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3、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详略得当地叙述,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更具体答案请同学们阅读园地“交流平台”。2、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例:我每年除夕都和爸爸贴对联,贴窗花,晚上放鞭炮,看春节联欢会,守岁。正月初一早上要吃饺子,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

六下:课后习题答案(全册语文)

第1课《北京的春节》

课后习题答案:

1、文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

《北京的春节》详写的是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详略得当地叙述,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更具体答案请同学们阅读园地“交流平台”。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1)

2、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

例:我每年除夕都和爸爸贴对联,贴窗花,晚上放鞭炮,看春节联欢会,守岁。正月初一早上要吃饺子,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

3、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采用北京话口语 调动了艺术表现力。老舍先生多用北京口语中的儿化音,让文章的语言充满了浓浓的“京味儿”第一句中的“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就是其中的代表。另外,老舍先生还大量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

b、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闲在:北京方言,是“悠闲、清闲”的意思,读来具有浓厚的北京味,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过年》这篇短文写“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天天打扫剩菜”,守岁“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写出了与课文不同的另一种感受。《除夕》这篇短文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的习俗: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大忙特忙,迎新送旧,忙围炉的年饭。重点描述一家人在这一天的忙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北京的春节》中的除夕则是赶做年菜,穿起新衣,贴对联、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赶回家吃团圆饭、守岁。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写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

第2课《腊八粥》

课后习题答案:

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腊八节那天喜得要发疯了,高兴里藏着对腊八粥的馋。听妈妈说要到夜里才能吃粥急红了眼,装出要哭的样子,其实是一副馋像。“你吃三碗我吃三碗”“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在这讨价还价中那副馋样再也藏不住了,已经完全挂在了脸上。馋样还表现在八儿吞咽着口水想象锅中腊八粥的样子,吃一枚特别大的大枣时,吃饭时一碗接一碗狼吞虎咽的样子。

2、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等粥这件事详写,喝粥这件事略写。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

3、 “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圈儿。”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同学交流自已的感受。

“脱了它的红外套”“围了锅边成一圈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再现了熬腊八粥时花生、锅巴样子的变化。

类似的句子还有: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这句话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熬制腊八粥的过程。

4、小练笔: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里脊了,想起酸甜酥脆的糖醋里脊,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把里脊肉洗净切成长条,放适量盐、白胡椒粉、蛋清、放姜汁拌匀,腌制一会儿,然后撒上生粉。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另外用一个锅,放适量番茄酱、白糖、一点清水,煮开后加一点儿淀粉水,煮到汤汁变稠关火,快速倒入炸好的里脊肉拌炒,撒上芝麻就完成了。不要说吃,但是看一眼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里脊就让人口水直流了,更不要说大口大口地吃了。

第3课《古诗三首》

课后习题答案:

二、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答:《迢迢牵牛星》借助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表达了相思受阻、思而不得的离愁别恨。

三、《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

示例: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李中《客中寒食》)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5、“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王昌龄《秋思》)

四、《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寒食》这首诗写寒食节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传统习俗;《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村居》写了春季放风筝的习俗;《元日》则写了春节饮屠苏酒,插桃符的习俗……

《语文园地一》

一、交流平台

《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为了表现北京独特节日习俗,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它的日子则一带而过。在写腊八和初一这几天的活动时,也做到了有详有略。因为写重点突出。

概括起来:作者重点表达的内容要详写,次要内容要略写。所以我们习作的时候,先要想好重点要表达哪些内容,把它们写得具体详细一点儿,其他内容则写得简略一点儿。

二、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是近义词。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 是近义词。这样写的好处语句不重复,词汇丰富。

2.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遍地有福

过年吃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鱼的谐音“余”不仅仅代着盈余,也象征着降妖除鬼。

蝙蝠在中国古代来说赋予了人们"福"的意义。

三、书写提示

观察下面的字,再照着写一写,看看自己的书写速度是不是有所提高。

给出的一段话是行楷,笔画之间有连带,笔画流畅、活泼。练字的时候 一是要练眼,即认真读帖。二是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把示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

四、日积月累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⑤布:布施,给予。

⑥德泽:恩惠。

⑦秋节:秋季。

⑧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⑨华(huā):同“花”

⑩百川:大河流。

⑪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⑫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诗意: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

课后习题答案:

1、 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救“星期五”→获救回国

2、默读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鲁滨逊克服的困难有:①没有固定的住所;②孤立无援;③缺少食物④缺少生活所需的工具;⑤野人的威胁。

鲁滨逊的心态变化:由开始的悲观、孤寂转变为积极乐观、知足安命。

鲁滨逊:①不甘平庸,敢于冒险,追求自由,不畏艰难。

②镇定自若,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具有坚强的意志。

③乐于助人,有正义感,富有同情心,机智勇敢。

④对生活充满希望,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完成,具有实干精神。

3、选做:最近你遇到什么困难和烦恼了吗?像鲁滨逊一样把坏处与好处列出来,再说说这样做对你是否有帮助。

示例:

妈妈去外地出差十几天了,我感觉生活学习乱了套。

坏处:

1.早晨没有人喊我起床。

2.中午只能在学校吃食堂。

3.家庭作业没有人帮我检查。

4.双休日只能待在家里,不能像以前一样跟妈妈去游乐园。

5.好久没有吃到妈妈包的饺子了。

好处:

1.每天晚上自己定好闹钟,早晨闹钟一响赶紧起床。

2.跟同学们在一起吃饭挺热闹的。

3.写完家庭作业自己检查一遍,比以前细心多了。

4.双休日在家里阅读名著。

5.自己动手包了一次饺子,虽然包的饺子不好看,也没有妈妈包的饺子好吃,但是心里很高兴。

妈妈不在家的日子,虽然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是我开始变得独立起来,收获还是很大的。

《语文园地二》

一、交流平台

读名著时,我们可以对书中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要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人物,因为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2)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3)

三、日积月累

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句意: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2、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句意:别说你出发的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

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句意:君(这里是个代名词,不是特指帝王)说了一句话;听到这句话的人感觉听了这句话要比读了十年书还有用。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句意: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比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

5、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句意: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

第8课《匆匆》

课后习题答案:

二、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号,问句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怎样的感受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这两处分别在第一和第4自然段。

答案示例1:

文中一连串的问句像一条线,在全文中巧妙地起到了牵引情感的作用,层层紧扣,展露并深化了主题。例如:开头和结尾的问句,就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情感。作者问:“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目的是引起人们的深思,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

答案示例2:

一连串的问句,层层推进,使文章到达高潮,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慨叹、无奈、不甘虚度时光,也是在呼吁人们珍惜时间。将时光的流逝写得十分有感染力。

三、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读了课文你对时间之流有什么感触,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

作者把时间流逝写得非常感人,主要是运用了一连串比拟性描写,“太阳他有脚啊”,他会移动,还会跳跃。在作者眼里,时光是有生命的,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人。他轻轻悄悄地来,匆匆忙忙地去,我们洗手、吃饭、默默躺在床上时,他和我们形影不离,转眼间又无影无踪。面对时光流逝,作者感到“茫茫然”,想“遮挽”它,最后,只能“掩着面叹息”。让我们能真正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心理上引起共鸣,对“时间之流”心存敬畏,感慨流逝之快,决心珍惜时间。

仿写:小学阶段尽管去了,中学阶段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阳光斜照在我的小床上。太阳他有脚啊,迈着轻快的步伐向前走去;我也茫茫然地跟着往前走。于是--写作业的时候 日子从作业本上过去;打篮球的时候 日子从球场上过去;玩电脑的时候 便从键盘鼠标里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张口挽留时,他又从欲言又止的嘴角边溜走;天黑时,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他便在我香甜的梦中匆匆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不禁为失去的一日而惋惜,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在我的惋惜声中飞奔而去。

第9课《那个星期天》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4)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5)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6)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7)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8)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9)

第10课《古诗三首》

课后习题答案:

二、借助注释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呢?

(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 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3)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三、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千里,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效国家的志向。

《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吹袭,表现了作者坚定顽强的精神。

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是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后习题答案:

二、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

答: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以下事情:先写了父亲被捕前烧掉文件和书籍,以及工友阎振三被抓;然后写了父亲被捕时的情景,主要表现了敌人的残暴,父亲的处变不惊;接着写了法庭上父亲与敌人斗争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镇定沉着;最后写了父亲遇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情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虽然遭受了严刑拷打 但是他毫不动摇 依旧坚定;面对家人的时候 他用“安定”“沉着”感染着亲人 使亲人化悲痛为力量。

三、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动作、外貌和语言 读一读 再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类似的句子:“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 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所以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但毫动摇 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悲伤。相反 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 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四、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文章开头写了“1927年4月28 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父亲牺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复强调了父亲遇害的日子, “4月28日”,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照应关系。这样写,不仅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也起到了强化的作用,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对父亲深切的怀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叶挺、刘胡兰、董存瑞、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曾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领导了北方的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逮捕了李大钊同志。在敌人的监狱里,大钊同志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主义战士的英雄气概。反动军阀竟不顾社会舆论 和人 民义忿,悍然下令于4月28日用绞刑杀害了李大钊同志。当时,在绞架面前,大钊同志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宣传了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真理,然后从容就义。遗著有《李大钊选集》等。

叶挺: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军长。1919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欧洲。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于1938年1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被授予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1946年3月4日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4月8日,他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遇难身亡。

赵一曼:1935 年 11 月 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 她要团长带队突围 自己担任掩护 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 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 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后 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 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 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

本特务恼羞成怒 竟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 使她几次昏死过去。她生命垂危时 日寇担心得不到口供 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 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的帮助下 她于1936 年 6 月 28 日深夜逃出哈尔滨 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第三天凌晨被日军追上 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 她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 可以把人剁成烂泥 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杨靖宇: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牺牲前五天 “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 50 米处 喊话劝降 对方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

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 有一弹击中胸部 杨靖宇壮烈牺牲。日军根据追踪估算 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 完全断粮也至少在 5 天以上 能够在零下 20 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 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 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一条好汉!”

第12课《为人民服务》

课后习题答案: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3 自然段。

背诵课文要建立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另外,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也有助于我们背诵。第 2 自然段是关于死的意义和价值的论述。第 3 自然段是讲为人民服务要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坚持好的。

二、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提高勇气、克服困难、互助互爱、搞好团结。

三、读下面这段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再抓住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四、结合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意思是说人本来会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新中国成立起 就一直担任政府总理。他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人民、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1976 年 1 月 8 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 月 11日 首都人民全部聚集到北京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周总理总理虽然死了,却永远活在人民心里,他的死比泰山还重。人总是要死的,但每个人死的意义是不同的。国难当头,那些为了人民挺身而出的英雄,他们的死的意义是重大的,甚至远重于泰山,他们的牺牲会沉淀在历史长河中,镌刻进民族魂,被后代永远铭记。这一句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赞扬了那些为了国家牺牲的英雄的伟大品质。

《语文园地四》

一、交流平台

1、文章的开头可以照应文题,点明中心,确定感情基调。

《十六年前的回忆》,开篇直接交代回忆的年、月、日,突出这件事留给作者的印象之深,“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照应文题,使文章中心明确

《藏戏》这篇课文开篇以三个连续的反问句构成排比,突出强调藏戏的特点,颇具特色,先声夺人,引起共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草原》“可爱”“清鲜”“明朗”写出了草原上天空、空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高歌一曲”直接表达了作者初见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

2、文章的结尾可以与开头相呼应,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可以令人回味无穷。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结尾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突出这一天是父亲的被难日,让“我”印象深刻,终生难忘。表达出了“我”的悲痛,以及对父亲沉痛的哀悼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匆匆》以反问句结尾,强调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那个星期天》随着故事叙述的收束自然结尾,在景物地描述中流露出生活不易,时光易逝的感慨

二、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1)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竹石》,赋予了竹子坚韧挺拔、顽强生存的品格。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出自《墨梅》,赋予了梅花高洁、卓然不群、淡泊名利的品格。

(3)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残犹有傲霜枝。

出自《赠刘景文》,赋予了菊花枝干坚强不屈、孤标傲世的品格。

说说示例: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赋予了草生命力顽强的品格。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赋予了梅花孤高、坚强不屈的品格。

2、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2)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10)

三、日积月累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枝比较容易扦插成活,而花即使很用心种植,也难使其成活。比喻有些事情努力追求却没办法达到目的。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好药虽然很苦,让人难以吞咽,但却能让病痊愈,忠诚的话虽然有点让人听了不舒服,但却能帮助人们的一言一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常常在有家产的日子想到今后可能无家产,不要等到破产以后再来回忆当初有家产时的景况。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会的知识太少了。在你真正应用知识于实际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学的知识不够;很多事情不亲身经历,不会知道它的难处的。

第14课《文言文二则》

课后习题答案: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首先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然后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最后在理解每句话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通国之善弈者也。善:善于,擅长。

◇思援弓缴而射之。之:它,指天鹅。

◇孔子不能决也。决:判断。

三、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学弈》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总以为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想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却学的不如前一个。

《两小儿辩日》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是远小近大。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四、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的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前一个小孩的观点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他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根据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看起来大,中午的时候看起来小的感受和离得远的事物看起来小,离得近的事物看起来大的常识。

后一个小孩的观点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中午的时候离人近。他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根据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冷,中午的时候感觉热的感受和离发热物体近感觉热,离发热物体远感觉凉的常识。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 并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的含义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正如文中所说的:“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2)这句话启发我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不断思考,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才有可能发现真理。

二、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 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1)第一个事例是波义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溅上盐酸的花瓣变红,并制成石蕊试纸。第二个事例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于海洋的形成,并写进《海陆的起源》中,并对地质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个事例是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证实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2)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都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 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三、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示例: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中国有句古话叫“功夫不负有心人” 它告诉人们只要勤奋 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演讲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 而美国第 16 任总统林肯却因为演讲而成名。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对演讲和口才的刻苦练习 并做到多看、多听。他年轻时当过农民、伐木工、店员、邮电员以及土地测量员等等。为了成为一名律师 他常常徒步 30 英里 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 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 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 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 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

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虎头蛇尾 应该有始有终、持之以恒 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 千万要记住“功夫不负有心人”。

失败乃成功之母

阳光总在风雨后 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你若能从挫折中站起来 重新出发 必定能获得成功 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一生的成功不计其数 一生的失败更是不计其数。他曾为-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 他却并不以为这是浪费 而是说:

“ 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爱迪生对待失败的态度。他每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从而取得一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古今中外 有许多成功者的事例 他们都是从失败中站起来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仅应当成为我们喜爱的一句格言 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有志者事竟成

有一句谚语:鸟最要紧的是翅膀,人最要紧的是志向。鸟从小就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同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有远大的志向,有志者事竟成。

美国前任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在本宁顿学校念书时,要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她父亲为她约好了去见一个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罗斯夫人回忆说:“将军问我想做什么。我说随便吧。”他对我说没有“随便”这个工作。并用逼人的目光对我说:成功之路是由目标铺成的。为了这句话。罗斯福夫人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终成为知名的社会活动家。我们熟悉的张海迪姐姐,虽然她残疾了,但她拥有一颗上进的心和坚定的志向,自学了多种语言,还学会了针灸,正因为她对自己要求严格,永不放弃的精神让她的“志”最后“成”了。“有志者,事竟成”的人还有很多,例如外国的爱迪生,如果没有他百折不挠的精神,哪来今天的灯泡使我们在黑暗中得到光明。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有志者事竟成。

勤能补拙

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个真理!

古今中外,曾涌现出无数令人敬佩的人,他们都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勤奋。

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 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其实他说的一点不假。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了。他喂鸽子,每天仰望着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

华罗庚教授的座右铭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读完中学后,因为家里太贫穷,所以他失学了。然而华罗庚并没有因此动摇自己求学的信念,自己在家中努力,牢记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他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用他的勤奋,弥补了他生活条件上的不足。

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也许这条路很曲折,但走过去就会是平坦的道路。勤能补拙,这是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简单道理。

第16课《表里的生物》

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 联系课题 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题目已经告诉我们,表里藏着生物。课文主要写了“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其好奇,几次想弄清缘故。后来父亲打开表,“我”终于看到了表里的世界,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我”童年时代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二、读下面的句子 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1)我吓了一跳 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 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 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这段话是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吓了一跳” 是因为表里的生物在“我”的想象中不会是蝎子 “感到愉快”是因为弄清缘由之后 证实了“我”关于“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的猜测 于是感到愉快和满足。

(2)我想 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 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这句话是对“我”的心理描写 再次反映了儿时的“我”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 富有童真童趣。

从这两句话中 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这样的句子还有:

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三、选做

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

示例1:

记得在我四五岁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大地像是铺上了白色的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我和爸爸在广场上堆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雪人,给它戴上一顶时髦的帽子,按上两颗黑黑的眼睛、插上长长的鼻子,还在它的鼻子下面画上一张大大的红嘴巴。我高兴地围着雪人唱啊、跳啊!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

第二天一起床,我就吵着要去跟雪人玩。可是来到广场上,雪人不见了!我急得眼泪直掉。爸爸转了一圈,弯着腰对花坛里的冬青嘟嘟囔囔说着话。一会儿爸爸高兴地冲我喊:“丫头,我打听好了。玉皇大帝昨天到广场巡视,发现我们堆得的雪人太漂亮了,就邀请他到天宫做客去了。”我一听破涕为笑,见人就说,玉皇大帝请我堆的雪人到天宫做客去了,一直说了好久。

示例2:

那是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买回一些蔬菜,让我洗菜,我一看,哇!妈妈买的菜真多啊!有绿如翡翠的白菜,有紫莹莹、嫩生生的茄子,有细长细长的豆角,还有身披红外衣的西红柿……这么多的蔬菜,怎样才能很快洗完呢?我飞快转动大脑,突然眼前一亮,一个想法诞生了——用洗衣机来洗菜。我小心翼翼地把菜放进洗衣机里 盖上盖子,摁下开关,然后坐在洗衣机旁得意地看起书来。

好不容易 “呼呼呼” 的洗衣机声终于停止了转动,我心花怒放地打开了洗衣机的盖子。呀!出乎我的意料:白菜成了光杆司令,茄子千疮百孔,西红柿早已无影无踪……见此情景,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惨了,惨了,这下完蛋了,妈妈肯定会责怪我的,我该怎么办呢?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最后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你真是我的‘得力小助手’啊!”

《语文园地五》

一、交流平台

第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爱读课外书,爱读名著,阅读品味在提高;

第二位同学边读边思考,写心得,感觉好像在与作者聊天,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第三位同学介绍了自己写完习作认真修改,越来越喜欢写作文了;

第四位同学介绍了自己勤问勤查的好习惯。

我们可以把读书、思考、写作、勤问勤查方面的好习惯介绍给大家。还可以把认真听课,做好复习、预习,观察积累等方面的好习惯介绍给大家。

交流示例:

1、我上课的时候总是认真听讲,从不搞小动作。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听不懂的地方就做上记号,下课问老师。我觉得这样做进步很快。

2、我上课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还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我觉得这样做学习效果很好。

3、我喜欢朗读背诵,并且最喜欢背诵经典。我觉得朗读背诵有助于提高我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二、词句段运用

1、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马观花 自愧如 声泪

不以为 过犹不蹈火

走:跑。 弗:不。 俱:都。

然:是,对、正确。 及:达到。 汤:热水。

我们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是:

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自愧弗如:指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苦、激动。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赴汤蹈火: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你在习作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引用?和同学交流。

a.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b.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好处: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 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议论文中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记叙文中引用的作用是帮助抒情,也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

交流示例: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出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引用华罗庚的话强调“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出自《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引用莎士比亚的话突出了“我”从书籍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在一篇作文中曾写到:经过苦苦思索,我终于找到了答案,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啊!

三、书写提示

赵孟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四、日积月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可以用于制做靛蓝染料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木蓝等。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法:效法。周:帮助。循:沿袭。如果对人民有好处 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 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这几个句子都说明了要发展变化才能进步的道理。

拓展积累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学霸收藏统编语文(1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