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进士的人现在怎么样了?朝廷分配工作有讲究
当上进士的人现在怎么样了?朝廷分配工作有讲究如果进士先从中央做起,前途就大不一样了。假如某位进士先做御史,后转任地方,那么官运就不同了。一方面,他熟悉中央工作,又积累了不少人脉,以后到中央办事就方便;另一方面,资深御史到地方往往从知府开始做起,即便是调任知县,也是地处要冲、市井繁荣的大县。这些人一般都很想留在京城,被分配到中央六部、府、院、监台等处当京官。明清时期有句官场话:“人中进士,上者期翰林,次期给事,次期御史,又次期主事。”可见翰林是最佳选择,实在不行也要挤入中央各部。如果去地方当一任知县、县丞之类的,就是下下之选了。清代的“朝考”程序会选拔一批进士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庶吉士并非正式官职,而相当于翰林院的实习生,在翰林院里自学或者跟从前辈翰林深造,此举称为“选馆”。更为重要的是,唐宋以来,由翰林院转任高级官职的人很多,,明朝更是在人事制度上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
明清时期,读书人从考中进士到正式为官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过渡期,事实上,官职是有限的,远不能接纳源源不断的进士们。我们都知道,清代的每一科新科进士,其人数大致在一百多名或二三百名,而官员退休的人数要低于进入官场的人数。
因此,明清两朝对于进士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合理的安置办法。
第一,优秀进士安排进入翰林院“重点培养”。
每一科的会试,只有一甲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能马上安排官职,其余的则分送各衙门办事,这种做法后来沿袭成为一项制度。状元马上授予修撰(从六品),榜眼和探花是编修(正七品)。
清代的“朝考”程序会选拔一批进士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庶吉士并非正式官职,而相当于翰林院的实习生,在翰林院里自学或者跟从前辈翰林深造,此举称为“选馆”。
更为重要的是,唐宋以来,由翰林院转任高级官职的人很多,,明朝更是在人事制度上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明朝内阁大臣,90%以上都是出身翰林的进士。因此,新科进士能进入翰林院,称得上是“正途中的正途”。
第二,没能进入翰林的进士要分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州县。这些人包括朝考成绩不佳、没能当上庶吉士的进士,也包括散馆后没能在翰林院“转正”的庶吉士。
这些人一般都很想留在京城,被分配到中央六部、府、院、监台等处当京官。明清时期有句官场话:“人中进士,上者期翰林,次期给事,次期御史,又次期主事。”可见翰林是最佳选择,实在不行也要挤入中央各部。如果去地方当一任知县、县丞之类的,就是下下之选了。
如果进士先从中央做起,前途就大不一样了。假如某位进士先做御史,后转任地方,那么官运就不同了。一方面,他熟悉中央工作,又积累了不少人脉,以后到中央办事就方便;另一方面,资深御史到地方往往从知府开始做起,即便是调任知县,也是地处要冲、市井繁荣的大县。
不过话又说回来,进士即使混的再不济,在地方上还是很受待见的。明代时,封疆大吏对待州县官,首先看的是出身,如果县官是进士出身则优容礼遇,不然则轻视怠慢。同样是为政宽松,进士知县就能得到“善于抚民”的评价;而举人知县或者杂途知县则被斥为“苛戾”。
第三,在中央各部实习的进士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实习期,期满后才能授予正式官职。
清朝对进士一般都有考察时间,留在京师供职的,叫分衙门“学习行走”。如果分配做外官的,就叫发省“差委试用”。在实习期间,各部门的领导会分派一些具体工作,衙门机关事务繁忙,实习进士们如果比较能干,就可以和正式官员一样处理政务,却不能在公文上签字,也就是说没有实权。
实习进士只能领取俸禄,却没有其他各种实际收益,但是官场应酬支出却一样不能少,这就造成了实习进士们生活困难,要借债度日。
实习期有长有短,表面上看决定性因素是所在衙门的编制有无出缺,也取决于实习生办事能力的大小。实际上,决定性因素是实习生与长官的关系好坏,能否快速融入所在的官场环境中去。只有那些熟悉为官技巧、官场规律和处世之道的实习进士,才能为官场所接纳。
以上可以看出,考中进士后,并不代表着就有官做,自古以来皆如此,做官必先做人,想在官场混,除了出身之外,能不能适应官僚体制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