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是现代童话创作的重要奠基人。主要作品: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三、作者简介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二、教材解读本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仔细观察植物的方法,并能够运 用学到的观察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 的能力;二是配合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 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这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首先介绍爬山虎生长 的地方;其次介绍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最后重点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教学不 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 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课文先讲

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

1.会认“均、柄”等5个生字,会写“操、占”等13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二、教材解读

本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仔细观察植物的方法,并能够运 用学到的观察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 的能力;二是配合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 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这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首先介绍爬山虎生长 的地方;其次介绍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最后重点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教学不 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 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课文先讲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然后介绍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最后介绍爬 山虎脚的特点。课文的重点是讲爬山虎脚的特点。文中用三个自然段讲了三层 意思:先讲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再讲它怎样在墙上爬,最后讲它必须“触着 墙”才能生存。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是现代童话创作的重要奠基人。主要作品: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

四、我会写组词

虎:hǔ(老虎、虎口、壁虎)

操:cāo(操心、操办、操劳)

占:zhàn(占领、占有、攻占)

嫩:nèn(嫩绿、嫩草、娇嫩)

顺:shùn(顺风、顺水、通顺)

均:jūn(均匀、均衡、平均)

叠:dié(重叠、叠加、叠印)

隙:xì(缝隙、空隙、乘隙)

茎:jīng(茎叶、细茎、花茎)

柄:bǐng(叶柄、话柄、刀柄)

萎:wěi(萎谢、萎靡、枯萎)

瞧:qiáo(细瞧、小瞧、瞧不起)

固:gù(固定、固然、固执)

五、我会认组词

蜗:wō(蜗牛、蜗居、蜗角之争)曲:qū(弯曲、曲线、曲折)

六、多音字

曲:qū (弯曲)qǔ (歌曲)重:chóng(重叠)zhòng(重要)

七、近义词

房顶──屋顶 舒服──舒适 均匀──匀称拂过──擦过 漾起──荡起 触角──触须  痕迹──印痕 牢固──结实 休想──别想  新鲜──鲜嫩 粘──贴 萎──枯引人注意──引人注目

八、反义词

新鲜──陈旧 舒服──难受 弯曲──笔直牢固──松散 细小──粗壮 牢固──薄弱

九、理解词语

均匀:分布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如:雨量均匀。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嫩茎:初生而柔弱的茎。拂过:本课指风轻轻吹过爬山虎的叶子。痕迹:事物留下的印痕。本课指没有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不几天连一点印痕都没有了。休想:别想;不要妄想。漾起波纹:原指水面微微动荡,本文指爬山虎的叶子被风一吹,象波浪一样上下起伏。蛟龙:古代传说中指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牢固:结实;坚固。

十、句子解析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铺”在这里读 pū。这两句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先概括地写出叶子绿得新鲜,看着舒服。令人惊叹的却是叶子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叶尖一顺儿朝下”,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就好像是哪位高明的画家创作的一幅图画。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叶柄”是连接叶片和茎的部分。作者用这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中间的长句子是对第一句的补充,更具体地说明脚是长在茎与叶柄相连之处,而且是从叶柄的反面伸出来的,它由六七根枝状细丝组成。作者又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写得非常逼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外形特点。

十一、问题归纳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墙。

2.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3.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不只写脚,而要先写叶子呢?原因有两个:一是爬山虎的叶子靠脚才能够爬满墙,这满墙的叶子,正是脚的功劳,进一步突出了脚的作用之大;二是我们通常先看到的是爬山虎的叶子,仔细观察才能看清爬山虎的脚,所以先写了叶子。

4.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是怎样变化的?“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巴住墙就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细丝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它在墙上才贴得很紧。

十二、课文分段

第一段(1):家里和学校都有爬山虎,引起作者的观察兴致,引出下文。 第二段(2):主要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段(3-5)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时怎样一步步向上爬的。

十三、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十四、教材课后习题

1.从作者对爬山虎叶子的描写、对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的描述及对爬山虎爬墙过程的详细描写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茎上伸出的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3.(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2)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十五、小练笔

请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的方法,抓住牵牛花的生长特点写一写。牵牛花有着一根根青绿色的茎。那茎犹如一条条穿着绿装的手臂,绿得像碧玉、像翡翠。它们伸展到旁边的树上,把树缠了一圈又一圈,好看极了。茎上又伸展出一片片叶子,叶子绿极了,让人看着很舒服,绿叶如春,一副生机盎然的样子;叶子的柄是红色的,这把牵牛花的绿点缀得更加耀眼夺目了……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1)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2)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3)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4)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5)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6)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7)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8)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9)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10)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11)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12)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13)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14)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15)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16)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17)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18)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19)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20)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21)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22)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23)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24)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25)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26)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27)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28)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29)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30)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31)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32)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33)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34)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35)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36)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37)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38)

同步练习1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39)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40)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41)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42)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43)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44)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45)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46)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47)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48)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49)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50)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51)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52)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53)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54)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55)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56)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57)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58)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59)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60)

同步练习2

一、看拼音,写词语。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图文讲解)(61)

二、比一比,组词语。

站( ) 嫩( ) 瞧( )

贴( ) 漱( ) 焦(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坚固,结合紧密 不容易破坏。( )

2.舒适。 ( )

3.极其认真、仔细地看。 ( )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1.从文中抄写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一句含有颜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整体梳理。

学校有____ ,“我”家也有____ 。作者介绍爬山虎的叶子是抓住叶子变化的特点来讲的。从形状看,叶子由____到____;从颜色看,是由____到______。

六、重点段落品析。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从语段中给下面的词语找出反义词。

爬山虎的脚像___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说说爬山虎是如何爬的?

七、请你观察身边的植物,说说它们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操场 枯萎 叶柄 瞧见

二、站着 粘贴 嫩绿 洗漱 瞧见 焦急

三、牢固 舒服 观察

四、1.嫩绿 嫩红 灰色 2.红色的玫瑰花香味四溢。

五、爬山虎;爬山虎;小;大;嫩红;嫩绿

六、1.蜗牛的触角;蛟龙的爪子

2.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3.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