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来源:芽孢体2,《儿科学杂志》:每天抱新生儿1小时,心脏和大脑发育会更好!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对人类大脑早期发育的研究一直存在诸多障碍,因为研究人员还无法在妊娠最早期阶段接触到人胚胎脑组织。因此,目前几乎所有关于大脑最早期发育的知识都是基于对果蝇和小鼠的研究。人脑的组成与动物的存在很大差异。5月26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术)》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用于大脑研究的早期胚胎模型,以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的大脑区域是如何形成的,并提供了对人脑发育的独特见解。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1)

六一儿童节快乐!

呵护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脑科学家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做出贡献。

精选近1年来儿童/青少年相关的脑科学研究进展。

1,《自然生物技术》解密:怀孕最早期,人类大脑是如何发育的...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2)

对人类大脑早期发育的研究一直存在诸多障碍,因为研究人员还无法在妊娠最早期阶段接触到人胚胎脑组织。因此,目前几乎所有关于大脑最早期发育的知识都是基于对果蝇和小鼠的研究。人脑的组成与动物的存在很大差异。

5月26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术)》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用于大脑研究的早期胚胎模型,以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的大脑区域是如何形成的,并提供了对人脑发育的独特见解。

2,《儿科学杂志》:每天抱新生儿1小时,心脏和大脑发育会更好!

来源:芽孢体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3)

图为皮肤接触护理改善心功能、神经调节的机理

最新一项发表在《儿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示,父母应该定期进行皮肤接触护理,使得婴儿的心脏和大脑发育更好。该研究的带领人Arvind Sehgal教授,是莫纳什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和新生儿心血管研究负责人。

研究显示,每天进行一小时的皮肤接触护理可显着改善血流动力,血液更好地为大脑和心脏等器官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并且在这过程中指导了神经发育,神经调节也参与了心脏功能的改善。

3,基于全脑功能连接采用机器学习识别 ADHD 和正常发育男孩

来源:Dove学术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识别病人和健康被试。一些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使用功能连接作为分类特征。德孚医药出版社在神经精神疾病和治疗期刊发表了最新文章基于全脑功能连接采用机器学习识别 ADHD 和正常发育男孩,文章的目的是使用机器学习探索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相关的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异常模式。

研究发现,ADHD 患者中存在着脑网络大范围的改变。大多数最具辨别的功能连接位于小脑、默认模式网络和额顶叶网络内部或相互之间。其中,大约一半高辨别能力的功能连接与小脑有关。小脑、右侧眶部额上回、左侧嗅皮质、左侧回直肌、右侧颞极、颞上回、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和双侧枕下回在分类中具有高的鉴别能力。在大脑与行为关系中,小脑与默认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与 ADHD 行为症状显著相关 (P < 0.05)。

4,新免疫疗法组合可能有效治疗小儿脑癌

来源:转化医学网

近日,桑福德·伯纳姆·普雷比斯医学发现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将免疫疗法与一种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药物相结合,可以消除小鼠中一种致命的小儿脑肿瘤。该发现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有望进行一项临床试验,以测试该疗法对患者的益处。该发现还会影响其他对免疫疗法无反应的癌症。

这项研究表明,缺乏p53肿瘤抑制因子的髓母细胞瘤不表达表面MHC-1,确定了p53是免疫逃逸的关键调节剂,并提示TNF可用于增强肿瘤对免疫疗法的敏感性。将TNF添加到免疫疗法中可以使患有p53缺乏肿瘤的髓母细胞瘤患者受益。如果缺少p53,则低剂量的TNF可能会将MHC-1提高至免疫疗法起作用所需的水平。

5,孩子“又笨又懒”,或因家长做错了一件“小事”

来源:国际科学

孩子成绩不好,除了跟孩子的学习兴趣、家庭环境有关系,还跟孩子的学习环境有关系。而最后一点,很多家长都未曾注意。4月15日,丹麦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室内环境与能源国际中心的Pawel Wargocki等人,在知名的国际学术期刊《Building and Environment》上发表了一篇名为“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assroom air quality and children’s performance in school ”(教室空气质量与儿童学习成绩的关系)的研究论文。

研究人员通过心理测试测量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技能,用期末考试成绩来量化学习结果,以二氧化碳的浓度的高低来衡量教室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结果表明,将教室的二氧化碳浓度从2100 ppm降低到900 ppm,可提高学习速度或缩短完成学校布置作业的时间,作业或测试准确率,以及国家级考试成绩和出勤率。所以,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定期给教室通风很重要!

6,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压力:宠物可能会有所帮助

来源:大话精神

密苏里大学的研究发现,宠物能让自闭症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并减轻他们的压力。密苏里大学兽医学院人与动物互动研究中心的研究科学家Gretchen Carlisle调查了700多个自闭症家庭,了解家里养狗或猫的好处和负担。她发现,尽管有照顾宠物的责任,但自闭症儿童和他们的父母都报告说,他们与宠物的关系很亲密。养宠物与父母的压力无关,养多只宠物的父母受益更多。

7,儿童时期的饮食与成年后肥胖和心脏病的风险有关?

来源:转化医学网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在5月11日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期刊》上的一项新的科学研究,“照顾者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儿童如何进食可能和他们吃什么一样重要。该声明是该协会为父母和照顾者提供证据策略的第一项声明,为幼儿创造一种健康的饮食环境,支持幼儿积极健康饮食行为的发展和保持儿童健康体重,从而降低超重、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8,警惕!患慢性疾病的儿童更容易患精神疾病

来源:芽孢体

发表在《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发育与精神病理学)》杂志的报告称,慢性疾病患儿在10岁时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慢性疾病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甚至持续到13岁和15岁。该研究还特别关注了可能影响慢性疾病与精神疾病之间联系的其他因素,包括家庭、友谊、儿童的运动水平、受欺凌情况与因病请假情况等。他们发现,受欺凌情况与因病请假对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其中因病请假被认为是预测心理健康问题的最稳定的因素。

9,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儿童双侧丘脑胶质瘤分子标志物

来源:神外资讯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5)

儿童双丘脑神经胶质瘤中的EGFR突变是致癌的,对特定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敏感性。

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实体肿瘤,也是0-14岁儿童死亡率最高的肿瘤。累及双侧丘脑的原发性弥漫性胶质瘤,是一种预后较差的独特亚型胶质瘤,多见于儿童患者。

近期,在Acta Neuropathologica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发现,在儿童双侧丘脑胶质瘤中,高频存在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 20ins),并且该类患者对特殊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敏感。

10,遗传与儿童及成年后的情绪、社会和精神疾病有关

来源:大话精神

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分析了来自芬兰、荷兰、挪威、瑞典和英国七个国家的42998名儿童和青少年的基因数据后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情感、社会和精神疾病与成人抑郁症较高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研究发现,失眠、神经质和体重指数与较高的遗传易感性有关。相比之下,研究发现,在受教育程度和情感健康方面基因得分较高的参与者,童年时期问题较少。研究表明,存在一系列影响整个生命期特征的遗传因素,并且在整个儿童时期都存在稳定关联。这些知识可能会影响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长期结果。

11,Nature:警惕!遗传突变让儿童脑瘤风险增加

来源:转化医学

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确认ELP1是儿童髓母细胞瘤SHH亚群中的一种新的易感性基因。Nature近日以网络版的形式刊登了这篇文章。

ELP1通常是一个多亚基复合体的一部分,这个复合体被称为elongator。elongator在调节翻译中起作用,翻译是将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这一发现支持了对翻译失调如何导致成神经管细胞瘤的研究。研究人员还发现,ELP1可能有助于指导预后。具有这种突变的患者往往在目前可用的治疗中表现良好。研究人员正在实验室中继续研究ELP1,以确定的突变是否可以在未来用于定制髓母细胞瘤治疗。

12,Molecular Autism脑电研究:Angelman综合症儿童相干和睡眠成分异常

来源:思影科技

Angelman综合症(AS Angelman syndrome)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在于智力残疾、语言和运动障碍、癫痫、睡眠异常以及自闭症的多种表征。患有AS的个体显示出特征性的EEG模式,包括高振幅有节奏δ波。

Hanna den Bakker等人尝试定量研究AS已知频段以外的EEG结构表征。自闭症患者的功能连接和睡眠锭的异常表现促使Hanna den Bakker等学者进一步寻找AS儿童表现在EEG上的量化指标,本研究便是建立在对一批AS(Angelman综合症)和NT(正常儿童)的EEG数据进行再分析的研究。文章发表在Molecular Autism。

13,到底是越聪明才学习越好,还是学习越好才会变得更聪明?

来源:儿童发展与学习

到底是聪明的孩子学习好,还是学习好的孩子更聪明?最近,彭鹏(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王腾飞(浙江大学)和陶沙(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发表在Psychological Bulletin上的三篇元分析研究,从教育的角度重新诠释了智力模型、智力与学业发展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研究表明,智力的核心成分(工作记忆、推理能力、语言能力)和学业的核心能力(阅读和数学)关系紧密,越聪明越有可能学习好,而学习好则越有可能变得更聪明;学业发展促进智力发展的主要原理可能在于:学校教育中学业任务的完成需调动大量的智力成分,长时间的学业任务训练等同于高强度的智力训练;智力对学业的影响在儿童发展早期,尤其在教育资源相对充足(拥有较多书籍、学习工具等)的家庭环境中更为明显;一般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学科语言(比如数学词汇/概念)的掌握是学业-智力互相促进作用的推动因素。

14,婴幼儿与父母的瞳孔模仿变化

来源:Eyelink博润视动

瞳孔大小变化可能会反映出其社会兴趣,并且在目光接触期间往往会被观察者模仿。最近在婴儿中观察到了瞳孔模仿现象,但是尚不清楚婴儿的瞳孔模仿反应的程度和速度是否与成人相同。此外,关于婴儿的瞳孔模仿是否受观察到同伴性别属性的问题还有待探讨。

在两项研究中,对婴儿及其父母的瞳孔模仿行为进行了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6、12和18个月大的婴儿(n  = 194)及其父母(n = 192)观察的瞳孔具有动态扩张,收缩或静态瞳孔。婴儿像父母一样模仿观察到的眼睛的瞳孔大小,但反应较慢。在第二个实验中,新的12个月大的婴儿(n  = 55)和父母(n  = 64)样本中重复了这些发现,进一步表明,无论是在婴儿还是在父母中,被观察同伴的种族属性对瞳孔模仿都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瞳孔模仿是古老的联系机制,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联系。文章近期发表在《Cognition and Emotion》杂志上。

15,多动症孩子为何睡不好?复旦学者领衔跨国研究,分析5100多例儿童发育队列数据

来源:学术经纬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6)

中额回、额下回、杏仁核、纹状体和脑岛等脑区的灰质体积越小,ADHD症状和睡眠问题越严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是一种在儿童中并不少见的大脑疾病,大约1/4到1/2的多动症患儿存在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或过度嗜睡,梦游,夜惊,等等。

究竟是多动症症状导致睡眠问题的出现,还是睡眠问题引发多动症症状呢?针对这个问题,复旦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对总共5116名学龄儿童的睡眠问题和ADHD症状展开分析。分析结果近日发表于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

研究不仅验证了ADHD症状会增加睡眠问题,还通过脑影像数据发现,两种症状的严重程度同时与大脑的一组结构特征有关:一些脑区(主要包括中额回、额下回、杏仁核、纹状体和脑岛)的灰质体积较小。论文中指出,ADHD症状是脑部较小灰质体积引起睡眠问题这一关系之间的中介变量:更小的大脑体积(灰质)与更严重的ADHD症状相关,然后更严重的ADHD症状会引发越多的睡眠问题。

16,儿童青少年ASD患者睡眠问题的管理:AAN指南核心推荐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睡眠紊乱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中相当常见,包括难以入睡、夜间频繁醒来且迟迟不能再入睡、睡眠-觉醒模式不规律、总睡眠时长较短、晨间早醒等。44%-83%的儿童青少年ASD患者伴有睡眠异常;这些症状往往持续存在,加重ASD核心症状,损害躯体健康、日间功能及生活质量。日前,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组织相关专家,针对儿童青少年ASD患者失眠及睡眠行为紊乱的治疗制定了实践指南,全文于本月发表在Neurology(影响因子 8.689)。

17,Nature | 关于儿童成神经管细胞瘤亚型新颖的致病机理

来源:BioArt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7)

对ELP1缺陷型儿童MBSHH型成神经管细胞瘤进行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

为了对儿童成神经管细胞瘤的中亚型MBSHH(Sonic Hedgehog)的致病机理进行解析,2020年4月1日,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Jan O. Korbel、St.Jude儿童研究医院Paul A. Northcott与海德堡霍普儿童癌症中心Stefan M. Pfister研究组合作在Nature发文题为Germline Elongator mutations in Sonic Hedgehog medulloblastoma,揭开了MBSHH型成神经管细胞瘤的遗传易感性的具体分子机制,发现蛋白质组不稳定性的遗传易感性可能是罕见儿科脑癌发病机制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同时该工作也为蛋白质稳态在其他癌症类型中的作用和潜在的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研究表明,MBSHH型成神经管细胞瘤具有的特点是Elongator复合体稳定性的破坏、Elongator复合物依赖的tRNA修饰的缺失、密码子依赖的翻译过程重编程以及未折叠蛋白应激响应通路的激活。

18,青少年MDD患者血清BDNF的早期降低,可预测对SSRI的反应性

来源:大话精神

最近的证据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其早期变化可能预示着成年重度抑郁症(MDD)患者的抗抑郁反应。然而,在青少年中,抑郁症中的BDNF水平及其在抗抑郁治疗期间的变化相对未知。该研究旨在调查治疗前BDNF水平及其早期变化,是否能预测抑郁青少年的抗抑郁反应。

这是第一个研究抗抑郁药对青少年MDD患者BDNF水平影响的纵向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SRI治疗早期,血清BDNF水平的降低可能与青少年MDD患者对SSRI的反应有关。

19,儿童睡得少竟有这么多精神危害!

来源:精神时间

青少年大脑认知发育(Adolescent Brain Cognitive Development,ABCD)队列在 11 000 名儿童中展开,这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大型多模态神经影像学研究,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 Wei Cheng 博士等学者通过测量大脑不同区域的形态信息,对这些儿童的大脑结构、认知功能和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中介分析估测了其中的机制。

结果发现,抑郁、焦虑和冲动行为这些精神病理学维度与睡眠持续时间负相关,睡眠时间越短,越容易出现这些症状;与长时间睡眠相关的脑区包括眼窝前额皮质、前额叶和颞叶皮质、楔前叶和缘上回;纵向数据结果显示,精神问题,尤其抑郁,和持续一年以上的睡眠时间短显著相关;中介分析发现抑郁问题对这些睡眠相关脑区有明显影响;认知分数越高,前额叶皮质、颞叶皮质和眶额部皮质中线部的容量越大。

20,JAMA子刊: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既往研究显示,某些童年期精神障碍与青少年期学业成就较低显著相关,包括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ODD/CD)、物质使用障碍、学习障碍、抽动障碍、早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强迫症(OCD)及抑郁。

3月26日,丹麦奥胡斯大学Søren Dalsgaard及其合作者在JAMA Psychiatry(影响因子 15.916)发表了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旨在比较丹麦罹患与未罹患精神障碍的个体参加该国义务教育阶段期末考试的比例及成绩情况。研究显示,各种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患者参加该国九年级期末考试的比例均低于无精神障碍对照。对于几乎所有精神障碍而言,参加考试的患者的成绩均显著劣于无精神障碍对照,以智力残疾、酒精使用障碍、学习障碍患者最为显著。只有神经性厌食(男生及女生)及强迫症(男生)患者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而Asperger综合征(男生及女生)患者的成绩与对照相当。

21,eLIFE:脑电结合眼动研究:自闭症儿童社交脑网络的早期改变

来源:思影科技

社交障碍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的标志,但是在ASD研究中缺乏针对社交性刺激引起早期社交脑网络改变的证据。我们记录了ASD学步儿童及其正常发育(TD typically developing)的同伴在探索动态社交场景时的注视方式和大脑活动。基于电信号溯源的定向功能连接分析,揭示了theta和alpha频率的特定频率非典型脑网络。结果发现,与自闭症相关的社交网络的关键节点信息在传输和连接方式均发生了变化。

对ASD脑与行为关系的分析表明,来自背顶额叶,颞下叶和岛状皮层区域的补偿机制与较少的非典型注视模式和较低的临床障碍有关。本结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社交脑网络的定向功能连接改变是ASD大脑早期非典型发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22,Annals of Neurology:新生儿卒中后发展性传导性失语的多模态脑成像研究

来源:思影科技

语言的背侧通路损伤后出现的言语重复障碍是传导性失语症的一个典型特征,这是一种常见的成人失语症。在婴儿期持续的类似病变的影响尚未确定。

作者比较了新生儿脑中风/新生儿脑卒中(neonatal stroke)又称围产期动脉缺血性卒中(perinatal arterial ischemic stroke, PAIS),是指发生于胎儿或生后28 天内的由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引起阻塞的脑血管病变。新生儿脑卒中发病隐匿不易被察觉,急性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被遗漏,等到儿童期出现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和/或智力障碍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才被注意到,但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婴儿大脑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但早期背侧语言流损伤可导致特定的、长期的言语重复问题,类似于成人出现的传导性失语症;语言重组对对侧半球有保护作用。

23,JCCP:亲子神经同步:一种阐明学龄前儿童应激性双向相关的新方法

来源:思影科技

亲子互动中的双向同步困难可能是幼儿应激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神经成像方法的创新 使神经同步的测量能够量化亲子间双向的同步反应,并有助于阐明儿童应激性的神经基础。我们使用破坏性行为诊断观察表(Disruptive Behavior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生物同步(DB-DOS:BioSync)作为范式,探索亲子神经同步能够作为学龄前儿童心理病理学上人际交往困难的潜在生物学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轻度挫折和恢复情境都会导致神经同步。然而,在恢复过程中,神经同步性与应激性呈负相关。

本研究由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的研究者发表在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杂志。

24,BMC Medicine:早期遭受逆境的儿童的生长迟缓与大脑功能连接和认知结果的改变有关

来源:思影科技

生长迟缓影响全世界约1.61亿儿童,损害其早期的认知发展。在低收入环境下,使用神经成像工具和敏感的行为测试相结合的研究很少,这阻碍了研究人员解释生长迟缓如何影响大脑和行为发展的能力。波士顿儿童医院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在BMC Medicine杂志发表文章研究该主题。研究者使用高密度EEG检测儿童身体生长、脑功能连接(FC)和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

25,《科学》子刊:使“星星的孩子”学会数学和社交,AI机器人显身手

来源:药明康德AI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陪伴星星的孩子的成长起着越来越大作用。近日,来自南加州大学(USC)计算机科学系的研究人员专门为自闭症儿童开发了一款个性化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机器人,来评估自闭症儿童学习某项任务的兴趣程度。该研究发表在《科学·机器人学》(Science Robotics)子刊上。

这项研究首次模拟了长期在家中的自闭症儿童的学习模式和参与度。研究人员强调:“这些社会性辅助机器人的存在是‘增强人类疗法’,而非‘替代人类疗法’。”SAR机器人使用方便,治疗师或许一天只能与自闭症孩子接触一小时,但机器人可以做到整天陪伴着孩子,对于治疗师的治疗也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26,儿童OCD的逐步治疗获得了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来源:大话精神

发表在《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JAACAP)上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对于被诊断为强迫症(OCD)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参与逐步治疗的长期稳定性是非常好的。

强迫症是一种持续性的、高度致残的精神疾病,影响了0.25%- 4%的儿童和青少年。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可能的终身损害至关重要,这项研究评估了儿童OCD分级护理治疗的长期效果,并调查了对第一步认知行为治疗(CBT)的反应是否是3年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27,液体活检有望监测小儿脑瘤的治疗效果

来源:生物通

对于医生而言,脑癌的纵向监测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他们很难获得活检样本。不过,液体活检技术通过对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肿瘤遗传物质的分析,为跟踪这些肿瘤开辟了新的可能。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提供了早期证据,表明液体活检可以帮助医生监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患儿的治疗效果。这项成果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28,Stroke:儿童脑卒中的神经影像学进展

来源:思影科技

神经影像学在每个领域都可能发挥核心作用,新的神经影像学方法的重点将不仅着重于绘制先前组织损伤的分布图,还将扩展到分子和血液动力学生物标记物,这些标记物可量化组织功能和健康状况,从而对患者进行分类以进行预防性治疗和优化治疗方法。

CT灌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显示组织功能特征,尤其是MRI,在儿科检查中不可或缺,因为它能够显示软组织、血管以及在无电离辐射情况下定量显示缺血组织的血液代谢标志物。本文着重于回答对疑似中风儿童进行高级神经影像学检查后的临床问题,并强调如何使用定量的、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拓宽儿科中风影像学领域。

29,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冯建峰课题组发现儿童睡眠时长与认知能力、心理健康的关系

来源:复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8)

图示:A)儿童睡眠时长相关联的脑区;B)儿童抑郁评分相关联的脑区;C)儿童认知打分相关联的脑区。

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领衔来自英国华威大学、牛津大学等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首次在脑神经机制层面,在大规模人群中揭开了儿童发育时期的睡眠时长与脑结构、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关系。

该研究发现,儿童睡眠时长与儿童的认知能力、心理健康(尤其是抑郁症状)显著关联,同时,与儿童大脑眶额叶皮层、前额叶、颞叶等脑区的脑结构指标密切相关。2月4日(美国当地时间),相关研究成果以《儿童睡眠时长与认知、心理健康以及脑结构的关系》(“Sleep duration brain structure and psychiatric and cognitive problems in children”)为题发表在Nature子刊《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该研究有望为指导合理安排儿童睡眠时间,促进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30,常见的利尿剂可能会缓解自闭症症状

来源:大话精神

一项小型神经成像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利尿剂布美他尼可能有助于治疗自闭症症状。该研究发表在《转化精神病学》(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杂志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飞博士及其合著者称,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儿童接受布美他尼治疗三个月后,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得到了适度的改善,儿童自闭症评分量表(CARS)提高了2分,并显著大于对照组。这些症状变化与磁共振波谱(MRS)中γ-氨基丁酸(GABA)转变为谷氨酸的比例变化有关。

31,殷善开/时海波团队揭示新生儿黄疸合并酸中毒神经毒性的“幕后真凶”

来源:BioArt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9)

图注:临床-基础相结合的研究模式,阐述高胆红素血症合并酸中毒的协同神经毒性分子新机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俗称“新生儿黄疸”) 导致全球每年至少有48万患儿罹患多种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最常见病症包括神经性耳聋(脑干听觉核团受损)、前庭功能障碍(脑干前庭核受损)和认知功能障碍(海马受损)等等。成年期显症的听神经病患者,大都伴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史。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殷善开、时海波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徐天乐团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晓燕团队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临床-基础相结合的合作研究,揭露了胆红素所致前庭神经毒性的“幕后真凶”——ASIC1a激活。研究成果于2020年2月12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题为:Bilirubin enhances the activity of ASIC channels to exacerbate neurotoxicity in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in mice。

32,新研究揭示了儿童肥胖的复杂性

来源:生物通

为了能分析儿童肥胖的营养和心理因素,来自美国圣母大学领导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因体重而引发的各种儿童心理特征,例如孤独,焦虑和害羞,其父母或监护人的类似特征,以及家庭如何影响营养干预的结果。研究表明这是一种“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说明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营养干预的疗效。这一发现公布在Natur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Nitesh Chawla说:“心理特征显然具有交互作用,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将它们视为要评估的个体化危险因素。我们需要考虑每个孩子的具体特征,将它们视为计划治疗的整体方案。”

33,Nature Medicine:铅暴露风险和家庭收入与儿童大脑发育结果的关系

来源:思影科技

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检查了9712名9-10岁儿童的大脑结构、认知、铅暴露风险和社会人口特征之间的横断面关联。在这里,作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在高铅风险的人口普查区的低收入家庭的儿童的认知发展比高收入家庭儿童的认知发展的负面关联更强。

随着暴露风险的增加,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表现出较低的认知测试分数、较小的皮层体积和较小的皮层表面积。减少与铅暴露风险相关的环境损害可能会给经历更多环境逆境的儿童带来更大的好处,进一步了解与高铅暴露风险相关的因素将对改善儿童的这种脑发育结果至关重要。本文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

34,注意力强化疗法治疗儿童和青少年难治性焦虑

来源:大话精神

首次研究表明,对早期认知行为疗法没有反应的焦虑症年轻患者,可以得益于注意力训练。在美国,被诊断为焦虑症的年轻人中,有30%到50%对认知行为疗法(CBT)没有反应。发表在《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JAACAP)上的一项新研究报告称,基于计算机的注意力训练可以减少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症。

35,PNAS:人类认知能力在青少年时期迅速发展,大脑的结构-功能耦合扮演着重要角色!

来源:生物探索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10)

结构-功能耦合的个体差异与执行功能相关

从幼年到成年,人类的大脑逐渐形成许多回路,成为一个有层次的功能系统,以实现自控、决策和复杂思维等重要行为。这些回路由白质通路(white matterpathways)锚定,进而协调认知所需的大脑活动。但是白质的发育尚不清楚。

通过绘制儿童和青少年大脑发育图,研究者发现,人类认知在青少年期间的快速发育,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前额叶皮质等复杂脑区的结构-功能耦合的长期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和寿命脑研究所的支持,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上。

36,Cell Stem Cell:青春期的基因组学

来源:生物通

一提到青春期,恐怕父母们都心有余悸。以往那个听话的宝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叛逆的“中二”少年。在这段时期,人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近日,犹他大学Huntsman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对青春期过程开展基因组分析,并将结果发表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

研究人员报道了男性干细胞在青春期时的独特变化,以及睾酮和产生睾酮的细胞如何影响男性生殖器官中的干细胞。他们认为,这些成果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健康的重要领域,包括不育症以及癌症和其他疾病。

37,学习语言的时候,练钢琴的效果不比大声朗读差?

来源:科研圈

一项针对74名中国幼儿园儿童的研究指出,为期六个月的钢琴训练能够提高孩子们对音调变化的大脑反应。与那些接触过额外跟读训练或是参与过常规幼儿园课程的孩子相比,学过钢琴的孩子在区分两个发音相近(辅音不同)的汉语词汇时表现得也更加出色。该研究结果发表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38,你身体里的塑化剂正影响着下一代

来源:MedSci梅斯

近日,发表于毒理学权威杂志《Toxicological Sciences》的一项研究“Subchronic Exposure to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and Diisononyl Phthalate During Adulthood Has Immediate and Long-Term Reproductive Consequences in Female Mice”报道了关于最常用塑化剂DEHP及其替代物DiNP一个令人瑟瑟发抖的真相。塑化剂DEHP和DiNP对成年雌性小鼠生殖系统有长期显著的不良影响,甚至在停止塑化剂DEHP和DiNP暴露后,不良影响仍长期存在。

39,孤独症药物首现曙光:加压素可提高社交功能

来源:精神时间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以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为核心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之前的啮齿类和灵长类研究证明,加压素(vasopressin)和社交行为有关。过高和过低水平的加压素都和 ASD 相关。

近日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背靠背发表了两篇加压素药物对 ASD 患者的功能改善的随机双盲研究。两种药物对加压素水平的调控相反,一种可增高加压素水平,另外一种则抑制加压素受体活动。

40,为什么自闭症儿童不看别人的眼睛?

来源:星起航

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避免眼睛接触,是因为他们感觉脸部会带来令他们不安的威胁,即使是亲人。 美国研究人员对27名10多岁的孤独症儿童进行了研究,让他们观看两个人的照片,同时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器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研究人员还跟踪患病儿童看照片时眼睛的活动状态。

41,3D成像揭示:胎儿在出生时如何改变头部形状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11)

胎头成型和第二产程期间的头部形状变化

近日,法国克莱蒙奥弗涅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三维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拍摄了显示胎儿大脑和头骨在分娩前通过产道时如何改变形状的三维图像。该研究结果近日已发表在《PLOS ONE》上。

42,最新 | 佛蒙特大学发明AI"听音"判别儿童抑郁症,登上顶级期刊

来源:脑友记BrainUp

近日,佛蒙特大学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根据每个孩子的语言模式,识别焦虑和抑郁,诊断出儿童难以发现的神经性疾病。该算法识别儿童焦虑症准确率达到80%。

43,趣味研究:娘胎里长得如何可能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来源:精神时间

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医学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博士 Erik Pettersson 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在控制家族因素以及精神障碍并发症的前提下,探讨胎儿的生长发育与青少年期乃至成年后精神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9 年 2 月的 JAMA Psychiatry 杂志上。

44,谁在控制大脑发育:让数十亿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精准生成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12)

图:胚胎小鼠大脑皮质共焦图像,绿色:干细胞;红色:中间祖阶段;白色:最后形成的神经元;蓝色:细胞核(来源:IST Austria/Hippenmeyer Group)

在 5 月 10 日 Science 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 University of Geneva)和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IST Austria)的神经科学家,使用单细胞 RNA 测序来研究小鼠脑发育早期细胞的转录特征。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皮质干细胞会经历各种成熟状态,每种状态都会导致一种独特的神经元类型。而正确神经元类型的产生与特定蛋白质复合物密切相关。

45,柳叶刀:减少一半重症监护!儿童癫痫治疗新突破

来源:医学新视点

近期《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有望改变儿童癫痫治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默多克儿童研究所等研究团队共同完成了这项名为ConSEPT的研究。研究旨在比较左乙拉西坦与苯妥英在癫痫发作二线治疗中的效果,数据显示,两种药物单独给药并没有明显的疗效差别。如果先后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成功率能够提高到约75%。通过连续使用这两种药物,需要插管并接受重症监护的患儿数量将减少一半!

46,Science:出生前胎儿大脑中的触觉就已经形成

来源:转化医学

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UMH-CSIC阿利坎特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胚胎丘脑的自发电活动,皮质柱已经定义并且在出生前已经完全发挥作用。在外部感官体验是有效的信息来源之前,丘脑不仅仅是一个中继站,还可以指导功能性皮质柱的形成以及在尚未成熟的皮层中伴随的躯体图。特别地,丘脑通过产生并将自发活动(称为波)的模式传递到发育中的皮层来实现。

这一发现是在啮齿动物,躯体感觉皮层的特定和广泛区域:桶状皮质中进行的。这个区域包含了鼻子的胡须的表示,对于啮齿动物来说,感觉上等同于我们的手。

47,全麻影响孩子智力?柳叶刀披露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医学界

柳叶刀最新发表的一篇文章,是一项涉及7个国家700多名婴幼儿的试验,观察婴儿期(≤60周龄)接触全麻后,发育直至5岁时是否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短暂接触麻醉对幼儿是安全的。

发表于PEDIATRICS(儿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在实验组招募了53名在4岁之前接受过全麻的儿童,然后再匹配一个同样性别、同样家庭状况的未接受过全麻的儿童在对照组中。之后作者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和核磁检查。结果表明:在听力理解、以及IQ测试中,接受全麻的儿童这方面的能力要弱于未接受全麻的儿童。而导致这样结果可能是由于降低的灰质密度,该研究中脑核磁检表明,接受全麻的儿童灰质密度要低于对照组未接受全麻的儿童。

48,脑电研究:婴儿与成人的眼神注视可促进大脑同步

来源:思影科技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13)

实验流程(A B)和连接分析结果(C D)。

婴儿与成人之间的沟通,往往会通过一些社交信号如眼神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以往研究表明,当成年人之间的沟通非常顺畅时,讲话者与聆听者之间的大脑神经活动会趋于一致。然而,尚未有研究探索婴儿与成人交流时,是否有类似的神经响应模式。

剑桥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双EEG技术,探索了在视频情境及真实情境中,眼神注视是否可增强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大脑同步性(即信息耦合)。该研究发表在PNAS杂志。

|转载自:brainnews

六一儿童节课题(关注儿童脑健康)(1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