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古叫什么名(这些常州地名你会念不会念)
常州古叫什么名(这些常州地名你会念不会念)篦箕巷舣舟亭位于东坡公园,是苏东坡来常泊舟处,在南宋时已建亭纪念。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咸丰年间毁于火灾,解放后重修并建园为“东郊公园”,是常州市民都非常熟悉的地方,但是要注意啦,“舣”读作[yǐ],是第三声哦~圩塘“圩”本音读[wéi],意思是中国南方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但是常州的朋友们注意啦!圩塘的“圩”不念[wéi]!“圩塘镇”由原本的“于塘村”易名而来,所以常州人仍读作“yú”。舣舟亭
你知道常州的各处地名怎么念吗?
问这个话题的时候不论是老常州还是新市民肯定都在笑小布吧?
但是各位龙城万事通们不要先得意!
小编找来了这些地方,就来考考你们会念不会念。
圩塘
“圩”本音读[wéi],意思是中国南方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但是常州的朋友们注意啦!圩塘的“圩”不念[wéi]!“圩塘镇”由原本的“于塘村”易名而来,所以常州人仍读作“yú”。
舣舟亭
舣舟亭位于东坡公园,是苏东坡来常泊舟处,在南宋时已建亭纪念。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咸丰年间毁于火灾,解放后重修并建园为“东郊公园”,是常州市民都非常熟悉的地方,但是要注意啦,“舣”读作[yǐ],是第三声哦~
篦箕巷
篦箕巷在朝京门外大码头新桥弄内,沿运河北岸,旧称“花市街”。清代进贡的宫篦、名篦在此采办,相传乾隆帝南巡在此改称为“篦箕巷”。正确念法是篦[bì]箕[jī]巷,千万不要做读半边的白字先生!
圩墩
圩墩遗址在戚墅堰南岸,是迄今发现的常州市区最早的先民定居地之一。在遗址西侧有圩墩公园,是开放式公园,现在正是鸢尾花开的时候,可以去赏花游玩。注意,和圩塘不一样的是圩墩念圩[wéi]墩[dūn]~
卜弋桥
卜弋桥,始建于元代初年,是单孔石拱桥,横跨在鹤溪河上,渔舟翩翩,桃柳成荫,为旧时常州城西八景之一,称“卜弋云溪”。这里的猪头肉和鱼丸都是一绝,很好吃哒。发音是卜[bǔ]弋[yì]桥,你造吗?
万绥
万绥古名为东城里,因位于武进故城之东而得名。齐文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建都于此而得名,是为“齐梁故里”,宋时已称“万岁镇”。明清时期改名阜通镇,清末亦名万税,后改为万绥,“绥”字念[suí]。
斛搅巷
斛搅巷位于和平南路与正素巷之间,与头条弄、二条弄、留余里相遇。斛搅为旧时的量具,念“[hú]”旧时这里巷内的居民都从事制作量具业的,所以此巷名来源于量具业。
娑罗巷
娑罗巷与局前街博爱路连接,此地原称锁龙巷,相传巷内曾栽有娑罗树,以盛开娑罗花而得名。娑罗树原产印度,明永乐年间传入中国,此地开始种植,才有了这条巷子的名字。“娑”字念[suō],你知道吗?
茭莆巷
此巷方志早有记载,由来不详,称此地原为隋代司徒陈杲仁(陈司徒庙)的后花园,后因庭院荒芜,茭类莆类植物蔓生,遂有此名。名字读作茭[jiāo]莆[pú]巷。
除了这些本地的有趣地名外,江苏省内还有很多有趣而易读错的地名,比如大家都喜欢吃的小龙虾的产地盱眙(xū yí);再比如小布到南京上学后才知道念六合(lù hé);还有冬天那热乎乎的苏州的藏书(cáng shū)羊肉等等……
很多的稀奇地名都有其背后的故事,了解背后的民风民俗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探究这个城市过去的种种,不会错过历史街角那一个别具风情的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