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良知与责任:员工忠诚的局限和反噬
员工的良知与责任:员工忠诚的局限和反噬老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话虽老,道理却一直新。但是,这话的本意是批评人的,表达的是人对伤害的惧怕、胆怯和心虚。如上所述,企业创始人对忠诚的态度和选择,恰如其分地吻合了这句老话的含义,体现的是惧怕、胆怯和心虚。对企业和创始人而言,应该视人员流动和市场竞争为常态,过程中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和良好工作氛围建设,不断细化调节激励机制,给优秀人才营造上升空间,不断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到这些,需要创始人具备完整的企业家精神,既冒着风险通过创业创新获得财富,还勇于承担责任并分享财富。如此这般便会发现,过多关注员工的忠诚,是多么幼稚狭隘的行为。其次,退一步集聚一堆亲戚。这是很容易滑入的状态,也的确是大多数创始人采用的解决方案。只是,这肯定不是最佳选择。因为,亲戚们在一起,似乎忠诚和信任都有了,都放心了。但是,紧随其后的问题便是企业基本失去了吸纳优秀人才的机会,很少有人才愿意周旋于一堆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
01很多遭遇过员工(尤其是高管)背叛性离职的企业创始人,痛定思痛后,都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把员工的忠诚摆到首位。这样做似乎合乎逻辑,没毛病。连忠诚都没有,遑论其他?况且,某个高管的恶意背叛性离职,往往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不但带走团队和客户,还会搅动整个行业氛围,长久地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品牌。至少,自己给自己培养了一个知根知底的强大竞争对手。
02然而,当创始人把忠诚真摆到首位的时候,若干问题却随之出现。首先,绝对忠诚肯定是个伪概念。之所以是个伪概念,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忠诚者。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和企业经营发展,不论是心态,还是利益分配、贡献大小评估,身份、角色、职位、权利等都在演绎变化之中。
任何时候、场合或某个具体事项的处理矛盾和纠纷,都可能让之前貌似约定俗成的忠诚或彼此合作土崩瓦解,转换心态打破原有的平衡,塑造新的关系。因此,创始人盲目追求绝对忠诚,只会进入自欺欺人的死胡同。
图片来源:摄图网
03其次,退一步集聚一堆亲戚。这是很容易滑入的状态,也的确是大多数创始人采用的解决方案。只是,这肯定不是最佳选择。因为,亲戚们在一起,似乎忠诚和信任都有了,都放心了。但是,紧随其后的问题便是企业基本失去了吸纳优秀人才的机会,很少有人才愿意周旋于一堆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圈中。一个失去优秀人才融入的企业,一定是企业最大的危机。企业的不断成长发展,本质上是人才团队的成长发展。
还有,集聚的亲戚们通常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肯定存在许多的短板,这些短板因为亲戚的缘由无法有效补齐,便成为企业成长发展的隐性漏斗,成为企业长期存在的病灶,而且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直致拖累整个企业健康发展。忠诚可能有了,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却可能失去。
04于是,企业文化和竞争力大打折扣。寻求绝对的忠诚,最容易让阿谀奉承者得势,让见利忘义者嗅到机会,让投机取巧者伺机而动。他们都可以用一时的绝对忠诚,换取所需的利益。因为,他们从来不在乎立场和观点,不在意公平和正义。亲戚圈形成的家文化和企业文化格格不入,会让企业陷入圈子文化,站队氛围,吹牛拍马、明哲保身的风气中。最后,几乎所有的忠诚者,都会有意无意通过虚假信息把创始人蒙在鼓里,各自打着属于自己的小算盘,琢磨自己的小利益,互相制衡苟且偷安。唯有极其强势且洞若观火的创始人,或许偶尔例外。
05老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话虽老,道理却一直新。但是,这话的本意是批评人的,表达的是人对伤害的惧怕、胆怯和心虚。如上所述,企业创始人对忠诚的态度和选择,恰如其分地吻合了这句老话的含义,体现的是惧怕、胆怯和心虚。对企业和创始人而言,应该视人员流动和市场竞争为常态,过程中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和良好工作氛围建设,不断细化调节激励机制,给优秀人才营造上升空间,不断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到这些,需要创始人具备完整的企业家精神,既冒着风险通过创业创新获得财富,还勇于承担责任并分享财富。如此这般便会发现,过多关注员工的忠诚,是多么幼稚狭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