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抑郁的双相情感治疗方案(分裂情感性障碍)
躁狂抑郁的双相情感治疗方案(分裂情感性障碍)1﹒分裂情感性障碍,躁狂型I CD‐10 关于分裂情感性障碍的诊断要点: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明显而确实的分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只差几天,因而该发作既不符合精神分裂症亦不符合抑郁或躁狂发作的标准,此时方可做出分裂情感性障碍的诊断。本术语不适用于仅在疾病的不同发作中分别显露出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症状的患者,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病性发作的余波中往往出现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对于在典型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之间偶然出现的分裂情感发作并不能推翻双相障碍或反复发作抑郁障碍的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本精神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完整的病史采集、深入细致的精神检查及严谨的临床诊断思维。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本精神障碍的最基本条件。
分裂情感性障碍 躁狂型的治疗与预后
分裂情感性障碍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电抽搐治疗、心理治疗和心理社会综合康复治疗。药物治疗需根据临床特点实施。因同时具有两组症状群,联合用药的疗效往往优于单一用药。分裂症状群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建议首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有大量研究证实,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除对精神病性症状有效外,对情感症状也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因此第二代药物更适合分裂情感性障碍。躁狂症状群以抗精神病药或心境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盐治疗为主,心境稳定剂适用于当前有躁狂症状,或有躁狂病史的患者。抑郁症状群以抗抑郁剂治疗为主,但剂量宜小,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因使用抗抑郁药而加重精神病性症状或诱发躁狂。在发作期如果症状发生了改变,治疗方向也应及时变化。电抽搐治疗对分裂情感性障碍效果较好,对于伴有严重自杀行为、极度兴奋冲动的患者可以首选电抽搐治疗。心理治疗有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社会综合康复有利于恢复患者的社交能力和职业能力。
(一)分裂情感性障碍,躁狂型的治疗
首选单一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充分,疗程足够(4~6周)。若疗效欠佳,可合并心境稳定剂。也可选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心境稳定剂。但需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氟哌啶醇与碳酸锂合用时,会增加血锂浓度,导致明显的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而与卡马西平合用时,氟哌啶醇因卡马西平的肝酶诱导作用影响,使血浆氟哌啶醇浓度降低,导致症状控制不满意。也可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合并苯二氮类药物。如果患者兴奋难以控制可首选电抽搐治疗。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和心境稳定剂为主。具体疗程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发作次数等综合因素判断确定。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本精神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完整的病史采集、深入细致的精神检查及严谨的临床诊断思维。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本精神障碍的最基本条件。
I CD‐10 关于分裂情感性障碍的诊断要点: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明显而确实的分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只差几天,因而该发作既不符合精神分裂症亦不符合抑郁或躁狂发作的标准,此时方可做出分裂情感性障碍的诊断。本术语不适用于仅在疾病的不同发作中分别显露出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症状的患者,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病性发作的余波中往往出现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对于在典型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之间偶然出现的分裂情感发作并不能推翻双相障碍或反复发作抑郁障碍的诊断。
1﹒分裂情感性障碍,躁狂型
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分裂性症状和躁狂症状同样突出。心境异常的形式通常为高涨,伴自我评价增高和夸大观念,但有时兴奋或易激惹更明显,且伴攻击行为和被害观念。上述两种情况均存在精力旺盛、活动过多、集中注意力受损,以及正常的社会约束力丧失。可存在关系、夸大或被害妄想,但需要其他更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症状方能够确立诊断,例如,患者可能坚持认为他们的思维正在被广播或正被干扰、异己的力量正试图控制自己,或诉说听到各种不同的说话声,或流露出不仅仅为夸大或被害内容的古怪妄想性观念。常常需要仔细询问患者是否真正体验到了这些病态现象,而非玩笑或隐喻之词。躁狂型分裂情感性障碍通常急性起病,症状鲜明,虽然常伴有广泛的行为紊乱,但一般在数周内即可完全缓解。
诊断要点:必须有显著的心境高涨,或不太明显的心境高涨伴有易激惹或兴奋。在同一次发作中,应明确地存在至少一个、最好两个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症状(参见I CD‐10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二)鉴别诊断
分裂情感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鉴别,须对症状和疾病发展作纵向评估。分裂情感性障碍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明显而确实的分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只差几天。本病的预后略好于精神分裂症,但不如心境障碍。如果在不同发作中分别以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为主要临床相,仍按每次发作的主要临床相分别诊断。
参考文献:
.生物精神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2月
来源:人卫智网百科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