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易中天新纪录片(易中天从电视跳槽)

易中天新纪录片(易中天从电视跳槽)我自己觉得最可以拿出来得瑟一把的是,1957年我在湖北剧场看的梅兰芳先生的《贵妃醉酒》,这个太牛了。当时我十岁,买了一张站票,爸爸把我抱在怀里看的,现在我还记得。从小很喜欢舞台剧。武汉当时有两个话剧演出单位,武汉话剧院和湖北话剧团,当时也没有双休日,就是每星期六晚上有演出。我从小就在那里看戏。看了很多很多,中国外国的名剧我都看过。话剧对于情节性的要求虽然介于两者之间,但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所以采用了三一律的结构,就是同一时间、地点、事件,不换场不中场休息就在两个小时里完成,这是有难度的。问:据说你10岁就想写话剧了,为什么过了60年才“突然实现”这个心愿?答:我生在武汉武昌区大东门,那里有条路直通一个剧场,叫湖北剧场,是当年张之洞阅兵的地方。湖北剧场经常上演话剧。

易中天新纪录片(易中天从电视跳槽)(1)

易中天新纪录片(易中天从电视跳槽)(2)

经过半年多的软硬件升级,上海城市剧院将于11月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易中天首部话剧作品《模范监狱》将作为剧院重装开幕的首演大戏,在11月2日、3日全新亮相上海城市剧院。

今天下午,为剧院新演出季热身的易中天特地赶到上海,接受了记者的视频专访,他说:“我是中国话剧界年纪最大的新人”。

——谈写剧

问:从来没写过舞台剧,觉得难吗?

答:话剧介于电影和戏曲之间,电影要求情节最复杂,密集切换。戏曲要唱,要有武打,情节相对简单,像《借东风》,诸葛亮故事不多,但唱的要求很高。

话剧对于情节性的要求虽然介于两者之间,但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所以采用了三一律的结构,就是同一时间、地点、事件,不换场不中场休息就在两个小时里完成,这是有难度的。

——谈看戏

问:据说你10岁就想写话剧了,为什么过了60年才“突然实现”这个心愿?

答:我生在武汉武昌区大东门,那里有条路直通一个剧场,叫湖北剧场,是当年张之洞阅兵的地方。湖北剧场经常上演话剧。

武汉当时有两个话剧演出单位,武汉话剧院和湖北话剧团,当时也没有双休日,就是每星期六晚上有演出。我从小就在那里看戏。看了很多很多,中国外国的名剧我都看过。

我自己觉得最可以拿出来得瑟一把的是,1957年我在湖北剧场看的梅兰芳先生的《贵妃醉酒》,这个太牛了。当时我十岁,买了一张站票,爸爸把我抱在怀里看的,现在我还记得。从小很喜欢舞台剧。

问:隔了60年才写,为什么一写就写了一部话剧?

答:也不排除我将来会写一部京剧,我将来是肯定会写一部京剧的。其实,音乐剧、戏曲,舞台剧我都喜欢。

——说观众

答:这个事情是这样,对于演员来说要演一部话剧的收入,远远低于影视。对于观众来讲,话剧的票价也要比看一场电影贵得多。这个事情算起来是不合算的买卖啊,为什么还有人演,还有人看呢?

我在北京问北京人艺的朋友,他们的回答是只有演舞台剧演话剧,才有可能成为表演艺术家!我在上海问了很多观众,上海有很多话剧迷,一演出就看,我知道很多话剧票是买不到的。我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看呢?他们的回答就是,高级呀。看舞台剧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欣赏行为,上海人讲的“腔调”。

——谈自己

问:很多观众是被您在电视上的魅力征服的,有想过什么时候也在舞台上展示一下这种魅力吗?

答:这个没想过,我的事情说不清楚的,我实际上我做什么决定是没有计划的,我的决定权不来自灵感,灵机一动热血沸腾,可能这个事情就成了。

就包括我写这个话剧,我其实没有想过要去写话剧,虽然我10岁开始看话剧,花了60年的时间终于圆了这个梦,成了中国话剧界年纪最大的新人,但是写这个戏完全是灵机一动。

我就是在高铁上坐着看手机,发现有一个评论说“陈光标演砸了”,我就说“演砸了”这个事情挺好玩的,如果说一台戏,写的就是关于“戏演砸了”,多好!这才灵机一动写了这个戏。

所以将来再做什么事情不知道的,可能灵机一动就再做成个什么事儿。

问:那您最近在“灵机一动”做的事情是什么?

答:我在继续完成我的《中华史》,我还是写作为主。

问:有什么要特别对上海观众说的吗?

答:希望他们喜欢这部戏,而且希望他们喜欢以后发朋友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