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什么时候学(1月13日细思极恐当年汉语拼音方案差点儿就选了俄文字母)
汉语拼音什么时候学(1月13日细思极恐当年汉语拼音方案差点儿就选了俄文字母)今天的节目时长大概27分钟,适合上学路上或临睡前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收听。
1月13日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诞辰。
他活了112岁。
汉语最早的注音方式是直音和反切,后来发展为民族化的偏旁部首注音符号和拉丁化的拼音两种方案。建国后讨论拼音字母时差点选用了斯拉夫字母也就是俄文。
本期扮演中,丁主播出演周有光。
今天的节目时长大概27分钟,适合上学路上或临睡前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收听。
拼音之父周有光
1月13日是拼音之父周有光诞辰。
1906年的今天,周永光出生。这位语言学家活了112岁,由于他对汉语拼音方案的贡献,人们也把他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手书
汉语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都有各自的读音、字形。古代四大文明,古中国、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都是象形文字。但除了汉字保留至今,其他几种象形文字都被腓尼基文字发展成的拼音文字替代。拼音文字的特点是字母少,而且就算完全不明白词的意思,也可以拼出读音并进行交流。这样,拼音文字便更利于学习。
腓尼基字母与希腊字母
古时的中国人也意识到汉字不便学习和读音不便统一的问题,于是发展出直音和反切这样的注音方法。不过这两种注音方法都是用汉字来标注汉字读音,仍然不够方便。
《尔雅直音》
到了17世纪,西方传教士将拉丁文的拼音方法带到了中国。1605年利玛窦撰写《西字奇迹》便使用罗马字母来标注汉字。
利玛窦《西字奇迹》
而到了清末,知识分子追求知识强国,认为西方列国强大是由于有罗马切音字,利于学习和明理,便由梁启超等人掀起切音字运动。其中卢赣章的《一目了然初阶》是中国第一套完整的拼音解决方案。而王照从日本假名借鉴而来的《官话合声字母》,使用汉字偏旁部首作为注音符号,则是推广力度更大也流传更广的一套方案,北洋政府后来据此统一了拼音方案,并在小学中推广。如今我国台湾地区,仍然在使用这样的拼音方案。
台湾拼音键盘
另外,20世纪30年代,为了向苏联的10万华工培训知识,瞿秋白以拉丁字母创建了一套拼音方案。到新中国建国以后,成立了全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中拼音改革方案便邀请了周有光来担任专家。委员会通过讨论,决定在民族化的拼音方案也就是之前汉字偏旁和拉丁化的拼音方案之间,还是选择后者。当时也有建议使用苏联的斯拉夫字母,但陈毅主张要面向东南亚对外交流,所以仍然决定使用拉丁字母。这也便是我们如今使用的abcd。
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在当年是为了更好的推广汉语、普及知识。而如今,拼音与英语的对应,使得汉字与计算机语言之间有了更通畅的对接。
学习拼音宣传画
本期的角色大扮演中,丁主播出演周有光。老人家告诉我们,要是没有拼音可就乱了。
关于聊百
聊个百科是丁丁和丁爸父子俩的百科类音频聊天节目。
丁丁,10后小男生,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最爱看各种百科全书。
丁爸,70后理工男,兼有一颗文青的心,解得了方程、写得了文章。
好奇的丁丁和同样好奇的丁爸,喜欢用好玩的语言,各自的视角,聊我们这个世界的过去、当下和未来。有一天,父子俩开始把聊天录成音频。
每一次聊天就是一次知识探险,也是一场重新学习。丁丁开始谈论黑洞里的高维空间、感叹莫扎特与萨列里的相爱相杀……丁爸也开始啃原著的《相对论》、恶补基本的乐理知识……
如今,父子俩已经聊了一年365期专聊历史的《聊个今天》,还有专聊名画名作的《聊个艺术》、古诗典故的《背个古诗》,以及丁丁周游世界的游记,等等等等……
这个世界值得我们好好关心,值得我们好好聊聊,也值得你好好听听。
如何收听1年365天的聊个今天?
关注“聊个百科”公众号,进入菜单,选择“聊个今天”,分月份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