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胸闷胸痛怎么调理?胸闷胸痛或与颈椎病有关
颈椎病引起胸闷胸痛怎么调理?胸闷胸痛或与颈椎病有关病例资料:颈椎JOA评分10分,颈部、双上臂疼痛VAS评分8分。现病史:患者6个月前行走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易摔倒、踩棉感,最远可行走50米,伴双上臂外侧疼痛,双侧小腿及足部感觉麻木。胸腹部束带感,无晕厥及意识障碍。近2月感颈后部、双上臂、腰部、骶尾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症状加重,行走约20米后出现胸憋气紧,腰背渐前倾不能挺直。既往史: 高血压20年,控制可,有冠心病史,有子宫切除及甲状腺切除史。无COPD及肺部疾病史。查体: 下颈段棘突及椎旁压痛。四肢肌张力不高。双上臂外侧肌肉轻压痛,双侧肱二头肌、桡侧伸腕肌、肱三头肌肌力V级,双手握力V-。双侧Hoffman征( )。双上肢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力V级。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
报告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骨科王永伟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8岁。
主诉:双下肢麻木无力6个月,颈臂疼痛加重2个月。
现病史:患者6个月前行走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易摔倒、踩棉感,最远可行走50米,伴双上臂外侧疼痛,双侧小腿及足部感觉麻木。胸腹部束带感,无晕厥及意识障碍。近2月感颈后部、双上臂、腰部、骶尾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症状加重,行走约20米后出现胸憋气紧,腰背渐前倾不能挺直。
既往史: 高血压20年,控制可,有冠心病史,有子宫切除及甲状腺切除史。无COPD及肺部疾病史。
查体: 下颈段棘突及椎旁压痛。四肢肌张力不高。双上臂外侧肌肉轻压痛,双侧肱二头肌、桡侧伸腕肌、肱三头肌肌力V级,双手握力V-。双侧Hoffman征( )。双上肢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力V级。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
颈椎JOA评分10分,颈部、双上臂疼痛VAS评分8分。
病例资料:
入院诊断:
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4滑脱(l度)、腰椎管狭窄、高血压病、冠心病。
鉴别诊断:
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病变、呼吸系统疾病(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正常)
思 考:
1.胸憋症状是否与颈椎病相关?
2.行走时呈前倾状是否和颈椎病相关?
3.治疗方案:保守?手术?
手术节段? C3/4 C5/6 C6/7
C5/6 C6/7
C5/6
术式选择:
C5/6 ACDF 术后2天
术后情况:
颈后部、双上臂、腰部、骶尾部疼痛明显减轻
胸背部束带感消失
行走后胸憋较前明显好转
可以挺直腰背行走
JOA评分17分
颈部、双上臂疼痛VAS评分1分。
目前在随访中,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已经能独立行走及完成日常家务劳动。
术后一个月
发 现: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多数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可有双手不灵活,出现呼吸系统明显症状的较少见。
本例患者颈4神经根未受累,腹式呼吸未受影响,但患者颈5-6水平脊髓受压,影响患者胸式呼吸,因此患者感到胸闷气紧,吸气无力,说话费力。
脊髓型颈椎病在不同患者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Law认为CSM特征性的表现是颈痛、行走困难和步态不稳。Sadasivan和Montgomery强调了步态异常是脊髓型颈椎病早期最具特征性的共同表现。
本患者入院6个月前行走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易摔倒,有踩棉感,最远可行走50米,逐渐出现无法挺直腰背行走,行走时呈现前倾弯腰状。与颈脊髓病变相关。
本例影像学检查结果示C3-4,C5-6及C6-7均有硬膜囊受压,但是结合症状、体征、高龄,我们选择C5-6为责任节段,进行了针对性的减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 结:
1.脊髓型颈椎病症状复杂多变
2.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针对性的辅助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基本条件
3.准确的手术节段选择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4.术前与患者的充分沟通需要临床医师特别重视
讨 论:
与会专家讨论病例
针对此病例,与会专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李放教授和刘宝戈教授提出,老年患者脊柱疾病较为复杂,往往影像学上病理表现较多,因此病史的采集非常重要,比如患者简述无力症状,具体是因为疼痛引发、还是麻木或肌肉力量的下降引起,需要在询问病史过程中加以详细的鉴别。
孙常太教授指出,该患者病史中存在行走后觉胸闷气短,在一部分颈椎间盘病变的患者中会出现类似的表现,但仍需要和心脏疾患进行鉴别诊断。李淳德教授及洪毅教授也提出老年颈椎病的诊断中陷阱较多,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甚至副肿瘤综合征等疾病都可以出现类似的脊髓症状,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查体及评估方能作出明确的诊断。
党耕町教授同意上述意见,他认为患者病史中的胸闷气短经术前检查,排除了心肺方面的问题,考虑与颈脊髓的压迫有关,有报道称在有颈椎病、颈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中,可有50%的患者可有胸大肌的疼痛,表现为胸痛、憋闷、束带感。1952年,美国对45例患者的一项研究也提出,颈椎病可能会出现类似冠脉病变的一些症状,因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