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最好用的治疗失眠的小妙招,专业治疗失眠的6步法在此
教你最好用的治疗失眠的小妙招,专业治疗失眠的6步法在此恒定系统体内有一种睡眠恒定机制,一个人醒的时间过长,就会睡眠;而睡眠的时间达到一定的量,就会醒来。帮助失眠患者了解睡眠机制,认识失眠的成因。睡眠有三大调控系统:第1步
你有过 [ 众人皆睡我独醒 ] 的体验吗?那真是折磨透顶了!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一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长期失眠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增加罹患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严重的睡眠缺失将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警觉水平,甚至有可能引发恶性意外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如何提高失眠人群的生活体验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药物治疗失眠的短期疗效被临床试验所证实,但存在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低、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药物不良反应和成瘾性等潜在风险及负面效应,特别对于孕妇、哺乳期、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首选非药物治疗。
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能够有效纠正失眠患者错误的睡眠认知与不恰当的行为因素,有利于消除心理生理性高觉醒,增强入睡驱动力,重建正确的睡眠觉醒认知模式,持续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没有不良反应。慢性失眠及孕妇、哺乳期、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当首选CBT-I治疗。滨医附院神经内科六步法帮助患者调节睡眠,一夜好眠。
第
1
步
帮助失眠患者了解睡眠机制,认识失眠的成因。睡眠有三大调控系统:
恒定系统体内有一种睡眠恒定机制,一个人醒的时间过长,就会睡眠;而睡眠的时间达到一定的量,就会醒来。
生理时钟一个告知我们什么时候是该睡,什么时候改醒的生理系统。早上约七八点的时候,你自然会想起床;晚上约十、十一点时,就自然想睡觉,这是生理时钟所设定的,受到地球白昼/黑夜变化的调控。此生理系统的中枢位于下视丘的神经核,透过与松果体的联系来控制体内褪黑素分泌的时间,影响我们嗜睡与清醒的程度。也会影响体内其他生理活动的节律,像是体温、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系统、免疫系统的等的活动。
清醒系统除了恒定系统和生理时钟之外,调控睡眠的还有清醒系统。当机体感受到危险、紧张时就会启动清醒系统,这个系统主要负责“警卫”的任务,避免在睡眠状态下受到攻击。
第
2
步
帮助患者了解失眠病因的3P模式:
前置因子(Predisposing Factor):容易产生失眠的个人特质。例如:遗传体质,较为脆弱的睡眠系统,极端的昼夜节律型态,生理时钟缺乏弹性,人格特质(焦虑倾向、抑郁倾向、完美主义、情绪压抑倾向、A型人格)。
诱发因子(Precipitating Factor):导致失眠开始发生的事件。压力(正向或负向);过度焦虑、担心、抑郁情绪;生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工作或作息时间变化;卧室环境不利于睡眠等。
持续因子(Prepetuating Factor):让失眠长时间维持下去的因素。心理过度亢奋、无法停止思考;过度关心睡眠或身体的问题;白天睡太多或缺乏活动;缺乏适当的日光照射;安眠药的不当使用或依赖(例如突然停药);睡前缺乏放松的时间;刺激性物质的使用(咖啡、尼古丁、酒精);生活作息不规律;周末过度补眠;缺乏运动;卧室环境不利于睡眠。
第
3
步
帮助失眠患者了解有害的睡眠习惯
与恒定系统有关:缺乏规律的运动,白天过多的休息;过度躺床休息,白天小睡或卧床休息的时间超过1小时,或下午3点以后补眠。
与生理时钟有关:白天缺乏接受太阳光照,导致生理时钟延后。唤醒时间不规律,周末补眠。
与清醒系统有关:白天担心晚上睡不着;白天工作时数太长;晚上引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或使用刺激性物质,睡前2小时做剧烈的运动,睡前吃太多食物,饮料,尤其喝酒。睡前有不愉快的谈话;睡前担心自己睡不着;睡前没有足够的时间放松;在床上从事与睡眠无关的事情,或开着电视、音乐睡觉;躺上床后仍在脑海中思考未解决的问题;半夜会起来看时钟,床伴干扰睡眠。
第
4
步
帮助患者找出自己失眠的病因3P模式。
第
5
步
认知重建,建立正确的睡眠信念。与睡眠有关的不良信念会加重你的睡眠问题,焦虑、紧张、担心再度失眠会导致清醒系统过度激活,更增加睡眠与焦虑的联结;较少的紧张、焦虑,按照平日的睡眠作息上床,身体维持放松状态,清醒系统平稳。
第
6
步
助眠的行为技术
睡前助眠行为:放松时间,固定活动,烦恼记事本。
刺激控制法(取代睡眠情境与焦虑清醒的联结):避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想睡的时候才可以上床,在床上躺了一阵子仍睡不着时,必须离开床铺做静态放松的活动,直到想睡才上床,
限眠疗法(调整睡眠时间以维持最佳睡眠效率):根据平均每日睡眠能睡着的时间限制躺床时数,避免过长的午睡与周末补眠,逐渐增加躺床时数以延长睡眠总时数,并维持良好睡眠效率。
放松训练: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
光照治疗:调整生理时钟。
失眠就像停在手边的鸽子,如果不去注意它,它会一直留在手边;如果你要伸手去抓,它反而很快就飞走了。改变失眠患者的信念系统,发挥其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失眠症状,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专业医师的参与。
作者简介
刘庆新
主任医师、教授,滨医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临床一线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脑血管病、脑动脉狭窄、失眠、头痛、头晕、痴呆、癫痫、周围神经病及神经内科疑难杂症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觉得喜欢就告诉我们,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