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宋朝至明朝期间,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发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它成功地回应和化解了盛行于汉唐以来道家学说和佛家学说的冲击,儒家学说再次成为治理国家的思想工具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1.宋明理学,即两宋至明代的儒学。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文明,我们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与回归。聆听王教授讲解传统经典文化,如沐春风。相由心生,大家不论年龄和性别,专注学习经典的样子,都是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就像是身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被播种了文化自信的力量。2.王新春/教授:3.简要理解宋明理学

1.引入:

今年早春雨水节气这个生机勃发的日子里,在山东省健康长寿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与健康分会成立大会上,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王新春教授,给传统文化爱好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宋明理学与健康人生”专题报告。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1)

会议秉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乐享健康人生的理念,推动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健康长寿文化知识,为健康山东作贡献。

王教授的报告,弘扬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教授我们如何与经典先贤照面,以经典、先贤与自己的生命、人生相互映照,以前者照察后者,以后者深化前者,引动生命与人生的洞悟,发现更好的自己,悟得更佳的人生。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文明,我们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与回归。聆听王教授讲解传统经典文化,如沐春风。相由心生,大家不论年龄和性别,专注学习经典的样子,都是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就像是身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被播种了文化自信的力量。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2)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3)

2.王新春/教授: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4)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5)

3.简要理解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即两宋至明代的儒学。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宋朝至明朝期间,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发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它成功地回应和化解了盛行于汉唐以来道家学说和佛家学说的冲击,儒家学说再次成为治理国家的思想工具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6)

宋明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把孔子的内圣外王彬彬君子的儒学精神,转化成涵养圣贤气象、成就圣贤人生的哲学,从而使儒学又重新走上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

2.儒学的发展历程,前有孔夫子,后有朱文公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是什么?文化自信是最深沉的力量。

先秦孔子的《五经》,是中华文化的最早的经典文化遗产。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万世师表,“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近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历史发展到秦朝,儒家遭受焚书坑儒之后,大汉王朝为统治者正统思想,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五经》文化经典的地位。但在汉朝之后的多元文化下,儒家文化无法回应当时社会外来的佛学文化和日益崛起的道学文化的挑战,导致孔子创立的原始儒学文化日益边缘化。

朱熹编撰的《四书》作为文化集大成之作,承接了炎黄尧舜和孔孟文化思想,开启重建文化的进程,发展了儒家倡导的内圣外王礼乐思想,涵养圣贤气象追求圣贤人生深深融入了民族精神,内化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血脉,如源头活水,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家园和生生不息的文化自信。钱穆先生评价朱熹,其《四书》成为了中国历代社会仁人志士的必读书,其历史地位超越了《五经》。

3.王阳明深化和发展了朱熹的"心即理"、“格物致知”等学说,提出了 “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等思想,创建心学,打开了儒家思想的新世界。

4.宋明理学/心学的主要内容与发展进程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7)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8)

4.历史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中和圣贤气象

1.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该主题曲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之《说秦汉》的开场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9)

两段歌词,分别以佛家和道家的视角看待并隐喻了现实中的儒家追求功名的人生,三种文化的因素,都融汇入这首歌词之中。

第一段,“……是非成败转头空……”既慨叹历史兴亡,又暗含了当时佛家对儒家追求功名的漠视:“空”、 “转头空”,体现出作者对人生命运和功名成败之不屑的态度。

歌词第二段 “白发渔樵......”,远离尘嚣,看惯争斗,看淡荣辱得失,暗喻了道家淡泊的形象,寄托着道家鄙夷世俗功名及对归隐江湖的向往。

儒释道三种不同的文化,对生命自然有不同的追求。道学的兴起和佛学的外来渗入,儒学逐渐被边缘化,与多元文化共存及对抗。儒释道三教相互冲撞,使中华文化不断地反省自己,走向未来。

2.《劝学诗》

科举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理学所倡导的人生由我、每个人都有努力追求昂然挺立圣贤气象的空间和通道,科举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任人唯贤以及社会的垂直流动性。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首诗映射了贵族走向平民化的社会转变。文化价值的守望与重建,使得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通过努力有机会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空间。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10)

科举制也促成了书院文化的兴起,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即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和应天府书院,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造就人才、造就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发挥了重要的促进教育的作用。

3.《击壤吟》:

邵雍的《击壤吟》是理学思想及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诗中邵雍也委婉暗含了对道家成仙说法的否定之意。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11)

“有乐有花仍有酒,却疑身是洞中仙”:我的生活有乐有花又有酒,洞中的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吧。

“乐满悬”:无形的乐子到处都有。

“若俟灵丹需九转,必求红顶更千年”中的 “俟”:等待;“红顶”:指神仙。如果想当神仙,需要1000年时间的炼丹和修炼(谁可以等待这么久呢?),此句邵雍委婉否定了道家成仙的可行性。

4.程颢的《识仁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以人文精神为基调,超越了宗教,承担起了“仁”是中国文化由外向内的反省和自觉,最终又回归到自我道德上的内省,精神上的塑造和人格的完美。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12)

成语 “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这个成语很能说明“仁”的深刻含义。儒家文化倡导“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这里“仁“的意思,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对他者才能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要能够“感通”外在。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意思就是:只有懂得亲近尊重爱护家人,才能做到爱护民众及万物。若内心麻木,冷酷无情,必是不仁之人。可见,“麻木”与“不仁”之间,确实有内在的关联。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有了同理心,而推己及人,才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那些“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必然会心系百姓,他们自然会把百姓的喜乐疾苦放在心上。

5.《横渠四句》彰显出北宋理学的浩然气象,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13)

这四句话出自张载的《横渠语录》,横渠四句是对宋明理学对传统儒学《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好诠释,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仁者气象和天地情怀,表达出古今士大夫的永恒的人生抱负和终极理想,横渠四句构成了中华儿女仁人志士的精神基因。当今每个人都可以秉承横渠四句圣人气概,借助文化自信这最深沉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5.结语

领略源头活水长流,推动传统文化新生。王教授的报告带领我们学习和洞见传统文化精华与智慧,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开启健康人生的新未来。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14)

王教授的报告以东林书院----中国士大夫精神殿堂的一副对联做结尾,强调当代人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精华,树立主体文化自信,过好健康人生。

宋明理学讲座结束语(从文学作品视野下的宋明理学)(15)

涵养圣贤气象,成就圣贤人生,不仅要倾听心灵的良知呼唤,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人生的担当。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我们传统文化的润泽,与经典先贤照面,以经典先贤与自己的生命、人生相互映照,以前者照察后者,以后者深化前者,引动生命与人生的洞悟,发现更好的自己,悟得更佳的人生。“仰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愿每一个生命都是身心舒坦、健康通达,都能成为一个昂然挺立的伟大存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