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出狱后走向人生巅峰:周某人出狱做老板
周某出狱后走向人生巅峰:周某人出狱做老板他成了一个贼,然后,市民们的电瓶车遭了殃。又过了几年,长大成人的男孩心态发生巨变,心中梦想已死,他开始不愿意打工,讨厌打工,就像当初讨厌种地一样,那么如何养活自己呢?结果到了市区,男孩彻底傻眼,他年龄小,家里没有关系铺路,站在偌大的城里,一时竟不知何去何从。兜兜转转几年后,男孩终于得以摆脱脏活累活,他来到城中村,成了一位租房中介,从每个月几百块钱的房租里抽取提成。日子依然拮据,梦想却始终不灭。
执笔为剑,写天写地写华年;落棋为子,点兵点将点江山。
很多年前,有个农村男孩,厌烦念书。
于是便早早辍学在家,肚子里虽没有墨水,心里却怀有凌云之志,认定自己不是留在农村种地的命。
刚到14岁,便孤身跑到南京市里,不为别的,只为搞钱。
结果到了市区,男孩彻底傻眼,他年龄小,家里没有关系铺路,站在偌大的城里,一时竟不知何去何从。
兜兜转转几年后,男孩终于得以摆脱脏活累活,他来到城中村,成了一位租房中介,从每个月几百块钱的房租里抽取提成。
日子依然拮据,梦想却始终不灭。
又过了几年,长大成人的男孩心态发生巨变,心中梦想已死,他开始不愿意打工,讨厌打工,就像当初讨厌种地一样,那么如何养活自己呢?
他成了一个贼,然后,市民们的电瓶车遭了殃。
当然,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偷窃,他来来回回四进宫,在最后一次对电瓶车疯狂输出时,他被捕了,数罪并罚,判了四年。
狱中,有媒体依照惯例前来采访,前面的犯人们的忏悔录都很正常,唯独到了他这里,一切开始不正常起来。
他没有丝毫悔改之意,看起来自信满满,无所畏惧,用他那颇具喜感的长相和表情,朝着镜头说了句: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生意又不会做,就是那样,才能维持得了生活。
看到这句话,大概率你已能猜到他的名字。
是的,他叫周立齐,也被人称为“周某人”。
媒体后来在播放节目时,并未将周立齐所说的话剪掉,只认为他或许精神上存在一些问题。
后来的事情就很魔幻了,以至于让人不免好奇猜想:倘若当初采访他的媒体能够提前得知如今的状况,是否会后悔没将那段采访剪掉?
争议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因为这句话,周立齐红了,成了网友们的戏谑对象,江湖上处处流传着他偷电瓶车的传说。
有人嘲弄,有人取乐,有人吃瓜,却也有人将他奉为精神领袖,还送了他个绰号“窃·格瓦拉。”
出狱时,周立齐冲上热搜,热度极高,引来30多家网红公司争相与他签约,有的公司甚至开出500万的价钱。
不要问他为什么能有热度,在座的你我皆有责任。
出人意料地,出狱后的周立齐,将抛来的天价橄榄枝统统婉拒,秉承着那句“打工是不可能的”摇身一变,成了坐拥几百万粉丝的网红。
舆论如潮,颇为有意思的是,有人跑到一本名为《切格瓦拉传》的书下面提问道:
“一个贼还能出书?”
“把一个贼周某人推崇到这种程度不觉得丢脸吗?真是娱乐至死!”
“这本书讲的是精神领袖吗?看完我还用上班吗?”
从这些提问里足以窥见周立齐身上存在的极大争议性,有人极力拥护,有人极力痛斥,有人只图一乐,有人完全无感。
我和无数感慨着“好人成佛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坏人成佛只需放下屠刀”的人一样,属于第二类,认为从价值观导向方面而言,他不该成为网红时代的主流。
后来,在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周立齐逐渐回到现实世界,很难再获知他的状况。
得知他的现状,是在《南风窗》记者的采访报道中:
虽没有和任何公司签约,但总体而言,他如今的状况要远远强于无数普通人。
现状回归现实世界的周立齐,仍然秉承着“永不打工”的信念。
他开了家烧烤店,自己做了老板,知名度很高很高,几乎整个南宁都知道,新开张时店里人声鼎沸,有看热闹的市民,有慕名而来的食客,还有围观拍摄的网红。
虽然有人评价说味道并不怎么好,但那并不重要,反正去吃的人,都是冲着老板周立齐去的。
在《南风窗》的采访中可知:
周立齐的店以前每天营业额能达到4万,如今因为气温低和疫情,只有七八千,但他并不着急,他还是一家火锅店和电动车超市的股东。
时不时还会被一众商家追着露面,剪彩,拍视频,同时还要四处跑着谈各种合作,似乎整天都很忙。
当然,他还有了个专门的助理和司机,还有辆奔驰,在助理看来,这样才符合“周总”的身份。
整篇采访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极其深刻:
“以前周立齐在城中村做租房中介,一单或许能有几百块,现在他的一单生意可能就几十万起步。”
有这样感慨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有人问,我们是否还能相信勤能补拙,努力就会有回报?
也有人觉得寒心,勤奋努力的人吃不饱饭,不想打工的人却意外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岂不是寒了打工人的心?
千般不解,万般疑惑,最终归纳为一句灵魂拷问:命运,公平吗?
在我看来,不,从来都不是。
命运这两年,我们写过很多篇关于“打工人”的故事,引起过无数共鸣。
有人忙碌在工厂流水线上,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4个小时,除了婚丧嫁娶以及去医院看病,不敢请一天的假。
有人忙碌在一方格子间里,挤着早高峰的地铁,日复一日重复着琐碎的工作,加班到凌晨早已是家常便饭,来回穿梭在城里繁华之间,却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有人孩子患病,为了每单几元钱的配送费却不敢停下送餐的脚步,有人累倒在工位上,躺在救护车上,关心的不是病情,而是房贷和车贷。
他们何其努力。
他们努力得已经快要超越身体极限,却就是比不过一个曾偷过电瓶的人,因为说了一句话而得到的生活富裕。
不是犯过错的人改过自新后应该得到更高的礼遇,也不是所谓的成名即正义,流量即为王,只是在时代的风口下他恰好火了,恰好成了他的一个机遇。
这便应了那句话:
命运的手里,是有漏网之鱼的,这个世界,是有平衡性的,只不过时灵时不灵。
过往经历并不光彩的周立齐,处在一个人人皆能在15分钟内成名的时代里,不偏不倚,恰好成了那条漏网之鱼,而这,并无法否认努力的意义。
相比之下,周立齐简简单单一句“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冥冥之中竟能戳中千万“打工人”的心声,这背后藏着的问题,或许更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来源:南风窗《“窃·格瓦拉”不再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