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间盘突出最前沿的技术:容易被误诊为腰间盘突出的11种腰部疾病
治疗腰间盘突出最前沿的技术:容易被误诊为腰间盘突出的11种腰部疾病(5)下肢神经干卡压引起的干性痛:梨状肌卡压综合征、踝管综合征、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等。(4)“臀中肌损伤、臀大肌损伤、阔筋膜张肌损伤、臀小肌损伤”等造成的反射性下肢痛。(1)腰部软组织疾病: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等。(2)腰部骨关节疾病:腰椎小关节错缝 、骶髂关节错缝、腰椎骨关节炎等。(3)腰臀腿部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等。
本文由河南省中医院 王学昌教授原创
凡是腰腿痛,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仅仅有腰痛或腿痛,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过度迷信CT、MRI,仅仅依靠影像学的异常表现,脱离临床症状及体征,就将其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实际上,每个人都需要明白:“腰椎间盘突出”不一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疼痛也不一定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容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余种疾病(1)腰部软组织疾病: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等。
(2)腰部骨关节疾病:腰椎小关节错缝 、骶髂关节错缝、腰椎骨关节炎等。
(3)腰臀腿部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等。
(4)“臀中肌损伤、臀大肌损伤、阔筋膜张肌损伤、臀小肌损伤”等造成的反射性下肢痛。
(5)下肢神经干卡压引起的干性痛:梨状肌卡压综合征、踝管综合征、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等。
(6)腹盆腔肿瘤、怀孕等,造成的下肢牵涉痛,或压迫腰丛或骶丛造成的丛性下肢痛。
(7)心因性疼痛:譬如抑郁等。
(8)腰椎管狭窄症、椎弓根狭部不连、脊椎滑脱症等。
(9)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线片上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的破坏。CT扫描对X线片不能显示的椎体早期局限性结核病灶有独特作用。
(10)椎体转移瘤:疼痛加剧,夜间加重,患者体质衰弱,可查到原发肿瘤。X线平片可见椎体溶骨性破坏。
(11)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 :为慢性进行性疾患,无间歇好转或自愈现象,常有大小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增高,奎氏试验显示梗阻。脊髓造影检查可确诊。
典型病例马女士今年30多岁,腰痛已多年了,1周前无明显原因腰痛突然加重,不能弯腰,翻身时一侧痛重,一侧痛轻,还伴有下肢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在当地医院经CT检查后,医生说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牵引、按摩、药物等治疗,疼痛稍好转,但仍感腰部疼痛不适。
经人介绍后慕名来诊,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后,王学昌教授诊断其为腰椎小关节错缝——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治疗后,很快马女士腰痛明显减轻,可以弯腰了,她很纳闷,CT不是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吗?
马女士的疑惑,可能也很多人也在犯迷糊。
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什么会有腰椎间盘突出?有文献报道,8岁时血管逐渐闭塞,仅软骨板遗留下许多微孔,具有半透膜性质。故在渗透压下,营养物质供应和新陈代谢产物排出可以扩散至无血管的椎间盘。
20岁以后,纤维环渐渐停止发育,发生纤维变粗和透明变性,易于破裂,髓核也易因退变而脱水变薄,加速了椎间盘的退变。
资料显示,20~40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年龄,30岁以上成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尽管不一定有症状,但由于其CT、核磁共振大多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故也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腿痛、腰腿痛为什么容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人统计,中国腰腿痛患者已超3亿,像马女士这样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并非罕见。
众所周知,人体腰臀腿部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除腰段脊柱、骨盆、下肢等骨骼和关节外,还有较多的肌肉、筋膜、腹腔和盆腔脏器。上述任何解剖结构的病变,都可造成腰痛、腿痛,或腰腿痛,因疼痛部位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同,故容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但需要强调的是,影像学上有腰椎间盘突出,但无症状者,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不需要治疗。有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才能够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治疗。
为什么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频频出现?过度关注椎间盘,错误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就是引起腰腿疼痛的唯一原因;没有经过正规的颈肩腰腿痛培训,知识面可能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