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高发病100个秘方人手一份(这种病一旦发作要人命)
常见高发病100个秘方人手一份(这种病一旦发作要人命)血:离经之血,指由于血管破裂流出但淤积在体内的血液;凝血异常,指凝血功能的异常,需要到医院检测才能发现;痛:疼痛呈针刺样,疼痛部位固定;冠心病主要的病因就是血瘀,也称瘀阻心脉。不仅是冠心病,许多常见病如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以及女性面部出现的黄褐斑、黑眼圈,都可能与血瘀有关。西苑医院曾在院内做过一次调查,各科室700例患者中,血瘀患者占比达到了70%-80%!通常,血瘀有以下特点,总结为五个字:紫:口唇发紫、舌质紫暗、指甲偏紫、青紫瘀斑;
一位40岁男子,日常生活中常感到胸闷、胸痛、口苦、浑身乏力,起初选择到医院呼吸科就诊,怀疑为慢阻肺,但经过初步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当年8月天气炎热,该男子由于喘不过气,胸闷胸痛加重,被送至西苑医院急诊科,确诊为急性心梗,随后进行心脏介入手术并抢救成功,术后通过中药调理,术前出现的胸闷胸痛未再发生。
心梗是冠状动脉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当斑块或斑块破裂形成的血栓阻塞血管时,就会导致心肌完全没有供血,便造成梗死。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内科徐浩主任从中医角度,聊聊心梗的预防,聊聊冠心病的防治。
中医理论中的心梗病机—瘀阻心脉
其实,很多媒体把心梗比作“定时炸弹”,是不太恰当的比喻。更准确的比喻,心梗犹如“爆炸”,而那枚埋在心中的“定时炸弹”是冠心病。因此预防心梗,实则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冠心病进行控制和防治。
冠心病主要的病因就是血瘀,也称瘀阻心脉。不仅是冠心病,许多常见病如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以及女性面部出现的黄褐斑、黑眼圈,都可能与血瘀有关。西苑医院曾在院内做过一次调查,各科室700例患者中,血瘀患者占比达到了70%-80%!
通常,血瘀有以下特点,总结为五个字:
紫:口唇发紫、舌质紫暗、指甲偏紫、青紫瘀斑;
痛:疼痛呈针刺样,疼痛部位固定;
血:离经之血,指由于血管破裂流出但淤积在体内的血液;凝血异常,指凝血功能的异常,需要到医院检测才能发现;
脉:静脉曲张,人由于久站下肢静脉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曲张;不仅下肢静脉,而舌下静脉青紫或紫黑、粗胀或曲张也是血瘀最明显的表现;
块:包块,指身体的包块、结节、脏器肿大以及组织增生,女性月经的血块也是血瘀的表现。
但庆幸的是,并不是所有冠心病都会发生心梗。我们从临床发现,尽管有些冠心病患者血管堵塞也非常严重,但从长期来看,病情反而较为稳定,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为大家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瘀毒。
我们上文提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出现斑块造成血管狭窄或堵塞引起的,而斑块也分为两种: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与血瘀关系密切,而不稳定斑块多在血管内部出现了炎症反应,导致了斑块破裂,合并急性血栓造成心梗,在中医理论中可归于“毒”的范畴。而从“血瘀”向“瘀毒”发展的过程,一般称为“瘀毒转化”。
提前发现:如何区分“血瘀”和“瘀毒”
为了给自身心血管健康提供一个考量标准,及时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瘀毒”状态,提前预知风险,我们提出了几个判断瘀毒标准(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咨询中医医师):
01
舌象:
1.老舌:舌头表面纹理粗糙、坚硬苍老;
2.青紫舌:舌头出现青紫色(舌质紫暗同时微显蓝色);
3.剥苔舌:舌头没有舌苔或部分舌苔消失;
4.舌下紫红:舌下脉络呈现紫红色;
02
症状:
1.中重度心绞痛:日常普通活动甚至稍动或不动就会造成心绞痛、胸闷、憋气等;
2.重度口苦:如果感觉口苦很明显,影响到生活质量就是重度口苦(轻中度口苦不算);
03
其它标准:
1.三高病史:高胆固醇病史,2-3级的高血压史(最高血压超过160)以及空腹血糖≥7.0mmol/L;
2.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3mg/dl,纤维蛋白原短期内显著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是检测体内炎症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的升高可大概率确认体内出现炎症(需要在没有急性炎症时检测更准确);纤维蛋白原指标通常出现在“凝血四项”中,它在短期内升高(半年内升高50%),说明发生心脏突然事件的概率有所提升。
预防心梗的中医专家建议—活血解毒
既然有血瘀和瘀毒,在日常生活中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活血解毒。为此我提出几种药物和药方。需要注意的是,药方仅供参考,患者仍需到医院就医,届时以医生开具的药方为主。
1. 桃花:
桃花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是生活中属于药食同源的食品,搭配其他药物可以起到更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其它如红花、三七粉,一般可搭配具有补气健脾化痰功效的绞股蓝和滋补肝肾的枸杞子,泡茶使用。
2. 金银花:
金银花配合玄参、当归、甘草,被称为“四妙勇安汤”。金银花作为主药,甘寒入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玄参泄火解毒,当归养血活血,作为辅药;甘草可调和诸药。四妙勇安汤有活血解毒的功效。
该药方最早可追溯于华佗所著的《神医秘传》中,但当时只记录此四味药物,直至清代医家鲍相璈将此方起名“四妙勇安汤”,描述“药仅四味,功效绝妙,量大勇猛,邪祛病安”,并编入了《验方新编》。
3. “冠心二号”:
川芎、赤芍、丹参、红花、降香五味药材组成的“冠心二号”方,是西苑医院郭士魁教授、陈可冀院士共同研发的活血化瘀名方,主要起到和血、活血的功效,药效较为温和,适合人群广泛。其中川芎、红花和降香偏温性,赤芍、丹参偏凉性,因此药性较为平和,宜长期服用。
纠正生活习惯预防心梗
除了中药和食疗,生活习惯对于冠心病和心梗的预防也很重要。
01
避免过度体力劳动
过度体力劳动,情绪突变、用力排便等会引发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导致血管斑块破裂。
建议要量力而行,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锻炼和运动。过度体力劳动还体现在搬运过重的物品,搬运过程中势必需要屏气,对呼吸、循环系统造成压力。
02
戒烟、限酒
酒精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肌耗氧增多,加速冠状动脉收缩,减少心肌供血,导致心肌缺血,最终诱发心梗。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应戒烟并限制饮酒。
03
控制饮食
过食肥甘厚味会导致血脂增高、血黏度增高,使冠状动脉局部血液流速变慢,诱发形成血栓。因此要控制饮食,低盐低脂。
专家提醒:
近几年,心梗的死亡率逐年上升,趋势明显,据数据统计,国内每40秒就有一起心梗死亡发生,而这和现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日益增加的社会压力息息相关,这也更加说明了预防冠心病乃至心梗的重要性。一旦发生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心内科就诊。
推荐科室: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