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王老师谈教学小学语文自学(我的语文教学追求)

王老师谈教学小学语文自学(我的语文教学追求)在前辈大家的引领下,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我的语文教学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问世,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出了更多建设性的要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多次看到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或智能,要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等重要提醒。 一、“激趣·启智·寻法”教学追求产生的背景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就不无忧虑地说:“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下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的时间,2700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第153页)这段话,既描述了当时语文教学的现状,也揭示了当时语文教学的危机。 面对百孔千疮的语文教学,面对“少慢差费”的


本文原刊于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一书,该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尊重知识产权,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王老师谈教学小学语文自学(我的语文教学追求)(1)

王学东,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教于江苏省如皋中学,现已退休。先后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教导处副主任等职。曾获得过如皋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如皋市名教师、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名教师、南通市名师导师团导师、南通语文学科命题专家、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长期教学实践和不懈的探索中,王学东老师逐步形成了“激趣·启智·寻法”的“智趣语文”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30多年来,他从初中教到高中,无论是从起始年级送起,还是中途接班,他所教的班中考、高考语文平均成绩及优分率均名列同轨班级前茅。


从教30余年,一直在探寻语文教学的规律,也一直在试图总结出一种能体现自己教学特色或风格的模式来,我也曾经将自己的教学特色总结成“以素质教育为本,以能力训练为线,以学法指导为纲”的三句话,但总感觉这样的概括不够简洁,不够精练,或者说还不够准确,不够到位。“高效课堂”的招引,促使我对自身的教学追求做了深层次的思考和总结,我以为,“激趣”、“启智”、“寻法”三个词能比较准确地体现我的教学风格或教学追求。

王老师谈教学小学语文自学(我的语文教学追求)(2)


一、“激趣·启智·寻法”教学追求产生的背景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就不无忧虑地说:“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下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的时间,2700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第153页)这段话,既描述了当时语文教学的现状,也揭示了当时语文教学的危机。

面对百孔千疮的语文教学,面对“少慢差费”的教学现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国语文界涌现了一批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弄潮儿并渐成大家。于漪的“情感教学”、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模式、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自学法”等等教学模式都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问世,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出了更多建设性的要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多次看到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或智能,要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等重要提醒。

在前辈大家的引领下,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我的语文教学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

曾经对新生做过问卷调查,给了学生四个选项,一是非常喜欢语文,二是比较喜欢语文,三是不太喜欢语文,四是非常讨厌语文。调查结果让我深感意外,选“非常喜欢语文”的不到5% ,选“比较喜欢语文”的不到30%,选“不太喜欢语文”的竟高达60%以上,选“非常讨厌语文”的也有5%左右。问及不喜欢语文的原因,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语文老师课堂上不是读教科书,就是读参考书,语文课索然寡味,提不起兴趣。于是,我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

曾经听过一位语文老师的课,课堂上老师虽然问了若干个问题,学生也回答了若干个问题,但总感热闹有余而深度不够。课后问学生这堂课有意思吗,学生回答没意思。问为何没意思,学生说,问的问题书上都有现成的答案。回顾课堂提出的问题确实如学生所说,没有思维的力度,都是些类似于“春风杨柳多少条”之类的问题。于是,我意识到,训练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又一要义。

曾经辛辛苦苦备了一堂研究课,对所教的文本作了深透的研究,对课堂的提问作了精心的设计,对所用的课件作了充分的整合,但课后问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瞪着一双茫然的眼睛,摇摇头。我不解,问听课的专家,专家说,这堂课没有规律的总结,没有方法的指导。真是一语中的,于是,我意识到,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寻找方法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属。

于是,我的语文课始终围绕“激趣·启智·寻法”做文章,于是,“激趣·启智·寻法”也就渐渐成为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特色和追求。


二、“激趣·启智·寻法”教学追求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激趣”

什么是兴趣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下产生的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的喜好和关切的情绪,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因素;兴趣的激发,是指将一定的刺激因子作用于受激主体学生,通过激活大脑皮层产生对某一事物较强的思维倾向、思维兴奋,使当前兴趣由潜默状态转到露显状态、由较低较淡状态转到较高较浓状态。具有较强兴趣的学生,他会以愉悦的心情、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探究操作技能。相反没有兴趣的学习充其量是应付式的,学生肯定会把学习当成精神负担,最终将失去学习的信心。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能量的激素。”对一件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人,他的智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科学家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在有兴趣时,往往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进,使大脑皮质得到营养物,能把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都调动起来,使之积极化,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

许多中外著名教育家、科学家也都有关于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论述——

最著名要算中国孔子的一句名言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中国宋代的著名教育家程颐先生也曾经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启发、唤醒、鼓舞。”

这些中外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的关于兴趣激发的重要论述都在共同地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必须建立在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只有培养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关于“启智”

“启智”就是开启智能。智能指的是智力和能力的有机统一体。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这五项要素。智力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单个要素的水平,例如记忆力的水平,也不是五项要素简单相加的结果,而是各项要素处在良好的有机组合的结构之中,共同发挥出来的总和效应。当然,其中任何一项要素的优劣,不仅会影响到其他要素,而且也会影响到智力整体效能的发挥。能力,则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作用。能力主要可以划分为自学——探索能力,表达——表演能力,体力——操作能力,社交——管理能力,革新——创造能力,情感——审美能力,意志——调节能力这七项要素。

作为能力,它的各项要素也都有着自己的重要功能。自学——探索能力是开发智能的突破口,从少年期就要养成。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用来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和协调行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表达能力对于活跃学习和生活,形成个人生动活泼的和谐个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具有强健的体力和熟练的操作能力,可以在广阔的生活领域里施展个人多方面的才干。社交——管理能力,它会使一个人同周围的人们建立起广泛的交往,充实并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学会关心他人,爱护集体,勇于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作出较大的贡献。革新——创造能力,它是能力结构中最有社会价值的能力要素,有了它就能使人们获得前所未有的新成果。情感——审美能力,它能使一个人真正成为精神饱满,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的人。而意志——调节能力则在一切活动中可以定向选择,进行计划调节,很好地处理个人同群众,个人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关系,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对变化了的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对策,都有决定性的作用。

这些智能要素,在正常人的身上多少都是具备的,而人在十二岁到二十岁这个阶段,是每个人的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发展在这个时期里所能达到的高度,关系到每个人一生事业所建造的大厦的高度。有位科学家说得好:“在科学上,成年人思维的发展,只能达到青年时期打的基础所能支撑的高度。”

据国外对人们智能发展的调查,智能最高数值用100表示的话,从十岁到十七岁(相当于我国十二岁到二十岁)这个年龄阶段,感知觉已达到最高度(100),记忆力也几乎达到了最高点(95),动作和反应速度则接近高峰(88),比较和判断的思维力也已基本成熟了(72)。在这个时期,伴随着知识和经验的迅速增加,思维力从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主要位于左侧大脑半球的言语系统的最高调节功能也迅速增强,脑细胞活动的数目急速增加,联系神经纤维发挥出显著作用。在这个年龄阶段里,大脑和身体发育的种种特点,使人们显得朝气蓬勃,精力旺盛。这正是每个人应把握自己不怕困难,有进取心,进行自我控制的关键时期。那些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他们的智能大多在这个年龄阶段里开始崭露头角。伽利略十七岁发现钟摆原理;伽罗华也在十七岁创立了群论;爱因斯坦十六岁就考虑光速问题……

智能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基础。因此开发学生智能是教学当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语文作为最为基础的学科,在学生智能开发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是母语学科,人出生后最先接触的是母语;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智能开发的最关键因素。因此,语文教师要十分珍惜汉语这一开发智力的宝贵资源。


(三)关于“寻法”

“寻法”就是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孙子兵法》云:“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这里的“渔”就是方法,就是规律。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我们的语文教学之所以被人们说成“少慢差费”,问题就出在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方法的指导。

说到方法,就不能不先提到笛卡儿的“方法论”,《方法论》(Discours de la méthode)是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有人曾说:欧洲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笛卡儿主义者,就是指的受方法论的影响,而不是指笛卡儿的二元论哲学。

概括起来说,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如果说世界观是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的话,那么,方法论则是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当然,方法论与方法还是有区别的,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方法,说白了就是达到目的的途径。任何事情只要有好的方法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容易得让你觉得无所不能!比如上房子, 在没有梯子之前 ,房子可不好上,要么爬,要么堆东西上。有了梯子后就可以轻轻松松地上去了,在这里,梯子就是方法,它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它是达到目的(上房子)的一种途径。

墨子在《天志》中说:“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这就是有名的“方法”与“圆法”,前者为度量方形之法,后者为度量圆形之法。据说这是汉语中“方法”一词的最早出处。“方法”后来演变成了做各类事情的办法或手段。

方法问题历来为许多领袖人物所重视。我国历史上治国有方的唐太宗曾有一句名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句话里包含有注重方法方面的选择和效法问题,即治国处事都应选取和效法高标准的上等的方法。毛泽东对于方法的重要性,曾有生动的比喻:“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方法问题历来也为科学家们所重视。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法。”他还指出:“方法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东西”,“有了良好的方法,即使是没有多大才干的人也能作出许多成就。如果方法不好,即使是有天才的人也将一事无成”,“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18世纪,天文学家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找到了一颗小行星。为搞清它究竟是行星还是彗星,便请数学家计算它的运行轨道。“数学泰斗”欧拉计算了三天三夜,当数据出现时,他的右眼因劳累过度而失明了。与欧拉同时接受计算任务的数学家高斯,首先革新了欧拉行星运行轨道的计算方法,引入了一个八次方程,仅花1小时就得出了更加精确的结果。1901年1月1日,人们循着高斯计算的运行轨道,终于找到了这颗小行星——谷神星。高斯深有感触地说:“若是我不变换计算方法,我的眼睛也会瞎的。”

作为语文教师,要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率,也必须帮助学生去寻找语文学习的最佳方法。


三、“激趣·启智·寻法”教学追求的实施要领

(一)“激趣”的实施要领

1.不失时机强调意义

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经常不断、不失时机地强调语文学习的意义。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呢?我常常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宣传鼓动:

第一,语文是人生顺利发展的需要。语文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 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你总要与人对话,你总要与人交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你免不了要发表发表演讲,你免不了要写写总结,写写论文。如果你的语文基本功比较差,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有时甚至还会铸成大错。我还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历史故事:冯玉祥、阎锡山大战中原,联合讨伐蒋介石,作战参谋在拟定作战计划时,竟然将沁阳误写成了泌阳,结果导致冯玉祥、阎锡山100多万大军的惨败。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不少见的。所以,著名教授、数学家苏步青先生说过,如果让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首先要考试语文,语文成绩不合格者,取消其报名资格。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充分感觉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如果失去了这个基础,其他各科的学习也就要受到限制。英语也是语言学科 自然与语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历史、地理同样离不开语文。即使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似乎与语文风马牛不相及了 其实 如果语文基础太差 要理解那些公式定理也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国家好多老一辈的科学家语文基础都是很扎实的,前面说到的数学家苏步青写诗也是一流的。

第三,语文是高考必考的主要学科。 虽然我们天天在批判“应试教育” 然而 既然高考还存在 我们就无法逃避它 而不管你是不是喜欢它。全国的高考方案有很多种 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案 语文都是主要考试科目。特别是我们的江苏高考方案,最后决定你是否能上大学的就是语数外三科的总分。所以 我们不仅要学习语文 而且必须学好语文。

第四,学习语文还可以陶冶你的情操。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其气质也会与众不同。因此,学好语文可以提高你的生活品位 使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当然,语文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素养,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我就常常把自己写的文章,自己出的书拿给我的学生看,学生在欣赏羡慕之余也会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2.别出心裁设计导语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教师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如我在教学《胡同文化》时提前五分钟进课堂,在教室里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一开始上课,我就问学生:课前大家听到了一首流行歌曲,你能说出这首歌反映的是哪个地域的生活?(北京)接着,我又问:人们把这种带有北京味又间有京剧腔调的歌叫做什么?(京歌)那么,歌坛有“京味歌曲”,文坛有没有“京味文学”呢?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京味文学家”是谁呢?(老舍)接着,我又发问:老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写“京味文学”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一个并不是在北京出生的人而被人冠之以“京味作家”那就令人称奇了,有没有这个人呢?如果有,那么这个人又是谁呢?由此自然引出本文作者江苏高邮籍著名作家汪曾祺,教师适时用幻灯片打出汪曾祺的画像和汪曾祺的简介。

这个开场有歌曲渲染,有问题引导,有幻灯展示,学生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自然就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毫不吝啬夸奖学生

成功感是自信和兴趣产生的重要激素。爱心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有一个不等式:赞扬>批评。成功乃信心的积累,对于学生的教育着眼点应放在其取得的进步上,多加表扬不应纠缠其错误上,老师除了帮助其改正外,我们应允许学生犯错误,能容忍之。这样,当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得到肯定和褒扬时,就可激发他们对学习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浓厚兴趣,生发极大的精神动力。在我所带的班级每个学生都分享成功的快乐。因为有爱心在,对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给予有分寸的表扬,使他们受宠若惊,伴随着成功感的欣喜,学生人人上进心强,争当先进,学习专心专心致志。对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上课全神贯注,有的废寝忘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而稳定的倾向树立起来了。多年来,我所带语文科教学成绩良好,全得益于“爱心工程”的“成功疗法”。成功感确实是一种神奇的兴趣再生术。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们:“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多方面的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成功和进步要及时加以肯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时,当学生的某个行为或某个方面取得了一点的进步时,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特殊的奖励,如加分、颁发奖品、给他某一特别的权利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刺激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中对学生恰当的评价对学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好极了!”“你真是了不起!”“我为你自豪!”“棒极了!”“真是不可思议!”“真不错!你比老师还仔细!”“你的回答精彩极了!”这些美好的话语,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地献给学生。

4.张弛有度控制节奏

兴趣分两种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它容易使学生满足,却难以持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获得系统的知识,但它情感性强,吸引力大,短期效果好;间接兴趣是因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它理念性强,靠意志的力量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同困难做斗争的精神和获得系统的知识,但吸引力差,容易疲劳。

这两种兴趣是可以转移的,当一个人觉得他现在或将来需要某种知识或技能时,他就会把兴趣转移到这方面来,这是间接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对这种知识的了解日益深透,对这种技能日趋熟练,这时,他的兴趣不仅仅是因为需要,而且是因为这种知识或技能的本身,这又是直接兴趣。从质变、宏观的角度看,这种转化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孕育和积累,而从量变、微观的角度看,这种转化又时时刻刻在发生,每一次直接兴趣的效果都为间接兴趣的产生增添了有益成分,而间接兴趣的任何收获都是促成直接兴趣的有利因素。

一堂课45分钟,每一分钟教师都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不过有时是直接兴趣,有时是间接兴趣。

一般说来,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或其他操心的问题上,这时需要教师激发学习的直接兴趣,讲个故事、设个悬念、或提个问题。总之,应像于漪老师说的“课的起始阶段不能疲疲沓沓,要如爆竹鸣响,如京剧中的‘亮相’,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然而,由于直接兴趣难以持久,只是短期效果好,所以,当教学进入重点难点问题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这些内容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产生间接兴趣,要靠他们的意志努力去掌握这些内容,但间接兴趣吸引力差,容易疲劳,尤其对中学生来说,间接兴趣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心理学说,中学生课堂听课的有意注意力每隔5—7分钟就会有所松驰),所以,间接兴趣后,教师可适当运用直观材料或趣味性的谈话使之转入直接兴趣,这样,学生的大脑便可松驰下来……下课之前,学生的注意最易涣散,所以,也要激发间接兴趣,复习一下课上的内容或布置一下课后的作业,也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要注意调整好课堂节奏。讲课速度要快慢适度,繁简有致,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安排要富有弹性,有起有伏。电视剧导演爱追求十分钟一个兴奋点,目的在抓住观众。我们一堂课45分钟,大体与一集电视剧的时间相当。我们在设计教案时,也应该有“十分钟一个兴奋点”的意识,这样,才能减轻学生身体的劳累并唤起他们追求新知的喜悦感。

于漪老师说:“上一堂课,就和写一篇文章一样,好课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中有老师的智慧,学生的闪光点,有读写听说的结合,同时课一定要有节奏,要有张有驰,张驰结合,起伏有致,疏密有节,有时训练密度要很大,有时要缓解一点,这是基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青少年的自控力是不可能45分钟始终全神贯注的,老师要意识到这一点,要有节奏的一浪推一浪的组织教学内容。”换句话说,教师应该准确把握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相互转化的规律,二者互相交叉,灵活运用,使一堂课上得生动有趣,有声有色。


(二)“启智”的实施要领

1.谨慎把握启智的时机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人们在理解这一句话时,往往偏于“启发”和“举一反三”。其实,孔子在这里说了两边关系:一是愤、悱、一隅;一是启、发、三隅。如果说孔子特别强调“启发”这一教学原则与方式的话,那么,他对“启发”之前,学生所进入的学习情境和所产生的学习兴趣等相关条件,更是十分重视。“朱注”云:“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必待其如此乃启发之。”“必”一定,非这样做不可;“待”,等待,当然不是盲目被动地等待,而是在创设条件中主动地期盼。这里所说的“启”与“发”和“举一反三”,实际上就是一种点拨。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启智。这里所言的启智的“机”与“时”,是从学生思维律动的情况看的,学生感知教材后,开始进入思维状态,但一时又难以突破思维的临界点,此时正处于胶着状态,教师就要调动各种具体的教学手段进行启发调控,使学生的思维在临界点发生质的飞跃,完成学生对教材从感知到认知,从表象到理性的认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应。如果学生的思维尚未进入临界状态,这时教师的讲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完成了思维的全过程,得到了正确的结论,那么,教师就不必讲授,这就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把握洞悉学生思维的量与质,在学生思维临界状态下适时启发,相机诱导,这是提高现代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从一堂课的全程或一个教学环节来看,学生的思维都会自然出现一个由活跃到受阻、停滞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运用语文教学中多种启发方法精心设置教学中的思维材料、进程和方式,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创设出良好的思维氛围,使学生的心理、情绪在认知需要的发展进程中,形成某种程度的思维亢进和起伏状况,让学生突破思维的临界状态,在豁然开朗的愉悦的情绪中顺利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能信息,全身心地参与语文学习的思维活动,完成思维上的质的突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学生的激奋、趣味及教师设制的悬念都可以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其方法灵活多样。在精心创设的情境下,学生的思维便易被激活,进入亢奋状态,然后顺着其思维走势,达到理想境界。我们常常埋怨学生经启发后仍然无动于衷,其实是学生的思维尚未进入“愤”、“悱”状态,教师启发的“机”与“时”把握得不准而造成的。只有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引领学生的思维进入临界状态,启智方能奏效。

在教学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时,我一开头就借文题抛出两个互有关联的问题:阿长在鲁迅家是个没名没姓的女佣,不同身份的人对她有不同的称呼,鲁迅的祖母叫她“阿长”,鲁迅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实际上就是与母亲平辈的人)叫她“长妈妈”,而“我”平时叫她“阿妈”,只有在憎恶她的时候才叫她“阿长”。其实到写作时,作者对长妈妈已经是满怀敬重和感激了,为什么作者还要选择一个他憎恶时才叫的称呼放在题目中呢?作者在文中写了长妈妈很多事,为什么独独选择一个《山海经》放在文题中呢?

面对这两个问题,我没有急于组织讨论,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的阅读。幼年鲁迅对《山海经》的兴趣源自是远房祖叔对《山海经》的生动介绍,那“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对幼时的鲁迅该有多大的诱惑啊!就在“我”想一睹为快时,祖叔却不知这本书“放在哪里了”,因为祖叔很“疏懒”,“我”又不好意思逼他去找;向别人询问,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想自己用压岁钱去买,书店离家又很远,即使去了,书店又关着门;长妈妈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虽对她说了,但“我”“知道她并非学者”,所以,“我”认为“说了也无益”。可就在“我”几乎完全无望的时候,长妈妈却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一部分的蓄势是非常充足的,这就使得长妈妈《山海经》的到来不同寻常。“我”不仅“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而且要满怀感激地说:“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慨叹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如果说,前面写长妈妈脱裤子挡大炮的“神力”不免含有难以全信的嘲讽之意的话,那么,这里用“确有”来修饰“伟大的神力”就完完全全表达了“我”的感激和佩服之情了。由此可见,《山海经》一事在“我”与长妈妈的交往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彻底颠覆了“我”原先对长妈妈的一切不好的印象,“我”终于由“厌”长妈妈、“烦”长妈妈到“敬”长妈妈。发生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山海经》。分析到此,同学们终于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在众多事件中选择《山海经》与“阿长”一起放在文题中了。

关于阿长的称呼问题的讨论,我又把它放在欣赏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时进行。文章从一开始就表达出作者对长妈妈的厌烦和不满,厌她罗嗦,厌她限制“我”的自由,厌她睡相不好;烦她规矩太多,烦她道理太多。就在读者似乎感到长妈妈一无是处时,作者笔锋一转,详细叙写了两件令他敬重的事。由于前面“抑”得太多了,后面的“扬”就给人以奇峰突起的感觉,人物形象霎时间就高大起来。 “阿长”是作者在憎恶长妈妈时才这样叫的,因此,“阿长”代表的是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所表达的情绪。“山海经”事件是彻底改变“我”对长妈妈看法的重要事件,也正因为有了“山海经”事件,“我”才真正由“厌烦”长妈妈变成了“敬重”长妈妈。因此,“山海经”是敬重长妈妈的代表性事件,“山海经”代表的就是文章后半部分所表达的情绪。品读至此,同学们恍然:本文题目《阿长与山海经》实际上就隐含着作者对“长妈妈”从“厌烦”到“敬重”心路历程。

纵观这个课例,我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愤”、“悱”状态,然后准确把握了启发的“机”与“时”,引领学生的思维进入临界状态,这样的启智当然就特别有效了。


2.精心设计启智的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较难,有些问题涉及面较广,有些问题看似简单却极富内涵,对此类的问题,我们要精心设计提问,善于分层推进,逐步化解难度,让学生渐入佳境。

比如我在教学《想北平》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文题,我围绕文题设计了如下一组问题:(1)从这个题目,你推测老舍的这篇文章至少是在哪一年之前写的?为什么?(1949年以前写的,因为北京在1928——1949年间称为北平)(2)这篇文章老舍是在北平写的吗?为什么?(不在,如在北平就无需用“想”了)(3)那么这篇文章到底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写的呢?(1936年写的。老舍1924年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才南下。由此推断,老舍是在山东写的这篇文章。这时距他离开家乡北平已有12年了,怎能不想家乡呢?)(4)有人觉得题目中的“想”字似乎太朴素了,你能重换一个字或词吗?(在换词比较中体会老舍用词的通俗而又亲切真诚的特点)

一个极普通的文题,一个似乎没有什么深文大义的文题,通过教师的循循诱导,学生了解了北京的历史,了解了作者的游历,了解了本文写作的背景,还了解了作者写作时的心态,抓住了一道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魂。

再如在教《胡同文化》时,为了“方正”一词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1)北京的胡同在建筑方位上有什么特点?( 正——板书:方位 正)(2)胡同方位的这种特点使北京城形成怎样的特点?(方正——出示幻灯片:北京胡同地图)(3)这种“方正”给北京人以什么样的影响?(“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领”或“总括”)这四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对北京胡同的特点以及这种胡同文化给北京人的影响有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3.努力挖掘启智的深度

学生的学习障碍有些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有些却是教师有意设置的。为了挖掘启智的深度,教师不仅要能在有疑处设疑,更要能在无疑处设疑。

譬如在讲《胡同文化》时,我先让学生讨论了这样几个问题:读了这篇散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你觉得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雅俗相间、内蕴丰富)在讲“俗”时,我着重强调其“口语化”和俗语的大量使用,正因为此,文章才带有了浓郁的“胡同味”,这是内容决定了形式。说“内蕴丰富”时,我又让学生补充“虾米皮熬的菜,嘿!”和“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等句省略的内容。(前者可补“那简直可待皇上了”之类,后者可补“你可真能忍啊”之类)

在解决了“俗”的特点后,我又引导学生去关注教材中的“阅读提示”和“练习”都提到的语言的“雅致”问题。我问学生,这篇文章中有哪些句子体现了“雅致”,这些句子有没有毛病呢?对于这样深层次的问题学生并没有思想准备。老师这么一问,他们开始积极思考了。于是他们在文中只找到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十六个可以称得上“雅致”的字,因为只有十六个字,学生认为很难形成特色;接着,我又引导学生用“雅致”的标准来衡量这十六个字,结果发现,它们除了都是四字句外,在内部结构上则显得很混乱,“西风残照”是并列结构;“衰草离披”又成了主谓结构;“满目荒凉”是省略了“所见”的主谓短语;“毫无生气”又成了承前省主语的动宾短语,且“毫无生气”的“毫”与前三个短语的语言风格也不一致。(改“毫”为“了”恐怕会更好些)另外,同学们还认为全篇均为朴实的口语,仅在一处突然插入一段带有文言味道的书面语,反显得不够协调。

再比如在讲《胡同文化》时,我特别引导学生去辨析“文化”这个词的内涵。“文化”这个词现在在各种媒体上频频出现,但“文化”的内涵是随语境的不同而不同。我先让学生从有关工具书中找出有关“文化”的注释,然后让他们在比较中判断“胡同文化”中的“文化”属于何解。

在工具书上“文化”有四解:①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政治文化中心。②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一种人文现象。如:酒文化、市井文化。

③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④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文化知识、文化水平。根据以上四解,“胡同文化”中的“文化”属于第二解。至此,我又进一步告诉学生们,准确地讲,“文化”解释的第②义还不是“胡同文化”这类“文化”的最恰当的解释,这里的“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课文中可以看出,人们的生存状态、思想性格、人际关系、处世哲学、风俗习惯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根据这一类“文化”的特点,我引导学生对其下了这样的定义:在某一地域或某一领域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如“胡同文化”、“酒文化”等。最后,我还告诉同学们,其实有关“文化”定义,至今也没有定论,有人统计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164种之多,现在更是众说纷纭,这个问题有待人们进一步探讨,我也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关注这个问题。

这样的问题设置和讨论很有意义,也很有价值,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智能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


(三)“寻法”的实施要领

1.宏观之法与微观之法相结合

语文学习的方法有宏观和微观之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语文时应该两者兼顾。

所谓的宏观之法就是从大的方面寻找语文学习的规律。譬如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就是从宏观方面而言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拥有深厚的功底特别重要。那么这深厚的功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要从积累中来。尤其是在写作时,更需要一定的材料积累,这样联想才能有着落,才能做到点面结合、内容充实、理论与材料相联系。那么怎样才能有深厚的积累呢?那就要做到四多:多读、多记、多看、多写。

所谓的微观之法是就语文学习的某一个方面而言的,下面我们分别介绍的听课的方法、预习的方法、背诵的方法都属于微观之法。

(1)听课法:

听课的方法一般有:听视并用法、听思并用法、五到(即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听课法、符号助记法、要点听课法、主动参与法、目标听课法、质疑听课法、存疑听课法等。

(2)预习法:

①读:通读全文,包括课文前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注释、课后练习等。②划:划出自己不懂的字词、重点词语。 ③评:在课文的空白处对课文的精彩之处作旁批或评点。④疑:学生在预习时,会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提出不同的观点,那就记下来,带着问题进课堂。

(3)背诵法:

背诵的方法一般有理解记忆法、快速诵读法、提纲挈领法、求同存异法、词语提示法、辞格勾连法(即抓住“排比”、“顶针”的修辞格的特殊性)、趣味背诵法、分层背诵法等。


2.专题讲法与穿插讲法相结合

语文学习的方法有的需要专题讲,如当年话题作文出现时我做过“话题作文的写作”的专题讲座,后来出现了新材料作文,我又做过“新材料作文的写作”的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信息量大,时间集中,宜解决一些重大的课题。一般的学习方法则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着讲,而且应该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讲为主。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活动。要实现学法指导的经常化、具体化,并获得切实的效果,最有效的途径还是如何把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过程能为学生“怎样学习”作导向,真正教会学生学习。

譬如我在讲《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时,就抓住如何把人写活这个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因为该课文所处的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而单元的标题就是“活生生的这一个”。写人就要把人写活了,写人就要写出人的个性也正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于是我问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怎样写才能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呢?经过学生深入的讨论,教师总结出了把人写活的三种方法:①善抓富有个性化的特征,②善抓富有个性化的细节,③善抓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如果我们每堂课都能抓住一个点,找到一点规律,学生会得益终身的。


3.教师授法与学生找法相结合

就教学过程而言,教与学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我国古代教育名篇《学记》中就有“教学半”的说法。 吕淑湘先生则更是言简意赅:“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教与学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两者在逻辑上是可以分开来研究的,但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就一般而言,好的学法是以好的教法为前提而获得的,好的教法又是保证好的学法的运用而选定的,教法与学法必须协调同步。 而语文学法指导,则是探索教法与学法融合规律,解决教法与学法怎样组合、渗透更科学的问题,它的基本思 路就是:实现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好比指导学生去掰一个壳子,既要讲清掰开壳子的目的、知识、方法,又要重视学生在得到知识与方法后更想掰开壳子摸到核心的心理,从而使教法与学法得到有机组合。

因此,在语文学法指导上,教师要勤于总结,及时将自己总结的规律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去寻找适当的方法。我就曾经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优秀作文的基础上总结话题作文或新材料作文的拟题法,作文开头法,作文结尾法等等。

下面介绍的几种有特色的拟题法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来。

①借用法。即借用古诗词、歌词、影视剧名、名著篇名等等,如《众里寻它千百度》、《不畏浮云遮望眼》、《感时花溅泪》、《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还有直接以篇名、剧名为题的,如《爱莲说》、《孔雀东南飞》、《大雪无痕》、《傲慢与偏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等。

②改造法。即将现成的诗句、俗语、影视剧名作适当的改造,如《清泉流石上》(由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改造而来)、《情不误人人自误》(由俗语“酒不醉人人自醉”改造而来)、《怎一个“情”了得》(这改造自李清照的“怎一个愁字了得”)、《那草、那木、那人》(由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改造而来)。

③比喻法。即用比喻修辞格拟题,如《根》、《诚信是金》、《给生命一根拐杖》、《眼睛上的窗帘》、《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没有翅膀的飞翔》等都不约而同地用了比喻拟题法。

④算题法。即用算术题的方式拟题,如《10—1=?》(这是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所拟的文题)、《7—1=0》(这是以“诚信”为话题所拟的文题)、《诚实 信用=财富》(这也是以“诚信”为话题所拟的文题)

⑤联系法。如《感性••理性•认知》、《挫折••痛苦•人生》、《诗人••明月••黄花》、《灵动与沉稳》《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等等。

⑥亮旨法。即文题就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或中心。如《有用者,即是“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等等。


四、“激趣·启智·寻法”教学追求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正如我在第一部分背景阐述中所描述的那样,每当我接一个新班时,班上真正喜欢语文的学生寥寥无几,但当我在语文课中采用了“激趣·启智·寻法”的模式进行教学后,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2006年我申报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时,召开了我所在的班级学生的座谈会,下面摘录的就是我的部分学生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王老师的课很有特色,他留给我们自己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很大,而且王老师的课不直板,总是充满笑声;

——身临王老师的课堂,你会真切而深刻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他所传授的,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多彩的世界;

——王老师的语文课总是轻松、活泼的,在他的课上,没有拘束,我可以放飞我的思想。我总期待语文课,因为他的课堂很精彩;

——王老师的语文课生动活泼,在他的课上常常觉得一堂课只有1分钟;

——王老师上课让人感觉很亲切,有种朋友之间聊天的感觉。王老师很能启发学生,学生的自主性很强。

学生的这些发言除了过分地褒扬了我的课堂教学外,也流露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2.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高效的课堂教学有些什么特征呢?

  (1)课堂是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的场所。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2)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场所。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3)课堂还是培养学生灵性的场所。高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高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它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我的“激趣·启智·寻法”的教学追求正体现了高效课堂的这些特点,学生是在用整个生命学习他所热爱的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在努力开发学生智能,与此同时,教师还注意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而又自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突出。我从教三十多年,无论是教初中,还是教高中,也无论是从起始年级送班,还是中途接班(即使在接班时该班语文平均成绩处于年级下游),到了中考或者到了高考,我所教的班级的优分率和平均分都是名列前茅的。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有不少老师教学的功利色彩很浓,凡是高考不考的一律不教不学。而我每接一个班总是明确告诉我的学生,我的语文教学不仅要顾及你们的高考,而且要顾及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因此,我一直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素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是一个核心概念,先后在不同位置六次提到这个概念。《语文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北大醉侠”孔庆东教授曾说:“语文学好了,干什么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语文学不好,干什么都愚昧弱智。你看我们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学‘语文’吗?学完了就什么都能干,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经济,堂堂五千年中华文明不都建立在‘语文’上吗?一切其他学科,不都是用语文表达出来的吗?离开语文,就如同虎毛离开虎皮,一风吹散,啥价值也没有。”孔教授在这里所说的什么都能做的人就是语文素养很高的人。

王老师谈教学小学语文自学(我的语文教学追求)(3)

我的“激趣·启智·寻法”的教学追求就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同时又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真正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让我值得欣慰的是,我的有些20多年前的学生提到我的语文教学仍然赞不绝口,他们总是兴奋地告诉我,是语文给他们的人生插上了翅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