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然而,尽管大部分隔离区已经被废弃,但仍有小部分人不顾危险选择搬回去。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倒像是苏联在切尔诺贝利留下的时间胶囊,里面储存了非常具有苏联特色的物品,如海报、雕像、建筑风格和壁画等,如同一个现成的苏联博物馆,只不过是很难进去参观的那种。记者好奇地用检测仪检测地面辐射,正常辐射水平是0.3,而这里的辐射水平达到了惊人的10.3,是正常水平的10倍以上!这还是已经对当地做了三次大清理的结果,可想而知没清理之前有多恐怖。事故发生当晚的受害者都被转送到莫斯科的专科诊所进行救治,其中28人情况不容乐观,相继在两周内去世。这些受害者并不是当地居民,而是消防员、矿工、士兵、医护人员、记者等,被称为“辐射清理人”的50万人队伍的其中一员。很多消防员在去切尔诺贝利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甚至有人回忆:“当时我还向队友开玩笑:‘如果我们都能活到早晨那是非常幸运了’”如今看来,能在那场事故中生还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意外发生事故,超强的放射性使人类根本无法居住,30万人被要求永久撤离该地区,是核能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如今35年过去了,现在的切尔诺贝利变成什么样子了?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1)

记者打算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度过50个小时,刚抵达基辅时,户外的气温在零下20℃,专家还给了他一个便携式辐射检测仪,用来检测记者在隔离区逗留时遭受的辐射值。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2)

进入隔离区之前,首先要去的是距离反应堆3.2千米的“鬼城”普里皮亚季,为什么叫“鬼城”?自1986年4月27日居民撤离后,那里便再无一人居住。

事故发生时,居民被告知带上少量重要文件以及自己最必要的东西,很多人不明所以,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演习事故,结果这一去,就再也回不去了,如今在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之下,这座空城显得更加冰冷阴森。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3)

记者好奇地用检测仪检测地面辐射,正常辐射水平是0.3,而这里的辐射水平达到了惊人的10.3,是正常水平的10倍以上!这还是已经对当地做了三次大清理的结果,可想而知没清理之前有多恐怖。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4)

事故发生当晚的受害者都被转送到莫斯科的专科诊所进行救治,其中28人情况不容乐观,相继在两周内去世。这些受害者并不是当地居民,而是消防员、矿工、士兵、医护人员、记者等,被称为“辐射清理人”的50万人队伍的其中一员。很多消防员在去切尔诺贝利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甚至有人回忆:“当时我还向队友开玩笑:‘如果我们都能活到早晨那是非常幸运了’”如今看来,能在那场事故中生还的人都是足够幸运的勇士。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5)

如今这座“鬼城”的建筑都已经开始分崩离析,曾经的学校空无一人,而学生们的课本却还遗落在早已生锈的书桌上。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6)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7)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倒像是苏联在切尔诺贝利留下的时间胶囊,里面储存了非常具有苏联特色的物品,如海报、雕像、建筑风格和壁画等,如同一个现成的苏联博物馆,只不过是很难进去参观的那种。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8)

然而,尽管大部分隔离区已经被废弃,但仍有小部分人不顾危险选择搬回去。

这位老奶奶就是其中一员,在事故发生一年后,她随着几位好姐妹一起搬回隔离区并定居,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局也就默许了她们的回迁行为。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9)

老奶奶家里也是浓浓的苏联风格,而她用来生火取暖的纸张都是1990年代的苏联报纸。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10)

因为从小就在这里长大,早就离不开这片熟悉的土地,因此才会选择在撤离后的第二年搬了回来,并一直定居到现在。实在难以想象,在切尔诺贝利这种辐射严重的地区,仍有13人在此居住生活。

当记者询问她为什么执意搬回来时,老奶奶只说了简单的一个词:“故土”。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11)

她在这片土地上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甚至在事故发生后的35年,她还在这里,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如今奶奶已经89岁高龄,身体却依旧硬朗,能下地能干活,还特别喜欢为客人准备饭菜,酒还是自己酿的正宗伏特加。

酒足饭饱以后,记者和专家一起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反应堆覆盖点。沿途又检测了一下辐射值,5.4,虽然还是很高,但相较于之前的数值,已经降了不少。专家表示自己曾经还在某地测量出了2万大的数值,并开玩笑地说:十多年过去了自己还活蹦乱跳的原因就是喝多了伏特加。毛子真是到哪儿都不忘喝酒。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12)

抵达目的地时,记者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离爆炸过的反应堆这么近,外部覆盖了阻断辐射泄露的结构建筑,而建筑内部仍然有很多非常高辐射的物质,工作人员必须花时间去检测,确保安全后才能进行拆除。

不可思议的是,靠近反应堆的辐射仅有一点几的数值,而要是1986年,这里的数值应该是现在的100万倍。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13)

当时的政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该地进行大清洗,他们把当地的土挖走然后覆盖上新的土,重新建造了所有东西。至今还在反应堆残骸周围建造钢铁建筑,这样的工程还要持续进行70年甚至100年,为此也花费了21亿欧元(约160亿人民币)。

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切尔诺贝利并非仅仅是记录在历史课本里的事件,而是至今尚未解决的进行时事件。记者有幸采访到当年亲身参与过清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工作人员。事故发生后,他和其他清理者一样被召集到此,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一次轻微的核泄漏,直到一天后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接下来就是民众撤离,而对于清理者来说,此次事件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14)

很多人会通过切尔诺贝利事件来刻意抹黑俄国,说什么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清理是彻底的失败,这么多年过去了什么都没做成……这不仅否定了俄政府对此次事件的态度,更直接否定了所有清理者的努力,以及他们在过程中丧失的健康和生命。

如今的辐射水平降到比当年小1000倍的成就,都是那些重复工作的清理者们昼夜不停地努力换来的结果。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历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15)

身为旁观者,我们无法去衡量切尔诺贝利灾难的真正影响,也很难判断这个灾难在该地还会持续多久,但切尔诺贝利事件不该只是一场灾难,它也可以是一件从苦难中生存的故事,教会我们哪怕身处黑暗,也要不惧黑暗,在苦难中学习,始终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