,从而避免职业“休克”,保持职场新鲜感,随时对职业充满好奇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