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吐槽老板为什么喜欢天天开会(火力猛的老板吐槽大会)
怎么吐槽老板为什么喜欢天天开会(火力猛的老板吐槽大会)所以《老总来了》引起了很多职场人的共鸣,成为了他们新的下饭综艺,网友纷纷表示“非常真实,令人喷饭”、“说出了我的心声啊”,“老板们终于从幻想中醒了”。那么,经历了一波如此真实又残酷的吐槽后,老板们,你学会怎么跟员工沟通了吗?而在《老总来了》的节目中,老板们终于从第三者的观察视角再次审查了自己的日常工作,每次与员工沟通和碰撞之后,老板们都自我感觉良好,但从节目组过后对员工的单独采访中,员工才透露了真的心声,老板才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一种幻觉中,很多时候,想法和指令并没有传达下去,甚至传达了一种反效果。让不可一世的老板们,看到自己的霸权和无知····················人类天生自恋,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专业上或商业上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占据优势地位的老板们,他们总是狂妄自大,总是咄咄逼人和趾高气扬,认为自己说什么都对,做什么事都自带光环,他们总期待员工对自己真心崇拜且言听计从。
让老板们汗颜的“老板吐槽大会”
····················
东方卫视推出国内首档职场观察综艺《老总来了》,为所有正在、曾经、即将经历职场的人倾力打造史上最真实的“职场关系白皮书”,给职场人呈现真实的老板日常生活。《老总来了》采用真人秀和演播室观察相结合的形式,三期为一个小单元,每期邀请3位名人老板,与4位明星观察员一同观察自己与员工的日常,倾听来自员工的真实吐槽,实现两者的双向沟通。很多员工平常无法倾诉的真实想法,终于可以透过节目倾诉。很多老板的缺点,也在节目中暴露无遗。
节目每一轮都选择了三位具有典型性和差异性的名人老总,比如第一组的李诞、邹市明、戴科彬,第二组的周鸿祎、胡海泉、高晓攀,就来自体育、娱乐、喜剧脱口秀、求职服务、互联网安全等不同行业,他们有着3-13年不等的创业年限,公司规模组织架构也横跨“传统夫妻店”和大型上市企业。从另一个维度来看,李诞、邹市明、胡海泉这类老总有明星光环加成,艺人作为老总的另一面对于大众而言具有天然吸引力。而戴科彬、周鸿祎这类知名老总及其企业文化的展现,则能满足普通职场人对成功人士和名企的好奇心,为节目增添了多元化的属性。
让不可一世的老板们,看到自己的霸权和无知
····················
人类天生自恋,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专业上或商业上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占据优势地位的老板们,他们总是狂妄自大,总是咄咄逼人和趾高气扬,认为自己说什么都对,做什么事都自带光环,他们总期待员工对自己真心崇拜且言听计从。
而在《老总来了》的节目中,老板们终于从第三者的观察视角再次审查了自己的日常工作,每次与员工沟通和碰撞之后,老板们都自我感觉良好,但从节目组过后对员工的单独采访中,员工才透露了真的心声,老板才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一种幻觉中,很多时候,想法和指令并没有传达下去,甚至传达了一种反效果。
所以《老总来了》引起了很多职场人的共鸣,成为了他们新的下饭综艺,网友纷纷表示“非常真实,令人喷饭”、“说出了我的心声啊”,“老板们终于从幻想中醒了”。那么,经历了一波如此真实又残酷的吐槽后,老板们,你学会怎么跟员工沟通了吗?
如何让员工与公司“上下同欲”?
····················
沃顿商学院的教授罗素·艾柯夫(Russell L. Ackoff)说:“企业有义务服务于员工,员工是独立的利益相关者,而不是哪里缺就去哪里的螺丝钉”。
如果老板想要跟员工达到上下同欲,首先要搞清楚2件事情:
1. 一家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是有意识的。公司的目的是追求规模,追求利润;
2. 每个员工作为独立个体,也是有意识的。对公司认可,就好好干;不认可,这仅仅是一份谋生的差事而已。
看到了吗?公司是一个“双意识”的系统,公司有公司的意识,员工有员工的意识,老板们总是感慨“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而从不抱怨“方向盘出问题了,车不好开了”,队伍不好带的核心是因为“人心和队伍的意识没有统一”,公司如果状态变差,老板以为大家都会明白现状,一定会共度时艰。但实际上,每个个体为了自己的利益,宁愿一起赴死,也不愿共渡难关。
明白公司是一个“双意识”的系统后,老板们可以从两个方向去改善管理:
1. 让员工自动参与约束
因为员工有个体的意识,也就有个人的期待。所谓“满意”,就是收获大于自己的期待,公司在制定《工资分配方案》或《业绩激励计划》时,可以邀请员工一起坐下来讨论,研究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如果员工认为公司制定的目标,是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目标,就会自我激励,自觉参与公司的各种约束。
2. 让约束和激励相容
管理都是反人性的,但如果“参与约束”和“个人收益”之间是正相关的,那么员工在整个公司的系统中,就不是一个“无意识的零部件”,他们会主动参与到这个“正向增强回路”中,不但不会抵触公司下达的目标和约束,还会自带鸡血,想办法去达成目标。当然,个人利益也是有层次的,有的人要赚钱养家,有的人要学习成长,有的人要自我实现。每个人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在公司里的位置不同,他们所求就不同。公司能找到与员工相同的大目标,又能在激励方式上有差异,才能真正做到上下同欲。
每个公司,都应该有个“超额业绩激励计划”。销售比目标多卖了产品怎么办?开发比计划早完成了怎么办?他们会因此而获得“私利”吗?没有,那他为什么不选择懒惰?
如何让员工敢说出“皇帝没穿衣裳”?
····················
- 三个臭皮匠,就一定赢一个诸葛亮吗?
- 集思就一定能广益吗?
当老板决定了一件事,在大会上慷慨陈词,宣布决心时,如果你发现这是一个漏洞百出的计划,你能成为《皇帝的新衣》故事中那个勇敢的小男孩,站出来对着老板说:“你今天没穿衣服”吗?
研究发现,如果在一次群体大会中,当成员发现自己的意见和群体抵触时,会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主动放弃观点,接受群体意见,这被称为“群体压力”。 个体时,每个人都正确;群体时,就走向错误。这就是为何“三个诸葛亮,还抵不上一个臭皮匠”的缘故。
如何识别“集思反而不广益呢”?只要你发现,最近大家达成一致意见的速度特别快,就知道群体压力,已经在公司里扎根了。
明白到“群体压力”后,老板们可以做两件事去切断这种压力:
1. 宣告决定前,先进行“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必须遵循两个原则:1)重量而不重质;2)提出而不反驳。鼓励每一位与会成员都参与讨论,每个人不超过2分钟,依次进行,让每个人都“必须”发表不同观点,而不用担心受到群体压力的打击。
2. 开会前,先进行“摸底调研”
开会之前,先让每个人与会成员填一份调查问卷,每个成员先独立写下自己的观点,然后把观点交给群体,并逐一向大家说明自己的想法,最后才展开讨论。
这样,成员就无法迫于群体压力,在讨论时放弃自己的观点。讨论依然必要,但没有一个观点被放弃。
总 结
今天,我们从《老总来了》这个综艺节目中,看到了很多老板,其实都活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中,平常与员工缺乏有效沟通,公司的价值观和业绩目标也无法有效传达。
当然,没有一位老板希望自己成为“暴君”,他们还是希望公司和员工能达到“上下同欲”,当员工发现老板有问题时,也能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任何确定的目标,都不是人的源动力;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才是人的动力。只有目标和能力之间存在差距,企业的战略、激励、管理才有意义。而老板们,必须营造一个员工可以参与制定目标,可以充分表达意见的环境,才能贯彻企业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