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江苏基础教育为什么好?为什么是职业教育办得最好的省份

江苏基础教育为什么好?为什么是职业教育办得最好的省份一是建立产教融合发展机制。今年3月,江苏省人大颁布《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条例》要求推进大中型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规模以上企业按职工总数的2%安排实习岗位,健全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给予奖励。推进国家、省、市三级学徒制试点,研制推广学徒制工作规范和教学标准。近年来,江苏职业教育始终坚持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导向,着力发展质量高、贡献度高、社会认可度高的现代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苏省情的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之路。致力于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2014年,视察江苏时指出:“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江苏是职业教育办得最好的省份,应当为全国提供经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苏职教人不懈努力接续奋斗,江苏职业教育在规模、质量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近年来,江苏职业教育始终坚持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导向,着力发展质量高、贡献度高、社会认可度高的现代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苏省情的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之路。


江苏基础教育为什么好?为什么是职业教育办得最好的省份(1)

致力于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是建立产教融合发展机制。今年3月,江苏省人大颁布《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条例》要求推进大中型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规模以上企业按职工总数的2%安排实习岗位,健全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给予奖励。推进国家、省、市三级学徒制试点,研制推广学徒制工作规范和教学标准。


二是建立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共生共长机制。全省13个设区市中有9个设区市建有职教园区,60%以上的县级职教中心易地新建到产业园区,实现了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成长。


三是建立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对接机制。省教育厅、发改委每2—3年一个周期,定期发布《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情况预警报告》,对各地区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吻合度作出基本判断,并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提出专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具体的调整策略,引导职业院校根据产业需求设置或调整专业。


致力于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多年来,江苏一直致力于构建各层次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一是不断优化中高职贯通渠道。经过多年实践,江苏目前形成了“对口单招”、五年制高职、现代职教体系直通试点项目等三个主渠道,2019年全省中职应届毕业生升入高等教育阶段的比例占60%以上。


二是在职业教育各层次分别建设一批领军学校。在中职阶段实施“领航计划”,创建50所一流中等职业学校;在高职阶段实施“卓越计划”,争创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出台专项激励政策,选择10所左右学校开展职业型本科和应用型本科试点。


三是探索“职教高考”制度。积极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出台《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职院校招生考试有效接轨,同时将技工学校学生纳入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范畴。


致力于发挥标准在质量保障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规范办学标准。坚持标准引领,兼顾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职业学校实际情况,在办学基础设施、专业建设、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应用、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制定明确的标准。通过实施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智慧校园、现代化实训基地等创建工程,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


二是不断完善教学标准。规范职业学校系列教学文件和教师教学行为,与国家教学标准互补融通,省级层面出台106个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140个专业技能教学标准、763门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覆盖了90%以上专业。


三是探索独立的评价标准。全面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均实行全省统考。建立教育行政主导、学校为主体、相关部门指导、第三方有效参与,学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的评价机制。


致力于打造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师队伍

一是完善培养培训机制。建立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机制,全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70%。开通职业院校教师引进“绿色通道”,对世界技能大赛前三名选手、全国一类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选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江苏技能状元”和“江苏工匠”,可由招聘院校自主考核录用入编。


二是改进评价机制。建立独立的职业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率先实行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单独评审,启动中等职业学校特级教师评选、正高级讲师评审。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学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在校企合作中合法取得的兼职报酬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单位工资总额基数。


致力于锻造过硬的服务能力

一是提高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与新疆、西藏、青海、陕西等8省(区)开展对口协作,高质量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是协作规模最大的省份。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输出江苏职业教育品牌。


二是提高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对接全省“1 3”主体功能区部署,打造一批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智能制造、新材料、能源环保、健康、现代农业等重点专业集群。在完成“高职百万扩招”任务同时,坚持围绕产业企业需求送教上门。全省先进制造等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新增人员有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三是提高服务民生改善的能力。全省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97%以上,70%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90%以上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江苏省内就业,推动江苏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从616人提高至827人。


从近年来江苏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收获了如下基本经验。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始终兼顾人民群众与产业发展的需求。江苏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强劲并持续的产业需求,尤其是江苏制造业强省建设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主动担负起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始终坚持把打造品牌作为我们的追求。高质量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前提,我们必须以过硬的质量赢得企业欢迎、群众满意,让老百姓从无奈选择转变为理性选择。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始终促进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紧密结合。将教育与产业统筹谋划、互为支撑,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培训的全过程。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始终坚持循序渐进、持续不断推进变革。江苏职业教育4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曾经创造了若干职业教育领域的“全国第一”,要保持江苏职教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必须不断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社会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江苏职业教育还存在着类型特征不显著、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度标准不健全、支持政策不配套、企业参与不积极等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立足江苏实际,把握前进方向,坚持问题导向 以立为主、立破并举,突破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树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标杆与旗帜,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融通的各层次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定完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标准,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氛围,以先行先试精神推动江苏职业教育实现新跨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提供江苏样本,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摘编自《群众》2019年第24期,原标题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作者:葛道凯(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宁


江苏基础教育为什么好?为什么是职业教育办得最好的省份(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