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查很快就出结果是什么情况(影像检查报告为什么不能马上取)
影像检查很快就出结果是什么情况(影像检查报告为什么不能马上取)*01▼∇▼∇▼但是,看看影像科出检查报告的流程,你就会明白,影像科报告为何不能“立等立取”。
如今,
医学影像检查已成为非常普遍且重要的诊断方式。
患者都想在做完CT/MR检查或者X线摄片检查后
马上就拿到检查报告。
但是,看看影像科出检查报告的流程,
你就会明白,
影像科报告为何不能“立等立取”。
▼∇▼∇▼
*01
编 辑 打 印
现在的CT/MR检查,能在检查完后就产生图像,并显示在电脑上。然而,有了图像并不一定就可以做出正确诊断。影像科医师还需要对图像进行再处理,以完整、清晰地显示病变所在,再将图像传送到PACS(图像采集传输存储系统)服务器。同时,技师还要编辑、排版,将几十幅甚至上百幅图像打印成胶片。这些都需要时间。
*02
读 片 初 诊
诊断医生根据先后排列顺序,同时调阅参考患者的病史资料,仔细阅读、观察分析患者影像学的每一幅图像,找出差异,鉴别真伪,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从而做出一个初步的诊断意见。如果是复诊或者此次检查与以往病史相关,还要调阅以前的影像图片进行比对;有些临床病史不清的,还要亲自询问病人追加病史;有的复杂影像难以立即诊断,还需翻阅书籍,查阅参考资料,甚至要在第二天召集医师进行集体读片或请专家会诊。
像这样,一般病例的诊断过程平均需要几十分钟,这还仅仅只是完成了一个初级报告的过程。
*03
审 核 复 诊
为提高影像诊断报告的正确性,对初级报告的审核复诊显得相当重要。此项工作一般都要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或科主任完成。通过上级医生的再次阅读、比对、修改等审核过程,最后才能打印成正式报告,这才算完成一个病例的诊断过程。CT、MR检查报告因为所涉及的检查过程较复杂,图像数量多,出诊断报告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
*04
急 诊 口 头 报 告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
对某些急、重、危病人的检查,或者在普通检查中发现有危及生命的病情,需要医生立即处置的,影像科医生会在第一时间将初步诊断口头报告给临床医生或通知家属。而对于绝大多数检查病人都只能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检查报告。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和谐
实际上,现下许多医院影像科医生还非常紧缺,通常他们都在超负荷工作。作为疾病的侦察兵,影像科医生对工作更是不能有一丝马虎,花上足够的时间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系统、详尽的综合分析考虑,有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某些伴随疾病的遗漏。所以,影像学检查的报告不可能“立等立取”,病人或家属更不要“盯”在检查医生或报告医生的旁边催促,这样往往会影响医生的正常工作,甚至可能导致忙中出错。
多一份理解,
多一份和谐。
请给诊断医生一点时间,
也给自己的健康多一点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