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歌练字题套路(语文诗歌练习含答案)
语文诗歌练字题套路(语文诗歌练习含答案)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雪花和梅花 ,“一家”指的是大自然 。(2分)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释: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学习就像种大树,常点关注不迷路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释: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雪花和梅花 ,“一家”指的是大自然 。(2分)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答: 对比(反衬),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赞美了梅花高洁的品性,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小斋即事·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释: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答: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
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释: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主要运用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等也算对)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现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②“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现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8.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答: 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释: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流水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白云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 分)
答: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翻译: 天刚破晓,船又启航,秋雨霏霏,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摇退,鸟儿们便急急的避了开去;鱼儿们聚游外穿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便惊的鱼儿慌不迭地散开了去。天已黑,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我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答:描写了清晨启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孤舟连接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翻译: 树林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凤凰清爽的早晨饮用的是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岗。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全国,伸长头颈眺望八方荒远的地方。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凤凰鸟的羽翼自然收藏起来了。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飞翔回来啊。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该有的位置,这悲伤让我内心非常伤痛。
(1)诗中“清朝饮醴[lǐ]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答: 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 托物言志(或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苦无奈的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答: 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友落落)。
(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
答: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
答:花瓣飘落;柳絮飘飞;春风将尽;子规啼叫。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答: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
(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答:《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
《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
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收藏
[心][心][心][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