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小伙辞掉工作回家(95后女孩辞月薪过万工作)
85后小伙辞掉工作回家(95后女孩辞月薪过万工作)若不是自己,父亲不该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独居养老院。没有家人陪伴,没有亲人的关爱。她担心父亲会有失落感,经常会买些营养品、衣服寄给父亲。自从有了手机后,战父就像个老小孩,每天都会打电话问女儿:“姑娘,今天累不累?姑娘,吃饭了吗?姑娘,好好照顾自己。”战父越是这样,战云秋对父亲越是内疚。开学时,她拿着打工赚来的2200元和父亲借的钱,迈进了学校大门。当时,父亲因糖尿病并发症,双眼视力几乎没有,走路吃力而住进养老院。大学期间,除了学习,战云秋四处兼职为自己赚取学费。毕业后,战云秋留在北京工作,虽然很累,但工资高。每年,战云秋都要回家看望父亲。知道闺女要回来,战子林每次都拄拐走很久,买几根闺女最爱吃的冰棍。战云秋每月都将工资如数存起来。为方便联系父亲,战云秋还给父亲换了一款老人机。因为父亲眼睛不好,担心父亲不会用,她把九个按键全设置了她的快捷联系方式。
近日,
一段95后女孩照顾父亲的视频,
收获百万点赞,引来网友关注,
她就是黑龙江牡丹江女孩战云秋。
前不久,
她刚刚结束了5年的北漂生活,
回到家乡照顾父亲,并回乡创业,
将家乡特产通过电商模式向全国推广。
▼
异地打拼
只想多赚些钱给父母养老
1995年,战云秋出生在东宁市闹枝沟村,当时年过四旬的父母对于这个“晚来”的女儿格外疼爱。
即便家庭不富裕,他们将女儿宠成了宝贝,父亲战子林甚至特地做了爬犁,拉她去几公里外的商店买吃的。
上小学后,父亲将女儿转到县里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转学后,生活费等明显增多,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好在战云秋学习上进,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然而,幸福的生活被病魔瓦解,2009年,战云秋的母亲查出乳腺癌,当年便去世。一家三口仅剩父女二人相依为命。2014年高考结束,战云秋白天去服装店打工,晚上去串店做小时工。
开学时,她拿着打工赚来的2200元和父亲借的钱,迈进了学校大门。当时,父亲因糖尿病并发症,双眼视力几乎没有,走路吃力而住进养老院。大学期间,除了学习,战云秋四处兼职为自己赚取学费。
毕业后,战云秋留在北京工作,虽然很累,但工资高。每年,战云秋都要回家看望父亲。知道闺女要回来,战子林每次都拄拐走很久,买几根闺女最爱吃的冰棍。
战云秋每月都将工资如数存起来。为方便联系父亲,战云秋还给父亲换了一款老人机。因为父亲眼睛不好,担心父亲不会用,她把九个按键全设置了她的快捷联系方式。
自从有了手机后,战父就像个老小孩,每天都会打电话问女儿:“姑娘,今天累不累?姑娘,吃饭了吗?姑娘,好好照顾自己。”战父越是这样,战云秋对父亲越是内疚。
若不是自己,父亲不该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独居养老院。没有家人陪伴,没有亲人的关爱。她担心父亲会有失落感,经常会买些营养品、衣服寄给父亲。
每月还给养老院多交300块钱,希望院长能偶尔给父亲开个小灶。因为战云秋出色的表现,实习期满后,她不仅获得“优秀实习生”的荣誉称号,还正式转正。
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战云秋终于让父女俩的生活有所好转,日子也在一天天变好。
命运多舛
女孩返乡照顾患病老父
谁曾想,就在父女俩暗自欣喜之时,不幸再次降临这个家庭。
2020年初秋,战父的身体越来越差,出现肾衰竭,眼睛患上白内障……想起父亲衰老的容颜和每况愈下的身体,战云秋忍不住落泪。
为了不让“子欲孝而亲不待”情况发生,当年10月,战云秋瞒着家人辞职回到了东宁,把父亲从养老院接回家中照顾。
那时,她每天6点起床做早饭,饭后给爸爸喂药,上午陪他在房间走走,晚饭后陪他看电视,陪在父亲身边的她感觉幸福。
然而,医生和战云秋沟通病情时表示:“即便手术,治愈的几率并不大。”战云秋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心冷冷的。
战父对女儿说:“姑娘,咱不治了,爸都这把年纪了,活不久了……”战云秋固执地不肯放弃,她对父亲说:你没了,那我就真成孤儿了。
11月底,战父被推进了手术室。看着父亲紧张无措的样子,战云秋很是忐忑。
战父在经历五次手术之后,终于有一只眼睛恢复到1米左右的视力,而另一只眼睛依然失明。这对父女俩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庆幸。
回乡创业
倾情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10月底,她把和父亲生活中的故事做成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收到了超百万点赞。
不仅如此,她还收到很多网友发来的私信,大家纷纷鼓励、支持她,这让战云秋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奠定了她要为乡村振兴做点事的决心。
照料父亲吃过晚饭、给爸爸喂完药,确认父亲睡后,战云秋为今天即将开始的直播开始做准备工作。
“大家好,我是初秋,我来自黑龙江东宁,我家不通火车。但我的家乡是世界上公认的优质黑木耳主产基地。这里的黑木耳,形如弯月、色如墨玉、口感爽滑,营养丰富,欢迎找我订购!”随着欢悦的声音响起,战云秋开始了今天的直播。
除了在网络销售黑木耳外,东宁产的大米、苹果梨、榛子,椴树蜂蜜等其它农副产品,战云秋正一步步地把它们推广到全国。
如今,战云秋已拥有25.8万的粉丝,从受偏见影响,经常被村民看不起,到现在几天就能卖1000多斤榛子到全国各地,大家眼中的“能人”,战云秋自己知道曾经的艰辛,已变成前进的动力推着她前进。
“刚开始直播的时候很难,没有经验就不停的说话,现在看我直播的粉丝多是看中农副产品的质量,我现在每天直播时间约4个小时至8个小时。基本上每天都更新视频,拍摄、剪辑视频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真的很累。”战云秋说,她的销售业绩还可以,平均一天能达到500件左右,最多一天销售了2000多件。
战云秋坚信产品的品质就是金字招牌,她深入农户家的田间地头,亲自选货,并且把产品加工等过程拍成视频发布到网上,让广大网友更直观地了解产品。
2022年,仅木耳,战云秋自己就卖了一万多斤,分销了4万斤左右。两年的直播,战云秋用勤劳和智慧,带领村民们发展特色农业,探索出了一条致富路,更是为东北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
“虽然人生充满遗憾,但我坚信未来有光,一切都会更好,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销售农副产品直播队伍中来,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对于未来,战云秋信心满满。
她只希望能早点攒够钱,买辆代步车,载着父亲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这个世界的样子,让父亲安享晚年。
“生活虽然艰难,并没有走到山穷水尽。趁还来得及,大家分出一点时间,陪父母聊聊过往,聊聊未来。相信,他们会很开心。”
2022“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由阿里巴巴公益旗下“天天正能量”平台、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联合60多家主流媒体发起,活动以“乡村振兴”为主题,覆盖全国200多个县市,重点挖掘在乡村产业、文化、教育、生态、科技、卫生等各方面突出贡献的平凡人,通过评选表彰将他们的事迹推向全国,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优秀范本和成功经验。
您可以通过“天天正能量”官方邮箱zhengnengliang@alibaba-inc.com进行推荐,或者关注“天天正能量”官方微博、公众号(ID:zhnlali)了解更多活动实时进展。
- End -
天天正能量(zhnlali)综合自
牡丹江晨报 记者 魏医蒙 张红 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