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默写并翻译(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8)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默写并翻译(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8)创作背景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非常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小诗。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默写并翻译(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8)(1)

赏析

这首诗写暮春景物,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第一、二句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ニ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在诗人平静的心田荡起一层涟漪。

第三、四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句用“无人”说明渡口的“野”。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非常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小诗。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