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风湿会引起发烧吗一般怎么治疗(发热就是找不到原因)

风湿会引起发烧吗一般怎么治疗(发热就是找不到原因)尿常规示葡萄糖:3 ,酮体:2 ,比重:1.012;入院辅助检查:患者于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8℃,表现为午饭后体温逐渐上升,下午17点时体温最高,后体温自行下降,伴畏寒、寒战、乏力、纳差、臀部肌肉疼痛及右侧膝关节疼痛,自行服用“连花清瘟颗粒、感冒胶囊”治疗,体温控制不佳,2天后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内科门诊,血常规基本正常,尿常规提示白细胞2 ,考虑“泌尿系感染”,给予“莫西沙星片、感冒胶囊、连花清瘟颗粒、布洛芬”等药物治疗,体温仍波动在36.0℃到39.0℃之间。患者遂就诊于上级医院,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更昔洛韦治疗后,仍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6.0-39.0℃,为求进一步诊疗就诊于我院,急诊以“发热待查”收入我科。既往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欠佳,左眼白内障手术病史,对香皂过敏。查体:体温37.3℃,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风湿会引起发烧吗一般怎么治疗(发热就是找不到原因)(1)

发热总是让各科大夫都头疼~

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因发热就诊,鉴别诊断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了风湿科,一起来看看这个特殊的病例吧~

病例摘要

患者,女,67岁,主因发热15天入院。

患者于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8℃,表现为午饭后体温逐渐上升,下午17点时体温最高,后体温自行下降,伴畏寒、寒战、乏力、纳差、臀部肌肉疼痛及右侧膝关节疼痛,自行服用“连花清瘟颗粒、感冒胶囊”治疗,体温控制不佳,2天后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内科门诊,血常规基本正常,尿常规提示白细胞2 ,考虑“泌尿系感染”,给予“莫西沙星片、感冒胶囊、连花清瘟颗粒、布洛芬”等药物治疗,体温仍波动在36.0℃到39.0℃之间。患者遂就诊于上级医院,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更昔洛韦治疗后,仍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6.0-39.0℃,为求进一步诊疗就诊于我院,急诊以“发热待查”收入我科。

既往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欠佳,左眼白内障手术病史,对香皂过敏。

查体:体温37.3℃,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辅助检查:

  • 尿常规示葡萄糖:3 ,酮体:2 ,比重:1.012;

  • 补体C3:1.450g/L;

  • 降钙素原检测(PCT):0.135ng/ml;

  • 血红蛋白(HGB):94.00g/L;

  • 血沉(ESR):106mm/h,C反应蛋白(CRP):199.42mg/L;

  •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250.91mg/L;

  • 癌胚抗原:7.080ng/ml,铁蛋白:1041.000ng/ml;

  • 凝血酶原时间(PT):13.9秒,纤维蛋白原含量(FIB):8g/L,D二聚体定量(DDi):0.97mg/L;

  • 细胞因子七项:IL-6:99.83pg/ml,IL-10:26.08pg/ml;

  • 抗核抗体谱、抗核抗体测定(ANA)、血管炎筛查、呼吸道病原体核酸多重检测、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沙门菌、志贺菌、(晨尿)细菌培养及鉴定均未见异常;

  • 胸部CT:右肺下叶背段亚实性结节。左肺上叶上舌段慢性炎症。双肺多发实性与亚实性微小结节。双背侧胸膜稍增厚。

发热真凶原来是TA

患者发热,ESR、CRP、SAA升高,PCT正常,考虑何种疾病?

1 感染性发热?

患者既往外院行EB病毒核抗原IgG抗体( ),已给予查EB病毒PCR检测,综合目前检查结果,考虑EB病毒感染可能?暂给予应用阿昔洛韦0.2g 5次/日抗EB病毒治疗。然而,应用阿昔洛韦期间患者仍然间断发热,期间体温最高38.9℃。院内复查EB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低于最小检出量copies/m1,EB病毒IgM阴性,且患者无明显感染灶,考虑感染性发热可能性小。

2 非感染性发热?

患者自诉臀部肌肉疼痛及右侧膝关节疼痛,IL-6和铁蛋白明显升高,难道是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例如:成人Still病、血管炎、风湿性多肌痛(PMR)等。但仍需要进一步除外肿瘤、淋巴瘤、血液系统等疾病。

检查结果进一步回报提示:

狼疮抗凝物二项:狼疮抗凝物过筛试验比值(LAC-SR):1.51,狼疮抗凝物确认试验比值(LAC-CR):1.27,标准化狼疮抗凝物比值(NLR):1.19。

血培养(需氧 厌氧)未见异常。

SAA:284.60mg/L;CRP:166.73mg/L;ESR:102mm/h;IL-6:63.23pg/ml;IL-10:19.05pg/nl;铁蛋白:798.90ng/ml;HGB:94.00g/L;

PT:13.3秒,FIB:7.05g/L;DDi:1.12mg/L;抗ds-DNA抗体阴性;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阴性;抗β2糖蛋白1抗体IgA/G/M:10.0RU/ml,抗心磷脂抗体IgA/G/M:<2.00RU/ml;

外周血细胞图片未见明显异常。

PET-CT结果:1.PET/CT扫描范围内未见明确占位及高代谢影;2右肺下叶背段无代谢小结节,右肺上叶后段小结节,考虑良性,3.双肺散在微小结节,考虑炎症可能,4.左肺上叶舌段无代谢小斑片影,子宫多发钙化。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肿瘤及恶性血液病也可以除外。

看来就剩下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了:

①成人Stil1病,患者无皮疹,无明显关节疼痛,铁蛋白不超过1000,不支持该诊断。

②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患者四肢肌力正常,无皮疹,无眼干口干情况,抗核抗体谱、抗核抗体测定、抗ds-DNA均为阴性,故不支持该诊断。

③血管炎:患者无头痛,颞部无异常血管搏动,不支持巨细胞动脉炎;患者无神经系统病变,四肢无麻木出现,不支持结节性动脉炎;患者抗核抗体和ANCA均为阴性,而且目前未见明显肾脏及肺脏损害,不支持ANCA相关性血管炎。

排除了以上疾病,PMR有没有可能?

因为该病是一项排除性诊断,在除外其余诊断后,基于临床表现和炎性标志物的增加,考虑该病可能性大。

到底PMR是啥病?

PMR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以肩部、手臂近端、颈部、盆腔腰带和大腿近端剧烈疼痛和僵硬为特征。PMR患者的晨僵通常持续>45 min,并有PMR特异性症状,如疲劳和不适。典型的PMR患者有急性期反应物升高,如ESR和CRP。

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发病前一般状况良好,可突然起病,晨间醒来出现肩背或全身酸痛、不适、低热、乏力等症状;亦可隐袭起病,历时数周或数月,且多伴有体重减轻等。

典型症状:颈肌、肩肌及髋部肌肉僵痛,可单侧或双侧,亦可局限于某一肌群。严重者不能起床,上肢抬举受限,下肢不能抬举,不能下蹲,上下楼梯困难等。但这些症状与多发性肌炎不同,活动困难并非真正肌肉无力,而是肌肉酸痛所致,有些病变也可累及肢带肌肌腱附着部,有些也可出现腕及指间关节疼痛和水肿,甚至出现胸锁、肩、膝或镜关节的一过性滑膜炎

辅助检查

1.可有轻至中度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ESR显著增快(<50 mm/lh魏氏法);CRP增高,且与病情活动性相一致;

3.肝酶可轻度升高、但反映横纹肌炎症的血清肌酶多在正常范围内;

4.肌电图和肌活检无炎性肌病的依据;

5.抗核抗体和其他自身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通常均为阴性;

6.肩、膝或关节可有少量滑膜腔积液,为非特异性炎症性反应。

诊断标准

可根据下述6条临床特征作出诊断:

1、发病年龄≥50岁;

2、颈部、肩胛部及骨盆部肌肉僵痛,至少2处并伴晨僵,持续4周或4周以上;

3、ESR≥50 mm/1h(魏氏法);

4、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阴性;

5、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15 mg/d)治疗反应甚佳;

6、需除外继发性多肌痛症。

通常老年人有不明原因发热、血沉增快和不能解释的中度贫血,并伴举臂、穿衣、下蹲及起立困难,在排除肿瘤等其他疾病后要考虑PMR。一般患者为午后低热,体温不超过39℃,伴近端肌群疼痛。该患者虽然不典型,但是经多系统分析结合风湿免疫科、感染科、血液科会诊意见,目前考虑风湿性多肌痛诊断

治疗

一般病例首选泼尼松10~15 mg/d口服,若诊断无误,1周内症状应明显改善,ESR开始下降,对病情较重、发热、肌痛、活动明显受限者,可以泼尼松15-30 mg/d,随着症状好转,ESR接近正常,然后逐渐减量,维持量5~10 mg/d,维持时间不应少于6~12个月。减量过早、过快或停药过早,可导致病情复燃或复发、大多数患者在2年内可停用激素,少数患者需小量维持多年。

该患者给予甲强龙40mg静滴治疗(连用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后改为泼尼松片15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复查HGB:105.00g/L;SAA:178.08mg/L;CRP:30.24mg/L;ESR:54mm/h;炎症相关指标均较前好转。

预后

PMR经过适当的治疗,病情可迅速控制、缓解或痊愈;亦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疾病后期也可出现肌肉废用性萎缩或肩囊挛缩等严重情况。PMR如不发展为巨细胞动脉炎,预后较好。PMR的治疗时间从6个月到几年不等,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类固醇相关的副作用(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的并存情况以及临床上高复发率。

PMR为排他性诊断,无特异性指标,临床中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

若临床中发现老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伴炎性指标升高,需考虑PMR可能。

参考文献:

[1]王丽.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 2022 44(02):282-288.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风湿性多肌痛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4 8(8):506-507.

更多风湿临床知识哪里看?

快来“医生站”瞧一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