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诊断指南(这种易与颈椎病混淆的疾病与大脑后动脉卒中有关)
颈椎病诊断指南(这种易与颈椎病混淆的疾病与大脑后动脉卒中有关)因为存在右肱动脉闭塞和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后扩张,这位患者被安排上了手术。但不巧的是,在手术前1个月,患者出现了短暂记忆缺失和左下肢感觉异常。虽然,症状只持续了30分钟,但小哥还是马上被拉到了急诊,又做了一堆检查。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最先被考虑到的是神经系统疾病。然而,与所有有意思的病例一样,这个病例也“不按常理出牌”,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没有明显异常。4. 颈椎和胸部X片没有发现颈肋,但颈椎CT发现存在颈肋。1. 右侧TOS和雷诺氏症。2. 主动脉上动脉CTA显示右锁骨下动脉受压轻度狭窄,伴有典型的狭窄后扩张,没有血栓。3. 主动脉上动脉超声检查显示右肱动脉终止处有局灶性闭塞。
上肢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都是非常常见的神经科疾病症状,一般容易诊断为颈椎病、腕管综合征,患者往往被几盒止痛药打发或者被建议去进行理疗。如果只是既往有上述症状的病史,则更容易被忽视。一则发表于《BMC Neurology》的病例报道,报告了一例与胸廓出口综合症(TOS)有关的大脑后动脉卒中,提示对于任何一种常见的症状都应格外小心,无论患者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应该对病史“刨根问底”,有时候多问一句就“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作者:胡天烨 主治医师(嘉兴市第一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病史回顾
这是一位年轻男性患者,既往的病史和检查结果如下:
1. 右侧TOS和雷诺氏症。
2. 主动脉上动脉CTA显示右锁骨下动脉受压轻度狭窄,伴有典型的狭窄后扩张,没有血栓。
3. 主动脉上动脉超声检查显示右肱动脉终止处有局灶性闭塞。
4. 颈椎和胸部X片没有发现颈肋,但颈椎CT发现存在颈肋。
因为存在右肱动脉闭塞和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后扩张,这位患者被安排上了手术。但不巧的是,在手术前1个月,患者出现了短暂记忆缺失和左下肢感觉异常。虽然,症状只持续了30分钟,但小哥还是马上被拉到了急诊,又做了一堆检查。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最先被考虑到的是神经系统疾病。然而,与所有有意思的病例一样,这个病例也“不按常理出牌”,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没有明显异常。
后续检查发现的主要阳性结果有:
1. 两侧上肢脉压有差异,右侧101/67mmHg,左侧127/78mmHg(这会不会有讲究?)。
2. 头颅MRI显示右侧大脑后动脉急性梗死,CTA显示在狭窄动脉瘤囊内有一个24.1mm的血栓(血栓在这里)。
3. 主动脉上动脉超声证实了存在狭窄后扩张,并显示在远端动脉瘤壁上有一个小的移动血栓,距离右椎动脉口5cm。
阳性结果2的发现解释了患者的“短暂记忆缺失和左下肢感觉异常”,并且通过肝素治疗后血栓消失,手术照常进行。但“谜团”仍未解开,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患者是年轻男性,无心脑血管疾病病史,无酗酒中毒史,症状突然出现,经过治疗后又迅速缓解。
这时候,就应该关注一下阳性结果1了。两侧上肢明显的脉压差,甚至大于20mmHg,是血管性TOS的特征表现。同时,患者存在颈肋。而阳性结果3可以用来解释1和2之间的联系。
接下来,就要来认识一下这位“主角”了。本着“知人知面要知心”的基本态度,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表现(症状),还要熟悉他的内心(解剖、病因),通过一些识人技巧(检查),才能真正了解他(诊断)。其实,学习一种疾病跟发展一段关系真是一样的。
TOS的解剖基础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易得的病也不同,体质就是“基础”。同样,会发生TOS也是因为有特殊的解剖基础。TOS是一种由于胸廓出口神经血管束受压而出现的群集症状。正是由于存在特殊的解剖基础,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症状出现。
胸廓出口是由骨结构(脊柱、第一肋骨、锁骨)、斜角肌三角、肋锁骨间隙、喙突下间隙组成的,具体的范围和涉及哪些神经血管,见图1。
图1 胸廓的组成
图2 TOS的解剖基础
TOS的病因及分类
同样的体质就一定会得相同的病吗?当然不是。“病因”的影响非常关键,就像同样都是跳广场舞的老阿姨,有的转圈太多头晕了,有的扭胯不当闪腰了,还有的出汗吹风感冒了,这就是“跳同一个舞,进不同的科”。病因的不同直接关系到分类的不同。
TOS最常见的病因是高速机动车事故造成的出血、血肿、骨折移位,都可能压迫神经血管系统(飙车党要小心了)。其次是重复运动,过度运动导致的损伤也会引起肿胀、小出血、纤维化,导致肌肉肥厚,引起压迫(家庭妇女、流水线工作人员、运动员请注意)。肿瘤也是TOS的病因之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上肺肿瘤,可侵犯并压迫胸侧神经丛(非肿瘤科的同道,尤其是针灸科同道请高度重视排除这种情况,疗效不好被质疑事小,耽误病情就有可能跟“本本”说“拜拜”了);良性肿瘤也可导致TOS,如大型骨软骨瘤。既然前面提到了TOS的发生是建立在解剖结构的基础上的,那么解剖因素自然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病因,最常见的是颈肋的存在(什么是颈肋,请见图3),大约占普通人群的1%-2%,是发生TOS的高风险因素;颈部扭伤易导致TOS也与颈肋的存在有关;先天性肌肉组织变异也与TOS的发生有关。
图3 颈肋
TOS按病因分类可分为胸神经源性TOS(nTOS),主要表现为臂丛功能性压迫,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手举过头等动作或肩部运动加重症状,夜间也可出现症状。静脉TOS(vTOS),主要表现为锁骨下静脉阻塞,前臂疲劳感,上肢感觉异常、水肿、发绀,上肢水肿是由于静脉压迫或明显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是vTOS的标志。动脉性TOS(aTOS)多为自发,几乎都伴有颈肋或异常肋的存在,上肢疼痛、感觉异常、皮肤苍白、患肢血压及远端脉搏降低。
TOS的体格检查
识人需要技巧,识病需要方法。对于TOS来说,最直观、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就是体格检查,包括对颈椎、肩膀和上肢的评估。肤色、温度、毛发分布、消瘦虚弱情况,双侧对比。
一些特征性的体征,提示了不同类型的TOS:
血管性TOS两侧上肢的血压可相差大于20mmHg;vTOS患者肩部和胸部可能出现水肿;aTOS患者的上肢可能出现苍白或紫绀;nTOS患者会出现特征性的Gilliatt–Sumner hand,这是由于外展拇短肌萎缩,较小程度上为小鱼际肌肉组织和骨间肌萎缩引起的。
图4 Gilliatt–Sumner hand
TOS的诊断
终于到了真正了解“他”的最后一步(马上就可以牵牵小手了,是不是很期待?)。
TOS的诊断主要依靠激发试验和影像学、超声检查。
图5 评价TOS常用诊断工具
TOS常用激发试验
Wright test:测试分为两个步骤,患者坐于舒适的体位,头向前,双臂被动外展,外旋90°,不要歪头,肘关节屈曲不超过45°,保持1分钟,然后检查者监测患者的症状发作和桡动脉的质量,在肢体过度外展时重复此试验。
图6 Wright test
Adson test:伸展手臂,将头转向患侧,深呼吸;如果桡动脉消失或减弱和/或患者症状加重,则认为该检查为阳性。
图7 Adson test
Roos test(又叫EAST test elevated arm stress test)):患者将双臂置于90°外展位,肘部屈曲至90°,然后将手打开和关闭3分钟。正常人可能会有轻微的肌肉疲劳不适,但TOS患者有更剧烈的症状,反复的不适以至于可能无法完成测试,检查者在此期间观察肢体有无下垂,这可能表明疲劳或动脉损伤,检查者还应观察远端肢体的颜色,比较左右,并监测症状的出现。
图8 Roos test
叮!牵手成功!
之后是不是该想想如何“让他听话”呢?“制服”TOS的方法并没有什么特殊,除了针对病因限制重复运动和过度的压力,掌握放松技巧之外,就是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包括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或阿片类药物)、肌肉松弛剂、抗惊厥药和/或抗抑郁药、局麻药、类固醇或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于前斜角肌和/或胸肌。当以上疗法效果都不佳时,可选用手术治疗。换句话说,软的不吃来硬的。
总结
目前关于TOS与大脑后动脉卒中之间联系的机制有2种,分别是血栓逆行传播到椎动脉或颈总动脉,以及从狭窄的锁骨下动脉瘤到椎动脉的短暂逆流和栓塞。
学习一种疾病,就像结识一段缘分,切记循循善诱、步步为“赢”。
尽管aTOS不常见,但它可以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及早把它“揪出来”,就可以避免严重的、不可逆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 Adam Celier1 Simon Chabay Aurélien Maurizot et al.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stroke by reverse flow embolism in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 a case report. BMC Neurol. 2020 ;4;20(1):229.
2. L.A. Watson T. Pizzarib S. Balstera.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part 1: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pathways. Man Ther. 2009 ;14(6):586-95.
3. Melissa Mackel.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Curr Sports Med Rep. 2016;15(2):71-2.
4. Mark R. Jones Amit Prabhakar Omar Viswanath et al.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ain Ther. 2019;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