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动的offer35岁博士(令人心动的offer北大女博士赤脚狂奔赶地铁)
令人心动的offer35岁博士(令人心动的offer北大女博士赤脚狂奔赶地铁)而对于上班族来说,上班成本无疑是生活成本中最重的一环,这其中包括了“早午餐花费”、“交通费”、“路程”、“上班时长”等我们都比较熟悉的部分。上海是中国大陆生活成本最贵城市,位列全球第24位,其次分别为:深圳、大连、北京、青岛、苏州、广州和天津。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这一现象尤为严重。究其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于,现在年轻人的上班成本着实不小。等公交的上班族2015年,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全球生活成本调查”,在比较过全球133个城市的生活成本之后,调查数据显示:
作者|宁镜诚不愿上班
一.如今,工作的成本很大,不想上班的代价也很大《圆桌派》有一期讨论了这么一个问题一一“不想上班怎么破?”,主持人窦文涛提及“为什么要做这期节目”时坦然,因为节目组向网友征集主题,“不想上班”是大家最常讨论的话题。
知乎上“每天都不想上班怎么办?”这一话题浏览量高达500万次,可见大家对于上班的抵触。浏览的人中,有的或许只是在这个虚拟的圈子里发泄一番,放下手机后,又会匆忙地埋入堆积如山的文件中去。
我们为什么不想上班?
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这一现象尤为严重。究其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于,现在年轻人的上班成本着实不小。
等公交的上班族
2015年,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全球生活成本调查”,在比较过全球133个城市的生活成本之后,调查数据显示:
上海是中国大陆生活成本最贵城市,位列全球第24位,其次分别为:深圳、大连、北京、青岛、苏州、广州和天津。
而对于上班族来说,上班成本无疑是生活成本中最重的一环,这其中包括了“早午餐花费”、“交通费”、“路程”、“上班时长”等我们都比较熟悉的部分。
求职招聘网站前程无忧,在采访过近3000名来自不同阶层的上班族后,发布了《2015年上班成本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一名普通上班族每月的餐费、交通费等花销最少需要660元。
除此之外,再加上房租水电费、生活用品花销以及节假日的额外消费,好多人面临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一挣得钱不够花。
在最近热播的职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中,目前在北大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才女梅桢,因为住处距离公司很远,第二天换乘地铁时她手拎高跟鞋赤脚狂奔,但最后还是错过了地铁。
当她面前的地铁飞驰而过,梅桢背对镜头的样子像极了曾经那些因为错过地铁儿而迟到的人,那一刻在她的身上,其实折射出了无数职场人的影子。
梅桢错过地铁
在职场中摸爬滚打数年之后,我们的愿望也从起初的“年入百万”逐渐变成了“租一个离公司近的房子”、“买一辆性价比高的车子”。
与其说是生活教会了我们成长,不如说因为自身为工作付出了太多,所以对拼命付出后换来的成果倍加珍惜。后来慢慢地,大家学会了向现实妥协。
有人会说,上班那么苦,不上班行不行?
当然可以,前提是你必须要有即将身无分文的心理准备,你肯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这就没问题。
但现实是,很多人贪图了一时的“自由”不愿上班,等自己没钱时却又向父母伸手索要,这就是一种不愿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表现。
高晓松曾在《奇葩说》中说:
“一个男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不能要自由的时候,把西方那套拿出来,要钱的时候把东方那一套拿出来。”
高晓松
简而言之,既然做出选择,就不要瞻前顾后,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才是对自己负责的体现。
由此可见,虽然上班的成本很大,过程中我们也承受不少的委屈和痛苦,但不上班的后果,是大部分人承受不了的。
如果不想上班的情绪持续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形成人们熟知的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弗洛德伯格于1974年提出的,他将其解释为一种在工作压力下变得身心枯竭,以致无法进行自我调整的状态。
来自于加拿大的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更是将职业倦怠症患者形象地称为“企业睡人”。
人们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时,会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工作时打不起精神,最后发展成依靠惯性做事,对周围发生的变化变得麻木,我们也逐渐失去了工作热情。
但不想上班的理由,绝不仅仅是成本太高这么简单。
二.相对贫乏的选择和精力的分散,让我们逐渐对上班失去了兴趣我国著名的学者周国平曾说:
“最大的悲哀是生活中缺少选择的机会,人到老年所以迟暮,也在于他们已经无力选择了。”
很多人不想上班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选择机会很少,很多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实际上是无奈之举。对于这一点来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应该最有发言权。
就拿刚刚结束的秋招来说,一场招聘会看似来了上千家企业,但是和自己专业对口的也只有那么几十家,这其中又要找几家无论是从位置、薪水、福利待遇还是发展前景,都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
这么一圈简历投下来,你会发现世事并不能都尽如人意。
求职失败
对于很多从小县城来到北上广打拼的年轻人来说,高学历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人面对衣食住行的生存压力,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活下去。下一步才是,怎么活得更好。
与其说我们别无选择,不如说大部分年轻人初入社会,如果没有父母在经济上的支持,是很难顺从自己的心意,做出有底气的选择。
以现在德云社的知名相声演员张鹤伦为例。
2006年,他从黑龙江伊春坐火车到北京德云社学艺,当时张鹤伦兜里一共揣了2000块钱,他也不知道这些钱够自己在北京待多长时间。
张鹤伦
张鹤伦因为普通话不过关,前两次参加德云社的选拔都以失败告终。从德云社出来没地方去,怎么办呢?
他先经由朋友介绍,去了一家KTV当服务生,后来又去北辰当了一阵子保安,当保安期间,因为被经理撞见在工作时嘴里嘟囔相声的台词,所以让炒了鱿鱼。
他知道,自己来北京闯荡不能一直问家里伸手要钱,于是他又找了一个保安的活,并利用闲暇时间苦练普通话,在员工宿舍,张鹤伦经常一句话练个千百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年12月份德云社又一次选拔中,张鹤伦演唱了一段精心准备的京韵大鼓《剑阁闻铃》,而且这一次他的口音有了很大的改善。
郭德纲看罢演出,点头道:“看你都三进三出了,我们要了!”
郭德纲和于谦
举这个例子,其实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感悟:想要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首先我们要有为此付出一些代价的心理准备。
就像张鹤伦来德云社学相声一般,他不能一直问家里要钱,参加德云社前两次的选拔都失败了,到第三次报名之前,他首先得让自己有口饭吃。
这期间个中辛酸滋味,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描述出来的。
张鹤伦学相声的经历其实和我们初入社会找工作也是一个道理,有时候我们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先在一个尚可接受的岗位上工作,慢慢积累经验和物质资本。
只有等到合适的机会并紧紧把握住,才能达成自己最初的愿望。
大部分人除了在选择上相对贫乏之外,另外一个不愿上班的原因就是被太多的信息分散了精力。
玩手机
还记不记得自己为了一个切实的目标,去拼命努力是在是什么时候?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接触到丰富的信息资源,围绕在身边的各种娱乐资源也渐渐侵蚀掉我们的大部分闲暇时间。
无休止地刷剧、熬夜打游戏、沉溺于看小说……各式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刚刚制定的考证计划瞬间因为追剧被抛之脑后,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爆炸式的信息也分散了我们的精力。
造成我们被各种娱乐活动拖着走的原因,除了自制力不够强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做事缺乏计划性,没有明确的目标。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一一“在有限的精力条件下,有无目标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始终在原地打转,而一个却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了很远。”
那么你是在原地打转,还是朝着目标大步向前?
大步向前
三.如果不想上班的话,答应我,不要让自己“闲太久”如果你有不想上班的念头,当然,在这儿我们不讨论那些出去创业的年轻人,就单指需要依靠上班来获取基本生活保障的人群。
在这里有两点建议分享给大家:
1.不要让自己“闲太久”,换一份不讨厌的工作去尝试
我们上文提到过的心理学家弗洛德伯格认为,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之一是有强烈的离职意愿。
如果你对这份工作很不满意,早有做不下去的想法,但因为碍于经济或其他现实因素考量,担心自己之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所以不敢轻易辞职。
最后你心一横,还是决定辞职,想要自我调整一段时间。
贝弗利·波特曾经在自己的书《找到一条心径:如何从倦怠到欣喜》中,是这样描述人们想要辞职的状态:
“你实际上开始感到疲倦、沉重和失望,你的免疫系统受到影响。你普通兴趣的水平会受到影响,一切都会下滑。职业是成长的一部分,你不得不间或抛弃一份职业,就像脱掉一层皮,再长出更能适应的另一层皮一般。”
辞职这个决定是无可厚非的,但前提是你手里要有至少半年的生活费供自己维持日常的开销,所以从这一点上看,平时养成存钱的习惯才是自己敢于做出辞职决定的底气。
自我调整
自我修整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马克思不是说过么,“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旦长时间不融入社会,那我们和外界的关系就会削弱,长此以往,我们会越来越抵触和外界接触。
很多人说,我要考虑好自己的路具体要怎么走,这么一考虑,大半年过去了,越考虑越焦虑。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分享给大家一些心得:
再调整了比方说1个月之后,在这期间我们可以试着向感兴趣的工作岗位或是公司多投几份简历,利用脉脉或是领英等求职社交软件时刻关心所在行业的动态和从业人员的职场分享。
可以利用校友的有效信息,筛选出自己心仪的岗位目前基本的工作内容,加一些工作微信群,或是向相关有相关从业经历的前辈请教,了解将要从事职业的信息,这些准备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不要把自己框住,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尝试:
朱元璋当和尚之前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皇帝;
法律专业出身的撒贝宁,上大学时也不知道自己将来的饭碗是主持人;
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时,这辆笨重的大家伙速度都不如一辆马车,但现如今世界各地布满了铁路。
大胆尝试
莎士比亚曾说:
“本来无望的事,大胆的尝试,往往能成功。”
去尝试自己不抵触的职业,但前提是:尽量和自己的专业或是特长有比较强的相关性,这样你上手也跟快一些。
一直坐着等待,合适我们的工作永远不会来;不停下摸索的脚步,不放弃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新大陆其实就在前方。
2.尝试去做一名“斜杠青年”
我周围的很多人,除了本职工作外,他们还有自己的副业。
这一点其实很多名人身上更为常见,比如陈丹青,他既是画家、作家,又是文艺评论家。多重职业身份的重叠,不仅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思考生活,还让我们的多了一份收入。
我们可以利用琐碎的时间,去考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从业资格证,比如教师资格证、律师资格证或是会计证,充实自我的同时也多了一条选择的路。
现在很多人利用直播卖货,或是在街边摆摊,这些尝试如果我们用心经营,其实收入都很可观,关键是你想不想做,愿不愿意学。
陈丹青
除了主动尝试不同的副业,我们应该从专业出发,去做一些和专业“强相关”的副业,比如陈丹青作为画家和作家,这两种职业其实有着一个相同的内在逻辑,那就是:
将生活中的不同的讯息组织起来,挖掘其中可以产生观点碰撞的点,然后将现象有条理地展示给观众。
这种“技能迁移”的能力,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就拿写作为例:
①我写作能力强,那么除了平时写文章之外,我还可以选择去兼职影视剧编剧,因为两者其实是相通的,只不过后者的变现能力更强一些;
②在逐渐锻炼了自身的写作能力之后,我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将我的写作心得用音频或是文字的形式分享出去,长此以往,我们就可以胜任新媒体讲师的职位;
③在分享自己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又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将自己这两个方面的技能强化,我们就有机会向梁文道先生那样,去做一个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你会发现,围绕写作发展出的职业其实很多,这对于其他职业来说也是一个道理。
坚持在自己的核心能力领域内深耕,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我们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会成为一名“斜杠青年”。
最后,我想用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只是想逃避困难的人,必然会落后于他人,生活的不确定性正是我们希望的来源。”
不逃避,不放弃,相信我们终会找到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共勉。
一一END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