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刘星长大了小雪也长大了(长大之后再看家有儿女)
家有儿女刘星长大了小雪也长大了(长大之后再看家有儿女)“因为是亲生的,所以认为无论怎么样都不会记仇”01小雨:我叫夏雨刘星:我叫下冰雹最近重温了一遍《家有儿女》发现,原来小时候一直很喜欢的刘星,能那么健康乐观的长大真的不容易。
最近突然在怀旧,想看看以前的剧,偶然间看到《家有儿女》这一部。
曾经这部剧可谓是贯穿了我整个童年哇。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刘星了,总是被他的精灵古怪逗得捧腹大笑,印象最深的就是自我介绍的时候了。
小雪:我叫夏雪
小雨:我叫夏雨
刘星:我叫下冰雹
最近重温了一遍《家有儿女》发现,原来小时候一直很喜欢的刘星,能那么健康乐观的长大真的不容易。
01
“因为是亲生的,所以认为无论怎么样都不会记仇”
小时候看的时候就觉得,为什么刘星总是不能被自己的妈妈肯定呢?而是一再的否定。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闯祸了,刘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星,有时候刘星也想讨妈妈开心,做一点暖心的事情,而却会遭来刘梅的质问:
“是不是又闯什么祸了?”
可能刘梅一开始想急于做好一个后妈的角色吧,所以她总是对另外两个孩子呵护有加,而对自己的孩子,她觉得,是自己亲生的,无论怎么样,他都不会有什么怨言。
一开始的时候,小雪有点排斥刘梅,不愿意认她,但是这个平时性子很急的刘梅却很有耐心的默默做着一些事情,只希望小雪可以接收她。
有时候连夏东海都觉得他的耐性真的很好了。
对于小雨,因为他年纪小,所以更加宠爱,其实他跟刘星的年纪差不了多少,那个年纪的孩子多多少少会有一点打闹,但是每次刘梅不分青红皂白的就骂刘星。
气的刘星经常都在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其实,刘星也想像小雪那样很乖,帮妈妈做点事情,让她开心的。
但是,他想擦玻璃的时候,刘梅没有看到他主动做家务,而是觉得,他突然做家务肯定是为了逃避作业。
刘星夏令营回来,给刘梅带了花,但是刘梅却觉得他是做错了事情,想提前打预防针呢。
想帮忙收拾家里,但是刘梅看到后,第一反应却是,你怎么又把家里弄得那么乱了!
这样不问前因后果的责备,让刘星愁眉苦脸。小小年纪就觉得自己过得很失败,连亲妈都不相信自己。
这样我想到了,很多家长对孩子总是摆出一副家长的威严,他们总是觉得他们看到的就是正确的,也不听孩子的解释,我想的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那时候表姐来我家玩儿,我还小,我们在打闹过程中,表姐不小心把爸爸最喜欢的烟灰缸打碎了,谁知道当时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骂我,她觉得姐姐比我大肯定不会像我这样毛手毛脚的。
我被说了一通,超级委屈,曾经在那么一瞬间,我想要离家出走!我也不知道小小年纪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我消失了,妈妈也不会担心,反正也不在意我,信任我。
很多家长总是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亲生的,血浓于水,责备一下子没关系,但其实,一再的否定,冤枉,心里再强大的孩子都会觉得自己不被重视,没有认同归属感,长期会有一定的自卑心里的。
02
“同一屋檐下,为什么我却是区别对待的那一个?”
好几次,明明是同一件事,但是刘星的下场却是最惨的一个。
他跟小雪一起不去补习班,刘梅对刘星却是责备:
“不是你说你像话吗?看看人家别的同学,放了学,人家这补习班那补习班。你呢,一礼拜就这么一堂补习课,你还旷课。”
但是,对于小雪,她的态度却很温和,她会耐心地听小雪解释,小雪觉得补习课老师讲得太简单,不如拿这个时间玩耍。
还有一次,一大早,刘星跟小雪两个人都趴在桌上,刘梅却认为,刘星是昨晚玩游戏很晚了,所以今天才没精神的,而小雪则是学习学太晚了。
而且整部剧下来,无论是刘梅还是夏东海,对于夏雨夏雪,他们都会很亲切的呼唤他们的乳名,“小雨”,“小雪”,但是所有人叫刘星都是直呼其名的,就连小雨比刘星小,也是直接叫刘星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求刘星原谅,然后要准备一起去海洋公园玩儿的那一集,出发那一天,小雨,小雪,刘梅,夏东海直接就走了,没有等刘星,等刘星从房间出来时,发现,屋子空空无一人,整个内心是崩溃的,小时候觉得这边很好玩,现在长大之后看,我可能会“黑化”
漫画家几米曾在绘本中刻画过一个经常犯错的小孩,有句台词是: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但你们从来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所以我们必须相互容忍,辛苦且坚强地活下去。”
那些以为是自己不辞辛劳一直包容孩子的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行为,也在被孩子包容,才不至于被不断地放大。
教育学家阮庚梅曾说:“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
童年时代是每个生命不断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梯。
孩子的每一步都踩在父母本应给予保护的光线下。
他们也可能因为父母一时的忽视表示不满,然而他们对父母的爱感激不尽。
父母的珍视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将自尊在作为人生起点,这是有着比黄金还要宝贵的价值。
希望每份爱不需要被验证,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拥抱人生。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