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结果解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研究)

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结果解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研究)在FBG、HbAie、D-Dimer、Insulin指标上,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症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果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症组。糖尿病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5~ 79岁,平均(64.3±3.5)岁。糖尿病并发症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8~ 81岁,平均(65.3±3.7)岁;其中并发肾病15例,并发心脏病25例。选取同时期到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0~ 82岁,平均(65.2±3.8)岁。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包括2 mL EDTA-K2抗凝血、2 mL非抗凝血、2 mL 3.2%柠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方法和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症组,选择健康受检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在FBG、HbA1c、D-Dimer、Insulin指标上,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D-二聚体等指标可以为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空腹血糖;临床检验

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结果解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研究)(1)

糖尿病主要是指由于患者出现慢性高血糖而表现出长期临床症状的代谢综合征,导致患者出现血糖高的原因包括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并由此导致机体出现葡萄糖利用障碍,进而引发患者出现其他指标代谢紊乱的情况。如果患者病情加重,出现急性代谢紊乱,引发酮症酸中毒,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糖尿病发生率不断提升,且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糖尿病对患者的危害不仅局限在疾病本身,还包括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1],因此应当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来控制糖尿病病情的进展,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结果解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研究)(2)

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症组。糖尿病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5~ 79岁,平均(64.3±3.5)岁。糖尿病并发症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8~ 81岁,平均(65.3±3.7)岁;其中并发肾病15例,并发心脏病25例。选取同时期到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0~ 82岁,平均(65.2±3.8)岁。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包括2 mL EDTA-K2抗凝血、2 mL非抗凝血、2 mL 3.2%柠檬酸钠抗凝血翻。其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原理为高效液相层析法,仪器为TOSoH HLc-723G8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血糖的检测方法为己糖激酶法,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仪器为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胰岛素的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法,仪器为SIEMENS XP化学发光分析仪。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应当向受检者讲清楚注意事项,并安慰其放松心情,从而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分析,計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FBG、HbAie、D-Dimer、Insulin指标上,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症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结果解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研究)(3)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不仅患病人数不断上升,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也持续升高。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例数已经>1亿[3],且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包括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眼部疾病、酮症酸中毒等,一旦出现并发症,就会使患者病情加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予患者临床检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检验,能够明确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给予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一些依据,保证对患者疾病诊断的有效性,也促进患者的后续治疗。

研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因血管内部病理性变化所致,包括小型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等,因此通过一些指标就能够有效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D-_聚体是纤维蛋白原水解后产生的物质,对于该指标的检测,可以评价纤维蛋白的溶解能力。健康人的D-_聚体含量是较为稳定的[4],但是出现病变后,该指标就会发生异常。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及血红蛋白的产物,血糖浓度越高,该指标的含量也会越高,二者呈现正相关[5]。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是唯一能够抑制血糖水平的激素。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B细胞功能持续退化,导致胰岛素水平降低,因此,临床检测胰岛素水平是对糖尿病进行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空腹血糖是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的重要反映,是检测诊断糖尿病的最常用指标[6]。总的来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D-二聚体等指标是糖尿病诊断和分型的重要依据。

本次研究中,在FBG、HbA1c、D-Dimer、Insulin指标上,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症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糖尿病心脏病或糖尿病肾病后,这一差异更加明显,这是因为肾病、糖尿病等都是在脂肪和糖类代谢紊乱基础上发展的,因此并发症越严重,临床检验指标的异常情况就会越明显。

综上所述,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D-二聚体等指标可以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有助于临床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旭,高君.押服刑人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检验及结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85-186.

[2]王海龙.150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4):122.

[3]王海龙.150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7):146.

[4]刘沛.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肝硬化患者糖化白蛋白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16,37(2):41-42.

[5]袁招红.精神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3(2):199-201.

[6]尹静,牟淑敏.《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7):57-58.

喜欢内容的朋友,转发点赞后。可私信糖糖老师,提供控糖指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