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糖平适合哪一类糖尿病患者(拜糖平等α-糖苷酶抑制剂是怎么降血糖的)
拜糖平适合哪一类糖尿病患者(拜糖平等α-糖苷酶抑制剂是怎么降血糖的)α-糖苷酶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由于该药使进入小肠的碳水化合物被延迟消化,使得碳水化合物进一步向肠道下段移动,并在肠道下段发酵和消化吸收,导致患者服药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和肠排气过多等现象。4.II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其它口服降糖药者,可联合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1.II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明显上升者最合适;2.使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但餐后血糖控制不佳,可考虑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3.糖耐量减低或餐后血糖升高的糖尿病前期患者;
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延缓或抑制葡萄糖的吸收,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适合我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结构。常见的α-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问上医”今天带您一起了解α-糖苷酶抑制剂到底是怎么降血糖的。
一、α-糖苷酶抑制剂降血糖的作用机制
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既不是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也不是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没有增加机体对糖的利用,而是单纯延缓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从而延缓血糖的升高。
α-糖苷酶抑制剂的结构类似葡萄糖,在小肠上段与各种α-葡萄糖苷酶结合,抑制该酶的活性,使淀粉类分解为麦芽糖进而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糖必须经过消化转变为葡萄糖才能使小肠吸收,而这一过程被药物抑制,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比较明显。
由于血糖降低及餐后高胰岛素的缓解,使全身物质代谢进入良性循环,可以有效预防血管和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对糖尿病和全身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起到减慢和减轻的作用。
1.II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明显上升者最合适;
2.使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但餐后血糖控制不佳,可考虑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
3.糖耐量减低或餐后血糖升高的糖尿病前期患者;
4.II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其它口服降糖药者,可联合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
三、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α-糖苷酶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由于该药使进入小肠的碳水化合物被延迟消化,使得碳水化合物进一步向肠道下段移动,并在肠道下段发酵和消化吸收,导致患者服药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和肠排气过多等现象。
四、3种常见的α-糖苷酶抑制剂
1.阿卡波糖(拜糖平)
阿卡波糖可以竞争性的抑制葡萄糖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糊精酶等,从而延缓糖类物质分解为葡萄糖,经由肠粘膜吸收减慢,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
起始剂量通常为50mg,可逐渐加量至100mg。
2.伏格列波糖(倍欣)
伏格列波糖是一种选择性双糖酶抑制剂,主要抑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在碳水化合物消化的最后一步,使双糖分解为单糖的过程受阻。
伏格列波糖具有活性高,用药剂量小,对α-糖苷酶选择性较高等特点。起始剂量一般为每次0.2mg,可加量至每次0.3mg。
3.米格列醇(来平)
米格列醇是第3代α-糖苷酶抑制剂,它是一种假单聚糖,作用广泛,对各种α-糖苷酶抑制剂作用强于阿卡波糖,但对淀粉酶无抑制作用。
米格列醇的服用剂量须参照患者的控糖情况和具体身体状况而定,但不可超过最大推荐量(100mg,每日3次)。米格列醇需每日正餐前服用,推荐的初始剂量为25mg,每日3次;可逐渐增加至50mg,每日3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0mg,每日3次。
更多健康知识请点击:阿卡波糖是“最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怎么服用你知道吗
这5种食物既好吃又控糖,该怎么选择?糖尿病患者心里要有数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导致肝肾损伤?糖尿病患者到底怎么吃才好?
“问上医”-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
“问上医精选”-用心为您精选健康好产品。
关注问上医头条号,更多值得信赖的健康资讯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