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的临床表现与治疗:丹毒的发病机制
丹毒的临床表现与治疗:丹毒的发病机制【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发生于下肢者抬高患肢,病情严重者予以全身支持疗法;局部疗法应以消肿、止痛、降温、抗菌为主,常用局部冷湿敷,外用百多邦软膏; 多数患者需要系统使用抗生素,首选药物青霉素G,成人每天静滴400万~800万U,全身症状可在24~48小时明显改善,但皮损消退还需继续治疗10天左右,内服红霉素也有效;慢性复发性丹毒的活动期应给予大剂量抗生素,然后小剂量间歇性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橡皮肿可手术治疗,CO2激光也可能有效。丹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临床表现】 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肾疾病、低蛋白血症者常易罹患。好发于小腿和面部,潜伏期2~5天。皮损出现前常有发热、寒战、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皮损出现时可突然高热达39℃~40℃,婴儿可发生惊厥。皮损初为境界清晰、表面紧张灼热的水肿性红斑,迅速扩大而成稍高起的猩红色斑片,边缘较韧。自觉疼痛灼热,有触痛。在红色斑片上偶
丹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丹毒主要是由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致病微生物和发病机制】 常见致病微生物为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成人中偶可由C或G群链球菌所致,B群链球菌可引起新生儿和产妇下腹部及会阴丹毒。
致病微生物多经皮肤粘膜损伤处侵入,少数经血行引起感染。A群链球菌具有与生物膜高亲和力的胞壁脂磷壁酸及纤维粘连蛋白结合蛋白等粘附素,使链球菌粘附到上皮细胞表面并繁殖,产生链球菌溶素、外毒素及多种侵袭性酶(如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等),导致炎症发生。
丹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临床表现】 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肾疾病、低蛋白血症者常易罹患。好发于小腿和面部,潜伏期2~5天。皮损出现前常有发热、寒战、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皮损出现时可突然高热达39℃~40℃,婴儿可发生惊厥。皮损初为境界清晰、表面紧张灼热的水肿性红斑,迅速扩大而成稍高起的猩红色斑片,边缘较韧。自觉疼痛灼热,有触痛。在红色斑片上偶可发生水疱和大疱,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及皮损表现多在发病4~5天达高峰。皮损消退后遗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和轻度脱屑。
丹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发生于下肢者抬高患肢,病情严重者予以全身支持疗法;局部疗法应以消肿、止痛、降温、抗菌为主,常用局部冷湿敷,外用百多邦软膏; 多数患者需要系统使用抗生素,首选药物青霉素G,成人每天静滴400万~800万U,全身症状可在24~48小时明显改善,但皮损消退还需继续治疗10天左右,内服红霉素也有效;慢性复发性丹毒的活动期应给予大剂量抗生素,然后小剂量间歇性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橡皮肿可手术治疗,CO2激光也可能有效。