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鲁迅凭借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深刻的文化思想,以生动幽默的方式为学生们讲解着知识。年轻时的许广平当年,文采斐然的鲁迅受好友许寿裳的邀请,来到许广平所就读的师范学校任职,成为了许广平班级的授课教师。初见鲁迅的许广平,与她的班级同学一样,为先生贫寒不已、打满补丁的穿着,与跳来跳去的讲课风格所惊讶。她说:“鲁迅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走到大街上,绝不会引起一个人的注意……但在讲台上,在群众中,在青年们的眼里所照出来的真相却不一样。”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1)

许广平与周海婴

“自量也罢,不相当也罢,合法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与我不相干。”

1925年,在作品《同行者》中,许广平热烈地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爱意,并将她心中对鲁迅的执着追寻公之于众。

许广平与鲁迅的结识,源于1923年秋季,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课堂上。

当年,文采斐然的鲁迅受好友许寿裳的邀请,来到许广平所就读的师范学校任职,成为了许广平班级的授课教师。

初见鲁迅的许广平,与她的班级同学一样,为先生贫寒不已、打满补丁的穿着,与跳来跳去的讲课风格所惊讶。

她说:“鲁迅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走到大街上,绝不会引起一个人的注意……但在讲台上,在群众中,在青年们的眼里所照出来的真相却不一样。”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2)

年轻时的许广平

鲁迅凭借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深刻的文化思想,以生动幽默的方式为学生们讲解着知识。

他四处跃动,手舞足蹈地传授着广博的学识,传播着先进的思想,随着身体的摇晃,身上的补丁也忽闪忽闪地跳动。

许广平与同学们都为先生的才华折服,鲁迅以一口绍兴口音的蓝青官话,为他们打开了文学圣堂的大门。

他的犀利睿智、博学多才,让许广平不由得心生倾慕,深深地崇拜着他。

从鲁迅洪亮的声音中,许广平感受到如品过葡萄美酒般的舒畅。

先生授课时双眼所投射出的明亮光芒,照亮了从小便充满独立反抗精神,一心为革命事业奋战的许广平的心灵。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3)

在许广平的心目中,整个世界都为鲁迅的光所照亮,先生所散发的光芒,不仅让整个教室蓬荜生辉,也让她年轻的心倍感鼓舞。

爱情便这样在崇敬与钦佩中萌芽,她不禁想要与鲁迅保持联系,想要这位文采飞扬、充满魅力的先生更多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1925年,许广平鼓起勇气,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

她告诉鲁迅,自己正在与刘和珍等自治会骨干,一起参加请愿,要求北洋政府罢免女师大校长杨荫榆的职务。

她向先生倾诉了女师大目前的种种弊端,诉说着自己胸中的理想,与先生探讨着国家教育的未来。

为了唤起鲁迅脑海中对自己的记忆,她以“受教的小学生”落款,告诉鲁迅,自己曾坐在班中的头一排,十分地敬爱他们的这位老师。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4)

收到信的鲁迅,接受了许广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疾呼,立马便给她回信,对她进行支持,

而且他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呼吁公众支持女师大请愿风潮。

他们从此开始了密切而频繁的书信往来。

一开始,许广平称鲁迅为“鲁迅师”,而鲁迅称许广平“广平兄”。

他告诉许广平,“兄”字的意思,不过比直呼其名略胜一筹,并不如许叔重先生所说,真含有“老哥”的意义。

他说,“但这些理由,只有我自己知道,则你一见而大惊力争,盖无足怪也。然而现已说明,则亦毫不为奇焉矣。”

慢慢地,随着书信通讯的增加,两人的关系愈发亲密,而且许广平还参观了鲁迅先生的家,为鲁迅家中被命名为“老虎尾巴”的书房啧啧称奇。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5)

鲁迅手稿

他们之间相互的称谓变得多而亲密了起来:“小鬼”、“姑哥”、“小白象”、“小刺猬”……

他们畅谈人生理想,在鲁迅的指导下,许广平的思想也进步颇多,更决心为国家、为人民而不懈奋斗下去。

怀抱着共同的革命理想,拥有着共同的文学爱好,许广平与鲁迅两人间的书信,慢慢地由师生之间的请教与教导,附上了情书的色彩。

在一封封信笺中,他们不仅诉说事业理想,也相互关心,暗暗地表露着内心的情意。

在鲁迅的支持与帮助下,许广平等人的请愿获得了胜利,杨荫榆被罢免,许广平却也被学校开除。

为此,鲁迅便将她接到了自己北京胡同的家中,为她提供了住处与避难所,和她住在了一起。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6)

鲁迅对许广平的爱意,是如此悄然而小心翼翼,当时的他,在老家还有妻室,便是母亲曾经执意许配给他的妻子朱安。

当年的鲁迅在母亲的逼迫下与朱安成婚,内心一直十分抗拒这门亲事。

与朱安结为夫妇的第二天,他便逃离家中,只身在外漂泊。

鲁迅曾说:“她(朱安)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他也曾想过离婚,但考虑到无依无靠的朱安,离婚后必然面临凄惨悲凉的结局,便坚持着这段名义上的婚姻,让朱安与母亲一同住着。

此刻,面对内心中对于许广平的爱意,他畏惧了。

他说:“异性,我是爱的,但是我一向不敢,因为我明白自己的各种缺点,生怕辱没了对方。”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7)

鲁迅母亲鲁瑞与朱安

鲁迅顾虑到自己家庭,也顾虑到自己的缺点,虽然心中满是对许广平的柔情,却难以向她吐露心声,因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样炙热的爱情。

面临鲁迅的踌躇,许广平却从未犹豫。

她从未掩饰心中对先生的爱慕,在一封封情书中,诉说着心中的情愫。

住进鲁迅家后,她便竭尽所能地帮助鲁迅完成工作,替他整理文稿、与他共同创作,为他分担繁杂的工作任务。

她知道先生的顾虑,但她未曾畏惧。

她想起,鲁迅在讲课时,曾经讲过勃朗宁所写的一个爱情故事。

在那个故事中,年长的教师与年轻的学生相爱了,教师顾虑到世俗种种,没有与学生在一起。

到了晚年,师生两人却觉得,神未必这样想,他们依然可以相爱。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8)

这个故事一直烙印在许广平的心中,此时此刻,她只觉既已爱上了对方,便无所畏惧地向彼此奔赴。

许广平不畏惧流言蜚语,不顾虑世俗眼光,只愿竭尽全力向着所爱的他奔跑。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鲁迅,并在《国民新报》上公开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同行者》,呼唤着鲁迅,期盼他能从此与她携手同行,不畏艰难。

许广平写道,“我不畏惧人间的冷漠,压迫,一心一意地向着爱的方向奔驰。”

终于,鲁迅紧闭的心扉被许广平热烈地叩响。

他终于相信,自己的余生尚可用尽力气去爱一个所爱之人。

他终于呐喊:“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9)

1925年10月,在许广平向鲁迅登报示爱的8天后,她握住了鲁迅的手。

而鲁迅终于也给予了她回应,缓慢而用力地回应了她。

看着许广平目光中的坚决,鲁迅终是绽开了内心的情意,徐徐地对她说:“你战胜了,我只爱你一人。”

135封信件,无数的挣扎思考,两人终于突破了束缚,走到了一起。

过了不久,他们便公开正式同居。

在《鲁迅年谱》中,鲁迅这样书写他们的同居:“与许广平女士以爱情相结合,成为伴侣。”

而后来,许广平霸气地改为“与许广平同居”。

面对众人的非议与鲁迅家人的反对,许广平从未改变过内心的坚定。

她已决心与鲁迅共赴余生,只要能相互陪伴守护,他人的言语便都不再重要,她只想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10)

许广平从小便是如此勇于挣脱流言的困扰,勇敢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

早在许广平出生的第三天,父亲便在酒桌上为她定下了娃娃亲,订婚的对象,是当地一个姓马的绅士。

马家家风恶劣,充满了土豪劣绅的野蛮行径,许广平懂事之后,便坚决抵抗这门亲事,向家人表明自己坚决不从的心意。

虽然许广平的父亲也逐渐后悔,当年不该如此草率,将女儿的终身大事托付给一户如此不值得的人家,但出于江湖道义,却无法毁约。

面对马家的催促逼迫,许父只能闭门不见,逃避着当初的约定。

然而,马家父亲没有善罢甘休,他给许家寄去了信件,向许父发出了最后通牒,并表示官府都认可了他们的约定。

面对此番情形,许广平仍未妥协,她发誓,绝不会嫁入马家。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11)

最终,还是由许广平的三哥出面,前往马家退掉了婚事。

不久之后,许广平考入了天津女子师范学校。

谁料,马家的儿子还是对她死缠烂打,千方百计地打听到了许广平的地址,给她寄去了语言轻佻的求亲信件。

面对这样的信件,许广平更是反感,坚决地拒绝了马家的求爱,并逃到了北京。

也是在那时,她结识了在北京大学就读的表兄李小辉。

李小辉富有才情,且为人豪爽正直,聪慧勤奋,与许广平一见如故。

两人十分投机,同在他乡的他们,在日常的相互关照当中逐渐产生了感情。

但两人都没有道破,只是暗暗地相互陪伴、畅谈人生,感受着初恋青涩的甜蜜。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12)

1923年春节前夕,许广平的同学常瑞麟家中两个妹妹相继患病,作为在天津就读时关系十分要好的同学,许广平义不容辞地前往常瑞麟家中照顾她的两个妹妹。

在照顾她们的过程中,许广平逐渐感到喉咙肿痛,身体不适。

她前往医院就诊,被医生诊断为扁桃腺炎,开了一些普通的消炎药给她。

但许广平的症状并没有得到好转,反而愈演愈烈,高烧不退,卧病在床。

当时的他们都不知道,许广平罹患的是当时一种十分凶险的感染性疾病——猩红热。

得知许广平患病的李小辉心急如焚,他每日去常瑞麟家中看望许广平,还为她带去了可以缓解喉咙痛症状的西藏青果。

看到许广平虚弱地躺在病榻之上,李小辉深感担忧。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13)

他一心守护在许广平的床前,拉着她的手不断地给予她鼓励,盼望着许广平能够康复。

他曾一日三次地前往探望许广平,每日悬着一颗心为她守护。

正月初五,许广平病情加剧,直接昏厥,性命垂危。

常瑞麟的父亲请来了外国医生,经过医生的诊断,大家终于得知,许广平与常瑞麟的两个妹妹所患的病症均是猩红热。

医生为许广平进行了手术,为她切开了肿胀至平时两倍大的颈部,引出了大量的脓液,许广平的症状才逐渐有所好转。

从死亡线清醒过来的许广平,不见李小辉的踪影,十分担心他的状况,急忙询问身边的人他去了哪里。

周围人只是支支吾吾地告诉她,李小辉也得了病,但是已经好了,让许广平痊愈之后再去看他。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14)

许广平不知道的是,李小辉也罹患了与自己相同的症状,发病时身边无人照顾,已经不治身亡,永远地离开了她。

直到正月十九的晚上,常瑞麟的一个小妹不小心说漏了嘴,许广平才知道,李小辉已经离世了。

许广平如受晴天霹雳,心碎欲绝。

他们甚至都未来得及相互道明心意,便再也没有机会能够相见了。

许广平内心满是自责痛苦,数年之后,回忆起这段结局悲凉的初恋,她都久久难以平静。

“只差半年就要毕业的辉,与世长辞了!”

她只得在无限的伤痛中无力地追忆着他,那个未曾在一起过,却再也寻不回,唤不来的他。

如今,她终于鼓起勇气,无怨无悔地追寻到了心中的爱恋。

她必将不留余力地守护在鲁迅的身旁,将自己所有的爱意与依恋倾付,不让他们再留下丝毫遗憾。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15)

鲁迅信笺

1927年,许广平与鲁迅一同前往上海,在那里度过了十年的同居时光。

她为鲁迅诞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生产之时,鲁迅一刻不停地守候在许广平的身旁,满心期待着这个幼小生命的降临,感受着初为人父的新奇与喜悦。

他特地为许广平与孩子挑选了一个小小的松树盆景,寸步不离地陪伴着许广平,给予她最大的关怀。

孩子出生后,未曾带过孩子的两人,也坚持自己守护着他们的儿子,不愿请人照顾。

鲁迅给孩子起名为周海婴,并说等孩子长大后,自己喜欢什么名字,可以再自己随意修改。

他为孩子的降临重新装饰了两人,不,现在是三人的家。

为了她,向来不修边幅、不在意琐事的鲁迅,居然在意起了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只为许广平和孩子能够感到更加舒适温馨。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16)

革命事业虽然艰难,但在这艰辛的一隅,两人相濡以沫,共同工作生活,感受着爱情的温馨与甜蜜。

鲁迅将自己的工作室搬到楼下,让许广平与孩子在楼上的屋里得到充分的休息,不让自己的抽烟与会客干扰到他们。

对着母亲与朋友,鲁迅总是不由得谈论到自己与许广平的孩子,为他的每一次成长而欣喜骄傲。

在这无限的温情中,十年时光转瞬即过。

在这十年中,鲁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超过了之前二十年的总和。

爱情的力量便是如此,身旁有了值得挂念的那个人,生活便不再那么艰难,只因每日看着她,便会从心底滋生出新的爱意,新的信念。

晚年的时光中,鲁迅的身体每况愈下,许广平昼夜守护着,量体温、喂药,悉心守护在他的身旁。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17)

晚年的许广平

许广平曾说:“因为你是先生,我多少让你些,如果是年龄相仿的对手,我不会这样的。”

但或许,即便他们是年龄相仿的一对,面对着如此深爱的他,她依然会如此无怨无悔地陪伴在他的身旁。

从小,她便是如此清晰地明了自己的内心所求,面对心中挚爱,她必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1936年10月,鲁迅在病中与世长辞。

从此,38岁的许广平便带着6岁的儿子,继承了先生的遗志,为他的理想信念而继续生活下去。

鲁迅临终前曾对许广平说:“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而她说:“他的一言一行,已经融合在我的生活里面,犹如病弱的人曾经输过血一样,身体里已经渗透了别人的一部分血液,就是想忘记,事实是存在着,终于成为不可能的了……”

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年龄(许广平逃婚离家)(18)

1937年,萧红、萧军、许广平、周海婴在鲁迅墓前

相伴十年,又怎能轻忘?

许广平带着先生的信念,随着先生的骨血,整理鲁迅生前所留下的文稿,呼吁着鲁迅的革命信念,一生为先生而努力追寻。

1968年3月,70岁的许广平病逝于北京。

经周恩来总理的授意,她的骨灰,被撒在了鲁迅墓边。

鲁迅曾为她赋诗一首,纪念他们的十年时光: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如今生命殆尽,甘苦相伴十年,却永存世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