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语文教学怎样正确解读文本(语文学科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怎样正确解读文本(语文学科文本解读)3.解读背景读出一个主题,就是读出一个基调——课堂的基调。也就是说课文的主题,决定了你这节课的基调。例如《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它就是在讲述中国民间最最普通的艺人,她的平凡的生活,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但对姥姥来说却是信手拈来的剪纸,与小孙子之间平实的情感。姥姥是千千万万民间艺人中的一个,拥有民间技艺却朴实、平凡、与人为善。所以,课堂的基调就是要传递这种朴实、平凡。课堂的基调就应该是娓娓道来,轻松自在,朴实无华,应该如三月的和风,暖洋洋的轻拂面颊,如四月里的小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再如《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要给学生传递出一个残疾的刘老师的坚忍不拔,对生活的热爱,自强不息的精神,乐观豁达的态度以及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课文就是在探讨人生,就是要让学生从刘老师身上感受到这些人生哲理。这样的课就应该是感情激越的,饱满的,甚至是有一点壮烈的,就是要像狂风暴雨般的猛烈。再如《三亚落日》,这是写景

语文教学怎样正确解读文本(语文学科文本解读)(1)

我们老师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文本解读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是解读怎么教的问题。如果连教什么都没弄清楚,又怎么能设计好自己的教学呢?进入课堂又怎么能教得好呢?所以,我认为一切教学活动应以文本解读为基础,深入地解读文本至关重要。

二、解读什么?

拿到一篇课文,解读什么呢?多元化文本解读要求我们要把解读文本的视野放宽,以文本为核心,发散开去:读内容、读主题、读背景、读作者、读表达、读标点、读语言、读情感、读学生、读自己……根据解读个体的不同,解读的视角也会有所延伸。

三、怎么解读?

1.解读内容

解读内容就是解读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以老师现有的知识结构,文本只要读上一遍,就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应该简洁概括的,但在解读内容时,应尽量做到细化。例如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课文主要讲了刘老师上课讲课与课下放风筝的情景。第一步细化:刘老师上课具体讲了什么——笑谈腿疾和上课板书这两件事;课下放风筝具体讲了什么——放风筝和追风筝。第二步细化:笑谈腿疾这件事具体讲什么——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上课板书这件事具体讲什么——为了写几个板书而旋转;放风筝具体讲什么——风筝放上蓝天的快乐;追风筝具体讲什么——追逐线拐的自信。第三步细化: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件事?这三件事有没有什么联系?可不可以给这三件事起个小标题?第四步细化:这三件事一一对应人物怎样的品质?笑谈腿疾对应的是什么——乐观豁达;上课板书的是什么——自强不息;放飞风筝对应的是什么——热爱生活。第五步细化:这三件事是文中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非重点内容?第六步细化:这些非重点内容与重点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什么?非重点内容是第一课时讲掉,还是杂糅到第二课时一起讲,让课堂保持一种完整的形式。第七步细化:课文讲的这些内容能否用一条线进行有机的整合?如果能,用一条怎样的线进行整合?或者是明线暗线兼济。解读主要内容,就是尽量做到从总领到分述再到总领。第一个“总领”,指内容上的高度概括,第二个“总领”,指整篇课文的内容能否找到一条或至多明暗两条线索把文章拎起来。

2.解读主题

读出一个主题,就是读出一个基调——课堂的基调。也就是说课文的主题,决定了你这节课的基调。例如《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它就是在讲述中国民间最最普通的艺人,她的平凡的生活,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但对姥姥来说却是信手拈来的剪纸,与小孙子之间平实的情感。姥姥是千千万万民间艺人中的一个,拥有民间技艺却朴实、平凡、与人为善。所以,课堂的基调就是要传递这种朴实、平凡。课堂的基调就应该是娓娓道来,轻松自在,朴实无华,应该如三月的和风,暖洋洋的轻拂面颊,如四月里的小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再如《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要给学生传递出一个残疾的刘老师的坚忍不拔,对生活的热爱,自强不息的精神,乐观豁达的态度以及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课文就是在探讨人生,就是要让学生从刘老师身上感受到这些人生哲理。这样的课就应该是感情激越的,饱满的,甚至是有一点壮烈的,就是要像狂风暴雨般的猛烈。再如《三亚落日》,这是写景的散文,字里行间都充斥着生动华丽的语言对景色的描写,这种情感是愉悦的,是一种欣赏,是一种身心尽润的痛快!其实,课文的基调也就是课堂的基调。解读主题,就是解读出一个基调。

3.解读背景

背景有时代背景,有地域背景,有情境背景,有历史背景等等,解读背景就是要解读文本立根的原因。这些背景与文本是有联系的,也许,在课堂中不一定要讲,但却应该渗透在执教者的思想里。如《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就是有一个大的地域背景,文中的姥姥和学生接触到的自己身边的老人是不同的。姥姥生活在北方的农村,这是地域的不同,也是文本立根的地域背景。这一点在文中并没有凸显,只有第一句话在暗示:“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好,上课的时候我们不会去讲大平原,也不会去分析这个小屯在哪里,但是文本立根的这个地域背景要始终渗透在执教者的思想里。要让学生感受到姥姥是生活在北方农村这样的特定环境里。有老师就会问了,你又不讲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语言啊,一种表现人物身份及特性的最好方法就是语言。在课堂上大量的使用儿化音,来表现姥姥生活的大背景。再如《理想的风筝》这一课它是有一个时间和情境背景的,文中两次写到春天,写到在春天里放风筝。既然文中出现两次,足见作者在文笔上对它的重视。那么,春天和风筝与刘老师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一到春天,一看到春天里的风筝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刘老师呢?因为春天是充满生机的,是蓬勃向上的,风筝象征着展翅高飞,象征自由翱翔,风筝冲向天空就像是人向往自由。而刘老师的身上就是具备了春天和风筝的所有特性:充满生命力,对生活无限的向往与追求。这也是作者为什么一到春天就想起刘老师的原因,这实际上也是睹物思人的写作方法。这样一个时间和情境的背景在课文中是相当重要的。这么重要的一个环节上课是一定要讲的。

4.解读作者

只要是这篇文章在选用时标明了作者,我想,任何一个执教者都会关注到作者,或者说都不会忽视作者的存在。那么解读作者应该读什么呢?

读作者的名言:《理想的风筝》的作者苏叔阳曾说过:“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这是苏叔阳对待生命的态度,实际上这篇课文不就是苏叔阳借回忆刘老师来表明自己的人生观吗?所以,在课堂上我出示了这句话。

读作者的作品:《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叶圣陶老先生,《给家乡孩子一封信》的作者巴金先生,《夹竹桃》的作者季羡林老先生,虽然小学生读这些大家的大作的确有点难度,但是老师最起码可以介绍几部代表作及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吧。不能课文学完之后,叶圣陶谁啊,巴金谁啊,季羡林谁啊,写过什么,同时期有哪些作家,学生都不知道,我始终认为小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脱节,名家的作品选用太少就是原因之一,郭沫若的《白鹭》多美啊,还被抽到初中去了。一到初中,鲁迅、朱自清、冰心等等这些大家的作品不胜枚举。所以,在小学,偶尔遇到的几个大家都应该解读个通透。

读作者的经历:《灰椋鸟》的作者徐秀娟,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她被誉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为了救丹顶鹤而牺牲了生命。一个用生命挽救生命的故事,在《灰椋鸟》这篇课文里又怎么能不传递给学生呢?《理想的风筝》作者苏叔阳的经历也不寻常,既是肾癌又是肺癌,做了两次手术,仍然笔耕不辍。显然他的经历与他笔下的刘老师有相似之处,那他借刘老师身上的精神品质来折射他自己的内心,老师又怎能看不到呢,看到又怎能讲不到呢?《夹竹桃》的作者季羡林一生经历传奇,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其颁奖辞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季羡林笔下的夹竹桃是他的最爱,爱它的韧性,一年三季花开不败的韧性,无论季节更替,气候变化,始终迎风吐艳的韧性。这种韧性不就是季羡林自己一生的写照吗?

读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写作的原因,因何而写。其实,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是要揣摩作者的内心。这种内心不一定都是情感,都是感悟人生的。如果作者的意图是告知,那么多数情况下他会在文中进行解说,读者所获取的会是事实与知识。多会采用说明文,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如果作者的意图是为了说服,那么他们会尽力让你信服某事或影响你的思维,为此作者必定要陈述某个观点,多会采用议论文,如《学会合作》;如果作者的意图是愉悦读者,那么他们会尽力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激发读者的想像力,作者通常会借助细节的描写,来刺激读者的感官反应。如《姥姥的剪纸》;如果作者的意图是描写,那么在行文中他们会用手中的笔重新描绘场景和经历,多采用的是记叙文。不同的写作意图,不一样的文体,不一样的语言表述,不一样的解读视角。

读作者的心境:言由心生,我总认为语言是有情绪的,透过语言,可以读出作者的心境,作者的情绪。孙有田《月光启蒙》是在看到他的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后的心境;叶圣陶《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在游览过双龙洞之后愉悦的心境。拿《江雪》来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么冷的天,老翁为什么在那里钓鱼?柳宗元写这首诗的心境怎样呢?当然,这些并非要你上课讲解给学生,更多的是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

读作者的原创:凡是在选文中是节选的,我都会去看原创,尽量丰富文本。如大家熟悉的《三打白骨精》,就和原著有区别,《姥姥的剪纸》与原创也不相同,在教学时,我会把文本和原创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在求同存异中分析问题。

根据文本的不同,根据作者的具体情况,解读出由作者本人辐射出的与文本相关联的一切信息,让课堂更厚重。作品毕竟不等同于作者自己的经历,但是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对于我们解读文本肯定是有帮助的。

5.解读表达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一提法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的第5条提出。那你们知道7——9年级对表达又提出怎样的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老师们,在小学文本中出现的一些表达方法不传递给学生,换言之,学生不能“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到了初中,你又让他如何去谈心得,更别提看法和疑问了。因此,执教高年段的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时能不用心读读表达吗?老师们,针对不同课文中不同的表达方法在教学应该有所渗透。表达方法其实就是写法,它与表达方式不同。表达方式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小学一般叙述、描写居多。而课标所指的表达方法就是指写法。也就是说作者是怎么写的,范围很广。如列举典型事例、夹叙夹议、睹物思人、过度照应、首尾呼应、侧面烘托,以及如何描写、说明,如何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等都归为表达方法。如今的阅读课上,我们大多重视文章内容的分析,忽视了“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文中那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写,精彩的开头、独特的结构等等不引导学生去揣摩,去领会,这样的语文课似乎少了些语文味。我们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没话可写;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会写,不知如何开头,如何安排材料,如何过渡照应等等,其实责任在我们语文,我们在教课文时,忽视了文章表达方法的领会。那一篇篇课文就是学生作文的范文,我们应很好的利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阅读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领会以下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

如何开头结尾。大部分学生作文不会开头,常常为写一个开头而绞尽脑汁,花费时间;有些学生则不会结尾,出现“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课文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开头结尾之法。写人的文章是如何开头结尾的;写事的文章是如何开头结尾的;写景的文章是如何开头结尾等等。

如何描写、说明。A、支队长一声令下:“上!”(《大江保卫战》)B、支队长一声令下:“同志们,快上啊!”通过添词后与原句比较,让学生深切地感悟出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和刻不容缓,添加任何话都是多余的。又如《埃及的金字塔》通过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说明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这些说明方法应引导学生体会,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把事物的某一特点介绍清楚。

如何组织材料,安排结构。有些课文的写作顺序,文章结构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如《烟台的海》,课文结构是先总起,再分述,最后总结。在分述时又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如《游金华双龙洞》,按游览顺序,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我在教完课文后,常让学生列出课文的写作提纲,经常这样做,学生作文时就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胡子眉毛一把抓了,写的作文也会有条有理。

学习过渡照应。如《夹竹桃》“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这就是一个过渡。教学的时候不是告之学生这句是个过渡句就可以的,而是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写的好处以及在作文中如何运用过渡照应,这样做才是“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当然并不是每一课都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领悟,而要抓住课文最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去领会。例如《理想的风筝》最大的特色就是列举典型事例与夹叙夹议,虽然不讲什么是夹叙夹议,但要让学生知道文中有对事件的叙述,叙述完还有作者内心的感受。这其实就是在讲夹叙夹议。我想只有长此以往,做个有心人,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语文课才会有浓浓的语文味。解读文本才能更有深度,更有广度。

6.解读语言,解读情感。

笔者把语言和情感放到一起说,因为语言和情感是一体的,很难割裂开来。语言是组成文本的基础,解读文本当然要读语言,不仅要读,而且要细读,读细。要带着学生品词析句,斟词酌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入乎其内,体会情感,以第二作者的身份走进原作者,走进作者的情感,走进文本的情感,走进文字的背后。

抓住细节描写解读语言。抓住细节去解读语言,你解读的越细,课堂上你的驾驭能力就越强,学生接受就越透彻。例如《姥姥的剪纸》中的“神”“拴”“缠”这三个字,这个“神”字你品出的是什么?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出神入化,“神”是乡亲们对姥姥的最高评价。再者,如果只是技艺高超,人品却很差,乡亲们还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吗?“神”字又折射出姥姥怎样的为人。再说“拴”,剪纸能拴住人吗?不能!那“拴”这个字背后肯定有东西可挖。再如《理想的风筝》,“刘老师漾出的甜蜜的笑”这个“漾”字,“漾”是什么意思?“漾”出的是什么?这种快乐为什么会“漾”出来?这快乐又源于什么?我想,这一系列的思考,不就是你对文本语言的解读吗?扣住这些细节,解读语言。再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文本是写聂将军,那我的主旨就是如何凸显聂将军这个人物。解读文本,发现文本有很多细节描写能够凸显聂将军的至仁人至义。例如:悉心——给孩子找奶吃,细心——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爱心——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耐心——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难舍之心——临行前照相,充满父爱的心——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抓住这些语言上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品质,并能分门别类,体现出层次感。这样解读,人物会比较饱满,给人一种立体感。再次解读文本语言时,又发现,其实这所有的细心、悉心、爱心、耐心、难舍之心都源于聂将军的至仁至义。“至仁至义”是文中的词,是对聂将军的高度概括。最后我把所有的心归结为“至仁至义”,转了一圈又回归文本,又回到训练点上。老师就是要设计训练点,以点带面,丝丝入扣。以训练点发散开去,千回百转之后再回到训练点上。让训练点成为你课堂的精彩点,一步步地把课推向高潮,形成波澜壮阔之势。这训练点实际上就是你解读文本时,对语言解读的积淀。

解读语言,探寻意蕴。在解读时要发现语言背后更广阔的空间,更深地意蕴,对文本原有的语言文字做出更深厚的补白。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聂将军这么对日本孩子,那日本人又怎么对待我们的呢?上网查找日本人残害中国儿童的事例后,发现他们的行径真是令人发指。那又如何表现呢?只是语言叙述吗?感觉不强烈,一番思考后,发现用一组组数字说话更能凸显日本军人的行径。于是找到四个事件,每个事件只用一句话来叙述,但每个事件里都有数字做强烈的渲染,数字也是语言啊。这就是文本之外的内容,解读语言,也要探寻文本之外的意蕴。

解读语言,挖掘情感。语言背后是有情感的,解读语言,更要看到语言背后的情感。《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中聂将军对日本官兵这样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这段语言,解读出更多的是作为中国军队的将领的不卑不亢,对战争的强烈反对及对和平的追求。尤其是对“我八路军”中的“我”字的解读,去掉这个字文意也通,可是能去吗?那这一个“我”字里面包含了什么?如果说前文看到的聂将军就像是一个仁慈的父亲,但这个“我”字,确立了他作为八路军将领的立场,解读一个父亲,和解读一位八路军将领的内心是绝对不同的。而这问题的关键就是你的眼里看没看到“我”字。有没有看到“为中华民族”,有没有看到“奋斗到底”这些语言。另外,《将相和》中的廉将军曾对蔺相如不满,说过:“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这个“我”字含义相同吗?毛泽东说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家将军。”这个“我”字里又饱含了怎样的情感呢?透过语言,看到情感;透过情感,看到心灵。再如对下面两句话的解读,也是透过语言看情感。“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几天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两个日本孤女来得是“惊恐”,几天后变“亲热”。一前一后,一“惊恐”一“亲热”。看起来是两个词,其实是两种情感,解读这两个词,不就是解读出了这两个词背后的情感吗?

解读语言,理解文意。端午节读屈原,读到这样一句话,是郭沫若评屈原的死,说“屈原是在自己美好的理想和不能实现理想的现实之中被撕碎的”。郭沫若先生语言是多么精辟啊,屈原是理想主义者,但现实却无法实现理想,而他又偏偏不为世俗所撼动,坚持理想,最终只有被“撕碎”。我想,再也找不到比“美好的理想和不能实现理想的现实”更准确的说法了,再也找不到比“撕碎”更贴切的词了。当然,如果作为课堂教学的话,这还不够,我们还要传递给学生一种心境,要传递给学生表达这种心境的语言。我们是不是也有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呢?我们在表述时可不可以也这么说:“自己的心在美好的理想和不能实现理想的现实之中被——不要“撕碎”了,至少心还没碎,换成“撕扯”或其他的词,可以吗?”你看,这样一解读,文本的文有了,即语言有了;道有了,即内容有了;质有了,即表达有了。

解读语言,感受意境。为了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 我常常会带着学生读诗,读名著,读新闻,读名家,读报纸等等。一个孩子语文素养的培养绝对不只是语文课或是语文书,只要时机允许的,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能接受的,作为教师什么都可以讲,什么都可以带着学生读。今年读什么呢?读歌词,读周杰伦御用写词者方文山的歌词。如果老师还算比较时尚的话,对周杰伦、方文山一定不会陌生,那对方文山作词的《东风破》《发如雪》《菊花台》也一定不会陌生,应该说是《东风破》开创了中国复古风,充满了古典诗词美及浪漫唯美的意境,到了《青花瓷》真是已经到了巅峰状态。在班级,我做了一个统计,我班有56位学生,不会唱《青花瓷》的只有两位女生。不要以为这两位女生是顶尖的学习高手,错!好孩子全会唱!

青花瓷

词/方文山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我抓住关键句,全词的点睛之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天青过雨”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世极少,也是最美丽的颜色。这种釉色必须在烟雨天才能烧出来,所以说,烟雨天是出现天青色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天青色等烟雨”不但诗话了语言,而且串联“而我在等你”,彰显出伊人于“我”而言多么的可贵,阴郁的天空和我一样在等你啊。“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我用手去捧水中的月色,却只是让碎了的倒影随涟漪一起晕散开去,就如“你”和“我”的结局。姑且不看这首词有不少处专业错误,反正我们也不是古物鉴赏专家,就单从这语言出发,带着学生感悟语言,感受意境真是美不胜收啊。。这样的诗句,这样的意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其他孩子怎么说的,在这儿我不一一读了,只有一个叫谭震的男孩子,我把他的语言又精简了一下:“我仿佛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守着一屋子的青花瓷,手中拿着一个年轻女子的画像,满含忧郁的眼神里充满了思念。屋外正下着蒙蒙细雨。”我对他的评价是:“做了十一年的语文老师,我自叹不如,你不仅让我看到了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更让我看到了你诗情画意的内心。”老师们,不要惊讶,不要怀疑,只要你打开了语言这扇窗,你永远都猜不透当你开启这扇窗时会看到怎样的风景。我们从来都不缺好孩子,不缺会把语言运用的这么好的孩子,缺少的是给孩子打开语言这扇窗的人。

7.读学生,读自己。

读学生,读自己也应该归为解读文本的范畴。对于作者而言,老师是第二作者,那学生也应该是第二作者。那么解读学生的内心,对你的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以前上课,包括公开课,我很少揣摩学生的答案,只是会做点手脚,课前问问学生他大概会怎么回答,可学生有时课前跟你是这么说的,可公开课时,他往往就不这么说,老师呢,就拼命的牵,想牵到自己准备的那条线上去,所以就会让听课老师觉得你的课牵引的痕迹太重。现在,在课前尤其是公开课,解读学生的内心是很深入的。举个例子,就以《理想的风筝》为例。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你亲眼目睹刘老师的千回百转,你想对他说什么?预设1.刘老师,你真了不起!我要像你学习!评价:相信你会成为像刘老师一样坚强的人。预设2.刘老师,您的……让我钦佩!评价:这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吗?是!原生态就是这么充满魅力!预设3.刘老师,您的自强不息,您的坚强,您的……让我……(总之,说的很好)评价:你说的这么精彩,让老师如何去找更精彩的语言跟进你啊!预设4.刘老师,你多不容易啊!评价:是啊,真心不需要华丽的语言。预设5.有意找个坐在后排的举手的学生。评价:虽然你坐在教室离老师最遥远的地方,但此时此刻,却让我产生了近在咫尺的感觉。等等。最笨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充分预设,解读透学生的内心。一节课中,凡是有可能形成精彩的生成这样的问题,都会预设很多。

再说说读自己,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这个文本搁在我面前,我就什么感觉都找不到?那些专家名师怎么就解读的那么到位?”到底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其实,解读文本读的不是那个文本,而是你自己。心中有的,眼中才有;心中没有的,眼中始终没有。所以,作为一个老师,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不断地积淀自己的生活体验。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文本。你这个文本越丰满越深刻,你去读教学文本的时候,你才会读得越丰满越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是你自己美丽的倒影。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兴趣爱好,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精神生活。从读书中得到乐趣。读书的过程,包括我们读教学文本,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要站在文学鉴赏的高度,这样你的工作才会变得有滋有味,从读教学文本中感受到语文教师的乐趣。还有一点,就是读书要广博,不能只读第一类书,就是教学业务类的书。还要读第二类书——文学书,第三类书——大文化书。尤其是第三类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要旁观涉猎,要成为一个“杂家”。这样你的知识结构才能完善。我想:自己有了功底之后,解读文本就不难了。老师是有三个层面的:文化底蕴层面,教学理论层面,实际操作层面。让自己的文化底蕴更厚重,让自己的教学理论更广博,再加上深刻的文本解读与精当的教学设计,老师的实际教学就一定能有质的飞跃。

以上是笔者关于解读文本的一点体会,只是自己的东西,不一定对,也不一定符合大众的口味,就像我所说的:“解读文本,就是解读你自己。”看清自己的内心,走好解读文本之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