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想保持健康(你为什么不健康)
你为什么想保持健康(你为什么不健康)2、你累吗? 总结:更加单一的食谱配合主观喜恶的严格“甄选”,切断了各类营养来源的自然通道,却大大增加了肥胖等疾病的患病率。史前人类生活状况的些许写照 说到这里,你不得不承认,在整整200万年间,人类一直是一种弱小的边缘生物,我们并非天生的“霸主”,至少在11500年以前(农业革命开端),人类还只是单纯的“狩猎采集者”(多数史前人类学家的共识)。字面意思,我们无非和现代丛林中得猴子一般,为了果腹而苦苦寻觅,换言之,我们见什么吃什么。试想,你的祖先在丛林、草原、河流、沼泽中苦苦寻找着浆果、块茎、蜗牛、野兔、蘑菇、种子、乌龟、青蛙、坚果和田鼠果腹,高热量的甜食和油脂却是最难觅得的盛宴。然而,根据骨骼化石提供的证据显示,远古采集者比较少有饥饿或营养不良的问题,在大多数地方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祖先靠着采集就能获得充分的营养。我们不妨用今天的科学眼光来审视一下祖先们的菜单,我想,任何一个营养学家都无
大家好,我是老树,一个热衷于整理探讨、分析加工的原创作者,一个肩扛压力渴望码字赚钱的梦想家。
下笔之前,老树已怀自知之明:截止当下,对于生命、健康、医学、养生的探讨数不胜数,其中既有呕心沥血的科研巨著、亦有人云亦云的口水文章,老树这篇文章的命题,始终难逃“标题党”之嫌。不过依然希望读完文章的朋友们可以理解老树,带走我们健康的因素有成千上万,老树也只是管中窥豹,仅仅从一个更加有趣易懂而又不乏客观的角度与大家探索健康大题的冰山一角。道理还是那些道理,老树的文章也许并不能为你立即驱散疾病,但是也许可以为你带去一点关于健康生活的启发。
首先,如果你是一个对生命的演化别具高论的学者,那么我们便很难进行接下来的讨论。所以在阅读正文之前老树需要先与读者达成以下基础共识:
1、我们(人类)之所以是现在的模样,绝非一蹴而就,我们的祖先们经历了至少250万年的复杂演化,才最终形成了如今的霸主模样,而“进化”本身,是一个非常缓慢的适应过程,我们无法快速得改变身体结构以适应环境。
史前人类生活状况的些许写照
说到这里,你不得不承认,在整整200万年间,人类一直是一种弱小的边缘生物,我们并非天生的“霸主”,至少在11500年以前(农业革命开端),人类还只是单纯的“狩猎采集者”(多数史前人类学家的共识)。字面意思,我们无非和现代丛林中得猴子一般,为了果腹而苦苦寻觅,换言之,我们见什么吃什么。试想,你的祖先在丛林、草原、河流、沼泽中苦苦寻找着浆果、块茎、蜗牛、野兔、蘑菇、种子、乌龟、青蛙、坚果和田鼠果腹,高热量的甜食和油脂却是最难觅得的盛宴。然而,根据骨骼化石提供的证据显示,远古采集者比较少有饥饿或营养不良的问题,在大多数地方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祖先靠着采集就能获得充分的营养。我们不妨用今天的科学眼光来审视一下祖先们的菜单,我想,任何一个营养学家都无法反驳,祖先们的食谱囊括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营养素,它让我们的祖先扛过了漫漫寒冬、支撑着他们在旷野上疯狂地奔跑了200多万年。反观他的子孙们,我们依据喜好将难吃的青菜几乎移出了餐盘、远离各式各样的水果、更不会趴在池塘边烤熟一只青蛙充饥。小麦、稻米渐渐成为了我们的主食,快速催熟的鸡鸭鱼和猪牛羊渐渐成了餐桌的主客,我们常常听命于网上的养生美文,疯狂地补充着蛋白质,吃着各类钙铁锌硒维生素,却忘了我们真正的食谱应该来自于自然;我们欣于接受各式各样的垃圾食品,大肆摄取热量和脂肪,更高的生产力为我们来了自由自主选择食物的特权,而“贪吃基因”却是人类本能中不可抹去的诟病(“贪吃基因”可以在BD搜索,在此不详述)。可是我们的祖先在为我们设计这幅身板的时候,怕是没有想到炸鸡、可乐、和糖果云云。
至于吃,你为自己选择了什么
总结:更加单一的食谱配合主观喜恶的严格“甄选”,切断了各类营养来源的自然通道,却大大增加了肥胖等疾病的患病率。
2、你累吗?
某一秒,这是你坐在办公桌前的真实写照吗
讲到这个问题,我们姑且把工业革命当做人类生活习惯发生剧变的一个段落起点,工业革命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带来了工业污染、开始了城市化进程,总而言之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你和老树一样,是一个朝九晚五甚至朝六晚八的上班族(也可能和老树一样朝九晚五过后还要设法码字赚钱),在现代的富裕社会,平均每周的工时是40-50小时,发展中国家则是60甚至80小时;但你可知道,我们的祖先狩猎采集者们,就算住在最贫瘠的地区,平均每周也只需要工作35-45小时。他们大概每3天打猎一次,每天采集3-6小时,一般时期这样就足以养活这个部落了。我想,我们的祖先也许会在追逐猛犸象的过程中冻死,在部落斗争中被揍翻,但是不会像我们一样猝死在夜以继日加班的办公桌前。现如今,“猝死”发生的时段越来越低龄化,而80%的猝死属心源性猝死,而各网站对于预防猝死的建议,除过及时打求救电话和定期体检外,恐怕就是“注意劳逸结合、量力而行,不要自恃身体条件好而经常熬夜”了。
总结: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其实并没有降低我们的劳动强度,只是让劳动内容看起来更高级化“罢了”,高强度的工作是身体不可负担之重。
3、我们是昼行动物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长期以来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这一特征是祖先们在数百万年前遗留的,我们没有抗冻的皮肤,在深夜我们要住进洞穴或升起火把恢复体力;我们没有优秀的夜视和夜间捕获猎物的能力,我们要在夜间要躲避大型的夜行猛兽的攻击。这一延续了数百万年的习惯决定了我们在睡眠中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恢复精力、增强免疫,恢复机体,最近网络上不也有很多文章说道,睡眠中我们给自己洗脑、清洗肾脏、养护肝脏云云吗?无论如何,不管是西医对于器官机理的研究还是中医中对于“阴阳失调”的论述都告诉我们:昼夜颠倒对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系统、头部的精神状况、神经功能以及心脑血管系统都存着致命影响。显然,我们没有能力干预自己的身体在白昼或是黑夜修复自己,不能对抗“日落而息”的身体规律,那么老树想问问你,每天晚上熬夜玩手机,你问过你的祖先了吗?
总结:我们无法主观控制生命机器的运转规律,却要强行挑战祖先留下的优良传统。
4、你还能奔跑吗
在祖先们的世界里,停止劳作意味着被族群淘汰,亦意味着死亡
祖先为我们留下的这一幅身躯在动物界恐怕算不上强大,但老树以为,它却瘦弱得恰到好处。至少我们的祖先用这一幅身板追逐了200万年的猎物,不至于饿死;经历了一万年的劳作,不至于累死。而你可曾想过,这幅适应了200万年的奔跑和劳作的身躯,又能否适应的了我们如今朝九晚五面视电脑一动不动的“禅坐”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长期缺乏运动让我们的血管血容量减少 心脏功能减退,心脏疾病高发;让我们的胃蠕动减慢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减少,带来便秘或消化不良;让我们肌肉萎缩,行动无力;让我们堆积脂肪、松弛而肥胖;让我们丧失免疫力,多病而虚弱。是的,是祖先们错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未来是一个不用劳作也能拥有丰盛美食的社会,没有为你准备一幅一动不动依然可以保持健康的身躯,而你的身体却依然沉醉在“我要奔跑”的呐喊声中。
总结:不是“运动对我们有益”,而是“我们需要运动”,你不能让一个热爱奔跑的孩子每日坐在一张轮椅上等待死亡。
5、你快瞎了吧?
你可曾认真得观察过自己这一双美丽而神奇的瞳孔吗
其实老树自己也是“完全看不清”行列里的一员。记得之前央视某节目中的一期,邀请了两名来自非洲的马赛人挑战人类的视力极限,最终成功的看清了10公里外的标志,测算后的结果显示,马赛人的视力达到了惊人的6.0。当然,视力的优劣亦受进化环境的影响,祖辈生活在非洲平原上的游牧民族自然进化出了更适合远望的双眼。可是要知道,这两名马赛人来自于最大限度保留了原始生活习惯的非洲部落,试问,倘若他过着和你我一般整日盯着手机屏幕的生活,还能完成如此挑战吗?我们的祖先未能留给我们一双适合在旷野追踪的超凡视力,但我们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双目却也是足够清晰明亮,我们继承的这双眼睛在之前的200万年中追踪过奔跑的野兽,注视过翱翔的雄鹰,观察过夜空的繁星,也在星星柴火的照亮下缝补过兽皮,可却它从未尝试过连续10小时注视着一块离自己只有20厘米的发光电板。
总结: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每天都拿着一幅精密的望远镜在观察自己的掌纹,而这幅望远镜已经疲劳到不能自由调焦。
6、你承受了祖先们无法承受的压力
除过器质上的病变,心理压力亦是我们无法承受之痛。可曾有人像老树一样向往过陶渊明般的田园生活,其实吸引老树的并非自己耕作、自己盖屋、种花养鸡的简单自在,吸引我的是可以彻底地远离城市的喧嚣,忘却这些让人几近掉发的烦恼。你可曾可怜过自己吗?当你细数自己的责任与压力,盘算自己的困难与委屈时可曾解下坚强的伪装痛快得哭过呢?我想,老祖宗亦有老祖宗的烦恼,他们会为明日的午餐没有着落而忧愁、为新添的男丁夭折而悲痛、为来年的雨水而忧虑,但是老树始终以为,他们的是幸福的。他们没有生在一个这样冰冷的钢铁都市,不用像如今的我们一样疯狂地积累财富,不用应对复杂的邻里、婆媳和上下级关系,不用把车子、房子和优越的家庭看做人生必须,不用筹备恐怖的高考和罪恶的贷款。虽说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困苦,老树也未曾体验过祖先们的内心世界,但老树仍然认为,就心理压力而言,如今的我们已然站在历史的顶峰。
总结:无疑,和老祖宗相比,我们虽然远离了绝大多数死亡的威胁,却难逃这个时代最静谧的折磨。
正文部分就唠叨这么多,特别声明一下,文章中提所到史前人类的生活琐碎,尤其是数据类型,多数引用自《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这是一本相当有趣的著作,可以建议有情趣的朋友阅读。
其实还有无数的疾病可以用类似的角度解析,比如城市兴起和传染病的关系、工作习惯和脊椎、颈椎病的关系、久坐和前列腺关系、污染和衍生疾病的关系等等等等,老树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文章字数已超过预期的2倍,老树实在没有信心,在这样一个快餐式阅读火爆的年代和地点,有没有人能耐着性子读完这一篇长文。
工业文明为我们带来的“生活便利”
最后,老树还有一段想说的话:敦促人们养身、运动的文章数不胜数,但是惰性亦是人类不可移除的劣根,多数人只是为自己敲响警钟后依然我行我素,老树这篇文章所表达的观点和提供的建议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同,只希望读者朋友读完之后,会在某一刻抉择时想起了老树描述的祖先生活,哪怕逼着自己多吃下一根青菜、在工作闲暇远眺了窗外一秒、有一次下班走路回家、有一次提前熄灭手机安静睡觉,那么老树的这篇文章便有之存在的意义。
老树渴望交流与探讨,渴望与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意见的人成为朋友,一心想做优质的良心文章,但鉴于文字水平有限,暂时还不能做得很好。但如果你认为老树的这篇文章并非无中生有的胡编乱造,或生动有趣或受益些许,老树期待您的鼓励和关注。如果找到了老树的错误或是对文章的选题、角度、文法有任何批评和建议,也欢迎您加入讨论。
- 感谢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