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治疗最新进展(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治疗最新进展(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最后,金洁教授对微小残留病(MRD)在AML患者中的诊疗作用进行了讲解。2021 NCCN指南和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与临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均强调了MRD动态监测在AML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MRD动态检测的时间点和手段,金洁教授表示,对对于NPM1突变的患者,可以采用PCR或基因测序来进行MRD检测,时间点为初诊时的外周血和骨髓样本、2个治疗周期后的外周血样本、治疗结束时骨髓样本。随着越来越多原发性AML的基因突变被挖掘,其中大部分被归类于继发性AML(sAML)突变,包括SRSF2、ZRSR2、SF3B1和U2AF1等。基于此,2022年EHA大会发表了一项伴sAML型突变(ST突变)的原发AML患者的治疗结果和预后结局。研究结果为,在1215例原发AML患者中,32.8%存在ST突变,老年患者的ST突变率更高(44.9% vs 23.6%);在所有接受标准化疗的
导读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预后较差,尤其是在老年AML患者中。在2022年7月9日举办的“第七届京医论坛—2022老年血液高峰论坛”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为题从以下三个部分介绍了AML诊治的最新进展。
2022年WHO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型与诊断(第5版)更新解读
与2016年WHO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型与诊断相比,第5版有四大改变和两大新增,改变内容包括:1、“AML非特定类型(NOS)”改为“由分化定义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defined by differentiation);2、对于合并特殊遗传学异常的AML,诊断需求取消了原始细胞≥20%;3、增加伴有其他遗传学改变的AML(AML with other defined genetic alterations);4、取消伴RUNX1体细胞突变的AML;新增内容包括:1、伴ZNF384重排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2、伴BCL11B重排的MPAL。
对于四大改变,金洁教授讲解到,对于合并BCR-ABL融合基因或CEBPA突变AML的诊断,仍需满足原始细胞≥20%,其原因在于伴BCR-ABL的AML需鉴别于慢性髓系白血病,而CEBPA突变包括双突变和单突变,两者预后有显著差异。此外,2022年WHO诊断标准描述了伴KMT2A重排的AML临床特征:成人患者表现为高原始细胞数且伴单核细胞分化,儿童尤其是KMT2A-MLLT3和KMT2A-MLLT10重排的患者,表现为低原始细胞数伴巨核细胞分化。对于MDS相关AML诊断,2022年WHO诊断标准取消了形态学诊断,更新了细胞遗传学诊断标准和特异性较高的分子学异常,包括SRSF2、SF3B1、U2AF1、ZRSR2、ASXL1、EZH2、BCOR、STAG2。对于2个新增亚型,金洁教授表示伴有ZNF384重排的MPAL患者与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有相似的转录谱;伴BCL11B重排的MPAL存在于20-30%的T细胞型/髓系MPAL患者和20-30%的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中。
AML分子遗传学异常的新认知
目前,NPM1被公认为预后良好相关突变,但是大部分伴NPM1突变的AML患者携带其他多种突变,且预后结局有很大差异。基于此,金洁教授首先介绍了2022年EHA大会发表的关于伴NPM1突变AML的共突变模式的危险分层结果。在HARMONY Alliance AML数据库的1001例伴NPM1突变的AML患者中,单纯NPM1突变的患者仅占3%,最常见的共突变为DNMT3A(54%)、FLT3-ITD(38%)、NRAS(21%)、TET2(20%)、PTPN11(15%)。当存在NRAS、PTPN11、RAD21、KRAS共突变时,伴NPM1突变的AML患者OS更好;当存在FLT3-ITD、DNMT3A、TP53共突变时,伴NPM1突变的AML患者OS更差;对于伴NPM1和DNMT3A、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其他突变对OS无显著影响。金洁教授对该研究结果表示,结合NPM1的共突变模式对AML患者进行更精准的危险分层,有助于指导治疗并改善AML患者的预后。
随着越来越多原发性AML的基因突变被挖掘,其中大部分被归类于继发性AML(sAML)突变,包括SRSF2、ZRSR2、SF3B1和U2AF1等。基于此,2022年EHA大会发表了一项伴sAML型突变(ST突变)的原发AML患者的治疗结果和预后结局。研究结果为,在1215例原发AML患者中,32.8%存在ST突变,老年患者的ST突变率更高(44.9% vs 23.6%);在所有接受标准化疗的患者(n=893)中,伴ST突变的患者CR率更低(68% vs 83%,P=0.014)且OS和DFS更短(OS,19.5个月 vs 142.3个月,P<0.005;DFS,6.7个月 vs 10.9个月,P<0.005);包括≥60岁患者在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克服ST突变带来的不良预后。金洁教授对该研究总结道,伴sAML型突变的AML患者临床特征明显,预后较差;sAML型突变能够进一步细化ELN危险分层,使患者能更及时且明确地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新药治疗。
最后,金洁教授对微小残留病(MRD)在AML患者中的诊疗作用进行了讲解。2021 NCCN指南和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与临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均强调了MRD动态监测在AML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MRD动态检测的时间点和手段,金洁教授表示,对对于NPM1突变的患者,可以采用PCR或基因测序来进行MRD检测,时间点为初诊时的外周血和骨髓样本、2个治疗周期后的外周血样本、治疗结束时骨髓样本。
AML的治疗进展
2022年EHA大会发表了依据早期外周血评估结果,提前干预对AML患者预后影响的结果。在纳入的151例患者中,65例化疗后第5天外周血原始细胞阳性,再接受高三尖杉酯碱(HHT)治疗,与历史对照相比,CR率从72.8%上升至84.4%,OS和EFS也获得显著改善。2022年EHA大会还发表了一项CD47单抗magrolimab联合阿扎胞苷(AZA)用于伴TP53突变老年AML患者的疗效结果,纳入的72例患者中,ORR达到48.6%,CR率达到33.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达到8.7个月;在接受TP53等位基因频率评估的8位患者中,5例TP53等位基因频率降至5%。
总结
金洁教授总结道,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对AML分子遗传学特征的认识逐步加深。NPM1共突变模式、继发AML型基因突变能够细化ELN危险分层,进一步指导治疗。随着MRD检测技术的发展,MRD预后指导意义得到重视,以MRD为指导的干预方案也正在探索中。随着新药的问世,如CD47单抗,老年AML患者的治疗选择也会更多。
金洁 教授
-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
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
浙江大学血液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
浙江省血液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
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学科-浙一医院血液学科带头人
-
恶性血液疾病研究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
-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白血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
-
浙江省卫健委重点支撑学科血液学科带头人
-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
抗癌协会血液病专委会前主任委员
-
CSCO中国抗白血病联盟副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红细胞疾病学组副组长
-
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医师协会血液学会常务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
-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务委员
-
海峡两岸血液学会、中国健促会常务委员
-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委员
-
浙江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
浙江省医师学会血液学分会会长
-
在Lancet Oncology、Cell、Leukemia等SCI收录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61篇,以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1-3等奖9项
审校:Quinta
排版:Quinta
执行:W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